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序言
1 童年與少年
在從未見過果園的孩子眼裏
初次綻放的花,是最美的一朵;
被威士忌引入歧途的少年
隔日清晨纔算新生。
路易斯‧麥剋尼斯(Louis Macneice),〈蘋果花〉(Apple Blossom)
培羅定(Pérotin)
〈贊頌誕生〉(Alleluia nativitas)(約1200)
既然這本書討論音樂對人生的重要性,用這首贊頌誕生的歌麯來揭開序幕,再好不過!大傢對培羅定認識不深。他的生辰不詳,去世年代約莫是西元1226年。十二世紀末,巴黎西堤島上哥德式的聖母院正在興建;同一段時間,培羅定在花都也相當活躍。
在那遙遠的年代,藝術傢──不管是畫傢、作麯傢、石匠還是建築師,雖然沒沒無名卻相當敬業,以信仰為支撐努力地工作,並將所有榮耀歸於上帝。西方音樂剛萌芽的初期,培羅定是這群無名藝術傢中最早被認齣的身影。這些綫索來自十三世紀一位英國作傢的著作,他很可能是當時來到巴黎大學研究的學者。這份著作通常被稱為「匿名第四號」(Anonymous IV,有時甚至連這位學者也被這麼稱呼),在英國薩福剋郡的聖埃德濛茲伯裏主教堂(Cathedral of Bury, St Edmunds, Suffolk)齣土,最後在十九世紀齣版麵世。
培羅定這首三聲部經文歌〈贊頌誕生〉,當時為瞭紀念聖母誕生所寫。歌麯中,三聲部男聲有各節奏,歌詞長度不一,但都循著固定的模式進行,交織成韻律十足的復音聖歌;歌麯行進間,各聲部時而和諧,時而互相衝擊,創造齣充滿生命力與爆發力的聲響,也有迷離、超現實的感覺。
沃夫岡‧阿瑪迪斯‧莫劄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以〈媽媽,請聽我說〉為主題的十二首變奏麯》(Twelve Variations on ‘Ah vous dirai-je, Maman)(1781–1782)
莫劄特是音樂天纔中的天纔,從事實麵來看如此,在傳說故事裏也是如此。莫劄特幼年時期4到5歲的作品,多由父親李奧帕(Leopold)代為抄寫(套句現今用語,他應該被稱做「虎爸」)。相較之下,這組鋼琴變奏麯是年輕的莫劄特在音樂造詣成熟時期所寫的,當年他25歲,充滿童趣的樂聲中展現十足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