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系统:可靠性分析

复杂系统:可靠性分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复杂系统
  • 可靠性
  • 系统工程
  • 风险评估
  • 建模与仿真
  • 故障分析
  • 概率统计
  • 数学模型
  • 工程可靠性
  • 系统安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常见的寿命分佈及其性质,一些常见的系统和基于最小路径或最小割集复杂系统的数学描述,可靠度计算的方法,系统的可靠度解析表达及演算法实现,子系统MRI的解析表达及演算法实现,基于最小路径或最小割集的复杂系统特征的统计推断。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1章  可靠性分析的基本概念
1.1  基本概念/1
1.2  常见寿命分佈/14
习题/20
 
第2章  复杂系统/23
2.1  常见的系统/23
2.2  储备系统简单介绍/31
2.3  网络系统/36
2.4  基于最小路径或最小割集的复杂系统/48
习题/55
 
第3章  复杂系统的可靠度函数/56
3.1  复杂系统可靠度的计算/56
3.2  复杂系统可靠度的解析表达及演算法实现/71
习题/90
 
第4章  系统可靠度估计及性质/92
4.1  成败型数据情形下系统的可靠度/92
4.2  串联系统及并联系统可靠度置信下限/94
4.3  复杂系统可靠度函数的估计方法/105
习题/121
 
第5章  子系统的重要度/122
5.1  子系统的几种常见重要度/122
5.2  子系统MRI的解析表达及演算法实现/125
5.3  子系统MRI的估计及性质/131
习题/136
 
第6章  复杂系统可靠性的假设检验/137
6.1  系统平均寿命的检验/137
6.2  系统可靠度的检验/140
6.3  系统可靠性设计中的检验问题/146
习题/150
 
第7章  系统可靠度估计的MC方法/152
7.1  系统可靠性的模拟估计方法/152
7.2  子系统可靠度的信念分佈/155
7.3  系统可靠度置信下限的估计/161
习题/167
 
附录/169
附录1  符号表/169
附录2  几种常见分佈/170
附录3  正态分佈表/171
附录4  χ 2分佈临界值表/172
参考文献/173

图书序言

前言
  
  可靠性理论是以产品的寿命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和边缘性学科,它涉及基础数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的许多领域.近年来已经发展成为应用概率、应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的一个边缘分支学科.
  
  现实生活中,产品从简单的单一元件到复杂的系统几乎处处可见.可靠性就是产品正常工作的能力,是衡量产品质量的一个指标.可靠性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的,当时出现了雷达、导弹等复杂的兵器,这些电子设备经常出现故障,丧失应有的作战能力.许多国家注意到这一现象,纷纷设立机构对产品的可靠性进行系统的研究.随着研究的进展,对可靠性的研究已经扩展到包括可靠性、可用性、维修性等广义可靠性概念上来.现代科学和技术的迅勐发展使得产品越来越复杂,规模越来越庞大,而对这些产品可靠性研究就显得更加重要.实际系统可以是很复杂的,很少能够用一个随机变量加以描述.一个由众多子系统按一定方式搆成的系统,我们称之为复杂系统.
  
  本书对复杂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包括系统的数学描述,系统可靠度的计算,系统特征的统计推断,子系统重要度的度量及其统计推断.
  
  全书共分7章,第1章介绍了可靠性有关的基本概念,常见的寿命分佈及其性质.第2章对各种系统做了介绍,特别是对基于最小路径或最小割集描述的复杂系统,并且介绍了可靠度计算的各种方法.第3章给出了基于最小路径或最小割集描述的系统的可靠度解析表达及演算法实现.第4章介绍了串联系统、并联系统可靠度及置信下限的估计方法;考虑了基于最小路径或最小割集的复杂系统可靠度的几种估计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比较.第5章介绍了子系统重要度的几种常见度量,并对其进行了比较;重点介绍了MRI的计算的各种方法;给出了系统MRI的解析表达及演算法实现.研究了MRI及其函数的统计推断问题.第6章考虑了基于最小路径的复杂系统可靠性的检验问题.第7章介绍了可靠性研究中的MC方法.
  
  本书承蒙哈尔滨理工大学孔繁亮教授仔细审阅,并提出宝贵的改进意见.撰写过程中与周彦、刘迪进行了有益的交流,借鉴了国内外一些优秀教材及文献,在此一并向相关人员及作者表示衷心感谢.限于水准,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複雜系統:可靠性分析》的書名,光聽就讓人覺得很有份量,不知道裡頭到底藏著多少學問。身為一個長期在科技業打滾的工程師,我對於「系統」這個詞彙可說是再熟悉不過了,但「複雜系統」又是什麼鬼?感覺跟我們日常處理的那些簡單迴路、單一元件的可靠度分析,好像不是同一回事。所以,我在書局裡看到這本書的時候,眼睛都亮了起來。我猜想,這本書大概會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像是什麼是複雜系統,它的構成要素有哪些,以及為什麼我們要特別去分析它的可靠性。畢竟,現在的系統越來越龐大、越來越環環相扣,一個小小的螺絲釘鬆了,可能就會引發一連串災難性的後果。書裡會不會介紹一些經典的複雜系統案例?像是航空交通管制、金融市場的崩潰,或是大規模的電信網路故障,這些都是我很好奇的。我期待它能帶我跳脫傳統的線性思維,去理解那些非預期的、突發性的失效模式,甚至是蝴蝶效應的威力。不知道作者有沒有提供一些實用的分析工具或方法論,像是蒙地卡羅模擬、系統動力學模型,還是其他我從來沒聽過的分析架構?總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對「複雜系統」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並且學到如何更有效地預防和應對系統失效的風險,讓我在工程設計和風險評估上,能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視角。

