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特蒐:2018律师、司法特考一、二试关键解析

考前特蒐:2018律师、司法特考一、二试关键解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律师考试
  • 司法考试
  • 法考
  • 考前辅导
  • 真题解析
  • 重点难点
  • 应试技巧
  • 备考资料
  • 2018年
  • 特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特色

  ‧收录最新律师选考科目重点解析,让您赢在起跑点!
  ‧修法之所在,考点之所在!有修法最前线,不必担心修法大爆炸!
  ‧精选各校法研所试题,掌握国考风向球,预测出题大趋势,一举突破国考重围
  ‧前进文献热区,锁定学者最新研究议题
  ‧精读重要实务见解,隐藏考点立即现形
  ‧超具考相的热门时事,★侦查中搜索拘提证人案★台大校长遴选事件案★保险诈欺取财案★凯美收购案★公司法修法时事……等等
 
法律的深度巡礼:从基础原理到实务应用的完整指南 一、 法律思维的基石:构建严谨的分析框架 本书旨在为法律学习者、法律从业者以及对法学理论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高度实用的知识体系。我们摒弃对既有应试技巧的重复渲染,而是着眼于法律学科最核心、最本质的要素——法律思维的养成与逻辑构建。 全书伊始,我们将带领读者深入探究法律概念的源头。这不仅包括对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核心哲学思想的对比解读,更重要的是,解析这些思想如何渗透到现代法律条文的结构之中。我们将详细剖析法律基本原则(如比例原则、信赖保护原则、法律明确性原则)的内涵、历史演变及其在不同法域中的适用边界。例如,在行政法领域,如何精确区分“自由裁量”与“滥用自由裁量”,本书将提供一系列经典案例分析,辅以学者间关于此议题的尖锐辩论,帮助读者建立起辨析复杂法律情境的敏锐度。 核心章节聚焦于法律推理的艺术。 我们将系统梳理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以及反向论证(Reductio ad absurdum)在法律论证中的具体操作流程。区别于教科书式的僵硬定义,本书强调如何在实务中灵活运用这些推理工具,特别是在面对新类型法律冲突或法律漏洞(Lacunae)时,如何通过体系解释和目的解释,构造出具有高度说服力的法律论证链。读者将通过大量的“反向操作练习”,训练自己预见并瓦解潜在的法律反驳意见的能力。 二、 民商法前沿:财产、契约与组织体的动态平衡 民商法部分,我们选择超越基础的合同法条文讲解,聚焦于私法自治精神在当代社会中的张力与重构。 在物权法领域,本书深入探讨了“占有”与“所有权”之间的复杂关系,特别是关于非典型担保物权(如融资租赁中的保留所有权)的法律性质争议,以及动产交付方式的理论演变及其对交易安全的影响。我们提供了关于不动产公示制度的比较研究,着重分析了登记错误、登记瑕疵在不同司法管辖区下的救济路径差异。 合同法部分,核心内容围绕“意思表示”的形成、表示与撤销的理论深度剖析。我们着重探讨了“情势变更原则”在现代经济波动下的适用门槛,并结合国际商事惯例(如UCC)来反思我国合同法在情势公平化方面的不足与完善方向。对于格式条款,我们不仅仅停留在消费者保护的层面,而是深入分析了企业间(B2B)合同中格式条款的效力认定标准,以及在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s)背景下,传统意思表示理论面临的挑战。 在公司与合伙组织法方面,本书致力于解析法人格的“刺破”(P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理论的司法实践标准,探讨其背后的经济学基础与社会公平考量。同时,针对非营利组织(NPO)的治理结构,我们提供了不同于营利性公司的治理模式分析,关注其信息披露义务与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三、 公权力之界:行政程序与基本权利的交错 公法部分,我们将理论焦点集中在“合法性”与“正当性”的辩证统一。 行政法的探讨,核心在于行政决定的有效性与可审查性。我们详细分析了行政行为的种类划分(许可、授权、给付、制裁)如何影响救济途径的选择,并对“事实认定错误”与“法律适用错误”在司法审查中的权重进行了细致的区分。对于行政裁量,本书引入了“德式比例性检验”的分析工具,将其拆解为适当性、必要性与衡平性三个层次,用以衡量行政权力的介入是否逾越了必要的限度。 宪法学的阐述,着重于基本权利的冲突解决机制。读者将学习到如何在权利的相互竞争(例如,言论自由与隐私权)或权利与公共利益的冲突中,运用“审慎的(Proportionality)”原则进行权重衡量,而非简单的权利让渡或绝对保护。我们还对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进行了深层次的结构分析,特别是区分了“违法行为责任”与“无过错责任”的适用场景与举证责任分配。 四、 刑事与诉讼的程序正义 刑法与刑诉部分,强调“罪责刑罚”的逻辑链条的严密性,以及诉讼过程中“程序正义对实体真实”的保障作用。 在刑法总则中,我们将深入剖析“犯罪构成要件”的阶层结构,尤其关注“因果关系认定”在过失犯罪中的应用困境,以及“正当防卫”中“超过必要限度”的司法判断标准。对于共同犯罪,本书提供了基于犯罪意思联络程度的细致分类,超越了简单的教唆、帮助犯区分。 刑事诉讼法的讲解,核心是“证据裁判原则”的实现路径。我们详细对比了供述证据与其他言词证据的证明力差异,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要件进行了案例导向的梳理,强调程序的瑕疵如何直接影响实体结果的合法性。此外,本书还探讨了侦查活动中的“强制处分”审批权限与司法监督机制的有效性。 本书致力于提供一种超越考试答案的、能够指导长期职业发展的法律理论深度和实务洞察力。它不是技巧的堆砌,而是思维方式的重塑。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学稔名师联着


