侯吉諒書法講堂:(一)筆法與漢字結構分析(二)筆墨紙硯帖【套裝】(二版)

侯吉諒書法講堂:(一)筆法與漢字結構分析(二)筆墨紙硯帖【套裝】(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書法
  • 筆法
  • 漢字結構
  • 書法技法
  • 筆墨
  • 紙硯
  • 帖學
  • 侯吉諒
  • 書法入門
  • 書法教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侯吉諒老師開設書法講堂‧雙冊重量級聯映★★★
★★★書法愛好者打基礎、解疑難必備!★★★

  本書共分二冊:

  《侯吉諒書法講堂》(一)筆法與漢字結構分析


  公開秘法 × 傳授絕技 × 釐清觀念=寫書法、欣賞書法者必備書!
  ‧書法史上首度揭露漢字好看的秘密!
  十分鍾看懂一個字的美感哪裏來,終於知道怎樣寫纔漂亮!
  ‧名傢示範超詳細圖解,一看就懂、當下就開始!
  作者親自示範詳盡的步驟,輔以具體明白的解說,讓讀者逐步瞭解書法的概念和技術,立即著手提筆。

  《侯吉諒書法講堂》(二)筆墨紙硯帖

  寫好書法的必備工具書 × 賞玩文房四寶的珍藏圖鑑
  ‧三十年經驗的書法工具選材、搭配秘方公開
  想寫一手好字,筆該如何選、墨該怎麼磨、要搭配什麼紙、硯颱怎麼挑,該選哪部書帖來臨摩?本書書法必備工具材料的「不傳之秘」全空開。
  ‧賞析文房四寶之美最佳指南
  文房四寶不僅是書畫的工具,還承載瞭深邃的文化、藝術美感。
  展捲閱讀,賞玩古往今來的藝術文物,讓您眼界大開。

本書特色

  ‧穿越時空,從傳統書法淬鍊現代生活的質感


  書法是中國獨特的文化瑰寶。中國字是由簡單的一點、一畫組閤而成,藉著執筆人的手,書寫齣大小、粗細,動靜的變化,讓字一個個活瞭起來,為韆年來的華人錶達款款情意、述說幽微心緒:王羲之恣意揮灑的〈蘭亭序〉、蘇軾豪宕秀逸的〈寒食帖〉、顔真卿血淚斑斑的〈祭姪文稿〉……古往今來的人事風流,書法都將之囊括。

  傳承至今,書法的美已牢牢刻印在華人的血脈裏,每當胸臆間的情誌需要抒發,煩躁的心想要安頓,世間的混沌需要釐清,生活的體會等待記下,審美的品味需要昇華……,就這樣一個人安靜寫字,屏氣凝神,身心靈剎時還原到最單純、自在的境界,處世的智慧隨之大開。生活節奏的輕、重、緩、急就如手中筆般執得牢;盎然的雅趣、無窮的興味也同時而來。

  ‧為什麼這個字好看?書法該怎麼寫纔好看?

  人人都想寫一手好字,然而,書法曆史漫長而幽深,文獻眾多且繁雜,猶如霧裏看花,為學習的路設下重重阻隔。對字體結構的認識不足、下筆又不得其法,初學者往往寫不齣好字而慨然放棄。緻力於書法推廣的侯吉諒老師,對曆代書法做瞭深入、細緻的字形分析,匯為一套心得,在本書中將書法最大的秘密──一個字為什麼好看──全盤揭露,以簡單的文字與圖解分析講解,一個漢字如何找到最適寬度、對稱的結構、筆畫的距離,不深奧、不難懂,隻需十分鍾,便能破解許多人苦思一生的漢字美麗之謎,讓讀者立即看懂書法的美、打下一筆一畫書寫的基礎。

  ‧除瞭教你看,還要教你寫得好

  一般讀者最感頭疼的筆法,由侯吉諒老師親自示範,中鋒運筆、八麵齣鋒,皆有詳細圖解及說明,引導讀者逐步掌握書法的各項技巧,進而拿筆寫下一捲屬於自己的字,在指間、心中感受中國書法的悠遠意境。

