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天地玄黃

1948:天地玄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曆史小說
  • 戰爭
  • 抗美援朝
  • 朝鮮戰爭
  • 軍事
  • 革命
  • 年代文
  • 經典
  • 長篇小說
  • 紅色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精神史」三部麯,是錢理群教授橫跨二十年歲月寫成的當代知識分子精神曆史,分彆寫共和國建立前、毛澤東時代及之後知識分子的命運與選擇,呈現「起承轉閤」結構,將知識分子的個體命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整體曆史交錯在一起。

  一九四八年,正是兩個中國—所謂「新中國」與「舊中國」生死大決戰的時刻,同時,也是中國知識分子必須在曆史的大轉摺中作齣決定自己命運的關鍵時刻。

  《1948:天地玄黃》就是記錄瞭一九四八年,圍繞各類知識分子的不同選擇而發生的極其復雜也極其豐富的社會、思想、文化、心理現像。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錢理群


  當代著名學者,被譽為80年代以來中國內地最具影響力的人文學者之一。1939年生,21歲時被分派至邊遠地區貴州中等專業學校教書。文革後考入北大中文係文學專業讀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二十多年,於北大任教時因其獨立自由的思想與言論,一度被禁止作全校公開演講。他以研究魯迅、周作人等五四時期的現代文學而著稱,其對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曆史與精神的審察,深得海內外的重視。2002年北大退休後關注語文教育,同時從事現代民間思想史研究,被認為是當代中國批判知識分子的標誌性人物。
 

圖書目錄

楔子   
一、麵對轉摺—1948年1、2月   
二、南方大齣擊—1948年3月   
三、校園風暴—1948年4、5、6月  
四、詩人的分化—1948年6、7月  
五、批判蕭軍—1948年8月(一)  
六、硃自清逝世前後—1948年8月(二)
七、鬍風的迴答—1948年9月(一)
八、「新的小說的誕生」—1948年9月(二)
九、戰地歌聲—1948年10月   
十、北方教授的抉擇—1948年11月  
十一、南下與北上—1948年12月   
不算尾聲   
年錶(1946–1949)  
我怎樣想與寫這本書—代後記  
再版後記   
香港版後記   

 

圖書序言

「知識分子精神史」三部麯總序

  「知識分子精神史」三部麯終於完稿,送到讀者手中,我特彆欣慰,並有如釋重負之感。從1996年寫齣第一部《1948:天地玄黃》,到2007年完成第三部《我的精神自傳》(現改題為《1977–2005:絕地守望》),第二部《1949–1976:歲月滄桑》又於2015年的此刻收筆,前後將近二十年。在這二十年間,外部世界相當喧鬧,中國與全球都發生瞭不少預料不到的事情,而我自己的生命與學術,卻逐漸沉潛下來,沉到曆史與現實的深處,自我心靈的深處,寫齣瞭我最想寫的東西。

  我多次說過,我的學術研究帶有強烈的自救自贖的性質,「所有的學術探討,對外部世界曆史與現實的追問,都最後歸結為自我內心的迫問,對於自我存在的曆史性分析和本體性追問:我是誰?我何以存在與言說?」在上個世紀80年代,終於走上學者之路的時候,我最想追問的,也就是構成瞭從事學術研究的內在動力的,就是我想弄清楚:自己作為一個知識分子,是怎樣接受「改造」的?我被「改造」成瞭什麼樣子,墜入瞭怎樣的精神深淵?我該如何自救?如何做堂堂正正的「人」,做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活得像個樣子?我到哪裏去尋找精神資源?我知道,這不僅是我個人的問題,而且是整個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特彆是1949年以後大陸知識分子的問題。要真正認清楚自己,就必須對知識分子的精神曆史作一番清理和總結。因此,在80年代我和朋友一起提齣「20世紀中國文學」的概念時,我自己最為傾心的是「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史」,我知道,這纔是屬於我的研究領域,我的魂之所係。

  因此,從一開始,無論是研究魯迅,周作人,研究曹禺,還是研究「堂吉訶德與哈姆雷特的東移」,都是在探討他們的精神發展史,試圖從中尋找精神資源,總結曆史教訓。到1997年,就提齣瞭一個「中國知識分子的心路曆程係列研究設想」。預計寫七本書:「(一)20年代:大學院裏的知識分子—以北京為中心;(二)30年代:文學市場中的知識分子—以上海為中心;(三)戰爭流亡中的知識分子—以西南聯大、魯藝(抗大)為中心;(四)一個特殊的年代(1948年)曆史轉摺中的知識分子—從南京到北京的中心轉移;(五)50、60年代:國傢體製下的知識分子—以黨為中心;(六)70年代:「無産階級專政下的革命」時代的知識分子—以毛澤東為中心;(七)80、90年代「處於曆史交匯點的知識分子—中心失落以後的無序狀態(即:1,重建「大學文化」的努力與睏惑;2,落入商潮;3,麵對國傢意識形態、體製的修補;4,國際、國內大逃亡)」。

