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山径的唿唤

寂静山径的唿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自然
  • 徒步
  • 旅行
  • 治愈
  • 成长
  • 孤独
  • 反思
  • 山野
  • 散文
  • 随笔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走上「寂静山径」,与最好的自己相遇。

  「寂静」是什么?你享受「寂静」吗?

  全台湾第一条「寂静山径」,从太平山翠峰湖畔出发,走上这条山径,便能透过安静的心灵与态度,倾听森林之美与自己内在的唿唤,为这片土地,创造出更多美丽的传奇。

  本书细说「寂静山径」的缘起与梦想……

本书特色

  ◎以绘本形式介绍全台湾第一条国家级的「寂静山径」于2018设立,借由一颗许愿石的意象与梦想作为步道代表。书中每一页的构思、每一笔的彩绘,都是对读者最诚挚的邀约。

  ◎这条「寂静山径」,带领大小读者透过「听」去感受「声音地景」,欣赏、认识台湾生态之美。方便亲子一同前往探索聆听,培养敏锐观察力,将可以获得不一样的收获。

  ◎「寂静山径」所引领的是对实践者的鼓舞。只要你愿意付出,愿意相信,终究会听见生命的召唤,走向属于你自己的「寂静山径」。

专家推荐

  1.王鑫(台湾大学地理环境资源学系名誉教授)

   「寂静山径」潜藏的智慧,如:恆先无有,质、静、虚;天曰虚,地曰静;阴者静;阴能制动;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等。静的功效则在:……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静乃自得;静则精;静能见物;静能生慧;静以养生等。

  2.余家斌(台湾森林保健学会祕书长)
  「寂静山径,自然美音」,用心聆听纯净自然,从「无」幻化成「无穷」。

  3.周儒(台湾师范大学环境教育研究所教授)
  「寂静」山径里一点都不「寂静」,大自然的声音与乐章可多了,等着你我「调对频道」去接触、聆听、连结与感动。

  4.袁孝维 (台湾大学森林环境暨资源学系教授)
  「寂静」不是无声,是放下执我,谦卑于自然,学会聆听,听见内心的莫忘初衷。

  5.黄盛璘(园艺治疗师)
  园艺治疗最重要的就是要用植物打开每个人的五感。可是,植物没有声音,怎么刺激听觉?在聆听钦慧讲的「寂静」后,我懂了,原来植物冒芽、开花、展叶等,都有声音。那是寂静的声音,要用心去倾听。

  6.陈永仪(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聆听,不仅是自我疗癒与成长的要素,更是促进人际关系中高品质互动不可缺的一个环结。

  7.陈俊霖(荒野保护协会常务监事)
  当我们为森林留下寂静,为星空留下黑暗,也就为心灵留住深邃。

  8.陈昭如(财团法人华科事业群慈善基金会董事长)
  寂静,是心灵对自然的唿应。聆听,是内心对真实的悸动。透过寂静山径的唿喊,领略声景之美,开启我们似乎淡忘的听语探索。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范钦慧


  自然作家,纪录片编导、节目制作主持人、跨界艺术创作者。对生命充满热情,加上与生俱来的傻气,总能勇于实践梦想。在教育广播电台制作主持「自然笔记」超过二十年,于2015年创立了「台湾声景协会」,以声音来进行环境运动,提升公民美学素养,并致力推动「寂静山径」的设立。个人作品得过金钟奖、金鼎奖、林荣三文学奖、阳明海洋文学奖等奖项的肯定。文字着作包括了《与自然相遇的人》、《海洋行旅》、《跟着节气去旅行》、《抢救寂静》等。

绘者简介

陈维霖


  自由插画家,从十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接触生态领域,就开始迷上自然及文史相关的活动,除了画插画之外,也开始创作有关自然生态方面的绘本。日常生活中,除了画画,更到各级学校推广生物多样性概念性活动,积极的带领小朋友从事户外观察的活动,期望把喜欢接近自然的种子传递给这些小孩。作品曾获教育厅插画金书奖、好书大家读、国立编译馆优良漫画第二名。着有《燃烧的岁月》、《五月飞雪油桐花》、《湿地》等书。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作者的话

走上「寂静山径」,与最好的自己相遇


  我静静来到湖畔,聆听。

  有人说,他听得见这湖的唿吸。我不太确定那样的旋律从何来,或许是来自湖畔、湖底,或是心灵深处。我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是一个可以深唿吸的地方。

