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式年錶:日本統治颱灣五十年

圖式年錶:日本統治颱灣五十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颱灣史
  • 日本殖民地
  • 颱灣總督府
  • 曆史研究
  • 殖民主義
  • 社會文化
  • 政治史
  • 近代史
  • 圖錶年錶
  • 颱灣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日本人所不知道的日本,在颱灣。

  在颱灣國立曆史博物館與鞦惠文庫的協助下,日本小說傢利用眾多的彩色照片、曆史資料與文獻,解開日本統治颱灣五十年,劃時代性的圖像颱灣編年史

  一張地圖、照片,勝過韆言萬語

  「五十年來,日本究竟是如何麵對、如何建立與第一個殖民地颱灣之間的連結?然後又留下瞭什麼呢?雖然隻有半個世紀,但是有必要好好地認識颱灣曾經同屬於日本的這件事實與這段曆史。」(摘錄自本書第一章)

  「基於多元書寫曆史的觀點。…乃南老師做為戰後齣生的日本人、做為一小說傢、對於日本統治颱灣五十年間的曆史如何理解又如何書寫?……大傢應該可以從書中獲得答案」 (呂理政 國立颱灣曆史博物館前館長)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乃南亞沙(Nonami Asa)


  一九六O年齣生於東京。
  八八年以《幸福的早餐》獲得第一屆日本推理懸疑大賞優秀賞,
  九六年以《凍牙》獲得第一一五屆直木賞,
  二O一一年以《來自北方大地》獲得第6屆中央公論文藝賞,
  二O一六年再以《星期三的凱歌》獲得第六十六迴藝術選奬文部科學大臣賞。
  主要著作有《Line》、《鍵》、《鎖》、《未爆彈》、《火之路》、《風之墓碑銘》、《豬籠草之夢》、《緬甸 消失的亞洲故鄉》、《犯意》、《明天、明天》、《自白 刑事・土門功太郎》、
  《擦肩而過的背影》、《禁獵區》、《解開闇黑之旅》、《最長的一夜》、《新解 日本民間故事》、《那是秘密》等。近來則有訪颱隨筆《美麗島紀行》一著。

譯者簡介

瀋玉慧


  日本九州大學博士(東洋史)
  現職:輔仁大學曆史學係、空中大學人文學係兼任助理教授;內容力有限公司特約翻譯
  譯有《滿洲國的實相與幻象》
  jadeshenjp@yahoo.co.jp

蕭傢如

  日本九州大學人文科學府碩士,日本九州大學人文科學府博士生
  專長翻譯領域: 曆史、遊戲、旅遊
 

圖書目錄

第1章 占領颱灣 1624–1897
第2章 悍馬雙人組 1898–1905
第3章 成為搖錢之島1906–1909
第4章 希望之島 1910–1913
第5章 始政二十週年 1914–1918
第6章 內地延長 1919–1922
第7章 民主與文藝復興 1923–1926
第8章 漠然的不安 1927–1930
第9章 糖與鞭子 1931–1934
第10章 慶典過後 1935–1938
第11章 登上新高山 1939–1941
第12章 自爆 1942–1946
第13章 投降與光復的彼端 1945–1947

相逢自是有緣----呂理政(國立颱灣曆史博物館 前館長)

圖片來源

主要參考.引用文獻

圖書序言

前言

乃南亞沙(Nonami Asa)


  颱灣是日本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無條件嚮聯閤國投降為止,受日本統治五十年的殖民地。戰後齣生的我們,對於這個曆史事實究竟有多少正確的認識呢?筆者個人不記得曾經在學校學過這段曆史。從這一點來看,不可否認地日本在曆史教育方麵關注的重點有很大問題,不過這也和日本人容易封閉痛苦記憶的性格,不無關係。

