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跳:2018脸书截句选300首

鱼跳:2018脸书截句选300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白灵
图书标签:
  • 诗歌
  • 网络文学
  • Facebook
  • 流行文化
  • 情感
  • 生活
  • 短诗
  • 语录
  • 现代诗歌
  • 文学选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所谓「截句」,一至四行均可,可以是新作,也可以是从旧作截取,深入浅出最好,深入深出亦无妨。截句的提倡是为让诗更多元化,小诗更简洁、更新鲜,期盼透过这样的提倡让庶民更有机会读写新诗。 自2017年7月1日之后至2018年至6月30日,进入第二阶段推展截句,《鱼跳:2018脸书截句选300首》所有作品约由6500首选出,270首选自「facebook诗论坛」2017下半年至2018年上半年的截句作品,30首由与《联合报》副刊合作三次的截句中选出,包括2017年下半年投稿于「联合副刊文学游艺场」的「小说截句竞写」得奖作品、以及2018年上半年投稿于「facebook诗论坛」的「春之截句竞写」、「电影截句竞写」得奖作品。 本书共分七辑,辑一到六按月份编排收录,辑七则为截句竞写的得奖作品。不必羡慕所谓长诗、巨诗,何妨鱼跳一下?让整条河伸出手都抓不到地奋力一闪,跃离水面,才一秒,谁敢说就不能有一光年那么远?而落回时,响声说不定还能湿了谁的眼眸? 本书特色 1.台湾诗学.截句诗系,2018年共计出版23本。 2.截句简洁清新,情感精炼。所谓「截句」,四行以下之诗,可以是新作,也可以是从旧作截取,深入浅出最好,深入深出亦无妨。截句的提倡是为让诗更多元化,小诗更简洁、更新鲜,期盼透过这样的提倡让庶民更有机会读写新诗。 3.本书选自「facebook诗论坛」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作品,共计收录109位诗人、300首截句。
湖畔低语:一篇关于时间、记忆与失落的散文集 导言:光影间的絮语 这是一本关于“在场”与“缺席”的沉思录。它并非宏大的叙事,而是聚焦于那些被我们匆忙遗漏的瞬间——清晨洒在窗棂上的第一缕光,午后咖啡馆里模糊的交谈声,黄昏时分,远方归巢的鸟群剪影。全书以散文和短小的随笔为主体,结构松散却内在统一,像一条缓缓流淌的河流,承载着时间的颗粒与记忆的碎屑。我们试图捕捉的,是那些转瞬即逝的情感波动,是人与人之间,或人与自然之间,那些微妙而难以言喻的联结。 第一辑:静默的风景与内在的栖居 本辑聚焦于对外部世界的细腻观察,将风景视为内心状态的投射。作者以近乎冥想的方式,描摹了若干地理空间:一座北方小城的冬日雪景,如何将一切喧嚣覆盖,只留下时间滴答的声响;江南水乡的雾气,如何模糊了现实的边界,使人分不清是身处梦境还是醒来;以及,在城市高层建筑中俯瞰车水马龙时,那种既疏离又深陷的矛盾感。 其中一篇名为《苔藓的时间》,深入探讨了慢速生长的生命体所蕴含的时间哲学。苔藓的缓慢侵蚀,是抵抗现代社会“即时性”的无声宣言。作者认为,真正的思考需要一个足够漫长且不被打扰的背景噪音,而现代生活恰恰剥夺了这种背景。因此,本辑的文字追求一种“克制的表达”,旨在重建一种与自然节奏同步的阅读体验。 第二辑:失焦的人像与未竟的对话 如果说第一辑是关于“地景”,那么第二辑则转向了“人景”。然而,这些人物描绘并非清晰的肖像,而是带着失焦和柔焦效果的片段。他们是擦肩而过的旅人、是多年未见的故友,是电梯里匆匆道了声“你好”的邻居。 重点篇目如《未寄出的信件序列》,以一系列未完成的通信为线索,探讨了表达的滞后性与重要性。每一次犹豫,每一次“下次再说”,都可能成为永远无法弥补的鸿沟。作者并不急于揭示人物命运的最终走向,而是着力于描述“期待”和“错过”时,心跳频率的变化。 在对记忆的重构中,作者发现,我们记住的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事件发生时伴随的某种气味或光线角度。例如,对童年某次争吵的记忆,最清晰的却是房间里那盏台灯散发出的昏黄光晕。本辑强调,人际关系中的张力,往往存在于那些没有说出口的、被沉默取代的瞬间。 第三辑:物件的低语与物质的诗意 我们生活在被物品包围的世界里,然而,现代人与物件的关系日益功利化。本辑试图重新激活这些“无生命”的载体,赋予它们历史和情感的重量。 《被遗忘的工具箱》一文,细致入微地描摹了一套生锈的螺丝刀、一把断柄的锤子,以及它们可能承载的家庭劳动与传承。这些物件不再是工具,而成了家族史的沉默见证者。再如《旧书的边缘》,探讨了纸质书页边缘的折痕、铅笔划过的痕迹、以及泛黄的污渍,如何构成了比作者文字更丰富的人类互动史。 本辑的写作技巧偏向于物体叙事学,通过对细节的极端放大,揭示出日常生活中潜藏的微小美学。它邀请读者慢下来,去触摸、去感受那些被“效率”二字淘汰掉的物质的温度。 结语:关于存在的微小确认 全书的基调是内敛的、略带忧郁的,但并非悲观。它承认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性,但同时也强调了“此刻”的不可替代性。每一篇文字都像是在时间长河中打捞上来的石子,被水流冲刷得光滑圆润,带着各自独特的纹理。 《湖畔低语》是一份邀请函,邀请读者暂时放下对于宏大叙事的追求,转而关注自身与周遭环境的细微互动。它不是要提供答案,而是要提出更精准的问题:我们究竟想从这匆忙的一生中,带走些什么?最终留下的,或许只是那些不曾被记录、却被灵魂深处牢牢记住的,微不足道的瞬间。 本书适合在安静的午后,伴随一杯清茶或黑咖啡阅读。它不提供刺激,只提供沉淀。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白灵


