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安纪行

槐安纪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胡静波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当腐败的政治、萧条的经济、污浊的空气、沉重压迫层层叠叠而来……您无处可逃吗?打开一本桃花源,悠游其间喘一口气! 看博客思出版新书──胡静波精彩之作──《槐安纪行》梦中的香格里拉! 本书採用了俗套的穿越手法,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了一个风俗习惯、社会价值观、社会伦理和我们当今世界完全相反的子虚乌有的乌托邦社会。虽然採用了俗套的穿越手法,却没有荒诞离奇的故事;虽然没有荒诞离奇的故事,但是这个乌托邦社会的所有观念、习俗无不荒诞离奇。作者凭借着超乎常人的想像力,对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民俗、法律诸方面进行全方位颠倒,唯有对传统道德和道德观不但没有任何颠覆、质疑,还做了正源固本的扶持,相形之下现实世界却见荒诞。 作者常常用消极修辞手法和很「学术」的语言来演绎幽默,用漫不经心的幽默语言来讲述人生和社会的哲理,是一本很具可读性的探讨性读物。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胡静波


  祖籍浙江鄞县,1951年生于上海,1968年初中毕业进上海国企工作,1997年国企破产下岗,2011年退休。全程经历了震撼中国历史的文化革命和改革开放,属于中国最勤奋、最擅长思考的「老三届」群体。2013年曾出版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考察中国经济的《直面全球一体化的中国经济》一书,预见了中国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作者信箱:1485566467@qq.com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自序

  《槐安纪行》我于2000年左右开始写这本书,断断续续花了十多年时间,终于完稿。本书下笔前完全没有做过提纲,那情况恰如「《误入槐安》」那一章所描写的一样,全然不知道后来会碰到什么,故无法安排旅行计画。

  我是个悲观主义者,患有「先天性水土不服症」,天生无法适应现实的社会,刚起笔的时候我正陷于下岗、失业的尴尬境地,但是对人生却抱着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乐观精神驱使我循着「理想中的世界」的思路着写了好多小故事,描绘出一个和谐、进取,且人人自尊、自信的乌托邦社会供我暂栖。我在书里将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民俗、法律和世俗的观念诸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颠倒,唯有对传统道德和道德观不但没有任何颠覆、质疑,还做了正源固本的扶持,于是荒诞的乌托邦相比现实社会显得更为正常,更为和谐。

  写这样的书对我来讲是很愉快的休闲,整个写作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转换视角,不停地转变观念的过程,不但忘却了贫困的尴尬,而且学会了从不同视角看世界,这有点像欣赏中国古典园林,移步转景,看世界也是如此,换一个视角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亲爱的读者:我希望此书不仅仅给你带来从新的视角,用新的思路看问题的方法,还留给你更多的问题。思考自我的认知,思考人生的价值,这虽然是每朝每代每个哲学家的老生常谈,却是每个心灵成长的必修课程;在政治经济学领域,你能讲清楚价值的内涵吗?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你能详解物权所有的相对性原理吗?你能做透其中任何一个问题,你就能考出博士学位,如果你能把这三个问题都研究透彻,也许你会在哲学上取得重大突破!你想的越多,书里留给你的问题越多。我很希望你会因此而常常想起本书。如果你不喜欢思辨,不喜欢哲学、人文科学或政治经济学,请先不要急着买下此书,本书的行文有很大一部分採用的是消极修辞手法,读起来会感觉很晦涩,可以先到图书馆借阅,认为合适再买不迟。你满心喜欢地买书,我心安理得地得稿酬,原是很愉快的事情,但是如果您花钱买了一本不合适的书,对你是金钱的浪费,倘若有一天我在废纸堆里看到我的书,我会愧疚得无地自容。谢谢你的关注。
                    
作者  胡静波
2018.10.16

图书试读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黑格尔
 
常有人说:社会永远是对的,我们不可能改变社会,我们只有学会适应社会。
 
我不可能改变社会,我所能做的只是不被社会改变;我没有能力适应社会,也不愿适应社会,任何对世俗的迁就行为都是心灵的自残,都会使我失去自我。
 
我所能做的,我所乐于做的是审视社会。——我
 
我怀疑一切。——笛卡尔
 
第一章 南柯印象
 
误入槐安 
 
和绝大多数的小市民一样,出国于我来说是一件很遥远的事。虽然女儿定居南非的约翰尼斯堡已经三年多了,但我还是没有起过走出国门的念头。前不久女儿来电话说她一月份要生产,希望我们去她那儿过上一个时期,一则可以帮她度过产期,二则我们也可以趁此机会看看世界。我因工作一时脱不开手,就让妻子一个人去了,她退休在家无所事事,而且帮助产期也完全是她的事情。说实话,一张双程机票要用去相当于我半年的工资,实在有点舍不得。
 
妻子走了不到一个月,我单位里就发生了人事变动,领导安排我提早退休,同时给我五万元的「内退」补贴,一下子时间和金钱都宽余起来。女儿和妻子的一只电话过来,遥望天边的念头立时就变得如同回到浙江老家那样现实了。
 
现在的事情真好办,办护照比寄一封挂号信麻烦不了多少,签证稍微要多花费点时日,女儿从南非给我倒办过来,倒也不劳我心神。从办护照直到买好机票,前前后后加起来不满两个月。
 
出行的那一天的日子我记得特别牢,是2004年1月26日,星期一。虽然这一天和平日一样,丝毫没有任何特别的纪念意义,后来发生的事情据说和这一天的日子和时辰有关,是什么「时间之窗」在此刻打开。那天我是13点10分从浦东机场乘国际航空公司的班机出发的,到法兰克福时已是当地时间18点30分,然后换乘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航班直飞开普敦,预计可以在次日(27日)的12点05分到达。我是第一次出这样的远门,中途又要转机,而年轻时读的一点英文早已丢得精光,心里总有点不踏实。想想妻子也能一个人顺利到达,我过分的顾虑似是不必的。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