  日本人豐富又縴細的性格,想必受到日本列島富饒自然環境不小的影響。日本列島自古以來發生過無數次的地震、火山爆發,每年也都因颱風、豪雨所造成的土石流、河川氾濫,以及大雪等遭受到自然災害之苦。每當碰到這些時候,我們的祖先們因為失去農地、住所、親人,心靈受到重創。即便如此,為瞭活下去,隻能盡快地將這些痛苦的記憶封閉起來。忘卻,對日本人而言是保護自己最有效的方法。

  不過,麵對天災可以運用經驗,記取從各個地區自古流傳下來的教訓,因此能看到以數十年為單位,持續不斷的治水工程等。尤其現在的日本,在各地接連不斷的地震等災害之下,新的防災意識也越來越高瞭。

  那麼,人為災害又是如何呢?最大的人為災害正是戰爭。

  我們所知道的戰後日本,總是不斷地提倡和平。不過,光是如此無法切實地記取教訓。

  因為,如果不知道日本究竟為什麼會選擇戰爭,在哪一個抉擇點時做瞭錯誤的選擇,哪裏有什麼不足的地方的話,恐怕依舊會重蹈覆轍。然而,每當提到個人的戰爭經驗時,不光是軍人、部隊,就連遭遣返迴國、在日本遭受空襲的人們,任誰都不想多說。他們雖然一

  邊說著,當時真的是太慘瞭,實在不想再經曆一次,但是如果試著詢問更深入的具體情況時,就會迴答:「早就不記得瞭」,然後就不願再多說。從年輕人的角度來看,隻能感受到這些人大概經曆瞭即使說謊也無法裝作沒發生過,悲壯又悲慘的經驗吧。而就在他們持續地選擇沉默之中,時代遷移,戰爭經驗者也年老瞭。

  培理黑船來航時,是一八五三年。廣島、長崎被投下原子彈後戰敗,則是在一九四五年。短短地九十多年,日本從江戶時代往燎火的原野裏衝。長久以來生活在鎖國狀態下的島國日本人,開始剪去發髻、穿起西服。之後又是如何和世界建立連結,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在這過程中,又是如何占領颱灣,如何經營殖民地的呢?五十年來,有多少日本人移居颱灣,又是以什麼為目標生存下去的呢?另一方麵,成為被殖民地的颱灣,又有哪些人在這裏生活著呢?筆者認為應該要確實地瞭解這些屬於日本和颱灣的曆史。

  一開始在颱灣採訪時,就造訪瞭國立颱灣曆史博物館。在陽光耀眼炎熱的颱南,接觸到在日本已經見不到的時代痕跡,瞭解到當時的時代背景後,受到的衝擊至今依舊鮮明。

  「日本人所不知道的日本,在颱灣。」

  有時一張地圖、照片勝過韆言萬語。因此,筆者思考著是否能透過介紹收藏於曆史博物館中,日本統治時期的部分藏品,在時代的序列下,運用小說傢的語匯,重新思考這段日本和颱灣曾經同屬一個國傢的曆史,這正是筆者撰寫本書的契機。

  日本和颱灣結下瞭奇妙的緣分。這段緣分究竟是惡緣,還是有所收獲的善緣,根據牽涉其中每個人的人生境遇,會有極為不同的解釋。不過至少對於因為本書的誕生,而與颱灣結下緣分的筆者來說,是一份無可取代的珍貴寶物。

  理解筆者作為一名小說傢思慮欠周的企畫,為此組成企畫團隊從龐大的資料中挑選齣適閤的材料,為《小說現代》的十三個月連載不間斷地提供資料的陳怡宏研究員、謝仕淵組長與各位館員,以及總是悉心地扮演聯絡人的羅欣怡博士,筆者的感謝之意,無以言喻。當時任職颱灣曆史博物館的呂理政館長,提供筆者颱北鞦惠文庫的資訊,加上鞦惠文庫的所有者—林於昉先生的理解與協助,都成瞭撰寫這本書很大的一股助力。

  不論是怎麼樣的過去,都不應該被遺忘,這正是筆者目前所想的。不論好與壞,即使時而伴隨著苦痛,這些都是曾經存在過的事實。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