  ‧關於筆墨紙硯帖

  筆──羊毫、狼毫,怎麼分?怎麼用?
  寫書法,一支稱手的筆是必要條件。走入筆墨莊,狼亳、羊毫、兼毫筆琳瑯滿目,該挑哪型哪款?如何判斷一支筆好或不好?要寫楷書、寫行書,又該搭配哪種筆?本書循序漸進,由選筆開始,到新筆的開筆、寫字前潤筆、使用時蘸墨、使用後洗筆,一應俱全,讓您下筆得心應手,寫得更好、筆也用得更長、更久。

  墨──墨汁、墨條,哪種好?
  古人用墨條研磨寫字,現代則有墨汁可挑。入門者、進階者分彆該怎麼選?墨條該如何磨,纔不會傷瞭硯颱?怎麼辨識墨已經磨好?沒用完的墨汁如何存放?墨磨日久變短後,有沒有再利用的可能?諸多關於墨的疑問,本書全公開!

  紙──誰說寫書法一定要用宣紙!
  用宣紙寫書法真的是金科玉律嗎?「生紙」「熟紙」?該如何選擇?拿到一張紙時,該寫粗麵或是細麵?寫楷書、寫隸書,又該如何選紙纔事半功倍?作者對形形色色的紙進行整理、研究,讓你選到最順心稱手的一款。

  硯──端硯好在哪裏?如何品賞它的美?
  古語有雲「以文為業硯為田」,錶達瞭硯對於傳統文人的不可或缺。你知道欣賞硯颱之美該注意哪些重點、如何辨識硯的品質?名聞韆古、價值不菲的「四大名硯」好在哪裏?侯吉諒老師公開好硯收藏,讀者可輕鬆賞玩硯中觸動人心的美感,頁頁都是驚喜。

  帖──選帖、臨帖方法大公開。
  博大精深的書法藝術,有篆、隸、楷、行、草等書體,各有意趣,也都有人雅好追隨。侯吉諒老師由曆代名傢墨跡、名碑中精選齣適閤入門之帖,提點讀者臨帖時如何選筆(筆的齣鋒、直徑)、選紙,纔能達到最佳成效。選對「真命天帖」、臨摹得法,對於書法的精進有絕大的幫助。

  關於這套書:

  《侯吉諒書法講堂》(一)筆法與漢字結構分析
  本書共分四章,以獨到觀點說明學習書法、欣賞書法的各種基礎概念。第一章〈學習書法的必備條件〉說明學書法的基本原理;第二章〈書法的基本元素:點畫,欣賞書法的開始〉解析書法點畫的各種錶現手法、技巧;第三章〈漢字結構分析:破解字體與字形的奧秘〉則是破解「漢字結構」這項書法未解之謎,是古今未見的革命性思維;第四章〈迴歸傳統的書法美學〉指引讀者們探索傳統的書法藝術,走齣現代的新潮流。想寫書法、喜愛書法、想全麵性認識書法藝術的讀者,將能釐清書寫要訣、提升美感能力,進而運用於自身的書寫以及欣賞體驗上。

  《侯吉諒書法講堂》(二)筆墨紙硯帖
  本書共分五章,分享筆、墨、紙、硯、帖五樣重要的書法寫字工具的使用心得,更公開各種工具選擇、搭配、使用的奧秘。第一至第四章包含文房四寶的産地、不同款型的特點、名傢收藏的軼事、選擇的技巧;第五章指點瞭篆、隸、楷、行、草五種書體最適閤的入門帖。全書解說清楚、詳盡,配以各類圖片重現珍藏品的風采,讀者不但能時時放在案頭賞玩,更能按圖索驥地找到心中所愛的用品,是一本值得珍藏的書法工具寶典。

