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非典型」+「被遗忘」的台湾美术史
看台湾美术运动,如何从临摹水墨画、走向独创风格;潮到出水、出国比赛!
原「方格子」(VOCUS)同名专栏‧增订完整版。
台湾美术的文艺复兴,多元文化冲击下的岛屿天光!
★坊间最完整1895~1945全纪录;
★史上唯一首度130幅原作独家授权;
★24+2位先驱艺术家用作品说人生故事。
你可明白,这些既熟悉又陌生名字的背后故事?
石川钦一郎──作育英才;台湾西洋美术的教父。
李石樵──前卫写实;和村上春树同样是长跑迷。
陈澄波──爱妻爱女;具有当时少见的性平意识。
廖德政──温柔文青;目赌广岛原爆的艺术天才。
李梅树──吾爱吾鄕;既画图又建庙的跨界NO.1。
陈庭诗──抽象现代;《悲情城市》男主角的原型。
该如何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理解──
被大时代遗落的艺坛菁英,他们的重要性与历史定位? 前辈美术家们的青春,与我们一般无二。但是执着献给艺术的美好年华,就这么湮没在战乱与典范转移的时代中……。
时间拉回台湾殖民时期。日本欲借着国民教育体系、举办画展等怀柔手段收拢民心,因此由台湾美术教育的灵魂人物──石川钦一郎,开启了台湾美术史的序幕。由黄土水作为赴日习画第一人,并陆续由廖继春、颜水龙、陈植棋、李石樵、陈澄波、李梅树、郭柏川、陈德旺、洪瑞麟、廖德政等人前往「内地」学习绘画,充分奠定了台湾美术运动的坚实基础。
读一场世人遗忘的历史记忆
煮一桌淡中有味的常日生活── 为重拾这段空白的艺术史,本书仔细爬梳日治时期至台湾光复后这些美术家的生平;深入剖析其创作风格与历史定位,还原当时艺坛的真实样貌。同时与台菜的色香味相集结,勾勒出令人臆想近百年前的人生余味,向本土先驱创作者曾经灿烂、始终美好的沧浪人生致敬!
透过观看日治时期艺术家的人生,能让生活在当代的人们了解──
我们究竟错过了多少美学的、历史的、文化的,甚至饮食的台湾?
如果陈澄波还活着,我想问他赴日留学最想念的食物是什么?
如果李梅树还活着,我想问他最能代表故乡的美食,可是金三崃牛角面包?
如果郭雪湖还活着,我想问他自习学画时,往返图书馆路上都吃些什么?
如果倪蒋怀还活着,我想问他退居幕后,心中又是何种滋味?
本书特色 我们想做一本不只图文并茂,而且能让当下这块土地的人们,了解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美学是从哪里开启的书;别以为这是网路专栏改写而已,这里面加入了更多历史的脉络、文化的反思。而且更重要的,我们用每天都会吃下肚的食物,让你更贴近这些艺术家有血有肉的人生──
慢火细炖三十天,品尝日治时代:煮一道家常料理,在历史里拌入苦辣酸甜,用舌尖味蕾,接轨艺术家波澜起伏的人生。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用「台菜」向大师致敬!
发自心底的热爱+真情推荐 ♦国立成功大学历史系所美术史教授 萧琼瑞/审订
♦台南市美术馆馆长 潘襎/专文推荐
♥姚铭伟,《薰风》季刊主编
♥张佳家,台湾吧Taiwan Bar共同创办人暨视觉总监
♥杨双子,《花开少女华丽岛》作者
♥蔡蕙频,《台湾史不胡说》作者
♥萧宇辰,台湾吧Taiwan Bar共同创办人暨营运长、故事Story Studio共同创办人暨营运总监
♥谢金鱼,历史作家
♥若说「料理」和「艺术」有什么共通点,除了视觉上的享受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背后的在地风土人情吧。作者潘家欣小姐洞悉此点,并将其巧妙结合,堪称台湾出版史上的创举,值得所有艺术爱好者细细品尝。──姚铭伟・《薰风》季刊主编
♥身为一名致力追求镕铸历史与娱乐于一炉的创作者,面对此书唯有一句心声:「嘿,我总算等到你了!」──杨双子,《花开少女华丽岛》作者
♥读完这一本,你就可以去电你的美术老师了!──蔡蕙频,《台湾史不胡说》作者
♥作者用诙谐的语调、有趣的故事,让我们陶醉在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如果你愿意还可以用一道料理的时间沉淀、回味。──萧宇辰,台湾吧-Taiwan Bar共同创办人暨营运长、故事Story Studio共同创办人暨营运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