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日本书物

感恩日本书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四方田犬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日本古典文学秘径导读 娴熟西方文学的四方田年过五十之后,像个大梦初醒的浦岛太郎,将眼光返顾幼时嗜读的日本古典文学,以全新角度深入剖析,糅个人回忆录与文化研究、文学批评于一炉,出以充满魅力的说书人口吻,铸就另一部难以归类的作品。 从《古事记》《出云国风土记》《竹取物语》《万叶集》《枕草子》《源氏物语》到松尾芭蕉、井原西鹤、上田秋成,兼及能乐、佛典,乃至日本电影经典《雨月物语》《山椒大夫》的原典比较,处处机杼,允为独一无二的日本文学导航。 系列丛书介绍 四方田犬彦作品选集 四方田犬彦是当代比较文学、电影史、漫画论、符号学重镇,萨伊德、达维希和巴索里尼的日译者,也是旅行之王,跨领域的杂食家,观点精辟入微,着作超过百本,在各个领域都具有深远影响。前此中文出版包括《可爱力量大》、《心悦台湾》、《守望香港》(与也斯合着)等。黑眼睛文化精选他各方位的代表作,呈现这位文艺复兴人的精彩人生与精辟观点。 名人推荐 骆以军 推荐: 让人热泪盈眶的书单,一定要补修的文学课啊!!!!! 林水福 推荐: 意识里常与现代西方文学及中国文学对照阅读日本古典文学作品,因此自有与世界文学接轨的触点,与独特观点,值得一读!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四方田犬彦


  一九五三年生于日本兵库县西宫。毕业于东京教育大学农学部附属中学、高中,于东京大学文学部主修宗教学、研究所学习比较文学。现于明治学院大学教授电影史。《月岛物语》(集英社文库)荣获齐藤绿雨文学奖,《欢迎来到电影史》(岩波书店)获三得利学艺奖,《摩洛哥流谪》(新潮社)获伊藤整文学奖。发表着作逾百本,中译本者有中译本者有《革命青春-高校1968》、《高达的女人们》、《摩灭之赋》、《天才的餐桌》(以上均为黑眼睛文化出版)、《可爱力量大》、《心悦台湾》、《守望香港》(与也斯合着)等等。

译者简介

黄大旺


  高雄路竹后乡人,一九七五年出生于台北市。毕业于上进补习班、建如补习班、国家补习班,于淡江大学日文系就读期间参加动漫社与电影社,并开始翻译盗版日本限制级漫画。主要翻译作品包括大竹昭子《日本写真50年》、藤原新也《东京漂流》、平野甲贺《我的手绘字》(以上脸谱SOURCE书系)、饭泽耕太郎《私写真论》(田园城市)、沟口彰子《BL进化论》(麦田出版)、梅垣LUNA《图解作曲‧配乐》(易博士文化)等。另一身分为先天性表演者,除了音乐、剧场、行为艺术、漫画、文字等领域以外,也跨足电影演出及配乐。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作者前言

  回想起来,我的人生是在一边阅读许多文学作品,一边书写之中度过的。有些作品让我一读再读、废寝忘食,也有一些只看到一半就放在一边,也不想回头看完。有些作品只是为了写文章临时参考而看,而有些作品只为了享受阅读的快乐而看。还有许许多多还没翻开的文学作品,就像等待我的阅读一样,静静地排在书柜上。

