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漫步

書法漫步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書法,這門博大精深的文化藝術,讓各書傢結閤創意與風格,將古今之精華,藉由文字與綫條,展露不同情感與風貌,或柔或剛,透過筆端,傾注豐沛的生命力,一覽無遺地呈現在字裏行間。

  在印刷技術大量地取代瞭書寫的現今,用筆寫字已屬難得,更遑論寫書法這份雅緻瞭;然而,顧名思義「書法」又豈止是「寫字」這麼狹義的學問呢?誠如作者所言:「書法是中國特有的藝術形式,其以點、綫作為錶現的形式。除瞭形式的錶現之外,更融入瞭藝術傢的纔情與性格,錶現瞭物我互為觀照的審美特質。」 李新揚校長更在推薦序中提及:「忠信老師將長年專研與嚴謹論證書法所得,從宏觀或微觀角度,對曆代書法各書體發展與各書傢作品賞析,多所精挑細選研究內容,長篇纍牘……。」

  這不隻是一本教學的工具書,也是一本值得閱讀的藝術之書,就讓我們翻開《書法漫步》,跟著作者深入淺齣的帶領,一窺書法這座宏偉的殿堂。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陳忠信


  1964年生,颱灣颱中人。 
  1992年東海大學社會係畢業。
  2006年東海大學第一屆在職碩士專班畢業。
  現職颱中市大肚國小視覺藝術、書法科任教師。

  作品曾獲:
  第七屆大墩美展書法類優選。
  第十六屆全國美展書法入選。
  東海大學美術係展書法類第一名。
 

圖書目錄

推薦序
李惠正
曾世永
李新揚
 
自序
 
第一講 美的初發與探索

◎為甚麼要來參加精進書法教育研習?「我」在哪裏?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楷書與小篆──官方文字的代錶)
◎感知教育的先知──東晉.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之《筆陣圖》
◎輕輕地寫,慢慢地寫;「正、好、美」觀念的強調
◎練習書寫的字體宜大不宜小,字數宜少不宜多
◎初學的叮嚀
◎楷書採雙鈎法,篆書採中心描寫法
 
第二講 發現
◎書寫的單一性(單字)與整體性(詞句)──「王、羲、之」與「王羲之」
◎情意與造形:「筆陣圖」與「永字八法」;感知與認知;情與理
◎點法填墨與直接書寫填墨法
◎由描到摹的經驗發展
 
第三講 師法於古(一)
◎「永字八法」的介紹(上):是方便法,不是唯一法。
一、點(、):點為側,如鳥翩然側下
二、橫(一):橫為勒,為勒馬之用繮
三、竪(丨):竪為努(弩),用力也
四、鈎(亅):為趯(弋),即趯,貌與跳躍同
◎「九宮格」(歐陽詢的發明)的位置與對應
◎描、臨、摹的轉換,依賴的轉化
◎紙、筆、墨,新手對應的感知學習
◎練習書寫的字跡筆畫,宜大不宜小──「氣」的練習
 
第四講 師法於古(二)

◎「永字八法」的介紹(下)──楷書之宜
五、策(ˊ):左上為策,如策身之用鞭
六、掠(丿):左下為掠,如篦之掠發
七、啄(ノ):右上為啄,如鳥之啄物
八、磔(乀):右下為磔,裂牲謂之。磔,筆鋒開張也
◎書寫中的感知:遲、澀、緩、慢、巧、拙、順、暢……等
◎臨摹的轉換
◎學習提醒
 
第五講 轉化與蛻變(一)
◎書寫中臨摹的轉換──從唐楷齣發
◎讀帖
◎修碑帖
◎習帖與讀帖的共修
◎基礎書法之臨與摹的轉化(小學五年級上學期)
 
第六講 轉化與蛻變(二)
◎書法字帖的臨寫轉化(二)──唐楷、魏碑的臨寫
◎學習與錶達
形:造形──錶徵的──外在形式──方法模式──字體字帖的傳移摹寫和想像
意:情意──內涵的──內在精神──本質內容──我自有我在的美感價值之純然顯現
◎曆史演化的偶然與必然
曆史的演化:聲音→圖形→文字
學習的方法:文字→圖形→聲音
◎習的叮嚀
◎對字帖的閱讀
 
第七講 轉化的飛揚(三)
◎唐楷、魏碑到漢隸的轉化
◎往返多次的轉化臨寫
◎褚遂良之「陰苻經」(帖)、蘇孝慈墓誌(碑)、張猛龍(碑)、曹全碑(隸書)等
◎用筆的方法:中鋒與側鋒
◎由臨摹到書寫的準備
◎六年級小朋友的臨與寫
 
第八講 轉化的內化(四)──自有我在

◎唐楷、魏碑、隸書、篆書、金石、甲骨、等的轉化
◎書法之書寫到筆的作用
形式→功能作用→文字工匠之美→書寫能力的素養
精神→心性造化→性靈情意之美→美學的人文素養
◎書法之美,及對「對象」的反省
◎書法之精進──一本而多方的學習
◎六下基礎書法──書寫與錶現
◎以下我們以「法善隨緣」這句話做「中鋒」、「側鋒」的書寫練習
 
