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思潮經典導讀

世界思潮經典導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哲學
  • 思想史
  • 文化
  • 經典
  • 導讀
  • 西方哲學
  • 東方哲學
  • 現代思潮
  • 人文社科
  • 學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經典之書能帶來特彆的影響,無論是它們深深銘刻在我們想像之中難以忘卻,還是隱隱藏匿於層層記憶之下僞裝成個人或集體的無意識。──義大利作傢卡爾維諾

  透過經典閱讀,走入曆經文明淬鍊的精神世界,拓展更寬廣的視野,提升整體國傢的人文素養,應該是一個具有深刻意義的心靈活動。特彆是在這3C發達的時代,雖然吸收訊息快,也容易陷入淺碟式思考。

  透過專傢學者的引導,讓我們一起走入經典的世界,培養具有厚度與深度的人文情懷,纍積屬於自己的生命榖倉。

  經典,始終是人文閱讀不落架的主題。

  「經典七十‧人文閱讀」是配閤師大創校70週年校慶,推廣閱讀習慣所提齣的計畫。本計畫透過課程規劃、經典閱讀演講、綫上影片課程、活動和齣版等管道推動人文經典閱讀,選定七個主題、70本人文經典書單,並推薦適閤導讀之學者。七個主題依序為「世界思潮經典」、「曆史經典」、「颱灣經典」、「地理經典」、「文學經典(一)」、「文學經典(二)」以及「國學經典」導讀。邀請校內外具權威的導讀人進行導讀,與現場參與師生討論這些經典著作。

  本書為第一大主題「世界思潮經典導讀」,包括九本經典導讀內容,分彆邀請周梁楷老師導讀《烏托邦》、劉滄龍老師導讀《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瀋誌中老師導讀《夢的解析》、張旺山老師導讀《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陳惠馨老師導讀《第二性》、單德興老師導讀《東方主義》、王道還老師導讀《第三種猩猩》、吳叡人老師導讀《想像的共同體》以及鄧育仁老師導讀《自由四論》。

  期讓正在閱讀或是已經閱讀過該書的讀者,盡情體會每個文字、每個句子、每個篇章的菁華,探索不同經典之深厚內涵,培養自我的思辨能力,成為一個有生命厚度的人。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周樑楷


  現職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曆史係兼任教授

  學曆
  美國水牛城紐約州立大學曆史研究所博士

劉滄龍

  現職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國文學係教授

  學曆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哲學博士

瀋誌中

  現職
  國立颱灣大學外國語文學係暨研究所副教授

  學曆
  法國巴黎第七大學基礎精神病理學暨精神分析博士

張旺山

  現職
  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學曆
  德國波鴻魯爾大學哲學博士

陳惠馨

  現職
  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係教授

  學曆
  德國雷根斯堡大學法學博士

王道還

  現職
  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學曆
  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候選人

單德興

  現職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學曆
  國立颱灣大學外文研究所博士

吳叡人

  現職
  中央研究院颱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學曆
  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學博士

鄧育仁

  現職
  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兼所長

  學曆
  南伊利諾大學哲學博士

編者簡介

劉滄龍


  現職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國文學係教授

  學曆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哲學博士
 

圖書目錄

序一   陳鞦蘭   《經典七十‧世界思潮經典導讀》
序二   陳登武   走入經典的世界 纍積生命的榖倉
壹、周樑楷   氣度恢弘的《烏托邦》:二十一世紀全球化時代的觀點
貳、劉滄龍   藝術與哲學之間──走鋼索的尼采
參、瀋誌中   重返「經典」《夢的解析》
肆、張旺山   導讀韋伯的《基督新教的倫理與資本主義的精神》
伍、陳惠馨   《第二性》及其對於女性主義的意義
陸、單德興   《東方主義》及其不滿
柒、王道還   《第三種黑猩猩》──人與自然的連續與斷裂
捌、吳叡人   《想像的共同體》的閱讀經驗
玖、鄧育仁   集體美夢與自由之名

 

圖書序言



走入經典的世界 纍積生命的榖倉


  2014年8月,承濛文學院同仁支持,我接任瞭院長工作。抬頭仰望師大文學院的第一任院長,是聞名中外的文學大師,集散文傢、語言學傢、翻譯學傢、文學評論傢於一身,同時又是華人世界第一位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梁實鞦先生,內心不免感到韆斤重擔壓肩頭,也自覺理應有使命感做點事。有瞭這個起心動念,我就一直在思索可以為我們社會做點什麼?透過推動經典閱讀,提升社會人文素養的構想,很快就浮現在我腦海中。我因而提齣瞭「經典70‧人文閱讀」的計畫案,並嚮當時的張校長報告具體構想和提齣經費需求。張校長對這個計畫,給予瞭百分之百的支持。這整個計畫能獲得實踐,當然要先感謝張校長的全力支持。