名人推薦

  陶晴山(書畫傢)/黃纔郎(颱中國美館館長)/張譽騰(曆史博物館館長)/張炳煌(國際書法聯盟總會理事長)  感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侯吉諒


  颱灣嘉義人;中興大學食品科學係畢業。師承江兆申先生。曾獲三次「時報文學奬」;「國軍文藝金像奬」、空軍「藍天美展」書法奬、全國優秀青年詩人奬、一九九七年年度詩人奬等。

  兼擅現代文學、書畫篆刻創作,並長期緻力筆墨、紙張的材料研究,以及書法教學。已在颱灣、日本、美國舉行多次個展。已齣版詩集《交響詩》等七本,散文集《神來之筆》(爾雅,二○一一)等十六本,畫冊《畫品與紙品》等七本,為推廣書法而齣版的《如何寫書法》(木馬文化,二○一一)廣獲好評,且獲金鼎奬入圍肯定。

  最新力作《侯吉諒書法講堂》(一)筆法與漢字結構分析揭露漢字美麗的秘密,提點用筆的各種技法,為初入門者建立正確的美學觀念,進而提升書寫能力,想感受書法魅力的讀者不容錯過。《侯吉諒書法講堂》(二)筆墨紙硯帖介紹瞭五大項書法工具習習相關的知識,分享長年研究、使用工具的「不傳之秘」,可以減少學習者摸索的時間,無論對書法的入門或精進,都是難得的指引。
 

圖書目錄

《侯吉諒書法講堂》(一)筆法與漢字結構分析

〈自序〉書有法
第一章  學習書法的必備條件
一位好老師
判斷老師的對錯
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
最常見的錯誤態度
學會書法要多久?
時間的沉澱
學好寫書法,要從正確的「程式」開始

第二章  書法的基本元素:點畫,欣賞書法的開始
不懂點畫,就不會懂書法
永字筆法示範(一)
永字筆法示範(二)
主觀與客觀的美感
書法之美的三大基本元素
書法的力道大解密
八麵齣鋒的真義
八麵齣鋒示範(一)
八麵齣鋒示範(二)
標準墨韻
解開中鋒的神秘麵紗
什麼是優雅的筆法

第三章  漢字結構分析:破解字體與字形的奧秘
漢字結構的三個條件
漢字結構的基本原理
可驗證的美的規律
偏旁、上下、左右
隸書:動態的美感
筆法就是寫書法的方法
流暢的行草
草書之美的欣賞要訣

第四章  迴歸傳統的書法美學
認識書法史的重要
三本必讀書
如何教書法
「現代書藝」、「創意書法」
臨摹是學書法必經的過程
很多書法的道理是可以很淺顯的
書法的太平盛世

《侯吉諒書法講堂》(二)筆墨紙硯帖

〈自序〉書法的不傳之秘
第一章  筆
毛筆的種類
毛筆的使用與保養
毛筆的曆史
如何選擇毛筆

第二章  墨
墨的世界繽紛多彩
墨的種類
四大墨廠
墨的編號
墨的選擇
墨汁
墨的正確使用方法
墨的正確收藏方法
墨的文獻
墨的製作
製墨名傢
墨的好壞

第三章  紙
認識紙張,纔能寫好書法
手工紙的種類及特性
造紙工序
曆史上的紙
現代颱灣手工紙
颱灣造紙名人
手工紙的展示場所
手工紙的保存

第四章  硯
硯颱美學、書房情調
硯的由來
端硯
歙硯
洮河硯
澄泥硯
颱灣螺溪硯
硯颱製作過程
硯之使用與保養
硯颱文化

第五章  帖
臨摹經典是必經過程
篆書/〈繹山碑〉
隸書/〈乙瑛碑〉〈張遷碑〉〈曹全碑〉〈禮器碑〉
楷書/歐陽詢〈九成宮〉、虞世南〈孔子廟堂碑〉
行書/趙孟頫〈赤壁賦〉〈洛神賦〉〈王羲之墨跡本〉,以及王羲之〈蘭亭序〉〈大唐三藏聖教序〉
草書/王羲之《十七帖》〈王羲之墨跡本〉、智永〈真草韆字文〉
「書法健康操」
附錄  全颱筆墨莊
 

圖書序言

自序

書有法


  學好書法要多久?五年?十年?還是二十年?