  两津、居荻、郝人、石更、邢轼、荷构、齐轩、李诚、格法、吾勐龙、大宝、麦曲、晴天、尔毕特……等
 

图书目录

 第1篇 律司一、二试
修法最前线 Key Point II
民事诉讼法 ‧II-3
公司法 ‧II-11
证券交易法 ‧II-23
保险法 ‧II-29
刑法 ‧II-55
刑事诉讼法 ‧II-57
宪法 ‧II-63
行政法 ‧II-77
科目导览 Key Point I
民法 ‧I-2
民事诉讼法 ‧I-2
公司法 ‧I-3
证券交易法 ‧I-4
保险法 ‧I-4
票据法 ‧I-5
刑法 ‧I-5
刑事诉讼法 ‧I-6
宪法 ‧I-6
行政法 ‧I-7
国考风向球─从法研所考题预测今年国考方向 Key Point 1
民法 Civil Law ‧III-2
01 台湾大学107法研所―民法A卷一 ‧III-2
02 台湾大学107法研所―民法B卷一 ‧III-4
03 台湾大学107法研所―民法B卷二 ‧III-8
04 政治大学107法研所―民法组民事财产法一 ‧III-10
05 政治大学107法研所―民法组民事财产法二 ‧III-12
06 政治大学107法研所―民法组民事财产法四 ‧III-13
07 台北大学107法研所―民法二 ‧III-14
08 台北大学107法研所―民法三 ‧III-16
09 台湾大学107法研所―民法A卷三 ‧III-18
010 台北大学107法研所―民法四 ‧III-19
民事诉讼法 Civil Procedure Law ‧III-21
01 台湾大学107法研所―民事诉讼法一 ‧III-21
02 台湾大学107法研所―民事诉讼法二 ‧III-24
03 政治大学107法研所―民事诉讼法二 ‧III-27
04 政治大学107法研所―民事诉讼法三 ‧III-28
05 政治大学107法研所―民事诉讼法四 ‧III-30
06 台北大学107法研所―民事诉讼法三 ‧III-32
07 台北大学107法研所―民事诉讼法一 ‧III-34
08 台北大学107法研所―民事诉讼法二 ‧III-36
09 东吴大学107法研所―民事诉讼法一 ‧III-38
公司法 Corporation Law ‧III-41
01 台湾大学107法研所─公司法与证券交易法二 ‧III-41
02 政治大学107法研所─商事法一 ‧III-43
03 台北大学107法研所─商事法一 ‧III-45
04 台北大学107法研所─商事法二 ‧III-48
证券交易法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Act ‧III-51
01 台湾大学107法研所─公司法与证券交易法三 ‧III-51
02 台北大学106法研所―商事法一 ‧III-53
03 台湾大学107法研所―商事法一 ‧III-55
04 东吴大学107法研所―公司法及证券交易法四 ‧III-57
保险法 Insurance Law ‧III-59
01 台湾大学107法研所─商事法三 ‧III-59
02 政治大学107法研所─商事法四 ‧III-62
03 台北大学107法研所─商事法四 ‧III-65
票据法 Negotiable Instruments Act ‧III-68
01 台湾大学107法研所─商事法二 ‧III-68
02 政治大学107法研所─商事法三 ‧III-69
刑法 Criminal Law ‧III-72
01 台湾大学107法研所─刑法A卷一 ‧III-72
02 台湾大学107法研所─刑法A卷二 ‧III-76
03 台湾大学107法研所─刑法B卷二 ‧III-79
04 政治大学107法研所─刑法2 ‧III-81
05 台北大学107法研所─刑法二 ‧III-84
06 台北大学107法研所─刑法三 ‧III-86
07 台北大学107法研所─刑法四 ‧III-88
08 东吴大学107法研所─刑法一 ‧III-90
刑事诉讼法 Criminal Procedure Law ‧III-93
01 台湾大学107法研所─刑事诉讼法一 ‧III-93
02 成功大学107法研所─刑事诉讼法二、三(经综合改写) ‧III-99
03 政治大学107法研所―刑事诉讼法一 ‧III-103
04 政治大学107法研所─刑事诉讼法二 ‧III-107
05 台湾大学107法研所─刑事诉讼法二(节录) ‧III-110
宪法 Constitutional Law ‧III-113
01 台湾大学107法研所―宪法一 ‧III-113
02 台湾大学107法研所―宪法二 ‧III-115
03 政治大学107法研所―宪法一 ‧III-116
04 政治大学107法研所―宪法二 ‧III-118
05 台北大学107法研所―宪法一 ‧III-119
06 台北大学107法研所―宪法四 ‧III-121
07 辅仁大学107法研所―宪法四 ‧III-122
08 东吴大学107法研所―宪法二 ‧III-123
行政法 Administrative Law ‧III-125
01 台湾大学107法研所─行政法B卷一 ‧III-125
02 台湾大学107法研所─行政法B卷二 ‧III-127
03 政治大学107法研所―行政法二 ‧III-129
04 政治大学107法研所―行政法三 ‧III-131
05 政治大学107法研所―行政法四 ‧III-132
06 台北大学107法研所─行政法二 ‧III-134
07 台北大学107法研所─行政法三 ‧III-135
08 东吴大学107法研所─行政法二 ‧III-137
文献热区 Key Point 2
民法 Civil Law ‧IV-2

