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序言
瓦拉纳西印象
朋友曾多次强调,到印度非要到瓦拉纳西(Varanasi)不可。
那是个接近天堂,却更接近地狱的地方。每一日,恆河边上映着一幕幕的生离死别、轮回重生。你可以见到人生百态,触动心灵,感悟人生。
朋友的再三介绍,使我对这座城市产生了不少好奇、疑惑和兴趣,于是临时调整了行程,从新德里改道前往位于印度北部,临恆河中游地带的瓦拉纳西。
一生必须前往一次的地方
瓦拉纳西位处于瓦拉纳河(Varuna)和阿西河(Assi)之间,这两条河都是恆河(Ganga)的支流,而瓦拉纳西就是取自两河的名字。在英国殖民时期,英国人把它叫做贝拿勒斯(Benares),到一九五七年才改回瓦拉纳西。
据说瓦拉纳西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曾为古印度迦尸国(梵文Kāśī,意思是光的城市)首都。
公元前四世纪已是印度的文化、学术中心和重要城市。这座城市自古以来就在印度人心中具有超然的地位。是印度人认为一生中至少必须前往一次的地方,对于印度教徒而言,它的神圣与重要性,就如同梵蒂冈之于天主教徒、麦加之于伊斯兰教徒、耶路撒冷之于犹太教徒。
古城不仅仅是印度教的圣城,更是全球各地旅游人士的必到之处,每年超过一百多万人来到这个不足一百平方公里的小城朝圣。美国名作家马克吐温游过瓦拉纳西后,曾如此评价:「贝拿勒斯(瓦拉纳西)比历史还悠久,比传统更久远,比传说还古老,甚至比这三者加起来还要古老两倍。」(Benaras is older than history, older than tradition, older even than legend and looks twice as old as all of them put together)。
人生四大乐事
圣城的机场明亮宽敞,比起旅游城市的斋浦尔漂亮得多,可见当地政府也不惜重本,让我初来乍到就有了好印象。我早就约好了当地导游接机,无须到处寻找前往市区的交通工具。
既然要到圣城观光,我自然得先找些资料,除了解风土民情外,还要知道哪些旅游热点吸引旅客,否则就如进入宝山空手而回。听导游的介绍,大部分外地旅客都是游览圣城之后,才了解印度人的精神世界,才懂得瓦拉纳西是他们的灵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