第九講 書法學習的觀想

書法的觀想
◎「觀想」是什麼?
◎書法的觀想
一、碑帖的觀想:行書、草書、楷書、隸書、篆書、磚文、金石、甲骨等。
二、運筆的觀想:寫、塗、畫、劃、戳、切、割、挖、鑿、鑄、鏤、拓等。
三、墨韻的觀想:暈、染、積、疊、交、破、穿、會、閤、暢、馳、潤、澀等。
四、書寫律動的觀想:奇、透、潤、靜、圓、勻、清、柔、芳等。(琴音九要)
五、生活的觀想:食、衣、住、行、育、樂、醫、美等。
六、心情意緒的觀想;喜、怒、憂、思、悲、驚、恐等。(七情)
◎書寫的形式:行書、草書、楷書、隸書、篆書、金石、甲骨
◎學習的根源與追尋方嚮
文字書寫的錶現力
◎書寫墨韻的練習
1.墨的練習
2.水加墨的練習
3.酒加墨的練習
4.水加酒加墨的練習。
◎書寫的試煉:碑帖臨百遍,百臨諸碑帖
◎書法書寫的錶現
 
第十講 書法書寫的錶現力
◎書法書寫錶現的形式與內涵
◎原始本質(圖像聲音)進化→文明性格(語言文字)
◎「日日是好日」,「年年是好年」的錶現力之書寫練習
 
第十一講書寫與生活
◎書寫媒介的空間形式:
◎書寫內容的形式:造形、色彩、空間結構。
△造形的應對
△色彩的應對
△書寫的空間結構
◎書寫錶現力的練習
△造形的平衡,(計白當黑,疏可走馬,密不通風……等)
△色彩的變化(黑、紅、黃、藍……各種色彩變化等)
△空間結構的安排(由一次性到多次重復性等)
△字體字數的多寡(由一張紙隻寫一個字,到一篇文章等)做齣書寫練習
 
第十二講書寫錶現與款識
◎款識的形式:直、橫、中、左、右、上、下……等
◎款識的內容
◎作者的款識
◎款識的附記
◎書寫的自我情境錶現──太初本無法,我自有我法,「我」的大發覺
◎紙、筆、墨、形式、技巧、情意……等之綜閤錶現──無法之法
◎自我觀照
(附錄一)基礎書法教學指要
(附錄二)閱讀書法三大名帖的觀感
 

圖書序言

◎輕輕地寫,慢慢地寫;「正、好、美」觀念的強調
 
在這之前,我們已經對書寫的形式,「典範」的藉助,與「感知」的融入,做簡單的陳述瞭。最後一定要進行「書寫」的動作,否則這一切豈不是成為空談且無益。所以我對於初學書法者,在觀念上提齣「正」、「好」、「美」的觀念口訣。書寫的方法上是「輕輕地寫」、「慢慢地寫」。「正」,是指端正,是對每個「字」體結構保持平衡而完整的書寫,它必須是四四方方,不倚不斜,甚至可能做到近似呆闆且缺乏變化的造形結構安排的書寫技法。力求筆筆誠懇,筆筆端莊。所謂「心正」則筆正。畢竟寫字,並不隻是書寫的問題,而是尚有「心意」的問題。佛傢在陳述「佛」的境界時說:「止觀靜慮」。儒傢說:「誠意、正心、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道傢說:「豈能嬰兒乎!」都是要求迴到「初衷」裏去發掘本真自性,那麼這個「正」,正是個不偏不倚的「中道」思想,《尚書.大禹謨》:「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正是這樣的想法與作為。又所謂大巧為拙,「正」,是在要求一種「純純然」的心性上的一種「書寫」行為,所以狀似呆闆、遲滯!但其實是一純純粹粹的單純而非單調,也就是一種心體閤一的書寫行為,好像愈說愈不懂瞭。簡單說:就是書寫時,心境卻把它放在和和氣氣之間,盡量做到不偏倚,不多不少,及「大中至正」。
 
「好」是完整、完美,甚至是沒有缺失。其實「好」也很難界定,每個人對「好」的要求與感受是有程度上的差異,而到底「好」有沒有準則呢?「有」!好的唯一準則,就是「不夠好,而可以這樣修正的」。這個好,是一種「自由心證」,其唯一準繩則在發掘、發現可以修正的地方,因此會不斷地從事修正的動作。孟子說:「求學問無他,但求放心。」這就是求好最佳說法。求放心,是把失落的心找迴來;求好,就是把不完美的地方修正過來。這「好」不會永遠固定不變,會隨著學習者的技能、認知、人品、纔情……等發生變化。一開始會有一種不近人情,吹毛求疵的苦澀味,但漸漸地産生包容性、開闊感、無私而客觀,聆聽且謙沖,欣賞更是贊美!對人、事、物心懷感激而有恩賜。那麼,這個求好的心境大概不會太遠瞭。很奧妙吧!說書法竟然會說到人生的修為境界上,這不正是各位對待書法想要從中得到的期待嗎!同時也證明瞭對「書法」的修為,除瞭形式上的結構排列技法,還有性靈上的感知錶現與傳達。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