  計畫內容要點包括:1.配閤2016年的校慶70週年,兩年內閱讀70本經典,邀請最具代錶性的專傢進行演講導讀;2.將演講課程製作成MOOCs課程;3.為有效執行計畫,將70本經典依據本院7個係所學科專長,區分為七大類,每一類10本;4.將7大類型經典,又依其屬性開設7門院共同課程;5.2016年配閤校慶和經典閱讀成果,仿效法國哲學會考,舉辦「全國高中生經典會考」,透過高中生經典閱讀,希望提升整個社會的人文素養;6.所有經典演講,分彆獨立成冊齣版,希望能持續嚮社會大眾推廣經典閱讀。

  以上這些構想,在全院師長、同仁共同協助和努力下,都已經相繼完成。現在這本「世界思潮經典導讀」,就是這一係列構想的其中一項具體成果。

  本書收錄的每篇文章,就是當時受邀經典導讀的專傢學者的演講稿。「世界思潮」係列演講率先登場的是周樑楷教授:「氣度恢弘的《烏托邦》:二十一世紀全球化時代的觀點」,導讀湯瑪斯•摩爾的《烏托邦》。周老師曾經在其大作〈激進壯美的烏托邦〉,將「激進」和「壯美」這兩個概念兜在一起,彰顯摩爾的生命意識和特質;這次演講,則從二十一世紀全球化時代談到氣度恢弘的《烏托邦》,可說將《烏托邦》的多麵嚮意義,與時俱進的彰顯齣來。周老師不僅提供非常多跨越時代的精彩觀點,深入淺齣的指齣《烏托邦》的時代意義與價值,還提醒大傢《烏托邦》成書於1516年,2016年恰好是成書五百周年。正因如此,文學院也在2016年推齣一係列「烏托邦成書五百周年學術活動」,包括與香港浸會大學共同閤辦研討會,這部份成果也已齣版。

  本校國文係劉滄龍教授以「藝術與哲學之間──走鋼索的尼采」,導讀《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劉老師是德國洪堡大學哲學博士,原本就是研究尼采的專傢,由他來導讀尼采和他的經典名著,不僅最具有代錶性,而且最能引領讀者進入尼采的內心,從而快速瞭解哲學與當代生活的聯係,掌握《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充滿戲仿新舊約聖經的筆法,詩意的篇章之中包含瞭大量的隱喻、反諷,讓思想流動在熠熠的意象與動人的敍事之中。講題用「走鋼索」的人,就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重要隱喻,劉老師從這個精彩隱喻,帶領讀者逐漸走入尼采的生命態度與精神世界。

  政治大學法律係陳惠馨教授:「《第二性》及其對於女性主義的意義」,導讀西濛‧波娃《第二性》。陳老師作為法學專傢,曾經擔任政大法學院院長,本身也是颱灣女性運動的先驅者與實踐者,在過去20多年曾經透過法學專業參與各種婦女運動與性彆平等運動。因此,她的演講除瞭分析《第二性》做為經典的意義及其內容、《第二性》一書的架構、心得與批判觀點之外,也從現實麵闡述《第二性》一書對於颱灣婦女運動與性彆平等運動曆史書寫的可能啓發,從而反思如何書寫颱灣社會不同性彆者的處境,引導讀者全方位思考性彆議題的時代意義。

  颱灣大學外文係瀋誌中教授:「重返「經典」《夢的解析》」,導讀佛洛伊德《夢的解析》。瀋老師首先指齣《夢的解析》這本書百年來究竟如何被閱讀?藉著「追溯」它成為被遺忘的百年經典之路,釐清夢與夢的詮釋在今日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性。他提到精神分析的曆史替《夢的解析》塑造瞭一段神話般的命運:孤寂的先知隨著精神分析的傳播而傢喻戶曉。但這段神話曆史在1950年代便戛然而止。為何會在1950年代戛然而止?本導讀透過對佛洛伊德的夢的重新詮釋,試圖重現的是精神分析發現的曆程,以及如何在這個意義上重新估量作為經典的《夢的解析》所具有的劃時代與開創性的價值與意義?是這篇導讀最引人入勝之處。

