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国家日本的构想

海洋国家日本的构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的初版发行于一九六五年,一九六九年又出了增订版。增订版为各篇论文添加了补注,补注的内容多来自于高坂在初版发行后撰写的着作与论文。由于本书收录的各篇最初发表在言论界杂志上,高坂非常希望详细地补充当初没有完整论述的部分。不过,补注的内容针对初版,并非大规模的修改。因此,本书收录的各篇论文,如实反映了高坂最初撰文时的思考与写作过程。

  尽管如此,本书毕竟是将近四十年前的着作。在国际政治的格局与日本的内外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今天,读者或许会有先入为主的判断:这本书的内容是不是已经过时了呢?笔者相信,在阅读过程中,多数读者能从本书的文字中收获许多适用于当代的启示。当然,本书虽然已经尽量不使用专业术语,但书的内容仍旧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如果缺乏有关时代背景的知识,读者或许无法理解本书的内容。笔者将在下文中概括本书的内容,并从当代视角考察本书的意义,希望给读者们带来方便。

  收录于本书的七篇论文中,开篇的《现实主义者的和平论》与结尾的《海洋国家日本的构想》最为重要。中间的五篇论文可以说是高坂更详细地探讨他在《现实主义者的和平论》中提出的观点、逐渐走向《海洋国家日本的构想》的思考过程。因此,笔者将首先详细分析《现实主义者的和平论》,然后简要概述中间的五篇论文,最后阐述《海洋国家日本的构想》的基本内容。

  非武装中立论的魅力是其更加忠实于日本社会广泛肯定的价值,即宪法体现的绝对和平主义。高坂认为,外交政策不仅要追求国家安全,还必须追求某种理念的实现,而超越权力政治、实现绝对和平正是日本应该追求的价值。在这点上,高坂与指责宪法是「强制的产物」、和平主义是共产阵营的宣传的「保守派」划清了界限。

  此外,中立论的观点并不充分,无视了如何从权力政治的现状顺利地走向绝对和平的理想的方法。例如,坂本断言只要日本决定了转向中立,其他问题就只是「高度的技术性问题」。高坂予以反驳,认为如何解决「技术性问题」与明确绝对和平在理念上的正确性同等重要。

  在这点上,高坂批判中立论过于暧昧。首先,用互不侵犯条约取代美苏在远东地区的同盟集团、靠撤军限制东西方阵营的军事力量——这种做法值得考虑,但无论哪种措施都离不开具有能够制裁违规行为的实力的国家的支持。因此,同盟与这种意义上的中立并不矛盾。此外,有些人士期待国际局势的变化,主张日本率先实践中立主义。然而,这种想法无视了驻日美军支撑驻韩美军的现状。如果日本脱离日美同盟,驻韩美军会孤立,朝鲜半岛的均势将崩溃,这是有可能让日本陷入危机的过于危险的「赌博」。

  为了克服权力政治、推动绝对和平的实现,重要的不是在同盟或中立之间「二选一」,而是把由同盟构成的均势作为前提,谋求缓解远东地区的紧张局势。在这一选择上,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有可能进行对话。

  高坂建议把下列缓解紧张局势的具体政策作为「第一步」:
  (一)日本与中共的邦交正常化(当时日本承认台湾国民党政府,与大陆共产党政府之间没有建交)
  (二)冻结进而削减(两大阵营)在朝鲜半岛的军队,反对武力统一半岛
  (三)日本宣佈不拥有核武器
  (四)促成被称为「洛迦诺方式」的互不侵犯体制
  (五)在不破坏均势的前提下削减(两大阵营)在远东地区的军队

  如今看来,高坂的立论可以说反映了一九六0年代初期的时代精神。肯定宪法体现的作为战后日本理念的绝对和平——这是否定佔领改革的主流保守派不会提出的设想。既肯定宪法理念、又肯定自卫队与日美安保——这是以修宪为目标的岸信介政权以承认日美安保条约的改定为代价而被迫下台后,日本政府才可能表明的立场。

  此外,当时的战略理论的潮流——区分核武器与常规武力、指出常规武力在任何时代都具有一定作用——也强有力地支持着高坂的立论。有限战争理论同等看待核武器与常规无力,在一九五0年代风靡一时。然而,到了一九六0年代,学者们认为核武器与常规武力没有明确的差异,既然无法否定使用战术核武器会引发全面核战争的可能性,那么核大国也无法使用核武器。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常规武力的国家也可以组合运用外交手段与常规武力,在某种程度上用自己的方式实现安全保障。高坂建议日本宣佈不拥有核武器,就有着这样的战略论的背景。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高坂正尧(1934-1996)


  国际政治学家,哲学家高坂正显的次子。他在京都大学法学部就读时师从国际法学家田冈良一,毕业后留学哈佛大学。1963年,高坂在《中央公论》发表《现实主义者的和平论》一文,由此进入舆论界。从冷战时代起,他批判共产主义国家,表明了立足现实的保守政治观和国际政治观。高坂的专业是国际政治学、欧洲外交史。代表作有《宰相吉田茂》《国际政治——恐惧与希望》《古典外交的成熟与崩溃》等,主要业绩收录于《高坂正尧着作集》(共8卷)。

译者简介

张帆(1988- )


  江苏苏州人,京都大学法学研究科助理教授。先后从西安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京都大学取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日本国际政治思想、日本政治与外交。曾任三得利文化财团(Suntory Foundation)「三得利研究员」、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特别研究员。在《日本学刊》《国际政治研究》《日本问题研究》《法学论丛》(日文)等学术刊物发表过数篇论文,译有《政治分肥:自民党长期政权的政治经济学》(合译),另有中文、日文、英文时评若干。

 

图书目录

战后言论界的不朽伟绩 中西 宽
现实主义者的和平论
 
外交政策的缺位与没有结果的外交讨论
二十世纪的和平之条件
二十世纪的权力政治
何谓中国问题
核武器的挑战与日本
 
海洋国家日本的构想
一、日本的国际政治定位
二、战后日本的功与过
三、历史教训
四、海洋国家的政策
后  记
增订版 后记
译者后记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