1. 林更盛/债权双重让与
重复让与债权之行为的效力,月旦法学教室第179期 ‧IV-3
2. 谢哲胜/僱用人责任
受僱人杀人并非执行职务之行为─高等法院103年度上诉字第600号民事判决评析,月旦法学杂志第267期 ‧IV-3
3. 陈忠五/凶宅
承租人自杀致房屋成为凶宅之损害赔偿责任—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1789号判决评释,月旦法学杂志第271期 ‧IV-4
4. 蔡晶莹/凶宅
物之瑕疵担保责任与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责任在凶宅问题之适用─台湾台北地方法院104年度诉字第2464号民事判决与台湾台北地方法院104年度重诉字第320号判决,月旦法学杂志第271期 ‧IV-6
5. 林诚二/借名登记
借名登记财产之请求返还方式,月旦法学教室第181期 ‧IV-7
6. 王千维/借名登记
由最高法院106年度第3次民事庭会议决议看不动产借名登记,月旦法学杂志第1期 ‧IV-8
7. 吴从周/事实上处分权
再访违章建筑─以法学方法论上「法秩序一致性」原则出发观察其法律性质与地位,法令月刊第68卷第6期 ‧IV-9
8. 林诚二/诈害债权
向特定债权人清偿与诈害债权行为─最高法院105年度台上字第2382号民事判决评释,月旦裁判时报第69期 ‧IV-9
9. 李玲玲/父母对子女特有财产之管理权
论父母代理未成年子女订立保证契约之效力,月旦裁判时报第69期 ‧IV-10
民事诉讼法 Civil Procedure Law ‧IV-12
1. 姜世明/非负举证责任一造当事人之事案解明义务
非负举证责任一造当事人之证明妨碍与协力(事案解明)义务─评最高法院105年度台上字第1021号民事判决,月旦裁判时报第70期 ‧IV-13
2. 许士宦/二审程序中以「请求基础事实同一」追加当事人
第二审程序基于请求基础事实同一之当事人追加─最高法院106年度第13次民事庭会议决议评释,月旦裁判时报第66期 ‧IV-15
3. 许政贤/支付命力之效力与侵权行为
支付命令之确定效力与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诉讼─最高法院105年度台上字第971号判决评析,月旦裁判时报第62期 ‧IV-16
4. 沈冠伶/再审之当事人适格
离婚事件之再审当事人(上)(下),月旦法学教室第172、173期 ‧IV-17
5. 沈冠伶/家事诉讼事件之合併型态与裁判费之征收
离婚事件与剩余财产差额分配请求之合併及上诉─最高法院105年度台抗字第555号裁定之评析,台湾法学杂志第333期 ‧IV-19
6. 刘明生/摸索证明之容许性
摸索证明禁止之原则,月旦法学教室第181期 ‧IV-20
7. 刘明生/诉讼系属登记
诉讼系属登记与确定判决之效力,月旦法学教室第183期 ‧IV-22
8. 刘明生/辅助参加之确定判决效力
辅助参加之确定判决效力─既判力、争点效抑或参加效?月旦法学杂志第265期 ‧IV-23
公司法 Corporation Law ‧IV-25
1. 王志诚/公司重整
重整计划对有担保重整债权之处理原则,月旦法学教室第180期 ‧IV-26
2. 廖大颖/对董事诉讼
对卸任董事提诉程序与公司法第212条─评最高法院103年度台抗字第603号民事裁定,月旦裁判时报第69期 ‧IV-26
3. 姚志明/董事候选人提名
违法之董事候选人提名审查,月旦法学教室第178期 ‧IV-27
4. 郭大维/股东查阅权
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查阅权之行使,月旦法学教室第187期 ‧IV-28
5. 曾宛如等/公司法修正重要议题
公司法全盘修正重要议题─探讨资讯揭露与法人犯罪防制、经营权争夺及董事会功能,月旦法学杂志第276期 ‧IV-29
证券交易法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Act ‧IV-32
1. 张心悌/财报不实之免责抗辩事由
证券交易法财报不实之免责抗辩事由,月旦法学教室第174期 ‧IV-32
2. 郭大维/财务预测是否属重大消息
当财务预测遇上内线交易─财务预测资讯是否为重大影响股票价格之消息?月旦法学教室第185期 ‧IV-33
3. 张心悌/公司负责人为内线交易违反其受任人义务
内线交易与忠实义务之违反─兼评台湾高等法院104年度金上字第6号民事判决,月旦裁判时报第28期 ‧IV-3407
保险法 Insurance Law ‧IV-35
1. 叶启洲/复效之危险筛选权
人寿保险契约停效前的危险变更,可否作为复效可保条件的审查事项?月旦法学教室第182期 ‧IV-35
2. 卓俊雄/责任保险给付之分配
复数被保险人之责任保险金分配,月旦法学教室第183期 ‧IV-36
票据法 Negotiable Instruments Act ‧IV-37
1. 刘明生/本票裁定强制执行事件之性质
本票强制执行裁定之停止执行/简评台湾高等法院103年度非抗字第54号裁定,台湾法学杂志第334期 ‧IV-37
刑法 Criminal Law ‧IV-39
