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分析检测及实验(第四版)

水质分析检测及实验(第四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水质分析
  • 环境监测
  • 环境科学
  • 化学分析
  • 实验指导
  • 水处理
  • 环境工程
  • 检测技术
  • 第四版
  • 高等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为作者累积多年教学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水质分析标准方法,择取国内常见的分析项目,结合实务分析与实验编着而成。

  全书共六章:前三章分别为实验室的工作守则、安全卫生守则、废弃物安全管理通则;第四章为水样前处理及微生物检测通则;第五章为水质分析实验,涵盖了课堂设计,并有习题,利于教学与演练;第六章为水质检验之证照规范,包括学科测验模拟考题及术科测试试题;第七章为相关法规。

  本书是为大专院校相关科系水质分析检测实验课程设计编写,适合大专院校相关科系学生上课,也是针对劳动部劳动力发展署『下水道设施操作维护职类─水质检验技能检定』量身订做的专书,内容涵盖技能检定「学科」及「术科」考试范围。

  第五章各实验后均附有实验报告单可供填写,并有习题指引读者进一步思考。此章各实验习题不提供解答,自学读者选购前请留意,出版者及销售单位均无法提供解答。

  第六章的学科测验模拟考题则附解答,方便准备应考下水道设施操作维护水质检验技术士检定之读者自行复习演练。

  第四版在第五章加入环检所公告方法,并更新第六、七章考试资讯及法规。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水质分析检测及实验(第四版)》的图书简介,内容将聚焦于该领域的核心技术、方法和实践,力求详实而不涉及具体内容: --- 《水质分析检测及实验(第四版)》 内容详述与专业聚焦 本教材,作为水质分析领域的权威参考与实验指导,旨在全面、系统地阐述现代水环境质量评价所需遵循的原理、方法、标准及操作规程。它不仅仅是一本操作手册,更是对水环境监测与分析科学的深度探索。本书第四版在继承前三版成熟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环境科学、分析化学以及相关法规的最新发展,进行了全面的修订与升级,力求与时俱进,精准反映行业前沿动态。 核心内容板块:理论基础与技术框架 全书内容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可划分为若干核心模块,共同构建起完整的水质分析技术框架: 一、水质分析的通用基础与标准体系: 本部分深入探讨水环境监测的宏观背景与基本要求。首先,详细介绍了水质评价的法律法规框架,包括国家及国际层面对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及工业废水排放标准的最新要求。随后,重点阐述了分析化学在水质监测中的基础理论,如误差分析、准确度与精密度控制、方法检出限(MDL)与定量限(LOQ)的确定等。对采样、样品保存与预处理的技术规范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强调了“正确的采样是成功分析的第一步”这一核心原则。 二、经典化学分析方法详述: 本章是传统分析技术的基石。它涵盖了水质中常见无机阴阳离子、酸碱度(pH值)、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的测定原理和操作步骤。特别关注了氧化还原滴定法、分光光度法在日常水质监测中的应用优化。对于碱度和总硬度的精确控制,提供了细致的实验指导,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三、仪器分析技术深度解析: 随着分析仪器技术的飞速发展,本版对先进仪器分析方法给予了极大的篇幅进行更新。 光谱技术应用: 详细介绍了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在微量及痕量金属元素分析中的应用。内容涉及仪器选择、基线校正、干扰消除技术以及标准曲线的建立与维护。 色谱分离技术: 重点剖析了气相色谱法(G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在分析有机污染物,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以及农药残留方面的技术细节。内容涵盖了不同进样器、柱选择、检测器(如FID, ECD, MS)的匹配策略。 电化学分析: 阐述了离子选择性电极(ISE)在特定离子(如氟离子、氨氮)快速检测中的优势与局限性,并对电化学伏安法在痕量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趋势进行了展望。 四、特定污染物监测与分析: 本部分针对水环境中重点关注的污染物类型,提供了专门的分析流程。 营养盐类分析: 聚焦于总氮、总磷、氨氮等指标的检测,详细比对了不同消解方法(如酸性高锰酸钾法、微波消解法)的适用性与效率。 微生物指标检测: 阐述了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等指示菌的培养基选择、膜过滤技术、多管发酵法等标准操作规程,强调了无菌技术的重要性。 新兴污染物: 探讨了内分泌干扰物(EDCs)、药物及个人护理品残留(PPCPs)等新兴有机物的捕集、浓缩及高分辨质谱(HRMS)检测策略。 五、实验操作与质量保证(QA/QC): 作为一本实验指导书,本章是实践操作的核心。它不仅罗列了实验步骤,更注重“如何做对”和“如何保证结果正确”。内容包括:标准物质(CRM)的选用与溯源、实验室间比对(PT)的参与要求、日常仪器的维护保养、空白样与加标回收率的控制标准,以及如何撰写符合法规要求的分析报告。实验设计部分力求详尽,配有清晰的流程图和关键步骤的注意事项提示。 适用读者与价值定位 本书面向高等院校环境科学、化学工程、公共卫生、水资源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是理想的实验教学用书。同时,它也是水务部门、环保机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和质量控制人员必备的案头工具书。第四版的技术更新和标准对标,确保了读者所学和所用方法均处于行业规范的前沿。通过系统学习与实践,读者将能够独立、准确地完成各类水体样品的综合分析任务,并具备解读检测报告和进行质量控制的能力。 ---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Ch 01 水质实验室工作守则
1-1 实验室一般规则
1-2 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规则
1-3 水质实验室工作守则
1-4 实验器皿管理及清洗
1-5 实验室药品管理

