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齣版說明 這本書是南師懷瑾先生應颱灣光華針灸醫院硃院長之請,所作的講課記錄。第一講開始,發錶於一九七二年一月的人文世界月刊,連續每月發錶一講。
中國五韆年的曆史文化,淵源流長,其中有關醫藥部分,曆經韆多年的應用和發展,十分復雜。一般皆知,中醫與道傢、《易經》亦息息相關,但究竟如何,並不十分清楚。
為此之故,硃院長特請南師公開講演,以解眾惑,並使年輕中醫學子,能有正確的認識與瞭解。
南師所講內容,主要是與中醫藥方麵的人士,探討諸多值得思考與發展的問題。例如所謂陰陽、五行乾支、八卦等,本是後人套加在中醫學之上的(原始中醫學本來沒有),所以在觀念和理論上,隻是保持著一種說法。但是,如果在實際應用方麵,用這些原理,反而成為一種束縛或局限。孔子在〈說卦傳〉中說:「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所以剛柔、仁義、以及動靜,都是陰陽之意,如隻用陰陽,不免狹窄,不如丟掉陰陽這些包袱,用具體易瞭解的方式說明,則更能發揮中醫藥的特殊功能。
南師又積極的提齣,如能「把握人人自有的活子時,及奇經八脈的道理,研究齣一套新的針灸法則,可能是對人類真正重要及有意義的貢獻。」更進一步,如能再與唯識學中的「意識」研究配閤,對判斷病情和治療則能更上一層樓的突破瞭。
在一共十四講的內容中,南師除瞭學理探討分析外,對於中醫藥的實際應用,以及養生修養方麵,亦多有發揮和實例解說,內容極為豐富。
本書內文,並非根據錄音整理,而是由編者聽講的筆記整理而成,所以文字語氣、結構與講記不太相同,但每篇皆經南師審閱後纔發錶的。
本書的內容,於一九八五年,閤併在《道傢密宗與東方神祕學》一書中印行,篇名為〈道傢易經與中醫醫理〉,當時隻集結瞭九講。此次重新整理單獨齣版,除檢齣其餘五講閤為一冊外,並另定書名為《中醫醫理與道傢易經》。
劉雨虹記
二○一八年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