  許多老前輩總是告誡我們,寫字是一輩子的事,要有耐心。

  寫書法三十多年過去,我看到的事實是,許多人很有耐心的寫瞭一輩子書法,卻還是寫得亂七八糟。

  大部份的人都把書法學不好的原因,歸咎於沒有天分。

  以前的書法傢,以及許多談書法的書也都說,書法啊,很不容易,要學會書法,如同學佛一樣,要有慧根。

  可是,還沒下功夫之前,誰知道自己有沒有慧根?如果下瞭幾年功夫,甚至一輩子,到頭來纔發現自己沒慧根,那豈不是白忙一場?

  我寫書法超過三十年,可以很肯定的說,寫書法不需要天纔、不需要慧根。可是,絕對要有正確的方法。

  學書法,隻要方法正確,沒人不會。隻是,正確的方法不容易找。很多人教書法是不示範的,很多人學書法是不寫字的,更有很多人寫書法是不臨帖、不讀帖的,種種韆奇百怪的教、學書法的態度,即使王羲之再世,也學不會書法。

  要學會書法,隻有一種途徑──找對老師、學正確的方法、勤於練習、並且隨時糾正無意中産生的錯誤。

  可是,沒學過書法的人,又怎麼知道、判斷,你找的老師是不是對的?方法很簡單,看老師是不是寫得齣來字帖上的字,是不是非常細心的指導學生練字的方法。

  書法的曆史太悠久,如果從小篆開始算起,至少有兩韆多年,時間那麼漫長,而曆代傑齣的書法傢、風格又那麼多,要練到什麼時候纔可能掌握技術?

  然而我始終相信,寫書法一定有快速成功的方法,古人做得到的,我們也可以。

  以楷書來說,總共就十幾二十種筆畫,沒道理這些東西要學十年八年纔會,一定有快速的方法可以把這些基本功練好。

  於是我花瞭很長的時間,深入研究曆代書法的工具、材料、技巧和風格之間的關係,終於被我找到答案。

  在領悟到瞭訣竅之後,我發展齣來的方法,有點像金庸小說中孤獨求敗的「破劍式」,一招破盡天下韆百劍式。從此之後,曆代名傢風格無不手到擒來。

  古人談書法,往往說不清楚,我用物理、數學、幾何、化學、力學等現代人都有的觀念解釋書法,很容易被接受和理解。

  但我也常常跟學生說,老師不一定正確,一定要經過自己的證驗。而且,老師教瞭,學生可不是就會瞭。許多人學書法,總是喜歡用聽的,好像問到什麼訣竅,就可以立即成為高手。沒那麼容易。

  書法是實證的學問,隻有自己動手實踐纔算數。要進入書法的世界,即使隻是為瞭欣賞,還是得從練字開始。

  我就是用這樣的方法,來引導每個學生進入書法的世界。

  我首先建立學生們學習書法的正確態度,要排除萬難,要把書法列為工作和生活之外的第一要務,要每天寫字。

  是,我的學生們即使齣差、加班到半夜,無論在旅館、在飛機上,也會每天寫字。

  接著就是建立學生寫字的正確方法,不描字、不畫字,確實掌握用毛筆寫字的正確方法。之後就是持續不斷的重復練習。

  書法的學問博大精深,所以還要讀書,要讀文史詩詞,要把文學的精神化入筆墨之中。

  書法的美學正大光明,所以,不要相信那些禪啊、氣啊、能量啊,種種稀奇古怪的說法,要老老實實練字,深刻體會正統書法的美。

  寫字要有一定的法度,必須要有一定的技術;學寫字要有方法,一定會有快速進步的方法。在越來越不需要寫字的年代,一個書法老師的責任就是要把學生教會,並且把書法的種子撒齣去,讓書法這麼美妙而深奧的文化,再度成為每個人生活中的一部份。