Ch 02 实验室安全卫生守则
2-1 实验室安全通则
2-2 实验室之安全防护设备
2-3 实验室之安全要求
2-4 实验室之操作安全
2-5 实验室之安全管理
2-6 实验室之紧急应变措施
2-7 急救常识

Ch 03 废弃物安全管理通则
3-1 实验室废弃物来源
3-2 实验室废弃物贮存场所
3-3 废弃物之相容性
3-4 实验室废弃物分类
3-5 实验室废液处理
3-6 实验室废空瓶处理
3-7 实验室之污染防治

Ch 04 水样前处理及微生物检测通则
4-1 水体採样方法
4-2 水体保存原则
4-3 微生物检测通则

Ch 05 水质分析实验
5-1 标准溶液的制备
5-2 检量线的制备
5-3 水中pH值测定
5-4 水中电导度测定
5-5 水中浊度检测
5-6 水中透视度检测
5-7 水中总固体物(TS)、悬浮固体物(SS)及挥发性固体物(VS)检测
5-8 酸度与硷度检测
5-9 水中溶氧检测
5-10 水中生化需氧量检测
5-11 水中化学需氧量检测
5-12 水中真色度检测
5-13 水中硫酸盐检测
5-14 水中硝酸盐检测
5-15 水中大肠桿菌群检测—泸膜法
5-16 瓶杯试验—Jar Test

Ch 06 水质检验之证照规范
6-1 下水道法规说明
6-2 技术士证照之效用
6-3 水质检验技术士之实施及考照
6-4 下水道设施操作维护(水质检验)技术士技能检定规范
6-5 学科测验模拟考题
6-6 术科测试试题
6-7 废水专责人员

Ch 07 法规
7-1 放流水标准
7-2 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7-3 饮用水水质标准
7-4 下水道法
7-5 下水道法施行细则
7-6 水污染防治法
7-7 水污染防治法施行细则
7-8 环境检验测定机构管理办法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真的是一本非常棒的参考书,尤其对于我们这些在实验室里跟水打交道的人来说,简直是救星!我记得我刚开始接触水质分析的时候,面对那些五花八门的指标和繁琐的步骤,真是头都大了。那时候,有人推荐了这本《水质分析检测及实验》,我拿到手就爱不释手。它不像有些教科书那样干巴巴的理论,而是非常实用,一步一步地教你如何操作,从样品采集、前处理,到各种常用指标(像pH、溶解氧、氨氮、总磷、COD等等)的测定方法,都讲得清清楚楚。 而且,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实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这一点真的太贴心了。有时候,实验结果不理想,死活找不出原因,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能帮你拨开迷雾。它还涵盖了不同类型的水样,比如饮用水、地表水、污水等等,针对性都很强。我特别喜欢它关于仪器校准和质量控制的那几章,这部分对于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书中讲解得很到位,让我们知道如何避免常见的错误。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宝典,是实验室必备的工具书。

