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风云诡谲,
大国军事武力竞赛,小国知己知彼以自保,
科技与人工智慧更全面升级了武器,
无论主战、备战或反战,
在新战术、新战略的思考与运用上,
《孙子兵法》不断吸引全世界的研究,
是一部千古奇书。
註译者魏汝霖学养与实务经历扎实,
本书之版本考校完整、逻辑清晰入理,
兵学之中赋予哲学与艺术的想像,
以及科学的验证,
为难得註译本,与原文相辅相成。
《孙子兵法》在世界军事史上拥有重要地位。
后世兵书,受其影响深远且巨大。
它不仅是中国的兵家经典,
更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流传于世界。
《孙子》,又称《孙子兵法》、《孙武兵法》和《吴孙子兵法》,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一般咸认,《孙子》成书于西元前五一五至前五一二年,全书为十三篇,乃是孙武初次见面赠送给吴王的礼物;事见司马迁《史记》。从历史上来看,在两千余年以前,早已诞生如此完美的《孙子兵法》;《孙子》本身就是艺术,同时也是哲学和科学,此绝非欧西兵学所可望其项背。
全书共分四章:第一、二章,为孙子的考证及研究孙子应注意事项。第三章,为孙子原文总集校,乃本书今译所依据的蓝本。第四章,为今註、今译及引述,是本书的主体,古书全无句点,更无节段之分,故此章各节中,先将各篇原文断句分成节段,录于篇首,再就篇名,每节段,今註与今译之,引述则以古今名註的战史例证为主旨。最后以现代军事思想表解之,俾可一目明了。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始计篇》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孙子.谋攻篇》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孙子.军形篇》
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孙子.军争篇》
本系列「古籍今註今译」是由台湾商务印书馆与中华文化总会、国家教育研究院合作出版,为中华文化之精髓。为了便利阅读,把一部一部古书用今天的语言,以今天的解释,整理编印起来,称为今註今译。每部书所邀请的註译者都是学识丰富,而且对其所註译之书有深入研究的学者,他们从事註译工作的态度也都相当严谨,有时为一字一句之考证、勘误,参阅与该註译之古籍有关书典达数十种之多者,绝对是值得珍藏的经典古籍权威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