  本書重點集中在學習書法的正確方法、正確態度,以及簡潔易懂的漢字結構分析,希望做到讓沒有學過書法的人,讀過本書之後,即可掌握書法的根本原理。

自序

書法的不傳之秘


  一般談書法的學習,大都側重風格欣賞、筆法分析,關於學習書法的工具材料──筆墨紙硯帖這五大部份,則很少觸及,讀者必須自行尋找相關書籍或資料。

  然而關於筆墨紙硯帖的書籍、資料多如牛毛,以緻常常不知從何找起,也因此大部份的人都會放棄或者根本就忘瞭這件事,輕忽因循的結果,是學瞭寫書法,但卻沒有書法的常識。

  學寫書法,但沒有書法的常識,這大概是一般人學書法最容易發生的通病瞭。

  本書著重匯整、介紹筆、墨、紙、硯、帖這五大項和書法息息相關的知識,以分享我個人長年研究、使用這些書法工具、材料的「不傳之秘」,相信對學習書法的人,在筆墨紙硯帖的選擇、使用,可以減少摸索的時間,對學習和精進,都會有很大的幫助,相信這樣的書,可以引領讀者進入比較完整的書法的世界。

  現代科學雖然發達,但筆、墨、紙、硯的生産仍然必須純手工或半手工製作,受限於原料每年齣産品質的不同,製作時間的氣候變化、手工製作時,可能受到各種細微因素影響,每一傢廠商相同品名的毛筆、墨條、紙張,都可能會有相當程度的差異,因此學習書畫的人,要養成逛筆墨莊的習慣,經常、少量購買各種廠牌、規格的毛筆、墨條與紙張,碰到感覺特彆好用的,就應該適當加量購買,儲存備用。

  至於平常要使用到練習用毛筆、墨條、紙張,則要有適當的「安全存量」,以我的學生來說,每年買筆的數量以十計,紙張的數量則以百張計,碰到好墨,一次買四五條的也是經常的事。

  畢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學好一樣纔能,好的工具材料是要講究的,我常常說,講究工具材料是必要的消費,講究都不一定寫好書法,更何況不講究?而如果工具材料有所匱乏,沒筆可用、沒紙可寫、沒墨可磨,那就更英雄無用武之地瞭,不是嗎?

  筆墨紙硯帖這些工具、材料、書籍,構成瞭一個非常豐富的書法的物質世界,宋朝歐陽修說談到人生的各種興趣,「其愈久愈深而尤不厭者,書也。至於學字,為於不倦時,往往可以銷日。」蘇舜欽說「明窗淨幾,筆墨紙硯皆極精良,亦自是人生一樂」,書法是值得一生追求的。

  寫書法可以緩慢心情、可以放鬆情緒、可以在單純的寫字的過程中,專注心神,達到「定靜生慧」的功效,而講究文房四寶,調弄筆墨紙硯,更是非常心曠神怡的事,在沒事的時候,安靜寫字,是世界上最簡單最容易、也是最深刻的幸福。
 

圖書試讀

《侯吉諒書法講堂》(一)筆法與漢字結構分析/內文選摘(節錄)

‧數學的、幾何的漢字結構

我用數學的、幾何的觀念,來解釋漢字結構,不但可以不必記憶,而且非常有效。因為數學的、幾何的分析是古今中外皆然的,沒有個人的主觀好惡。

漢字結構的基本原理,一個字好不好看,就在於兩個非常基本的條件:第一個是等邊三角形結構;第二個是中綫集中;用十分鍾,就可以瞭解這個簡單的方法,大傢看書法的功力立刻提高,不會看不懂。

牢牢記住這兩個大原則:
第一個是等邊三角形結構→造成瞭視覺的穩定
第二個是中綫集中→達到視覺的集中

以下以歐陽詢〈九成宮〉個彆的字體實際分析說明。這個圖示是九成宮的「宮」,我們原來很難理解這個字美在哪裏,它為什麼會穩定,爲什麼九成宮被曆代書法傢稱為楷書極則,它嚴謹在哪裏?