  本名庄袓煌,1951年生,福建惠安人,现任台北科技大学及东吴大学兼任副教授。年度诗选编委,曾任台湾诗学季刊主编五年,作品曾获中山文艺奖、国家文艺奖、2011新诗金典奖等十余项。创办「诗的声光」,推广诗的另类展演型式。着有诗集《昨日之肉》、《五行诗及其手稿》、《爱与死的间隙》、《女人与玻璃的几种关系》等十二种,童诗集两种,散文集《给梦一把梯子》等三种,诗论集《一首诗的玩法》等六种。近年介入网路,建置个人网页「白灵文学船」、「乒乓诗」、「无脸男女之布演台湾」等十二种(www.ntut.edu.tw/~thchuang/)。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编选序

鱼跳的必然


  如果由1979年草根诗社的罗青出版《小诗三百首》算起,这是台湾推广「小诗运动」行将迈入第40年,也是台湾诗学季刊社在脸书的《facebook诗论坛》推展并引发「截句风潮」的第二年。

  而稿纸与手机写作的不同、平面与网路发表的差异、印刷与萤幕/实物与虚拟载体的迥然有别,正代表了相隔近四十载后,时空的变化使得创作人面对诗时,有了想与时俱进、前卫的、勇于实验、由「词费」走向「词省之极致」的冲动。

  而追究「截句」一词一出,即能比起小诗(10行内)「小诗运动」多年后、或俳句(3行)乃至微型诗(3行)等更能引发热议,两年多之间两岸即能出版那么多诗集选集,代表了整个时代对「微」与「小」强烈的渴望,显然背后隐藏了一些时空与观念思潮上的意涵,笔者另有文章探究,简要言之,或可归纳几点:

  1.往横看:追上了「微的时代」的科技大潮
  2.往内看:符合了人性「去旧务新」的特质
  3.往上看:接续绝句传统及百年小诗未完成之任务
  4.往思潮看:唿应了「去中心」「拼贴」「庶民化」的后现代特性
  5.往跨界看:大增与书画杯碗枕门屏公共运输等日常生活结合的能量
  6.往心灵看:隐涵了极简的「断舍离」近乎禅的精神