  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張旺山教授「導讀韋伯的《基督新教的倫理與資本主義的精神》」,迴到這部著作産生時的曆史脈絡、韋伯的個人生涯與思想發展、韋伯一生種種著作,從而迴答幾個相關問題:韋伯為什麼要寫這部著作?這部著作所要處理的核心問題是什麼?韋伯是以什麼樣的方式處理此問題,又獲緻瞭什麼樣的成果?張老師認為,要理解一部偉大的經典作品,不僅要讓作者活起來,甚至應該也要讓他生活於其中的那個時代、那個「世界」活起來,透過張老師的導讀,不僅可以瞭解這部世界級的社會學經典名著,而且可以走入韋伯的心靈以及他所處的世界。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單德興教授「《東方主義》及其不滿」,導讀薩伊德的《東方主義》。單老師提到《東方主義》不僅樹立瞭薩依德的國際聲譽,更在人文社會科學産生瞭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的效應,開拓新的研究領域,影響深遠。單老師和薩伊德有過多次接觸,也頗有私交。他一嚮重視「讀書」、「知人」、「論世」,因此他把這部著作放在作者的生平、學思脈絡與時代背景來談,並提醒讀者不僅認識這本書,也要認識作者和他的時代與關懷,有助於閱讀這部二十世紀的世界思潮經典。

  自中研院史語所退休,並任職於颱灣大學共教中心的王道還老師「《第三種黑猩猩》——人與自然的連續與斷裂」,導讀賈德‧戴濛的這本經典名著。該書中譯本就是由王老師嚮齣版社推薦,並親自翻譯引入颱灣。王老師提到戴濛是罕見的通纔型知識分子:腸道生理學是實驗室科學、鳥類生態學是田野生物學,這兩種研究使用的方法、需要的技巧、甚至人格特質都不一樣。戴濛的實驗室研究,足以讓他在醫學院當生理學教授;鳥類生態學的研究,又足以讓他當選國傢科學院院士。由於他的調查基地是在紐幾內亞,所以他是先接觸到人類學的現象,再開始思考有關的問題;巧的是那些問題都是人類學傢念茲在茲的。最後戴濛超越瞭人類學,討論人類的大曆史,而《第三種猩猩》恰好就是集結瞭他這麼多豐富知識與關懷的産物,自然就顯現這本書的宏觀與壯闊。

  中央研究院颱灣史研究所吳叡人教授「認同的重量:《想像的共同體》導讀」,吳老師談到這本書跨越的時間是五百年,空間是全世界,他試圖去尋找一個通則,來解釋民族主義是怎麼齣來的?怎麼擴散到全世界的?安德森用的是一個比較大的觀點,去捕捉世界史裏麵的一些脈絡,試圖在混亂的曆史現象找齣一些規則。如果我們讀《想像的共同體》這樣的書的話,首先會讓我們感受到認同的重量,它不是被操作齣來的,而是從曆史當中齣現的一個真實的情感,我們應該要去學習、理解自己的過去與認同形成的過程,這是讀這本書時很自然浮現齣來的要點。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鄧育仁教授「《自由四論》:集體美夢與自由之名」,導讀以賽亞‧伯林(Isaiah Berlin)的《自由四論》,這本書談的就是伯林對積極自由的批判,以及對消極自由的說明跟闡述。講題中「集體美夢」是指二十世紀的時代,特彆是社會主義與自由主義,或者說是共産主義與資本主義,或者是說以蘇聯為主導的集團,跟以美國為主導的集團,在全球競爭之下所形成的二十世紀對峙格局。他在那個格局之下所做的一種觀念史的反省,一種哲學見解和闡述。導讀內容大緻上分兩部分:一是伯林怎麼看自由這件事。另一部分從二十一世紀的新情勢,特彆是在颱灣的情況之下,看伯林對自由跟多元價值的觀點。

  如果說「導讀」就是「誘讀」,就是引起或者觸動讀者的閱讀動機,我很確信以上這些導讀作到瞭這一點。如果沒有所有這些當代一流名傢慨然俯允受邀演講,提供這麼精彩豐富而且具備當代意義與多元視角的演講內容,這本書自然不可能完成,本人再一次藉此機會嚮各位師長獻上最崇高的敬意與謝意。

  「世界思潮經典導讀」不僅是經典係列率先推齣的課程,更因為在本校國文係非常具有個人魅力與深厚哲學訓練的劉滄龍教授擔任課程教師,發揮瞭非常好的引導作用,也是在劉老師帶領下,「全國高中生經典會考」得以在各種壓力之下圓滿完成,並獲得各界高度肯定。本書能夠順利齣版,首先最要感謝劉老師的全心投入,特彆是劉老師還配閤圖書館完成「世界思潮」的MOOCs課程,引起莫大迴響,尤令人感佩。其次,本院現任陳院長鞦蘭,兢兢業業,勇於承擔,在她督導之下,將經典導讀活動具體成果的齣版工作繼續完成,在此也要嚮陳院長錶達最高謝意。再者,文學院行政人員很少,但是要承擔這樣一個巨大的閱讀計畫,辦公室同仁都付齣許多心血,都可說工作超時,我也隻能在此對他們錶示由衷感謝之意。不論是本項業務的當時承辦人吳麗冠小姐,或是一直從旁協助的文學院秘書陳利菁小姐,以及本院張君川先生、洪唯珊小姐,還有助理葉巧嵐小姐和現在的業務承辦人張琬婷小姐,對於本書的催生都發揮瞭重要作用,功不可沒,在此一併感謝。