  时光飞逝,在终于摆脱琐事的深夜时分,环顾四周,我才发现时间已飞快经过到超乎想像。所谓「人生五十年,与天地长久相较,如梦又似幻。」出自《敦盛》 一节,当自己真的过了那个年龄,更常为光阴匆匆感到哑口无言。在童年读过的《李伯大梦》 (Rip van Winkle)里,在山丘上一觉醒来的樵夫李伯,发现身旁的斧头把柄已经老旧不堪。而我现在的心境,则比较接近李伯的大梦。当我八岁的时候,趁小学的午休时间,偷偷跑进木造校舍的图书馆,站在波普拉或偕成社出版的儿童故事集、文学全集的书架前,是最快乐的时光。趁没有其他人的时候,才能从书架上找出一本一本的文学作品。到现在我靠写作维生,才感觉到这些事只发生在须臾之间。我就是在那座微暗的图书馆里,知道了那则美国浦岛太郎 的传说。趁着写本行电影史或艺评的空档,我出了两本随笔。一本是从小时候到初中期间各种文学爱书的回忆录,下一本是上一本的续篇,谈的是高中时代的爱书。重读以往读过的这些书,伴随回忆而来的,是对自己到现在为止知识体验的重新确认,是一种充满趣味的过程。

  在我住过的巴勒斯坦,只要有干谷(wadi),也就是干涸河床的地方,往往就有聚落的存在。干谷的两旁是丘陵地,平常不过是一片干枯的洼地;只要一有降雨,河水就会沿着既有的路径流动,浮现出过往属于合流的记忆。「重读」对我而言,与走访干谷似乎有些许的共通之处。

  在之前的两本随笔集里列举的书籍,从《托尔斯泰童话集》到李维史陀 (Claude Lévi-Strauss)的《忧郁的热带》(Tristes tropiques),都是海外作品。在两本随笔上市之后,便有朋友问起:「你从小就一直看外国故事书,我可以理解这些影响都反映在你的文章里。那么你看日本文学的经验又跑到哪去了呢?」我必须承认,过去都在谈自己多喜欢《天方夜谭》(One Thousand and One Nights)或《快乐王子》(The Happy Prince),却从未提起自己小学时代喜欢儿童文学版《谣曲集》或《南总里见八犬传》等日本文学的经历,对此感到相当遗憾。所以我给自己一个任务:把年轻时期看过的日本文学重新读过一遍,选读书目全为江户时代 以前的作品。当然,我阅读这方面的文学,并不当成一门学问看待;说得更具体一点,读这些老作品,只是一种工作闲暇打发时间的消遣,我并没有那么完整的知识体系。回想起来,我在中学二年级的时候,曾经上过一年的文言文法,一度直接挑战岩波文库的黄书腰 ,对日本古典文学的好奇心,却被对西洋文学的贪慾吞没,而没再继续下去。到了高中则进入理组升学班,也不记得上过任何古文方面的课。当时正是动盪的时代,像战争时期的旧制高中生那种对藤原定家 入迷的教养主义,对当时心境野蛮的我而言毫无机会理解。我当时正在挥动革命的「红旗」。如果撇开如韩波 (Arthur Rimbaud)、布勒东 (André Breton)等人的西洋文学作品不谈,我高中时代唯一接触过的日本古典文学相关读本,只有小西甚一 为考生编写的《古文研究法》。从校内抗争架起封锁线到抵制期末考的过程中,我们过着不是被退学,就是休学的紧张日子;我至少理解到这本参考书从头到尾保持着某种坚实的文学观,跟其他多如牛毛参考书毕竟不一样。二十年后,在一场比较文学的研讨会上,我有幸能在小西教授面前发表自己的泉镜花 论,并且直接得到他的讲评。会后交流会上,我忍不住向他道谢,表示自己从《古文研究法》受到了很大的刺激与启蒙,却忘了他也是五巨册《日本文艺史》的作者,后来一直感到十分扼腕。我一路自学研读日本古典文学,在大学时代主修宗教史的时候,才想要认真学习。我选修了柳川启一与益田胜美两位教授的课程,并且受到了他们很大的启发,成为我用功的最直接动机。当时我的另一主修是电影研究,学习上没有什么不便之处,但是后来陆续结交类似诗人高桥睦郎 或小说家中上健次 之类的文学作家朋友,更深深感到自己在古典文学这块领域的教养相当缺乏。过去我沉迷于西洋思想,却对于自国文字的文学作品一无所知,现在想起来也觉得相当惭愧。阅读古代的文学作品,与为了蒐集学会动态而阅读最新论文的行为,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体验。在最近这十年里,我只要有机会去国外旅行,总会偷偷把《风土记》或《金槐和歌集》之类,以前从来无法想像的文学书塞进行李当中,并且养成了有空就拿出来翻上两页的习惯。说不定我也已经进入看这类古书抚慰心灵的年纪了。

