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槐安纪行》我于2000年左右开始写这本书,断断续续花了十多年时间,终于完稿。本书下笔前完全没有做过提纲,那情况恰如「《误入槐安》」那一章所描写的一样,全然不知道后来会碰到什么,故无法安排旅行计画。
我是个悲观主义者,患有「先天性水土不服症」,天生无法适应现实的社会,刚起笔的时候我正陷于下岗、失业的尴尬境地,但是对人生却抱着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乐观精神驱使我循着「理想中的世界」的思路着写了好多小故事,描绘出一个和谐、进取,且人人自尊、自信的乌托邦社会供我暂栖。我在书里将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民俗、法律和世俗的观念诸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颠倒,唯有对传统道德和道德观不但没有任何颠覆、质疑,还做了正源固本的扶持,于是荒诞的乌托邦相比现实社会显得更为正常,更为和谐。
写这样的书对我来讲是很愉快的休闲,整个写作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转换视角,不停地转变观念的过程,不但忘却了贫困的尴尬,而且学会了从不同视角看世界,这有点像欣赏中国古典园林,移步转景,看世界也是如此,换一个视角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亲爱的读者:我希望此书不仅仅给你带来从新的视角,用新的思路看问题的方法,还留给你更多的问题。思考自我的认知,思考人生的价值,这虽然是每朝每代每个哲学家的老生常谈,却是每个心灵成长的必修课程;在政治经济学领域,你能讲清楚价值的内涵吗?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你能详解物权所有的相对性原理吗?你能做透其中任何一个问题,你就能考出博士学位,如果你能把这三个问题都研究透彻,也许你会在哲学上取得重大突破!你想的越多,书里留给你的问题越多。我很希望你会因此而常常想起本书。如果你不喜欢思辨,不喜欢哲学、人文科学或政治经济学,请先不要急着买下此书,本书的行文有很大一部分採用的是消极修辞手法,读起来会感觉很晦涩,可以先到图书馆借阅,认为合适再买不迟。你满心喜欢地买书,我心安理得地得稿酬,原是很愉快的事情,但是如果您花钱买了一本不合适的书,对你是金钱的浪费,倘若有一天我在废纸堆里看到我的书,我会愧疚得无地自容。谢谢你的关注。
作者 胡静波
2018.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