  義大利作傢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1923 ~ 1985)的《為什麼要閱讀經典》(Why Read the Classics?),曾說:「經典之書能帶來特彆的影響,無論是它們深深銘刻在我們想像之中難以忘卻,還是隱隱藏匿於層層記憶之下僞裝成個人或集體的無意識。」對於現代人而言,「閱讀經典」尤具有時代意義。透過經典閱讀,走入曆經文明淬鍊的精神世界,拓展更寬廣的視野,提升整體國傢的人文素養,應該是一個具有深刻意義的心靈活動。特彆是在這一個3C發達的時代,人們雖然吸收訊息快,卻容易陷入淺碟式思考,文學院基於這樣的理解,辦理經典係列導讀演講,就是希望透過專傢學者的引導,讓我們一起走入經典的世界,培養具有厚度與深度的人文情懷,纍積屬於自己的生命榖倉。
 
陳登武   謹誌 2018.08.28

《經典七十‧世界思潮經典導讀》序

  「經典七十‧人文閱讀」是為配閤本校創校70周年校慶,並推廣閱讀習慣所提齣的計畫。本計畫透過課程規劃、經典閱讀演講、綫上影片課程、活動和齣版等管導推動人文經典閱讀。由文學院各係所提供「人文經典書單」邀請校內委員討論後,選定七個主題、70本人文經典書單,並推薦適閤導讀之學者。選定的七個主題依序為「世界思潮經典」、「曆史經典」、「颱灣經典」、「地理經典」、「文學經典(一)」、「文學經典(二)」以及「國學經典」導讀。邀請校內外具權威的導讀人進行導讀,與現場參與師生、討論這些經典著作。

  本書為第一大主題「世界思潮經典導讀」,共包含九本經典導讀內容,分彆邀請周樑楷老師導讀《烏托邦》、劉滄龍老師導讀《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瀋誌中老師導讀《夢的解析》、張旺山老師導讀《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陳惠馨老師導讀《第二性》、單德興老師導讀《東方主義》、王道還老師導讀《第三種猩猩》、吳叡人老師導讀《想像的共同體》以及鄧育仁老師導讀《自由四論》。

  此次本院所挑選的書籍皆具時代意義,透過文學院辦理的經典導讀,可以讓正在閱讀或是已經閱讀過該書的讀者,盡情體驗每個文字、每個句子、每個篇章的精華,探索不同經典之深厚內涵,培養自我的思辨能力,成為一個有生命厚度的人。此係列導讀活動意義深遠,而本書的齣版,不但記錄瞭導讀時的精隨,也見證瞭每一位導讀者的用心及耐心。再此要特彆感謝規劃及參與此經典導讀計畫的所有老師及助理,因為你們的努力,纔有這本書的齣版。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 陳鞦蘭 謹誌 20180628版

 

圖書試讀

氣度恢弘的《烏托邦》:
二十一世紀全球化時代的觀點

 
周樑楷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曆史係兼任教授
 
前言:全球化思潮中談《烏托邦》
 
1991年,我在《當代雜誌》(第61期)發錶一篇文章,叫做〈激進壯美的烏托邦〉。算一算,事隔已經二十多年瞭。那個年代,在座很多同學還沒齣生。再說,從那時候到現在,全世界變化非常快速。例如,網際網路(internet)在1993年問世。 全球化(globalization)這個名詞和概念也剛齣現,起初還不太普及,可是很快地對學術界和曆史界的衝擊,就越來越顯著瞭。
 
在〈激進壯美的烏托邦〉這篇文章裏,把「激進」和「壯美」這兩個概念兜在一起,主要是為瞭彰顯湯瑪斯•摩爾(Thomas Moore, 1478-1535)的生命意識和特質。大傢應該都知道,他最後慷慨就義,被處死的。在颱灣,有些人喜歡拿《烏托邦》(Utopia)和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類比。可是,陶淵明和摩爾的生命型態完全不同,一位不願意為五鬥米而摺腰,另一位是寜可上斷頭颱,這兩個人的生命型態難以類比。雖然錶麵上看起來桃花源和烏托邦,都描述「一個不存在的、卻又很美的世界」,但是這兩位作者的生命意識迥然不同。陶淵明以老莊哲學為依歸,摩爾秉持基督宗教的信仰,抗逆專橫的王權。先不說這兩位作者孰高孰下,但總該分明他們之間的生命特質。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