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狂销九○万册!
石原慎太郎×田中角荣
作为领导者,他不靠剥削拚经济,
而是全力为战后的日本,找寻最多发展的可能。
他改造日本、在经济政策上与美国对抗、开创外交新局。
他深谙政治并非只靠清高或纯洁就能成事,
也因此留下操弄「金」与「权」的贪腐骂名。
「理想」的「政治」,应该是什么模样? ◎「田中角荣」是谁?他有多厉害?
田中角荣是日本一九七二年到一九七四年之间的首相。虽然担任首相的时间仅八八六天,却影响日本至今。
他出身贫困农家,小学毕业。是日本唯一一位不出身豪门或名门,连大学学历都欠奉的首相。他提出「日本列岛改造论」,主张利用新干线、高速公路、本州四国联络桥来打通日本任督二脉,改善日本都市人口过度集中的问题,并促进地方工业发展。现今所见的日本,可说受他的规划与远见极深的影响。
此外,在他任内,决定台日断交、中日建交。蒋中正骂他为背信忘义,周恩来赞他的勇气超越尼克森,邓小平视他为好友。同时,他也是日本战后四大丑闻之一--洛克希德案的主角,更因此背上贪腐骂名。
他善用「金」与「权」,下台后仍在幕后操控政局。对他来说,政治的目的远比清高或纯洁更重要。然而,是什么让石原慎太郎在他死后二十年为他平反,称他「天才」;并让过去曾大力批判田中的《文艺春秋》推出「日本需要田中角荣」特辑;日本民间更兴起「田中角荣热」?
◎石原慎太郎--「反田中急先锋」,二十年后为他平反
与田中不同,石原慎太郎是一桥大学法律系的毕业生,大学时期即以《太阳的季节》获芥川奖。曾多次当选参、众议员,四次当选东京都知事。他曾是「反田中急先锋」,不但指责田中角荣为「国贼」,以反中着名的他更是与促成中日建交、台日断交的田中角荣立场相左。此外,他更在《文艺春秋》撰文指责田中角荣的「金权政治」,为拉扯田中下台开了第一枪。
但二○一一年的日本三一一大地震时,石原慎太郎表示:「这种时候如果田中角荣还在的话就好了」。二○一六年时他出版《天才》,不但为田中角荣平反,更让日本的「田中角荣热」达到最高峰。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二○一四年,石原慎太郎因为选举失利而退出政坛。二○一六年时,他重拾小说家的身分,以第一人称自传风格的形式,发表《天才》一书。本书中,他把自己代入政敌、对手,甚至是与他出身完全不同的田中角荣的角度,重新省视他曾经大加挞伐的台日断交、中日建交、洛克希德等事件,事隔二十年后,石原慎太郎看着日本历经经济疲弱、国力下滑,以及紧接而来的三一一大地震。作为田中角荣最重要的对手之一,石原慎太郎选择在此时重新省视田中角荣,并重新评价田中角荣的功绩与人格。
是什么让他决心为田中角荣平反?是田中角荣的人格特质?或是他勇于任事的精神?田中角荣再度在日本引发热潮,是不是也能让我们重新思考:究竟人民期待的,是什么样的政治家?国家需要的,又是什么样的掌舵者?
◎5种角度+全面註解,一次看懂当时的政治家如何争、怎么拚!
要实现自己的想法,光只有理想与形象是不够的!石原慎太郎透过田中角荣的视角,以及自己在政坛的经历见闻,完整回顾田中角荣如何建构自已的日本蓝图,如何透过「金」与「权」争取盟友、击败敌人。因此,本书不但是田中角荣的传记,更是一篇小型的日本现代政治史。书中出现的人物,无一不对现在的日本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此,编辑部不但邀请重量级学者审订所有註解,解说《日本列岛改造论》;并带领读者分别从台湾、中国、日本的角度探究田中角荣的政策造成什么样的效应;看懂当时的政治家如何布局、攻防;以及石原慎太郎与田中角荣在政治斗争外的交谊。版面也经过特殊设计,上下对照让读者不需要来回翻页,同步掌握重要的背景资讯、立刻看懂政策与策略全貌与目的、影响。
重要事件 二○一六年日本图书销售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