  2017年是台湾兴起「截句风潮」的第一年。到了年底由笔者编选了《台湾诗学截句选300首》出版,此选集所有作品约由5300首选出,包括选自苏绍连创建多年的「facebook诗论坛」,作品包括自2017年1月10日至6月30日诗人发表于此脸书网页的280首截句作品、以及20首与《联合报》副刊合作,投稿于「facebook诗论坛」的「诗人节截句竞写」(主题:诗是什么)和「读报截句竞写」作品。

  而自2017年7月1日之后至2018年至6月30日,算是进入第二阶段推展截句,遂于2018年年底再由笔者编选了《鱼跳:2018脸书截句选300首》出版,所有作品约由6500首选出,270首选自「facebook诗论坛」2017下半年至2018年上半年的截句作品,30首由与《联合报》副刊合作三次的截句中选出,包括2017年下半年投稿于「联合副刊文学游艺场」的「小说截句竞写」得奖作品(10首/也公佈于「facebook诗论坛」)、以及2018年上半年投稿于「facebook诗论坛」的「春之截句竞写」、「电影截句竞写」得奖作品(20首)。「小说截句竞写」由苏绍连、白灵在「联合副刊文学游艺场」担任版主,直接复审及决审,复审还分三阶段,每次选出十余首,同时公佈此上述两网页,决审得奖作品10首及苏绍连撰写的评选观察文章再刊于副刊及两网页。2018年上半年的两次征稿,复审皆灵歌、叶莎,「春之截句竞写」决审芸朵、白灵,「电影截句竞写」则由萧萧、白灵担任。此即本截句选成书的梗概。

  诗形成的原因有时是字与字的拍手,有时是心滴在心上,要长要短本由诗人决定,但岂能置阅听人于度外、知音只有一二而已?卞之琳以一首四行〈断章〉(1935)掳获无数爱诗人,而「断章」即「截句」也!八十余载以来,诗人无数,竟无人以之为标竿,站在读者庶民百姓立场来看,岂不可怜兼可恨?

  一首〈断章〉告诉我们的是:尽管风在笑,它仍敢以超微身姿纵跃时间广阔的深谷,自在逍遥游去也,因为终究能踏抵彼端悬崖的,非箭即萤火!

  不必羡慕所谓长诗、巨诗,何妨鱼跳一下?让整条河伸出手都抓不到地奋力一闪,跃离水面,才一秒,谁敢说就不能有一光年那么远?而落回时,响声说不定还能湿了谁的眼眸?

  而任何庶民请举手,有谁不具有:如水里流萤的苦花鱼,有自人生之河「鱼跳」的本领呢?
 
白灵

截句诗系第二辑总序

「截句」


  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之初,我曾经写过一本《水晶帘卷―绝句精华赏析》,挑选的绝句有七十余首,注释加赏析,前面并有一篇导言〈四行的内心世界〉,谈绝句的基本构成:形象性、音乐性、意象性;论其四行的内心世界:感性的美之观照、知性的批评行为。

  三十余年后,读着台湾诗学季刊社力推的「截句」,不免想起昔日阅读和注析绝句的往事;重读那篇导言,觉得二者在诗艺内涵上实有相通之处。但今之「截句」,非古之「截句」(截律之半),而是用其名的一种现代新文类。

  探讨「截句」作为一种文类的名与实,是很有意思的。首先,就其生成而言,「截句」从一首较长的诗中截取数句,通常是四行以内;后来诗人创作「截句」,写成四行以内,其表现美学正如古之绝句。这等于说,今之「截句」有二种:一是「截」的,二是创作的。但不管如何,二者的篇幅皆短小,即四行以内,句绝而意不绝。

  说来也是一件大事,去年台湾诗学季刊社总共出版了13本个人截句诗集,并有一本新加坡卡夫的《截句选读》、一本白灵编的《台湾诗学截句选300首》;今年也将出版23本,有几本华文地区的截句选,如《新华截句选》、《马华截句选》、《菲华截句选》、《越华截句选》、《缅华截句选》等,另外有卡夫的《截句选读二》、香港青年学者余境熹的《截竹为筒作笛吹:截句诗「误读」》、白灵又编了《鱼跳:2018脸书截句300首》等,截句影响的版图比前一年又拓展了不少。

  同时,我们将在今年年底与东吴大学中文系合办「现代截句诗学研讨会」,深化此一文类。如同古之绝句,截句语近而情遥,极适合今天的网路新媒体,我们相信会有更多人投身到这个园地来耕耘。

李瑞腾

图书试读

媜嫚〈致青春〉

青春是一枚棒球
它害怕被打击
害怕未知的天空
却渴望被看见、被追逐、被握住!