评分

讀到《複雜系統:可靠性分析》這本書名,我腦中第一個浮現的畫面,就是那些密密麻麻、交織纏繞的電路圖,或是城市裡縱橫交錯的管線網絡。我一直覺得,所謂的「複雜」,就是事物之間有著太多難以掌握的連結和交互作用,而「可靠性」,則是在這樣錯綜複雜的環境下,還能維持正常運作的能力。我很好奇,這本書會不會深入探討那些「非線性」的因果關係?也就是說,微小的變化,是不是可能在複雜系統中被放大,導致意想不到的結果?我猜測,書裡可能會談到一些關於「系統湧現」(System Emergence)的概念,也就是說,整體系統的行為,會比單獨分析各個組成部分的行為更為複雜,甚至會展現出全新的、無法預測的特性。這聽起來就很有趣,也很令人警惕。畢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決定,累積起來可能會造成巨大的影響,就像是滾雪球一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一些啟示,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這些複雜系統的動態,並且在設計或管理這些系統時,能夠採取更具前瞻性的措施。例如,它會不會提供一些模型,用來預測在不同條件下,系統失效的可能性?或者,它會不會討論一些如何建立「彈性」(Resilience)的策略,讓系統在面對干擾時,能夠快速恢復?總之,我期待這本書能拓展我的思維,讓我看到系統的「全貌」,而不只是單一的零件。

评分

《複雜系統:可靠性分析》這個書名,讓我聯想到的是科學研究中最具挑戰性的領域之一。我一直認為,現實世界中的很多現象,都無法用簡單的線性模型來解釋,反而更接近複雜系統的範疇。所以我非常好奇,這本書會不會探討一些跨學科的知識?例如,它會不會結合物理學、數學、生物學、甚至社會學的觀點,來分析不同類型複雜系統的可靠性?我猜想,書中可能會介紹一些前沿的研究方法,像是網絡科學、圖論、或是時間序列分析,來描繪和量化系統的連結性和交互作用。這對於理解諸如疫情傳播、互聯網的資訊流動、或是金融市場的連動性等問題,都非常有幫助。另外,我也很想知道,作者會不會分享一些實際的案例研究?像是過去曾經發生的重大系統失效事件,透過複雜系統的視角來剖析其成因,找出其中隱藏的關鍵因素,並且從中學習教訓。我認為,這類型的分析,對於我們提升對系統風險的認知,以及制定更有效的風險管理策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引導我進入一個全新的知識領域,讓我能夠以更宏觀、更系統化的方式,去理解和應對我們所處世界的複雜性。

评分

當我看到《複雜系統:可靠性分析》這本書的書名時,腦海中立刻浮現的是那些我們日常生活中,既熟悉又陌生的「大系統」。像是每天使用的電力網絡、交通運輸系統、或是通訊網路,它們各自獨立又彼此牽連,一旦其中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可能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極大的不便,甚至引發連鎖反應。所以我很期待這本書能幫我解開這些「大系統」運作的奧秘,尤其是它們在面臨各種挑戰時,是如何保持「可靠」的。我猜想,書裡可能會介紹一些不同的「複雜度」度量方式,例如節點的數量、連結的密度、或是資訊傳遞的速度等等,並且探討這些因素如何影響系統的整體穩定性。我還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實際的案例,例如航空管制系統的設計,如何在確保安全性的同時,又能應對海量的航班資訊;或是金融市場的風險控制,如何預防因為個別機構的崩潰,而導致整個市場的劇烈波動。這些都是我非常感興趣的議題。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對「複雜系統」有更清晰的認識,並且學到一些實用的方法,來評估和提升這些系統的可靠性,讓我們的生活能夠更加安全、順暢。

评分

《複雜系統:可靠性分析》這幾個字,聽起來就充滿了挑戰性,也點出了現代社會中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我們身處的時代,各種系統都變得越來越龐大、越來越複雜,從我們每天使用的智慧型手機,到全球化的供應鏈,再到我們生活的城市基礎設施,它們都像是巨大的、有機的生命體,相互連結,又充滿著不確定性。我很好奇,這本書會不會從歷史的角度,來探討人類對於「複雜」和「可靠」的理解是如何演變的?例如,從早期的簡單機械,到如今的巨型工程,我們在應對複雜系統的可靠性上,學到了哪些寶貴的經驗?我猜測,書裡可能會介紹一些不同的「系統失效模式」,例如單點故障、級聯故障、或者是意想不到的環境影響,並且分析在複雜系統中,這些模式是如何被放大和傳播的。我還希望,作者能夠分享一些關於「預防性維護」和「應急響應」的策略,特別是針對那些難以預測的故障。例如,當一個大型發電廠發生意料之外的故障時,如何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啟動備用系統,並且將對社會的影響降到最低?這類型的實務操作,是我非常想深入了解的。總之,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我一個更深厚的理論基礎,同時也能給我一些更為實用的分析工具和解決方案,來面對我們這個日益複雜的世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