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尋覓覓的人生啓發、不能直話直說的心事,他們用韆古名句錶述己誌。
清華大學齣版社強力推薦,引爆全中國國學閱讀風潮
齣版預售即突破12萬冊,大陸中小學指定讀本,網路點擊超過75萬次。
◎你是風兒我是沙,纏纏綿綿到天涯,這是還珠格格的歌詞,但原創其實是劉禹錫。
◎負能量不是現在有,詩奴賈島、詩囚孟郊都是知名的負能量詩人。
◎校長韓愈提攜賈島、李賀……等許多人纔,自己仕途卻不順,怎會這樣?
不管你想說什麼、不想明說什麼,引一句唐詩,能顯示你境界不同。
不管你想寫什麼、寫不齣什麼,讀幾首唐詩,你會文思泉湧。
唐朝,中國最強盛的王朝之一,在政經等方麵均達到很高的成就,
其中又以「唐詩」最廣為流傳。
唐詩的故事,是怎麼開始的?其實是「同一個脈絡」延展開來的:
從初唐的李世民、駱賓王、宋之問、王勃、楊炯、盧照鄰、陳子昂、賀知章,
到盛唐的李白、杜甫、王維、張九齡、孟浩然、王昌齡、王之渙,
接著是中唐的白居易、元稹、劉禹錫、柳宗元、韓愈、孟郊、賈島、李賀,
最後到晚唐的杜牧、李商隱、張祜、溫庭筠、韋莊……
這些偉大詩人為什麼有如此豐富的創作情懷?
因為他們將尋尋覓覓的人生啓發、不能直話直說的心事,以寫詩錶述己誌,
傳誦成為韆古名句,一再受到後人引用、成為創作的靈感來源。
本書作者鞠菟擁有工科和管理雙學士學位,還是全球500強的企業經理,
但卻是個超級曆史迷,他結閤瞭史書史料、野史神話,再加上一點聯想,
他說,隻要給一個唐朝名人,我就可以將全唐的詩人串成一個故事。
◎中唐——以詩明誌,完節自高
‧元稹三首《遣悲懷》,滄海巫山念摯愛: 為瞭排解對亡妻的思念和愧疚,元稹一連寫下三首《遣悲懷》悼念妻子。
一句「貧賤夫妻百事哀」,更深刻錶達無法給予心愛之人穩定生活的遺恨。
‧莫說元稹與白居易是好基友,留下名勝三遊洞: 元稹齣差做夢都夢到白居易,於是寫下《梁州夢》。白居易則在此同時想起元稹,
寫瞭《同李十一醉憶元九》。兩人的心有靈犀,讓這兩首詩成為韆古佳話。
元白在某次飲宴為當地絕景作詩,「以吾三人始遊,故為三遊洞」打響景點名聲
◎晚唐,詩的最高峰──夕陽無限好: .李賀留下的上聯,兩百年後纔有人完成下聯: 李賀因避父名諱而與進士無緣,他一生睏頓、無法施展抱負,
所以詩歌常寫關於死亡、衰老等現象,其中最有名一句是「天若有情天亦老」,
到瞭宋朝,終於有纔子石延年對齣下聯「月如無恨月長圓」,相差兩百年。
.唐衰,強盜都比執政者憐纔: 晚唐經曆安史之亂後,很多地方盜賊橫行。曾擔任國子監博士的李涉齣門時,
也被強盜包圍,但當李涉吟齣《井欄砂宿遇夜客》後,竟獲得強盜的敬重。
反觀執政者卻讓纔子浪跡江湖不得其所。
李紳寫《憫農》是為瞭憂國憂民,卻在升官後草菅人命; 李商隱因牛李黨爭而仕途慘淡,一首《賈生》嘆息自己未遇明君……
瞭解唐詩背後的故事,懂得引述唐詩的名句,
這是你最直接又最含蓄的錶達方式,彰顯纔智同時流露情感,
心情好、心情壞,讀幾首唐詩,你會驚訝發現詩人們穿越時空與你共鳴。
專業推薦 國立故宮博物院前院長 馮明珠
國際知名設計師、美學傢 林振中
語文特級教師 李鎮西
國文教師 陳茻
李涉曾經擔任國子監博士,這個「博士」指是國立中央大學的教授,可不是「博士生」。李博士一讀此詩,果然非常喜歡,乾脆抄錄下來釘在書房牆上,反覆吟誦「兩三星火是瓜州」之句,還寫瞭一首《嶽陽彆張祜》進行詩人朋友之間,正能量的互相奉承,其中有句「新釘張生一首詩,自餘吟著皆無味。策馬前途須努力,莫學龍鍾虛嘆息」,非常自我勵誌。
後來李博士因為得罪權貴被流放到鎮江,每日憂國憂民、悶悶不樂。李涉被公務文書等工作纍得筋疲力盡,於是在春季的某天爬上南山,在鶴林寺中與方丈大師,天南海北的聊瞭兩個時辰,終於暫且清閑半日。臨走時要來筆墨,在牆上留下一首《題鶴林寺僧捨》,以錶示對於方丈陪聊的感謝:
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
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閑。
有的版本將最後一句寫作「又得浮生半日閑」,但個人認為「偷」字更妙一些,能錶現齣作者主動尋找快樂、從容樂觀的人生態度。現代人工作緊張,生活忙碌,所以非常享受難得的旅遊休閑時光。
當你在朋友圈(按:指騰訊微信上的社交功能)裏曬旅遊照片時,建議標題用「偷得浮生半日閑」,第一能顯齣自己是成功人士,因為平時很忙;第二能顯齣自己是土豪,因為有錢旅遊;第三能顯齣自己很有文化,因為能背唐詩。這樣一定能成功的拉來仇恨。
傳說後世有位讀書人登山遊玩,在清山秀水之中恰遇一座莊嚴肅穆的古寺。書生想起李涉當年的故事,不禁興緻大發,邁步入寺,也想附庸風雅的找位高僧談論一番。不料寺中住持言辭枯燥,俗不可耐,書生後悔不及,勉強應酬一陣後,終於忍不住告辭。住持大師又堅持請他留首詩好讓寺壁生輝。對著麵目乏味的大師,書生絞盡腦汁也想不齣什麼溢美之詞,無奈之下隻好將李涉之詩照錄一遍,不過稍微調瞭一下順序:
偷得浮生半日閑,忽聞春盡強登山。
因過竹院逢僧話,終日昏昏醉夢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