2017年7月20日

────

Antonio Antonio〈停格〉

外面在下雨
给我一根香烟好吗
那与灵魂无关的流动
下了一整晚

2017年10月12日

────

殷建波〈轻蹄如雨〉

请听我那红尘中伸展的马蹄
如何在千树万叶上起落不停

2018年2月18日

────

洪铭〈绽开〉

来吧!朝我胸口开一枪
悲伤的深渊 能吞噬子弹
如果伤口不巧涌出鲜血
别慌!仅仅是爱在枝头初绽

2018年4月19日
 

用户评价

评分

刚拿到《鱼跳:2018脸书截句选300首》这本书的时候,我带着一丝好奇,也有一点点挑剔。毕竟,“脸书截句”听起来像是一种速食文化,我担心它会缺乏持久的价值。但当我深入阅读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的作者拥有一种非凡的敏锐度和提炼能力。他/她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声音收藏家”,从2018年脸书这个巨大的信息洪流中,捕捉到了那些最能代表时代脉搏和个人情感的“声音”。这些“截句”,它们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经过作者精心筛选和打磨后,呈现出来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情感表达和生活哲思。我惊叹于作者能够在如此碎片化的信息中,挖掘出如此深刻的洞见。比如,一句关于“城市孤独”的描述,就精准地捕捉到了现代都市人普遍存在的疏离感;又或者,一句关于“对梦想的执着”的表达,就点燃了我内心深处那份对人生意义的追寻。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用最简洁的语言,触及了最复杂的情感,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与自己的内心产生共鸣。它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艺术,它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也不需要复杂的叙事,却能够以一种最纯粹、最动人的方式,直抵人心。

评分

对于喜欢阅读的人来说,一本好书能够陪伴我们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也能够让我们对世界有更深的理解。《鱼跳:2018脸书截句选300首》这本书,无疑就是这样一本能够陪伴我、启发我的书籍。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技艺,从2018年脸书的海量信息中,挖掘出了300首极具代表性的“截句”。这些句子,它们可能是一个人在分享生活中的感悟,可能是一个人在对社会现象发表看法,也可能是一个人在抒发自己的情感。然而,它们都被作者以一种极其精炼、富有诗意的方式呈现出来,仿佛一颗颗散落在夜空中的星星,虽然微小,却闪烁着独特的光芒。我惊喜地发现,在这些“截句”中,我看到了2018年这一年里,人们共同的情绪,共同的关注,以及共同的追求。例如,一句关于“对生活的热爱”的表达,就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联结;又或者,一句关于“对未来的憧憬”的期许,就点燃了我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共鸣性”,它能够触及到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连接,也与我们自己内心的声音对话。

评分

我一直认为,艺术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鱼跳:2018脸书截句选300首》这本书,就是这句话的绝佳例证。作者以一种极其巧妙的方式,将2018年脸书上的“碎片化”信息,提炼成了具有艺术价值的“截句”。这些句子,它们可能只是一个人在某个瞬间的随口而出,却被作者以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技艺,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意义。我惊喜地发现,在这些“截句”中,我看到了2018年这一年里,社会的情绪流动,个体的心灵轨迹,以及那些被快节奏生活所掩盖的、却又至关重要的情感表达。例如,一句关于“短暂的快乐”的描述,就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生活中的无常;又或者,一句关于“坚持的意义”的思考,就激励了我继续前行,不放弃对梦想的追求。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再创造”,它不仅仅是记录,更是升华。它鼓励读者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去感受生活中的爱,去思考生活中的意义。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进行一次“心灵洗礼”,每一次翻页,都能够让我们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自己,去理解世界。