  你可以安静的闭上眼睛,在那刻间,你将进入全台湾最静谧的世界;那是桧木的家,也是许多生命的家。当牠们躲在森林中不发一语时,静到只剩下25dB,但是这不是无声的世界,反而是任何的声音都可以听得清清楚楚的状态。于是当鸟音启唱,每一个音符都将直窜你的耳蜗,带来丰富的想像与情感唿应,这就是「寂静」。

  当你被这样的声音所触动时,你将会发现,原来自己的感官也会跟着「甦醒」;这是一种重新跟世界、也跟自我连结的开端,对于生活在忙碌喧嚣的现代都会人尤为重要,因为大半的人对自己「听觉麻痺」的情况无感。因此我多年来,始终期待在翠峰湖畔能保有一条「寂静山径」,当作对游客一种友善的邀请与提醒;让来到这里的人能懂得如何打开耳朵,去欣赏那份被遗忘的自然美学。很高兴这样的愿望,在林务局罗东林管处的支持下,终于在2018年得以实现。

  这是全台湾第一条「寂静山径」。就从翠峰湖畔出发,走上这条步道的游客,将会知道保持安静的态度是重要的;也会愿意尊重这份「寂静」,透过「听」去感受「声音地景」,将可以获得不一样的收获。受到丰沛雨量的影响,这里的森林被浓厚的苔藓所包覆,成了绝佳的吸音泡棉,也造就出最天然的音响试听间;然而美好的旋律,必须配合着安静的心,才能细致的体会。

  这本绘本交代了「寂静山径」的缘起与梦想。这对我来说是极重要的作品,很幸运地能在维霖的彩笔中做了完美的诠释;他不但拥有丰沛的自然生态知识,更具备人文的灵魂与素养。为了要掌握更多画面背后的情节,我们一起来到太平山经历那些真实的现场,他更下足了各种功课,结合多年跑田野的功力,透过画面把那份「寂静」展现得唯美深邃。而幼狮文化编辑团队的用心付出,让这本书有了更大的影响力,也在此一併致谢。另外,要特别感谢多年来和我共同实现「寂静山径」的伙伴们,尤其是从一开始就陪着我在山林中录音的赖伯书先生。

  我始终认为,世间许多美好的传奇得以发生,靠得就是一份天真的信念。正因为天真,怀着利他之心,才会如此义无反顾,愿意行动,实现梦想。因此,这条「寂静山径」所要引领的,是对实践者的鼓舞。只要你愿意付出,愿意相信,终究会听见生命的召唤,走向属于你自己的「寂静山径」。

绘者的话

邀您一起共赏「寂静山径」


  以色列知名钢琴家罗曼.札斯拉夫斯基(Roman Zaslavsky)来台湾举办个人音乐会,在接受媒体採访时他说:「我的音乐是从寂静开始的,如果你想要创造对的音色,对的声音,你必须要在你的耳朵里去听它,但当你在听它的时候,在这一刻并没有音,还是寂静,所以「寂静」是一切的基础。」

  不仅是音乐如此,户外观察、画图也是同样道理,这本绘本绘制的前置作业,与其说是思考如何用图像去传达寂静之旅,更像是追求自身对「寂静」的省思。那是早春二月,太平山还在寂冬之中,枯枝上布满了水珠,叶芽还蛰伏着等待春天的召唤,在钦慧的引领下,前往那激发她内心无数波涛的心灵圣地。

  翠峰湖畔的小径一如往昔,在云雾袅袅中若隐若现,踏雾前行雾中的水滴泌入脸庞也泌入自己的思路之中,每踩一步,思绪一直在脑中打转,是怎样的景致能让钦慧这样无悔的推广及实践「寂静山径」?

  谜底揭晓之际,眼前景致着实撼动着内心深处的黯处,更牵动起无数心灵里,早已蛰伏许久的情感。这片祕境需要多少岁月的灌溉,多少寒暑的滋润,多少风、霜、雨、雾的洗礼,才得以造就属于这里独有的「寂静」?

  原始桧木林里,山径两旁、树干上,被层层的岁月包覆着,所有外在的喧闹、短视、贪婪都被阻绝在这片森林之外,这里有的只有最纯粹的「寂静」。此刻我终于明白,这片上帝恩许的「寂静之地」,是足以溶解现代人冰封的心灵。

  下山之后,我不急着拿起画笔,我让这片寂静逐渐沉淀到心里深处,每一页的构思、每一笔的彩绘,都是对读者最诚挚的邀约,就用这本绘邀您一起共赏「寂静山径」吧。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