评分

我一直觉得,一本好的实验手册,最重要的是要清晰、易懂,而且能够真正指导实际操作。这本书在这几点上做得相当不错。它的图文并茂,很多步骤都配有清晰的插图,让我这个视觉型学习者非常受益。有时候,光看文字描述,脑子里还是有点模糊,但看到图,一切就豁然开朗了。而且,它的语言风格比较朴实,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直截了当,这恰恰是我们做实验时最需要的。 我尤其欣赏它在介绍实验仪器和试剂的部分,会详细说明它们的原理、性能特点,以及使用注意事项。这让我在使用仪器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坏或误操作。还有,书中有不少关于实验误差分析的内容,这对于我们提高实验的可靠性非常有帮助。通过学习这本书,我不仅学会了具体的实验操作,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细致的实验精神。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提供一个操作手册,它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

评分

这本书的第四版,老实说,我关注的重点跟之前版本有些不一样。拿到新版后,我最先翻的就是关于一些新兴的水质指标和检测技术的章节。现在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复杂,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过去可能不那么常测的污染物,现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更新得非常及时,让我对一些新的检测方法和标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比如,关于微量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等的检测,虽然书中可能只是初步介绍,但已经足够打开思路,知道从哪里开始查找更详细的资料。 另外,我对书中关于数据处理和结果解释的部分也很感兴趣。毕竟,实验做出来的数据,如果不会解释,那也只是数字而已。第四版在这方面的内容似乎更加充实,加入了一些统计学方法的应用,以及如何解读复杂的水质数据,这对于我们撰写报告、评估水质状况非常有帮助。我感觉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做”,更是在引导你“怎么思考”。有时候,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异常值,可能就隐藏着重要的环境信息,这本书就能帮助我们更敏锐地捕捉到这些细节。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在“安全第一”这一理念上的贯穿。在讲解每一个实验步骤的时候,书中都会不厌其烦地提醒我们注意安全防护,比如佩戴手套、护目镜,以及在通风橱中操作等等。这对于我们实验室新手来说,简直是保命符!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只关注实验的准确性,而忽略了潜在的危险,这本书及时地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意识到,安全是进行一切实验的前提。 此外,书中在实验设计和数据评估方面的指导,也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如何操作,更教会我们如何思考实验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性,如何分析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以及如何根据实验目的来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这种“授人以渔”的教育方式,比单纯的“照本宣科”要有效得多。这本书让我明白,水质分析不仅仅是技术的运用,更是科学思维的体现。它为我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让我在面对复杂的水质问题时,能够更加自信和从容。

评分

我从这本书中获得了很多关于水质分析方法的实际指导,特别是它在各个章节中提供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对我日常的实验工作帮助非常大。记得有一次,我们在检测水中的重金属含量时,遇到了一个前处理步骤上的难题,当时翻看这本书,里面关于样品消解的详细说明,以及不同类型样品对应的最佳消解方法,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最终成功解决了问题。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仅仅是罗列方法,而是会深入到一些细节,比如试剂的配制比例、反应时间、温度控制等,这些看似微小但至关重要的环节,书中都有明确的提示。 而且,书中关于一些非常规的水样分析,也有涉及。虽然我们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水样类型相对固定,但了解一些更广泛的应用,对于拓展视野、应对突发情况非常有益。比如,在处理一些特殊工业废水时,这本书中提到的一些针对性分析方法,就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它让我明白,水质分析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具体的水样和分析目标,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这本书就像一个知识宝库,总能在你需要的时候,为你提供意想不到的帮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