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山裏居,接地活 這本書是記述2011至2016年間,我在陽明山竹子湖某個隱蔽山崁裏的獨居生活。當2018年即將成書之際,把應該作為前導的序文,留在最後一刻執筆,此時,正是颱灣北部櫻花再次盛開之時(元宵過後第二迴閤)。開車行駛在陽金公路上,沿路風景是迷花叢林,在追光追速中,燦花隙露,移璗心海,似乎,我又穿越瞭季節與季節之間的夾縫,植物展芽甦醒與百花清甜欲滴的蜜味,在那個通道裏,香氣是光是火,淋灕。
離開竹子湖五年多的雜野林生活之後,移居至兩個地方,大半工作時候在市區,非工作時則在郊區(金山與陽明山交界的小山區),剛入住新山區時,是春夏,庭園草坪上布滿瞭植被植物;茜草科的繖花龍吐珠、莎草科的碎米莎草、脣形科的塔、光風輪......必須整個頭身匍匐在草地上,纔能細看清楚這些僅有1、2毫米大小的花穗容貌,心想,每移居一處,都有駐地長年,等在那裏列隊歡迎著我的花草植物;最後一朵白茶花重力垂落在草皮上的花瓣、槭樹春天的芽花、結花纍纍的含笑樹、雞冠刺桐開成的紅色尖花蕊心指天......在即將翻展新的生活頁麵之際,發覺我並無需用力策劃接下來該如何過活,植物自然迤開瞭一麵又一麵,而我總像早已準備好瞭,等著接應之。
住在竹子湖山區的年歲,並無預期要留下什麼,太常身在其中而耽溺其中,忘語,也忘瞭要多作紀錄動作,現在看得到的照片,是非常不到位的殘影捕捉。而寫作對我,從來都是一種單獨且沉潛的相伴,有個可供自己反覆思索的介麵,很多篇章是離開山林之後寫的,純屬後設的憶想,能說的其實太少,無法即存的美麗感知則太多太多。在此不由得感謝起我的主編們林美慧與鬍文青催生稿子的能力,他們看得見我慵懶本性的背後,似乎有些幻化世間物為脫俗美感的小纔華。
一直想著,我對自然植物的愛好根植於哪裏?除瞭對畫傢梁至青長年實種植物與藝術感知齊併的耳濡目染,每迴走進大小山裏,特彆是有著天然氣息脈動的森林地,身體裏積存的記憶,便湧蹦而齣,而氣味總是第一個觸點。遙念,父親每日傍晚,從傢對麵的原生植物園散步迴來時,手裏總是握著一兩朵鷹爪花,放在每個小孩房間的桌麵上,淡淡的黃花,靜置房內,顧自綻香。植物,如一把奇幻的鑰匙,越過山脈,越過地錶與人間,牽連著尚不可知的源地,那裏,似乎是探索不盡之處,深深吸引我至今。
2018.3春,在陽明山
曾泉希
推薦序
居山與務食 近十年來,很多人開始思考「想要過什麼生活」,作傢陳冠學在屏東過著晴耕雨讀的田園寒暑;孟東籬、區紀復力行簡約澹泊的日常;粟耘尋覓恬靜自在的鄉居故而移徙苗栗山上;愛戀土地的阿寶徹底當瞭女農在梨山討生活;蔡珠兒因地就宜種地栽菜……這些作傢不管崇尚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最終仍舊迴歸田園,日日在農園、蔬果花樹中體驗真正的「自然生活」。
在日本更有不少人過著自耕自足的農夫生活,追溯早期的梭羅為瞭「公民不服從」之理念,隱逸於瓦爾登湖,吃野蔬、蓋屋、自製工具。其實很多人心中都有一塊田園山林,都想親手栽植花木蔬果,食飲自種的山食,這種對山林田園的嚮往愛戀,多半一輩子置藏於心中,頂多在傢裏的小陽颱種種盆栽、稍稍消解「農夫」心願;或者,四處觀花賞木以滿足潛在對「植物係」的想望。
從《湖濱散記》、《寂靜的春天》、《田園之鞦》……的自然寫作,以至「植物係」書寫,雖親訪自然的目的略異,但融入大自然的心態是一樣的。作者一趟陽明山竹子湖的猴崁之訪友之行,成就瞭多年的居山歲月,從中體驗耕讀的鄉村生活。本書以生活、飲食、自然美學的麵嚮,書寫並呈現五年多的山林日子,以親近讀者的編輯方式,圖文並茂繪顯生活樣貌、自然美學,更以雜誌式編排展現攝影之美、飲食書寫的實用性。
此外,本書匯集山林體驗、人文觀察,以作者清新的筆調,在栽種與生活中夾敘些許人生哲理――「車到不瞭的地方,纔是精彩。走路,閑散的走路,走入每一條叢林小徑,走入每一處荒野與未知……。」「五年的時光殖留在小山徑上,塵囂與繁雜思緒似乎也被叢叢樹林阻隔瞭,像是在進行封印城市記憶般……」。
作者以敏銳的目光察覺植物生態之共存互生的理念――「九芎樹如何在年分比他老的大樟樹旁,麯身相依,而不互搶光綫與養分?孟宗竹長到什麼程度會彎摺垂矣,而到至高處群竹籠天,縫隙篩光映照底下蕨苔與蕺科、鴨蹠草科等? 毛蕨、腎蕨、座蓮蕨是如何分配長在岩壁土溝上的數量與位置的……」這些自然生態唯有真正走入林樹野地,彎下腰來纔能見識其盎然之姿。
從生活中體悟人與自然的相處,久瞭更能通透「山路走久瞭,對草路的親近熟悉,深知處處草溼石滑,下意識用腳趾夾住支撐帶的力道已經練到可恰如其分,輕盈履步也不緻滑倒,沿路真的會裹住腳的,反倒是一步一景似的可愛花草樹石,同一路徑走瞭數十迴,身體自然順著麯嚮而行……」的純粹心境。
人,也是山林田園中美麗的風景之一,作者特彆喜愛販菜者們的身影,文中深刻描繪瞭他們脫離影像之外,更多的處世之道。而八十一道蔬菜料理食譜,讓人從空靈的山嵐雲霧中迴到務實(食)人間。
書中最後章節——「習藝於自然」以微觀小花小草,配以圖片提供讀者認識花草的入門。
本書可以用雜誌「專輯」的麵嚮去閱讀,平實且兼具實用,若要更深入體悟大自然,成為植係的一員,不妨跟著作者的腳步一同走入山林,體驗閑適的居山歲月。
2018.4 方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