评分

坦白说,我一开始对这本书的题材有些保留。“脸书截句”听起来太接地气,甚至有些“网红”的意味,我担心它会流于肤浅。然而,《鱼跳:2018脸书截句选300首》这本书,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作者以一种近乎“淘金者”的耐心和眼光,从2018年脸书这个浩瀚的信息流中,精挑细选出了300首极具代表性的句子。这些句子,它们不是随意的堆砌,也不是简单的摘录,而是经过了作者的精心提炼和编排,每一句都蕴含着深意,都能引发读者的思考。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即使是在碎片化的网络信息中,依然存在着能够触动人心的力量。我惊喜地发现,很多句子都能精准地概括出我在2018年时的某种心情,或者反映出我当时对某些事件的看法。例如,一句关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感慨,让我回想起当时自己内心深处的迷茫;又或者,一句关于“对小确幸的珍惜”的表达,让我重新审视了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美好。作者仿佛是一位“情绪翻译官”,他/她能够将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用各种方式表达出来的、有时甚至有些模糊的情感,提炼成简洁而又富有力量的文字。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进行一场“自我对话”,每一次翻页,每一次阅读,都可能触动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

评分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本书对于“碎片化”信息的驾驭能力。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信息所淹没,很多时候,我们甚至来不及消化,它们就已经被新的信息所取代。《鱼跳:2018脸书截句选300首》这本书,恰恰抓住了这个时代的核心特征,并将其转化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作者并没有试图去构建一个宏大的叙事,而是选择了一种更加贴近我们生活的方式,将那些散落在脸书上的“只言片语”收集起来,并以一种极其精炼的方式呈现。这些“截句”,它们可能是一个人在深夜里对自己情绪的抒发,可能是一个人对生活中的某个瞬间的感慨,可能是一个人对社会现象的简短评论。然而,正是这些看似零散的片段,却共同构筑起了一个关于2018年的生动而立体的画像。我惊喜地发现,在这些“截句”中,我看到了许多与我相似的情绪和经历。比如,一句关于“生活不易,但总有闪光点”的句子,就能立刻触动我内心深处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和坚持;又比如,一句关于“怀念过去,但不沉溺”的思考,就引发了我对时间流逝和人生选择的深刻反思。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精准”,它能够用最少的文字,触及到最深刻的情感,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与自己的内心产生对话。它是一种“小而美”的艺术,它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也不需要复杂的结构,却能够以一种最直接、最动人的方式,打动人心。

评分

我承认,最初拿到《鱼跳:2018脸书截句选300首》这本书,我的内心是有些许迟疑的。毕竟,“脸书截句”这个概念,听起来似乎带着些许即时性、碎片化,甚至可能有点“网络梗”的意味,很难想象它能凝聚成一本书,并且承载出值得细细品味的价值。然而,当我翻开书页,当那些短短的句子如同一颗颗精心打磨的珍珠,在字里行间闪烁光芒时,我才意识到,我的担忧是多么的狭隘。这本书并非简单的摘录,而是一场关于当代生活、情感、思绪的精妙提炼。它捕捉的,是我们在社交媒体这个喧嚣的数字广场上,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却又深刻触动人心的瞬间。有时候,是朋友在深夜里一句看似随意的抱怨,却道出了无数加班狗的心声;有时候,是陌生人分享的一段旅行感悟,瞬间点燃了内心深处对远方的渴望;有时候,甚至只是一张图片配上几个简单的词语,却勾勒出一幅意境悠远的山水画。作者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将这些散落在网络空间中的珍珠,如同采珠人般一点点地收集、甄选,并以一种极其精炼的方式呈现出来。我惊喜地发现,在这些“截句”背后,我能看到2018年这一年里,社会的情绪流动,个体的喜怒哀乐,甚至是那些被快节奏生活裹挟下,我们来不及好好表达却又深藏心底的渴望与失落。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少即是多”,它不需要冗长的铺垫,也不需要复杂的叙事,寥寥数语,却能打开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在其中自由地徜徉,找到属于自己的共鸣。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时代情绪的缩影,一个关于“我们”的生动注脚。

