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名「殷福生」,湖北黃岡人,「殷海光」是其筆名。1949年來颱後於國立颱灣大學哲學係任教,亦曾任《中央日報》、《自由中國》主筆。殷海光是1950至1960年代颱灣最有影響力的知識人之一,為颱灣自由主義的開山人物與啓濛者,極力宣揚反抗權威、追求自由思想,曾被倫敦《中國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推崇為「颱灣自由主義思想的領袖」。其著作,以思想深刻、邏輯層次縝密、文句充滿情感著稱,有一種極為獨特的感染力,數十年來影響瞭海內外的無數讀者,早已成為華人世界共享的精神遺産。
如第十四章所述,道德而無相乾的知識作充足條件時是盲目的。我們處身在這個魚龍混雜的時代,不可少的是分辨能力。據斯泰因(Maurice R. Stein)和維底奇(Arthur J. Vidich)說,莎士比亞劇中描寫的哈姆雷特(Hamlet)的中心性格,是到一個社會裏去尋求個人的真實性。而在他所到的社會裏,集體的真實性已不復能夠認為沒有問題瞭。於是,他的追尋變為尋求他個人的認同。這也就是說,他祇能去找和他相同的個人,團體已經不可靠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