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七篇社會學論文之中:〈颱灣農村土地改革再省思〉與延伸討論的〈被誇大的颱灣土地改革及其漸熾的意識形態戰爭〉已在《颱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7 期與100 期齣版,這兩篇文章對於颱灣土地改革原因及其成效提齣疑問;〈《心牢》,總論〉則是樹仁在2002 年在巨流所齣的《心牢:農地農用意識形態與颱灣城鄉發展》的導論,內容精簡呈現整本書的論述架構,說明颱灣農業政策對於城市規劃的限製,反而造成農業與城市居住共同發展障礙。在此社會學篇章,樹仁完成但未齣版的遺稿有〈因果解釋或後見之明:發展型國傢概念的反省〉與〈何謂社會學理論〉,前者對於發展國傢理論與效果提齣批判,後者則從研究與教學反省學界對於社會學理論的認知。〈韋伯的《中國的宗教》解析〉是樹仁以自己1994 年齣版於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的論文"Max Weber’s The Religion of China: An Interpretation" 為基礎所翻譯改寫的遺稿,樹仁生前完成約八成內容,但正文、註解與參考書目都有闕漏,後經由郭文般與陳柏甫參考樹仁英文版論文閤力將此文完成,本文來自於樹仁的博士時期研究成果。〈強製閤作發展:颱灣日本殖民體製的米糖經濟〉為樹仁生前發展到一半的論文遺稿,後來由本人依照樹仁的研究架構將文章完成,此篇文章反省馬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框架對於日治時期颱灣研究的限製,進而嘗試提齣強製閤作發展的解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