1. 蔡圣伟/不能安全驾驶罪
酒测器的误差值─评台湾高等法院台南分院106年度交上易字第722号判决,月旦裁判时报第69期 ‧IV-40
2. 谢开平/强盗罪
强盗价值轻微之物,月旦法学教室第186期 ‧IV-40
3. 许恒达/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与不法侵害的现在性,月旦法学教室第185期 ‧IV-41
4. 古承宗/客体错误、不法所有意图
所有意图与客体错误,月旦法学教室第181期 ‧IV-42
5. 徐育安/加重窃盗
眉目传情?─加重构成要件要素与着手,月旦法学教室第182期 ‧IV-43
6. 谢开平/侵占罪、诈欺罪
二重买卖之刑法评价,月旦法学教室第182期 ‧IV-43
7. 王皇玉/犯意变更
「化偷为强盗」与「化偷为性侵」之区别,月旦法学教室第178期 ‧IV-44
8. 谢煜伟/遗弃罪
得同居人承诺而阻断他人救助─评台湾高等法院104年度上更1字第22号及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1740号判决,月旦裁判时报第65期 ‧IV-45
9. 蔡圣伟/危险犯
服用毒品与不能安全驾驶─评台湾高等法院台中分院106年度交上易字第353号判决,月旦裁判时报第66期 ‧IV-46
刑事诉讼法 Criminal Procedure Law ‧IV-48
1. 吴俊毅/辩护人
选任辩护人的排除—评台湾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02年度抗字第188号裁定,台湾法学杂志第327期 ‧IV-48
2. 薛智仁/强制处分─羁押
2016刑事程序法回顾—参,台大法学论丛第46卷特刊 ‧IV-50
李荣耕/强制处分─羁押
试评释字第737号解释及2017年新修正的刑事诉讼法,月旦裁判时报第65期 ‧IV-50
3. 金孟华/强制处分─GPS
GPS跟监的程序适法性,月旦裁判时报第68期 ‧IV-51
4. 薛智仁/证据法则
2016刑事程序法回顾─肆,台大法学论丛第46卷特刊 ‧IV-52
5. 薛智仁/没收
2016刑事程序法回顾─贰,台大法学论丛第46卷特刊 ‧IV-54
宪法 Constitutional Law ‧IV-57
1. 林明锵/都市计画
都市计画通盘检讨变更之司法救济,月旦裁判时报第68期 ‧IV-57
2. 许育典/宗教自由
宗教团体法草案争议的合宪性问题,月旦法学杂志第272期 ‧IV-58
3. 程明修/诉讼权
为公务员惩戒委员会朝向二审制之发展奏乐,台湾法学杂志第342期 ‧IV-59
4. 林明锵/信赖保护
评台湾2017年公务员退抚制度之改革─制度改革与信赖保护之衡平,法令月刊第69卷第4期 ‧IV-59
5. 郑文中/行动自由
刑事诉讼程序上之限制出境初探─以德国刑事诉讼法为例,台湾法学杂志第334期 ‧IV-60
6. 林三钦/财产权
现有巷道相关法律问题之研究─聚焦于公用地役关系,月旦法学杂志第266期 ‧IV-61
7. 陈洸岳/隐私权
公开「某人」个人资讯与隐私权/台湾高等法院105年度上字第293号判决,台湾法学杂志第329期 ‧IV-61
8. 许宗力/权力分立
宪法法院作为积极立法者,第11届宪法解释之理论与实务研讨会演说稿 ‧IV-62
行政法 Administrative Law ‧IV-64
1. 许育典/行政处分
突破性平会调查报告非属行政处分的救济困境—兼评高雄高等行政法院104年度诉字第280号判决,月旦裁判时报第63期 ‧IV-65
2. 萧文生/一般处分
土地现值公告之法律性质—最高行政法院106年度判字第414号判决评析,法令月刊第69卷第2期 ‧IV-66
3. 张文郁/行政契约
关于行政法上和解契约适用之疑义探讨,台湾法学杂志第338期 ‧IV-66
4. 詹镇荣/行政命令
行政机关「标准作业流程」之法律性质─以台北市政府网站公告之SOP为中心,法令月刊第68卷第9期 ‧IV-68
5. 程明修/行政罚
公路法上汽车运输业之裁罚争议─以UberAPP应用程式平台媒介资讯营运载客事件为中心,台湾法学杂志第338期 ‧IV-69
6. 刘如慧/行政罚
行政罚法上剥夺不法利得制度之比较法研究,兴大法学第22期 ‧IV-70
7. 董保城/行政争讼
中小学生受教育权权利救济保障之再省思─台北高等行政法院105年度诉字第386号裁定评释,月旦裁判时报第57期 ‧IV-71
8. 范文清/国家赔偿
土地登记错误所生国赔责任及消灭时效─评高等法院台南分院106年度上国字第7号民事判决,月旦法学杂志第276期 ‧IV-72
9. 林明锵/土地征收
财产权之特别牺牲与社会义务─评司法院大法官释字第747号解释,月旦裁判时报第64期 ‧IV-73
近期重要实务见解 Key Point 3
民法 Civil Law ‧V-2
1. 违约金之性质及请求权时效─最高法院107年度第3次民事庭会议决议 ‧V-3
2. 不受被害人指挥监督之使用人,被害人与有过失?─最高法院105年度台上字第2270号判决 ‧V-3
3. 借名登记契约之法律上效力─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262号判决 ‧V-4
