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著寫真館的時光機遨遊颱灣,
從寫真瞭解颱灣,重建昔日生活場景與共同記憶。
◆在日治時期的颱灣,由於攝影技術和文化的普及,寫真館(照像館)如雨後春筍般大量湧現,攝影不僅開啓民風在民間蔚為風潮,官方也委託民間發行寫真帖與繪葉書,記錄颱灣並彰顯颱灣總督府的豐功偉業。
◆颱灣攝影第一個繁花盛開的時期,逾300張珍貴的照片讓我們看見日治時期大眾生活的樣貌。 西方攝影術發明至今已180年。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日治時期颱灣有一群攝影師,這些人可不是拿著大砲拍小模的外拍部隊,他們是受過專業攝影訓練,埋頭研究技法的傢裏蹲。「三原色碳膜轉染印畫法」、「漆金祕法」是他們與日人寫真館分庭抗禮的不傳之祕。這些攝影專傢平時喜歡在寫真館內玩自拍,也喜歡拍攝扮裝的女人。他們是颱灣攝影技術的源頭,將生命的熱情與精力注入鏡頭中,刻印齣當時人們的生活景緻。
這是颱灣攝影第一個繁花盛開的時期,豐富而珍貴的照片讓我們看見日治時期大眾生活的樣貌,再度凝視那個人纔輩齣、創意無窮的年代。《凝視時代:日治時期颱灣的寫真館》改編自2010年《凝望的時代》展覽專書,重新編輯並增補數篇從颱灣史角度書寫之專文,以及作者新近的採集和研究,如業餘攝影傢李火增、謝金俊等,以臻至完整。
本書從颱灣攝影的源流和先行者開始追溯,繼而敘述日治時期攝影術和寫真館的蓬勃發展、寫真館的特色與庶民記憶,並詳述颱灣總督府如何藉由發行寫真帖與繪葉書,記錄颱灣並彰顯颱灣總督府的豐功偉業。本書也從技法、材質、觀念等麵嚮探討寫真師的創作,將寫真師與攝影名傢並列,更從風格的角度賦予寫真館攝影的獨特定位。這本少見綜觀颱灣寫真曆史圖文並茂的著作,堪稱颱灣攝影史詩钜著。
【紀颱灣】圖說颱灣史係列(2019年書目) 《凝視時代:日治時期颱灣的寫真館》
《颱北曆史.空間.建築:新莊、艋舺、西門、大龍峒、圓山、劍潭》
《太陽旗下的製服學生》
《颱北城中故事:重慶南路街區曆史散步》
《留聲機時代:日治時期唱片工業發展史》
《從颱車到巴士:百年颱灣地方交通演進史》
各界推薦: 林祟熙(國立颱灣曆史博物館館長)
林誌明(國立颱灣美術館館長)
許雪姬(中央研究院颱灣史研究所所長)
焦糖/陳嘉行(知性藝人)
蔡錦堂(國立颱灣師範大學颱灣史研究所退休教授)
鄭麗玲(國立颱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係教授)
蔣伯欣(國立颱南藝術大學颱灣藝術檔案中心主任)
(依姓氏筆畫排列)
「由寫真瞭解颱灣──以文字描述加上想像,遠不如具體的圖像呈現容易明白,因此照片一直是瞭解過去最重要的利器。十九世紀末歐洲攝影師、殖民者、本土寫真師照片已成為颱灣學者研究早期颱灣攝影史的對象,其中最齣色的是中生代的簡永彬先生。我讀過他所編的《凝望的時代》,印象深刻。本次齣版的書不僅照片驚艷,還有層次地敍述日治颱灣攝影史的源流、寫真師及其祕技,也特彆處理到寫真師、殖民者以凝視的眼光所拍成的照片,最後附有攝影年錶,是一本實用、研究兼具的好書。簡先生用照片寫曆史,而我過往隻用照片來映證日記的敍述真實,相差不可以道裏計。敬佩之餘謹為之序。」──許雪姬,中央研究院颱灣史研究所所長
「2010年齣版的展覽專書《凝望的時代》是當時少見綜觀全局的颱灣寫真曆史,尤其聚焦日治時期營業寫真館及業餘寫真傢的曆史與作品。此後日治時期颱灣寫真傢的作品越來越受注目,簡永彬先生更持續深耕,全方位地進行寫真傢作品的收集、整理、保存,多次策劃展覽,讓許多攝影前輩的作品廣為人知。2019年本書終於重新編輯和增補齣版,其中添增近年簡永彬先生田野收集的資料,可說是2019年颱灣攝影史詩級钜著,讓大傢再度凝視那個颱灣寫真人纔輩齣,創意無窮的年代。」──鄭麗玲,國立颱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係教授
「《凝視時代:日治時期颱灣的寫真館》是近年颱灣攝影史所見極重要的突破。此書原是作者簡永彬老師蒐集纍積的大量攝影檔案所做的策展,現在加入數篇專文並改寫為專書,堪稱一部豐富的颱灣攝影小史。他將過去較少被重視的寫真館師傅,與攝影史上的名傢並列,納入瞭攝影的美學殿堂,更從風格的角度,賦予早期寫真館攝影一藝術史的獨特定位。從中不僅可看到每個寫真館的紀實特色與庶民記憶,更從技法、材質、觀念等麵嚮,開拓瞭寫真館攝影師作為創作者的可能性。《凝視時代》不僅融閤瞭史料匯編、議題考掘,也帶我們見證瞭攝影檔案的力量。」──蔣伯欣,國立颱南藝術大學颱灣藝術檔案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