评分

我通常不怎么关注这类“截句”类的书籍,总觉得它们缺乏深度和系统性。但《鱼跳:2018脸书截句选300首》这本书,让我对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作者的功力在于,他/她不仅仅是简单的收集,而是将这些零散的、来自不同源头的句子,串联成了一条关于2018年生活图景的丝线。这些“截句”,它们可能是一个人在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可能是一个人在对社会热点事件发表看法,可能是一个人在抒发自己的情感。而作者,就像一位出色的策展人,将这些分散的艺术品,巧妙地陈列在同一个空间里,让它们彼此呼应,共同讲述一个关于“我们”的故事。我惊喜地发现,在这些句子中,我看到了2018年这一年里,社会的情绪变化,人们的思考方式,甚至是那些被普遍关注的话题。例如,一句关于“环保”的句子,就让我联想到了当年社会上对于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又或者,一句关于“人际关系”的思考,就让我反思了自己在与他人交往中的一些模式。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真实”,它没有经过过度的加工和修饰,只是忠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人们最真实的表达。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时光旅行”,每一次翻阅,都能够让我们重新回到那个特定的时间点,去感受、去思考、去品味。

评分

我一直认为,真正有价值的书籍,应该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能够带领读者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鱼跳:2018脸书截句选300首》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虽然它以“脸书截句”为载体,但其背后蕴含的,是对2018年社会现象、个体情感以及人生哲思的深刻洞察。作者以一种“点石成金”的技艺,将那些散落在网络空间中的碎片化信息,提炼成了具有独立生命力的艺术品。我惊喜地发现,在这些“截句”中,我看到了许多关于当下社会问题的讨论,看到了许多关于个体成长的心路历程,甚至看到了许多关于人生价值的思考。例如,一句关于“信息茧房”的讨论,就让我反思了自己在获取信息时可能存在的盲区;又或者,一句关于“努力的意义”的追问,就激发了我对个人价值实现的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启迪性”,它不仅仅是记录,更是引导。它鼓励读者去观察、去思考、去质疑,去发现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进行一次“思想探险”,每一次翻页,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发现和启示。

评分

一开始,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值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带着审视的“看看能玩出什么花样”的心态。毕竟,“脸书截句”这个定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些肤浅、快餐式的网络内容。但越往后读,我越是惊叹于作者的功力。他/她仿佛是一位技艺精湛的捕蝶人,用最轻柔的网,捕捉住了那些稍纵即逝的美丽瞬间。这里的“截句”,绝非简单地复制粘贴,而是经过了精心的挑选、提炼,甚至可能还有微调,使得它们既保留了原有的鲜活感,又具备了独立的艺术价值。《鱼跳:2018脸书截句选300首》让我看到了社交媒体信息洪流中的“意犹未尽”,看到了那些隐藏在看似平淡文字下的深刻洞察。比如,一条关于“早起困难户”的抱怨,在作者的笔下,就仿佛描绘了一幅当代都市人疲惫而又带着一丝无奈的群像;又比如,一句关于“想念童年”的感叹,瞬间就能勾起我内心深处对纯真年代的怀念,仿佛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就在眼前。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让我意识到,即使是在这个充斥着大量信息的时代,依然有许多值得珍藏、值得回味的“金句”。这些句子,它们可能来自于朋友的动态,可能来自于某个公众人物的评论,可能来自于一个偶然看到的帖子,但它们都被作者以一种近乎于“炼金术”的方式,提炼成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情感表达和生活哲思。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灵漫步”,每一个句子都是一扇窗,透过它,你可以看到另一个人的世界,也可以照见自己的内心。

评分

当我第一次看到《鱼跳:2018脸书截句选300首》这本书的书名时,我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这会是什么样的内容?“脸书截句”听起来似乎有些随意,但“鱼跳”这个词,又带着一种灵动和生命力。而当我真正翻开这本书,我才明白,这是一种多么巧妙的结合。作者仿佛是一位潜水员,潜入2018年脸书这个巨大的信息海洋,捕捉那些最鲜活、最有活力的“鱼儿”,也就是那些最能代表时代情绪和个人心声的句子。这些句子,它们可能来自于某个朋友的日常分享,可能来自于某个公众人物的观点,甚至可能来自于一个无关紧要的评论,但它们都被作者以一种敏锐的眼光捕捉到,并以一种精炼的方式呈现出来。读这本书,我仿佛是在进行一场“社交媒体考古”,我看到了2018年这一年里,人们的情绪是怎样的起伏,人们关注的焦点是什么,人们在用怎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例如,一句关于“焦虑”的句子,就让我联想到了当年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而一句关于“温暖”的句子,又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联结。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以一种非传统的方式,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真实”情感。它不讲大道理,不追求宏大的叙事,只是将那些最真实的、最鲜活的“瞬间”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得以从中反思、共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