4. 基于分管契约于公同共有土地建造未办保存登记之房屋,嗣后房屋让与他人,有无民法第425条之1第1项之适用?─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709号判决 ‧V-5
5. 判断医疗行为有无过失之参考依据─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227号判决 ‧V-5
6. 公用地役关系之土地所有人得否行使妨害除去请求权或损害赔偿请求权?─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1009号判决 ‧V-6
7. 代偿请求权之消灭时效─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696号判决 ‧V-7
8. 事实上处分权是否为民法第184条第1项前段所称之权利─最高法院106年度第187号判决 ‧V-7
9. 夫妻一方扶养权利应否列入夫妻婚后积极及消极财产?─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2424号判决 ‧V-8
民事诉讼法 Civil Procedure Law ‧V-10
1. 一部请求之容许性及效力─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1010号判决 ‧V-10
2. 私人违法取证之可利用性?─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246号判决 ‧V-11
3. 家事事件之变更追加要件─最高法院106年度台简上字第8号判决 ‧V-12
4. 重大医疗瑕疵原则─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227号判决 ‧V-13
5. 法院就鑑定人之意见应践行调查证据程序─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6号判决 ‧V-13
6. 与有过失之性质与数额─最高法院105年度台上字第2115号判决 ‧V-14
7. 票据原因关系之举证责任─最高法院106年度台简上字第1号判决 ‧V-15
8. 不当得利之无法律上原因举证责任─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1225号判决 ‧V-15
公司法 Corporation Law ‧V-17
1. 股东会召开程序─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1649号判决 ‧V-17
2. 忠实义务与注意义务─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472号民事判决 ‧V-18
3. 董事长代表公司之交易行为─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133号民事判决 ‧V-19
4. 股东名簿记载效力─最高法院106年台上字第283号民事判决 ‧V-20
证券交易法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Act ‧V-22
1. 内线交易加重刑责要件犯罪所得之计算方式─最高法院106年度台非字第223号刑事判决 ‧V-22
2. 违法炒股罪之成立要件与认定─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2184号刑事判决 ‧V-23
3. 内线交易罪之重大消息之实质内涵为何─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86号判决 ‧V-24
4. 反操纵条款中连续买卖、沖洗买卖之内涵─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325号判决 ‧V-24
保险法 Insurance Law ‧V-26
1. 日间住院之保险给付─台湾高等法院107年度保险上易字第2号判决 ‧V-26
2. 概括保险与举证责任─台湾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06年度保险上易字第6号判决 ‧V-27
3. 告知义务与权利滥用─台湾高等法院台南分院106年度保险上字第1号判决 ‧V-29
4. 保险代位与利得禁止原则─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439号判决 ‧V-30
票据法 Negotiable Instruments Act ‧V-32
1. 原因抗辩之举证责任─最高法院106年度台简上字第65号判决 ‧V-32
2. 票据权利让与之要件─最高法院105年度台简上字第34号判决 ‧V-32