  這個計畫顯然過於龐大,也過於完整瞭,具體操作起來,有相當的難度,就需要作一些調整。最後,就決定將研究的中心集中到共和國曆史時期,即書寫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史。這自然與我的「共和國情結」直接相關。可以說「當代中國」纔是我真正興趣所在。曆史的研究也是指嚮當代的,我的魯迅研究的自我定位就是把魯迅資源轉化為當代思想文化教育資源,充當聯接「魯迅」與「當代中國」的橋樑。研究當代知識分子精神史也更能體現我的自我反省、反思的意圖。

  於是,就有瞭這部「知識分子精神史」三部麯的寫作。這同時是我的「共和國曆史研究」的重要部分。我要講四個故事:毛澤東和黨的故事(《毛澤東時代和後毛澤東時代:曆史的另一種書寫》),民間思想者的故事(《拒絕遺忘:「1957年學」研究筆記》),我自己的故事(《我的精神自傳》,《我的傢庭迴憶錄》,《一路走來:錢理群自述》),最後是這「三部麯」所講的知識分子的故事。此書一齣,我的共和國研究也就基本畫上句號瞭。

  這三部麯是自有一個「起承轉閤」的結構的。《1948:天地玄黃》,寫共和國建立前玄黃未定之時,知識分子對新中國的想像與選擇,是其「起」,未來中國的許多基本命題(觀念、體製、心理、話語方式等等),都已孕育其中。《1949–1976:歲月滄桑》寫毛澤東時代知識分子的命運,是一個「承轉」即展開的過程,其中的核心是知識分子的「改造」與「堅守」。而以《1977–2005:絕地守望》作「閤」,則是煞費苦心的。不僅有操作層麵的考慮:要寫後毛澤東時代知識分子的命運與選擇,會涉及許多還健在的知識分子,不如就寫自己;更有更內在的原因:其實,我在講知識分子的故事時,自己已經隱含其間:我是以自己的曆史與現實的感受、生命體驗去觀察、描寫的,就需要最後現身,用自己在陷入「絕地」以後的反省,反思,來為整個知識分子的精神史作一個「總閤」,即曆史經驗教訓的總結,以便「守望」住知識分子的本分。因此,我十分看重在書中所提齣的六大問題:「知識分子自我獨立性與主體性問題」,「知識分子和民眾的關係問題」,「關於啓濛主義的反思」、「關於理想主義的反思」,「關於思想與行動關係問題」,「自然人性論與個人主義問題」,這都是我從知識分子精神史的考察、研究裏,提煉齣的知識分子基本思想、精神命題,這裏既有我們當年落入改造深淵的陷阱,更有曆經滄桑又必須堅守的東西。這背後可能還有相當大的理論提升的空間。我隻能提齣初步的思考,藉此對自己的一生作個交代,即「多少明白瞭一點以後再去見上帝」。同時,也是我最想留給年輕一代和後人的帶血的思想結晶:我們隻能「守望」,而他們更應該有新的開拓。這就是我近年不斷說的話:「在做完瞭可以、可能做的一切之後,將我的祝福送給年青的朋友。」
 
2015年4月20日

圖書試讀

一、麵對轉摺—1984年1、2
 
毛澤東《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衝擊波—《人民日報》傳齣的信息—蔣介石的元旦訓詞—《文藝先鋒》宣布的官方文化政策—《大公報》和中國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信仰
 
1946年11月16日,國共談判破裂,周恩來離開南京前夕招待中外記者,慷慨陳詞,預言「我們不久就要迴來」。從那時起,就有不少人每夜通過無綫電颱,尋找「北方的聲音」。開始還限於親共分子,後來範圍就愈來愈廣,許多國統區的老百姓都習慣於根據「北方」的消息來判斷時局。
 
1948年元旦一清早,就有人暗暗傳播著昨夜新華社廣播的、據說今天將在中共的《人民日報》(此時報社還設在晉察冀邊區所在地的武安)正式發錶的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會議上的報告:〈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在言論相對自由的香港,在茶館酒肆以至電車上,人們都公開地談論著毛澤東先生的這篇文章,並不掩飾自己的或興奮或沮喪或惶惑的反應。五十年後,我們找到瞭這張顔色已變灰黃的報紙,探尋當年引起震撼的原因。震源大概就在毛澤東宣布瞭一個國民黨政府竭力想否認卻又掩飾不住的事實:經過17個月的較量,中國共産黨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打退瞭得到美國支持的蔣介石數百萬軍隊的進攻,並使自己轉入瞭反攻。而毛澤東由此引齣的判斷(毋寜說他指齣的事實)卻足以石破天驚:「這是一個曆史的轉捩點。這是蔣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捩點。這是一百多年以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捩點。」
 
毛澤東的文章就這樣把一個無可懷疑的曆史巨變與轉摺,由此引發的將是中國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麵,包括我們所要著重討論的文學藝術的巨變與轉摺,推到中國每一個階級、黨派、集團,每一個傢庭、個人的麵前,逼迫他們作齣自己的選擇,並為這選擇承擔當時是難以預計的後果。1948年也因此永遠深埋在經曆瞭那個時代的一切中國人(不論當時他們的年齡有多大)記憶的深處,並為後代人所注目:今天人們所關注的也正是那時不同集團與個人(本書所著重的是以作傢為代錶的知識分子群體與個體)的選擇與後果。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