中國人很早就有幾何的概念,而且能夠製作工具來測量、製作方和圓這兩個最基本的幾何圖形,測量、製作方和圓的工具就是規矩,規是圓規,矩是垂直角度的尺。

早在商代,古人在建設房子時就廣泛運用規矩,大部份的房子不是長方就是正方形。方形的結構穩定,是最原始、基本的人工造型,容易規範和控製,也具備最素樸的視覺美感,所以漢字從長短、大小不一的字體發展成方塊字,似乎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方塊字有固定的大小範圍,無論筆畫多寡、造型結構,都在這個範圍內開展,並且具備一定的幾何原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字體結構有「中心綫」。

大部份的漢字都是左右平衡的,分析字體的結構,首先要先找到中心綫。

從小篆開始,漢字字體就定型為四邊形結構,每一個字都在這個範圍內,所以一定有一條垂直的中心綫,決定這個字的寬度、左右對稱。綫就是這個字的對開,對剖,垂直的、把字平分成兩半的綫。

中心綫不隻決定字的左右平衡,也決定瞭字體的視覺穩定效果。

方塊字就基本的美感之一就是正,方正纔會穩定。漢字之所以穩定的神秘因素就在這裏──它的視覺是往中綫集中。有寫字的人若發現自己的字歪歪的,就畫一條綫,再把各種垂直的筆畫畫齣來,一定會發現筆畫沒辦法在中綫集中,所以字纔會歪歪的。

用戶評價

评分

這套書的裝幀設計也非常用心,很有收藏價值。打開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精美的排版和高質量的紙張,閱讀體驗非常好。侯吉諒老師在講解筆法和漢字結構時,用瞭很多通俗易懂的語言,而且配圖非常清晰,對於我這種非專業人士來說,理解起來毫不費力。我特彆喜歡他對“筆法”的講解,他沒有把筆法講得過於神秘,而是將其分解成一個個具體可操作的步驟,讓我能夠清晰地知道應該如何去練習。比如,他講到“提”這個筆畫,不僅僅是把筆提起來,而是要有“蓄勢待發”的感覺,這一點讓我茅塞頓開。而且,老師在分析漢字結構時,用瞭大量的例子,從最簡單的獨體字,到復雜的閤體字,都做瞭細緻的分析,讓我能夠循序漸進地掌握漢字結構的規律。而套裝中的“筆墨紙硯帖”部分,更是讓我覺得物超所值。它不僅僅是一本介紹工具的書,更是一本引導我們去感受書法藝術的書。老師對於這些傳統工具的講解,讓我覺得書法不再是冰冷的綫條,而是一種充滿溫度的藝術。

评分

我是一名初學者,一直想學寫好毛筆字,但苦於找不到好的入門方法。之前也看過一些教程,但總覺得過於理論化,或者缺乏係統性。侯吉諒老師的這套書,特彆是第一部分關於筆法和漢字結構分析的內容,簡直是為我這樣的人量身定做的。他沒有上來就講一堆生僻的術語,而是從最基礎的“點”開始講起,如何落筆,如何行筆,如何收筆,每一個步驟都講得非常細緻,而且配有清晰的示範圖。我試著按照他的方法去練習,發現以前寫齣來的點,總是軟綿綿的,現在按照老師說的“藏鋒入筆”、“齣鋒有力”,寫齣來的點一下子就有瞭力量感,而且很有精神。關於漢字結構的部分,老師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把漢字比作一座座房子,有的方方正正,有的靈動飄逸,然後分析瞭它們內部的“梁”、“柱”、“牆體”是如何搭建的,讓我一下子就明白瞭為什麼有些字看起來協調,有些字則顯得彆扭。這種分析方法,讓我從“看熱鬧”變成瞭“看門道”,學書法變得有章可循,不再是憑感覺亂寫。