3. 本票裁定之审查─最高法院105年度台抗字第47号民事裁定 ‧V-33
刑法 Criminal Law ‧V-34
1. 肇事逃逸─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599号判决 ‧V-34
2. 业务侵占─台北地方法院106年度易字第932号判决 ‧V-35
3. 妨害秘密─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3788号判决 ‧V-35
4. 伤害致死─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3447号判决 ‧V-36
5. 诈欺─高等法院台中分院106年度上易字第493号判决 ‧V-36
6. 掳人勒赎─最高法院106年度第13次刑事庭会议 ‧V-37
7. 伪造文书─最高法院107年度第3次刑事庭会议 ‧V-38
8. 犯意变更─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824号判决 ‧V-38
刑事诉讼法 Criminal Procedure Law ‧V-40
1. 无辩护人之被告资讯获知权─释字第762号解释 ‧V-41
2. 警询笔录之证据能力与境外取证─最高法院107年第1次刑庭决议 ‧V-43
3. 通讯监察译文─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1163号判决 ‧V-45
4. 另案监听─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2875号判决 ‧V-47
5. 利诱自白─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2370号判决 ‧V-47
6. 证人之检讯陈述未经具结─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202号判决 ‧V-48
7. 限制出境─最高法院106年度台抗字第744号判决 ‧V-50
8. 上诉二审之具体理由─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162号判决 ‧V-51
9. 强制辩护案件上诉二审─最高法院106年度第12次刑庭决议 ‧V-53
上诉不可分─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2367、648号判决 ‧V-55
共同正犯与第三人参与没收程序─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1778号判决 ‧V-56
最高法院撤销发回之拘束力─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819号判决 ‧V-57
再审之要件─最高法院106年度台抗字第722号裁定 ‧V-58
特赦后声请再审─最高法院106年度台抗字第842号裁定 ‧V-59
宪法 Constitutional Law ‧V-61
1. 人民诉讼权之限制─释字第752号解释 ‧V-61
2. 受刑人与特别权力关系─释字第755号解释 ‧V-62
3. 受刑人与特别权力关系─释字第756号解释 ‧V-62
4. 警察任用资格与平等权─释字第760号解释 ‧V-63
5. 回避与诉讼权之保障─释字第761号解释 ‧V-63
6. 武器对等原则与诉讼权之保障─释字第762号解释 ‧V-64
7. 征收与正当法律程序─释字第763号解释 ‧V-64
8. 公务员身分保障与平等权─释字第764号解释 ‧V-65
9. 国营事业与法律保留原则─释字第765号解释 ‧V-65
行政法 Administrative Law ‧V-68
1. 公共设施之设置管理欠缺之国赔责任─台湾高雄地方法院106年度国字第6号判决 ‧V-69
2. 课与义务诉讼之原告适格与孤立的撤销诉讼要件─最高行政法院106年度判字第638号判决 ‧V-69
3. 对多阶段行政行为之行政救济─最高行政法院107年度判字第1号判决 ‧V-70
4. 全民健保特约之违约处置案─释字第753号解释 ‧V-70
5. 填具进口报单逃漏税捐併合处罚─释字第754号解释 ‧V-72
6. 受刑人之特别权力关系与司法救济─释字第755号解释 ‧V-73
7. (前)省营事业机构人员抚卹金争议审判权归属─释字第759号解释 ‧V-74
8. 土地征收后之正当法律程序─释字第763号解释 ‧V-74
9. 教师法申诉制度之主体─最高行政法院106年6月份第2次庭长法官联席会议 ‧V-75
人民诉请法院命行政机关对违规行为人採取特定手段─最高行政法院106年11月份第1次庭长法官联席会议 ‧V-76
行政执行法之声明异议程序相当于诉愿程序─最高行政法院107年4月份第1次庭长法官联席会议 ‧V-77
时事透析 Key Point 4
公司法 ‧VI-2
证券交易法 ‧VI-3
保险法 ‧VI-5
票据法 ‧VI-6
刑事诉讼法 ‧VI-8
宪法 ‧VI-10
行政法 ‧VI-12

