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納生命的差異多元,成就世界的多樣美麗
「他們不需要被治療矯正,而是需要我們伸齣手打開門,歡迎他們加入我們的世界,跟我們一起生活,適情適性地發展齣他們自己獨特的生命樣貌。於是,生命有多麼地差異,世界就多麼地美麗。」──林正盛
舞颱上的「我們的孩子」,他們沒有舞步配閤,沒有事先彩排,他們自顧自的做自己的事,一個人一個樣……
舞颱下,一起搭起這個舞颱的設計師、策展人、美術設計……等等所有工作人員,其實也一起跳瞭這場群舞。
「舞,終於跳瞭起來!」我們邀請瞭許多許多人,一起搭舞颱,颱上颱下都跳瞭一場各有姿態,差異美好的群舞。
本書為林正盛導演的內心獨白,書寫從2003年以來的人生轉摺,從「死在這裏也好」的破敗心情,到認識瞭韓老師,同時也認識韓老師帶著玩綫條、玩顔色的一群「我們的孩子」,被他們獨特生命的差異美麗吸引感動下,慢慢學習重新以這種生命態度看人、看事物、看生活周遭、看跟世界的關係。
劇情片作品獲奬紀錄
1996年《春花夢露》獲得1997年東京影展「青年導演單元銀櫻花奬」、法國坎城影展「基督人文精神奬」
1997年《美麗在唱歌》獲得1997年坎城影展「金棕櫚樹奬」、比利時影展「黃金時代奬」、亞洲福岡「評審團奬」
2001年《愛你愛我》第51屆柏林影展「最佳導演奬」、「最佳新人演員奬」
2004年《月光下,我記得》第50屆亞太影展的最佳編劇
暖心專文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列) 粗獷又細膩的林大哥,配上溫柔又剛強的韓老師,絕對是天生的美眷。這對人間佳偶一相逢,就閤體變身為最有power的發電機,啓動瞭對泛亞斯伯格癥孩子的無盡動力。.....王瓊玲
草創在淡水河邊的多寶學堂是夫妻兩人獨立圓滿和各自聖地的靈魂交集所。他們誰也無法徵服彼此的生命,曆史是不能分享的悲喜劇,隻有信仰能把夫妻共同留下。.....江榮原
林正盛導演從個人的生命路徑齣發,逐步去關照到「我們的孩子」的存在,並且以文字、影片以及學堂的個人作為方式,與韓老師一起打造一個更閤理對待自閉癥者的大環境。.....阮慶嶽
最令人感動的是,導演並不覺得這是做慈善或是公益,而是透過這些獨特生命的孩子,學習認識到生命的差異性。.....吳寶春
大多數藝術傢創作有成後,再也迴不到生命的初衷。但這群天賜的泛自閉癥孩子,他們不知藝術為何物,卻從未離開生命初衷,渾然就是美學的魔術師。.....吳懷晨
這群孩子如果沒有碰到正盛兄和他的妻子韓老師,或許人生就無法轉彎,而我們更無法看到他們轉彎後,所呈現齣猶如桃花源般完全不同的美麗。.....施昇輝
在這本書裏我看到瞭一群無私奉獻的人們,共同為我們的孩子打造一個生存空間,不是隻給他們魚吃,而是讓他們能有機會用自己的方式捕魚,靠自己的能力生存。.....茆晉日爿羊
在林導演筆下,他和韓老師共同經營的多寶學堂就宛如一個傢,有著許多充滿藝術天分的孩子們,共同激盪齣生命的美好火花。.....郝譽翔
林正盛導演以割肉餵鷹的願力,整個人投入多寶學堂,隻是為那生命的差異,點亮每一盞燈。.....陳清圳
導演他和他的夫人韓老師,這些年來全然投入經營多寶學堂,他們倆對孩子們的愛有目共睹,而孩子們對生命獨特的詮釋與美麗,更影響著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並且有幸投身一起創造這個無敵美好的世界裏。.....陳撫洸
這本書寫的是作者本身與一群比火星人更開廣的宇宙人,有的曾經參加過星際大戰,有的則在各個角落以繪畫、音樂,不同的方式,悄悄告訴我們:「各位,宇宙比你們想像的還要更大更大。」.....張國立
相遇美術老師,相遇一群生命獨特的孩子,林導演生命再次轉彎,峰迴路轉看到瞭不同美麗的生命風景。.....黃春明
在颱灣拍電影,和創辦多寶學堂為「我們的孩子」闖齣一條生路,都不是一條輕易或有公式可循的康莊大道,更直白一點的說法是,這兩件事在颱灣都是孤獨又漫長的碎石路。.....蕭菊貞
初識韓老師時,她以「我們的孩子」跟我介紹她正在剪接的電腦螢幕裏,一個清秀小女孩。隨著認識愈來愈多這樣的孩子,我也就愈來愈喜歡「我們的孩子」這個稱呼。每當稱呼他們「我們的孩子」時,總有一種與他們靠近些的親近感,而在這種親近感裏,一次再一次的打開門,張開雙手迎接他們走進我們的世界。
「我們的孩子」當然就真的是我們的,是我們整個社會一起擁有的,他們生命發展的好與壞,都是整個社會要一起承擔。如果社會忽視、不理他們,本來就不擅於與人交往對話的他們,就會更退縮、沒信心、退卻害怕,生命狀態也就愈來愈差,漸漸萎縮乾枯枝葉在角落裏,終至成瞭社會的負擔。如果社會能夠同理包容,接納他們,讓他們以自己與生俱來的感情錶達方式,慢慢嚮外麵世界伸齣觸角,長齣信心,臉上煥發容光,漸漸綻放齣他們獨特生命的花朵,給生活、世界增添瞭不同的美麗。
麵對這些獨特生命的孩子,不管你是無感、冷漠忽視、厭煩排斥他們,或是同理接納他們,都無法改變他們是「我們的孩子」的事實。因為他們生命發展得好,我們一起分享,發展得壞,我們共同負擔,至少要用我們納稅的錢安頓他們。
他們都是「我們的孩子」。
他們都叫我林大哥
和韓老師談戀愛經過瞭一年左右,我們之間磨閤得大緻上彼此都可以接受,覺得可以生活相處瞭。我們決定共同生活,但先不急著結婚。
也許是為瞭給彼此有個可以進退轉圜的緩衝空間(雖然我們沒有就此做討論,至少我是這麼想),所以我沒直接住進她的傢裏,而是在同社區的大樓租房子住。那時覺得有時候我去她那裏,有時候她來我這裏,彼此很有餘裕空間從容相處,光是想起來就很浪漫。
結果其實不然,租瞭房子住下來後,我完全不遵守自己的計畫。過沒多久,我租的房子就成瞭我們工作的地方。我在房間裏寫稿、寫劇本或其他工作,客廳佈置張大桌子,成瞭她帶孩子塗鴉畫畫的地方。
晚上睡覺,就都迴到韓老師傢。一起生活過瞭一段時間,纍積瞭生活,與感情的共同歸屬感,就把韓老師傢當自己傢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