评分

這本書簡直打開瞭我認識漢字結構的新世界!我一直以為書法就是臨摹,死記硬背那些筆畫,但看瞭侯吉諒老師的書,纔明白原來每一個漢字都有其內在的邏輯和骨架。他對於筆法和漢字結構的分析,就像是在給漢字做“解剖”,從最基礎的點、橫、竪、撇、捺,到更復雜的鈎、摺、提,都講得鞭闢入裏,而且還有圖示配閤,清晰易懂。我之前寫的字總覺得“飄”,沒有根基,讀瞭第一部分,纔理解到原來是筆法的力量不足,運筆不夠沉穩。老師講到如何“逆鋒起筆”、“迴鋒收筆”,這些細節聽起來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卻能讓筆畫立刻有瞭生命力。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對於漢字“體勢”的講解,如何通過筆畫的組閤來體現字的“開張”、“收斂”、“挺拔”、“委婉”等等,這讓我對書法的審美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不再是單純的“好看”,而是理解瞭“為什麼好看”。這種“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學習方式,讓我覺得學書法不再是枯燥的技藝訓練,而是一場探索漢字之美的奇妙旅程。強烈推薦給所有對漢字和書法有興趣的朋友,尤其是那些和我一樣,感覺自己卡在瓶頸期的愛好者。

评分

拿到這套“筆墨紙硯帖”的套裝,瞬間就感覺迴到瞭那個講究的年代。我一直覺得,書法不僅僅是寫字,更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體驗。侯吉諒老師在這個部分,不僅僅是介紹瞭筆墨紙硯這“文房四寶”的基本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引導我們去感受它們與書法創作之間的深層聯係。他講到不同種類的墨,有些濃鬱如漆,有些清淡如煙,不同的墨色能給書法帶來怎樣的情緒和韻味,這一點我以前從未仔細體會過。還有紙,宣紙的吸墨性、韌性,以及其他一些紙張的特性,都會直接影響到筆畫的錶現。老師甚至還講解瞭不同毛筆的特性,比如羊毫的柔韌,狼毫的剛健,不同毛筆適閤書寫不同的字體和風格,這讓我覺得我對毛筆的選擇不再是盲目的。而“帖”的部分,老師挑選的經典碑帖,他不僅僅是讓我們去臨摹,更是深入分析瞭這些碑帖的藝術價值和曆史意義,比如為什麼王羲之的《蘭州帖》如此經典,其中的用筆、結構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藉鑒的地方。整個套裝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侯吉諒老師帶領著我們,一步步走進瞭一個更加立體、更加有溫度的書法世界。

评分

我是一位在書法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愛好者,一直覺得自己的書法進步緩慢,尤其是在理解經典碑帖的精髓方麵,總是覺得隔靴搔癢。讀瞭侯吉諒老師的這套書,特彆是關於“筆墨紙硯帖”的第二部分,讓我豁然開朗。老師不僅僅是簡單介紹這些工具的知識,而是將它們融入到書法的創作和理解之中,這一點非常難得。他講到墨的濃淡乾濕如何影響筆畫的質感,以及如何根據不同的紙張特性來調整運筆的力度和速度,這些都是我在臨帖過程中容易忽略的細節。而他對經典“帖”的深入剖析,更是讓我受益匪淺。他不僅僅是講瞭臨摹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他引導我們去體會書法傢在創作時的心境和意圖。比如,他分析某個字的結構如何巧妙,筆畫的起伏如何順勢而為,每一個細節背後都蘊含著書法傢深厚的功力。讓我感覺,我不再是孤立地去臨摹一個字,而是能夠感受到字背後流淌的生命力和藝術智慧。這套書給瞭我很多新的啓發,讓我對書法藝術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覺得自己的書法之路又拓寬瞭不少。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