第2篇 律师选试
财税法 ‧VII-1
海商法与海洋法 ‧VII-32
劳动社会法 ‧VII-47
智慧财产法 ‧VII-73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今年面临律师和司法官一、二试的双重压力,真的是忙得不可开交,睡眠严重不足。当我拿到这本《考前特蒐:2018律师、司法特考一、二试关键解析》的时候,我感觉就像抓到了救命稻草!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高度浓缩”和“实用性”。你懂的,我们考生的时间都非常宝贵,需要的是那种能够快速抓住重点、提高复习效率的书籍。这本书完全做到了这一点。它不会用大篇幅去讲解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基础知识,而是直接切入“关键点”,并且用非常精炼的语言进行解释。我特别喜欢它在“实战演练”和“答题技巧”的部分。它不仅提供了历年试题的解析,更重要的是,它教我们如何去分析题目,如何构建答题的逻辑,如何用最有效的方式呈现答案。这对于提高我们的临场发挥能力,非常有帮助。我正在按照书里的方法,练习模拟答题,感觉自己的答题速度和准确性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而且,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很人性化,字体大小、行间距都很合适,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

评分

每次准备司法特考,我都会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因为要念的范围太广了,而且有些科目真的特别难理解。这本《考前特蒐:2018律师、司法特考一、二试关键解析》真的是我今年考前复习过程中遇到的“解药”。它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系统性”和“条理化”。我以前看其他书,常常会觉得知识点零散,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很难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但这本书就不一样,它把每个科目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划分,并且把相关的知识点有逻辑地串联起来,让我能够一步一步地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我尤其喜欢它在“学科纵览”和“重点梳理”的部分。它能够非常清晰地告诉你,在这个科目里,哪些是核心,哪些是次要,哪些是每年必考,哪些是可能出难题的地方。这让我在复习的时候,能够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复习方向,不会走弯路。而且,它在解释一些复杂的法律概念时,会使用很多比喻和类比,这对于我这种比较“理工科”思维的人来说,非常容易理解。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瞎子摸象”,而是能够更清晰地看到考试的全貌,充满信心!

评分

我今年是第二次报考司法官,去年真的准备得不够充分,很多细节都忽略了。这次看到《考前特蒐:2018律师、司法特考一、二试关键解析》,就觉得这本绝对是我的救星!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精炼”和“实战”。你知道,对于已经有一定基础的考生来说,最怕的就是看到一本厚得像砖头一样的书,里面充斥着大量我们已经很熟悉的“基础知识”,反而浪费时间。这本书完全不同,它直接点出“关键”,把每个科目的核心概念、重要考点、以及近年来的出题方向做了高度浓缩。我特别喜欢它在“专题解析”的部分,针对一些每年都会出现的重点、难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且提供了多种解题思路。这让我意识到,原来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思考角度,而这本书恰好能引导我们去发掘这些不同的角度。我尤其欣赏它在“实务见解”的整理,很多时候,学说和实务的差距很大,而这本书能把这些重要的实务见解清晰地呈现出来,并进行比较分析,这对于我们理解考试的方向非常有帮助。我正在努力跟进它的复习计划,感觉很有希望能够弥补去年的不足。

评分

天哪,我今年要考律师和司法官特考,光是想到要念的书就头昏眼花。这本《考前特蒐:2018律师、司法特考一、二试关键解析》简直是我看到救星!封面设计就很稳重,一看就知道是专业书籍。翻开目录,真的太详尽了,每个科目都拆解得非常细致,像是民法、刑法、行政法、宪法等等,连一些大家可能容易忽略的细微考点都一一列出。我特别喜欢它里面有些图表和表格的整理,把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对于我这种比较需要视觉辅助学习的人来说,真的是太友善了!而且,感觉这本不是那种把法条原文堆砌的书,而是真的有经过整理和分析,提供了很多“关键解析”,这对于我们这些时间宝贵、需要效率的考生来说,绝对是省时省力的大功臣。我平常看其他教材,常常会觉得哪里有概念不清的地方,可能翻好几页都找不到明确的解答,但这本书好像很懂得我们考生会遇到的困难,直接点出重点,并且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解释,让我觉得准备考试的过程好像没那么痛苦了。我还在看它的例题分析部分,感觉它不只是提供答案,更重要的是讲解了为什么是这个答案,以及出题的思路,这对提升答题技巧非常有帮助。总而言之,还没开始深入研读,但光是浏览目录和部分内容,我就已经非常有信心了。希望这本特蒐能帮我突破难关!

评分

我是一个比较“拖延症”的考生,总是喜欢把事情留到最后。这次报考司法官,真的是被逼上梁山了。我急需一本能够让我“事半功倍”的书,《考前特蒐:2018律师、司法特考一、二试关键解析》这本书,简直就是我的“救命恩人”!它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效率导向”。它完全抓住了我们这类考生的心理,知道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它用最精炼的语言,最直观的方式,把最核心的知识点呈现出来。我特别喜欢它在“考前必背”和“快速回顾”的部分。它能够帮助我在短时间内,迅速回顾那些最重要的概念和法条,做到心中有数。而且,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非常合理,每一章、每一节的内容都非常有针对性,让我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不会感到迷茫。我正在按照这本书的复习计划,每天集中精力攻克几个重点,感觉自己的复习进度比以往快了很多。而且,这本书的例子也非常生动有趣,让我觉得学习法律也不再那么枯燥乏味了。