  靠阅读古书抒发心情之余,可能也会有人看我在韩国研究亚洲电影,而揶揄我现在为什么反过来「回归日本」呢?在我的想法之中,既没有国族主义,也没有文化本位主义的概念。日本文化对我而言,不过是广大的东亚文明上偶然浮现的一个事件。我接受的知识训练,并没有让我在阅读《源氏物语》的〈总角〉之卷时浮现恋物癖式的感伤,而让我想起邻国朝鲜将「総角 」读作「chongga」,引申为未婚男性的意思。但是我对于抽象概念的解读,也更加地谨慎。让我们抛弃无谓的成见与怀疑,重新阅读日本古典文学吧!如果现在适合以自然的心情,感谢这些小时候一知半解而敬谢不敏的作品,我们又如何继续顽抗下去呢?希望各位读者能够理解,接下来的一连串文章,都是我基于这种动机写成的随笔。
 
四方田犬彦

图书试读

《今昔物语集》(节录)

一般日本人都透过芥川龙之介的〈鼻〉或〈番薯粥〉(「芋粥」)这两则短篇讽刺小说,得知故事的原典《今昔物语集》。然而我的情形却不太一样,在我十岁那年,就透过白土三平在《BOY'S LIFE》(ボーイズライフ)漫画月刊上发表的作品〈鬼〉,得知这部十二世纪就已出现,而未完成的长篇寓言故事集了。

〈鬼〉由三则短篇故事组成。第一话里,在深山打猎的两兄弟被不明物体袭击,在星月无光的暗夜,哥哥从树上以弓箭对准树下的鹿时,一只手从树丛里伸出来,并抓住他的头发。哥哥急忙叫来附近的弟弟,弟弟闻声朝哥哥射了一箭。箭精确命中了那只手,断掉的手应声落地。兄弟两人从断手发黑萎缩的样子,判断绝非人类的手。当两人回家之后,又有一个妖怪从屋子里窜出,并且朝弟弟接近。这次换成哥哥应声射箭。妖怪坠崖死了,但后来兄弟俩才知道那个妖怪其实是他们年迈的母亲。

第二话里,一个被厉鬼吸走元神,理应死亡的女子,化身成为一个山贼女头目,并且出现在过去曾有婚约,后来却娶了富家千金的男人面前。女人残忍地向这个抛弃她的男人讨回公道。至于第三话,则是三位无法成为武士的农民,在铃鹿的森林里过了一夜,并把冒出来的妖怪杀死煮来吃了。白土在作品的最后标明了出处「取自今昔物语」,并在后记的结尾表示:「在我们日本人的祖先代代相传的古老故事里,竟然也有这么爽快的故事,是一件令人感到愉快的事情。」

而我受到冲击的部分,则是第一话。这篇母亲变成妖怪的故事,隐藏着一种不应该让一个十岁的孩子知道的残忍道理,对当时的我来说,就像是克服注视深渊时的恐怖一样。而白土引用的原着,又是《今昔物语集》本朝世俗部第二十七卷第二十二篇〈猎人之母化为厉鬼袭子而食之话〉。漫画版发表于一九六三年,我却不禁好奇,白土引用的是不是一九六一年发行,由福永武彦现代语译的版本?几年前我为了写白土三平专论,曾经与他喝了一晚上的酒。趁着机会难得,便向他提起《今昔》的事。白土眉开眼笑,告诉我他每次看福永版的时候,都会看到入迷,至今仍然一样喜欢这部作品。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