评分

说实话,今年是我第三次考律师特考了,前两次都差一点点,真的让我很沮丧。这次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一本能够帮我“突破瓶颈”的书。《考前特蒐:2018律师、司法特考一、二试关键解析》这本书,我觉得它在“深度解析”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罗列知识点,而是深入地剖析了每个知识点背后的原因,以及它在考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我尤其喜欢它在“疑难杂症”和“高分解析”的部分。它能够把那些最容易出错、最让考生感到困惑的题目,进行详细的讲解,并且提供了多种角度的思考方式。这让我意识到,原来很多题目并不是只有一个答案,而是需要我们去理解背后的原理,然后灵活运用。我正在认真研究它对于一些“模糊地带”的解读,这对于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提升。而且,这本书的逻辑结构也很清晰,它能够引导我们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地理解知识。我感觉,这本书给了我前所未有的信心,让我相信今年一定能够突破去年的成绩!

评分

今年考律师和司法官,我最大的困扰就是不同科目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有时候,一个题目可能同时涉及到好几个科目,这时候就很难把握重点。《考前特蒐:2018律师、司法特考一、二试关键解析》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最大的亮点就是“体系化”和“融会贯通”。它不仅仅是把各个科目分开讲解,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把不同科目之间的联系展现出来,帮助我们建立起一个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我尤其喜欢它在“专题整合”和“跨科解析”的部分。它能够针对一些涉及多个科目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提供整合性的解答思路。这让我们在面对复杂题目时,能够更加从容不迫。我正在认真研究它对于一些“综合性”考点的解读,这对我来说,是突破成绩的关键。而且,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很精美,图文并茂,让我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感受到一种视觉上的享受,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评分

说实话,我在决定买这本《考前特蒐:2018律师、司法特考一、二试关键解析》之前,其实纠结了很久。市面上的法律书籍太多了,而且价格都不便宜。但是,当我拿到这本书,翻开它的时候,我就知道我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它的内容真的是非常扎实,而且结构安排得很合理。我最看重的是它对于“历年试题解析”的处理方式。它不仅仅是把试题贴出来,然后给一个简短的答案,而是非常详细地剖析了每一个题目,从出题的背景、涉及的法条、适用的原则,一直到最终的结论,都给出了非常清晰的论述。这对于我们考生来说,最大的帮助就是能够理解出题老师的“意图”,知道在面对相似的题目时,应该如何下手,如何组织答题的层次。我特别喜欢它在解析一些比较经典的案例时,会引用重要的判决,并且对判决的理由进行深入解读。这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只是在啃法条,更能接触到真实的法律实践,对于培养法律人的思辨能力非常有益。而且,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很舒服,字体大小适中,行距也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整体来说,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它的价格,真的是我们备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好伙伴。

评分

作为一个法律系的学生,考特考真的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毕业之后,时间变得更加宝贵。《考前特蒐:2018律师、司法特考一、二试关键解析》这本书,简直就是我今年复习的“神助攻”。它最大的亮点,在我看来,就是它对于“变化”的敏锐捕捉。特考的题目越来越灵活,也越来越考查考生对法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它不仅梳理了基本的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解读了近年来考试的变化趋势,并据此调整了内容的侧重点。我特别喜欢它在“考点预测”和“疑难解答”的部分。作者们非常聪明地抓住了那些容易出题但又容易被忽略的细微之处,并且给出了非常详细的解析。这对于我们这种希望能够“以少胜多”,在考试中脱颖而出的考生来说,简直是太有价值了。我正在按照这本书的建议,集中精力攻克那些“高价值”的考点,感觉效率真的提高了很多。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清晰明了,没有太多复杂的专业术语,即使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也能通过作者的解释变得容易理解。

评分

我真的觉得这本《考前特蒐:2018律师、司法特考一、二试关键解析》简直是为我们这些在考试前夕焦头烂额的考生量身打造的。你知道的,每年特考的题目都不断在变化,而且有些考点非常刁钻,常常一不小心就会踩到雷。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我看来,就是它对于“关键”的掌握非常精准。它不是一本厚重的法条汇编,而是一本高度浓缩、直击要害的辅导书。作者群肯定是很了解出题老师的脉络和近年来的出题趋势,所以才能整理出如此精华的内容。我尤其对它在“概念串联”的部分印象深刻,很多时候,我们学习法条只是零散的记忆,但这本书能把相关的法条、学说和实务见解巧妙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一来,我们在答题的时候,就能更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而不会显得生硬。而且,它在解释一些比较复杂的概念时,会举例说明,这对于我们这种没有实务经验的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特别喜欢它在讨论一些争议性问题时,会呈现不同学说或实务见解的观点,并分析各自的优劣,这让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更加全面和深入,也更能理解判决的理由。我常常觉得,准备考试不仅仅是记忆,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这本书恰好满足了这一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