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旅人可以随即融入美国南方生活的节奏中,
因为这里有股简单将人包覆起来的欢迎力量,堪比魔咒。」 ──保罗.索鲁
以「洋基」身分,保罗.索鲁驱车驶入美国南方的深处。
这里有时看似宽慰,有时又狂热决绝,变动的模样攫取了旅人的心眼。
▼他们眼中的保罗.索鲁▼
◎ 詹宏志:「保罗.索鲁是一位想像力最奇诡的旅行作家。索鲁的风格是那种穿透世俗虚伪的锐利,毫不留情,也绝不随俗。如果你愿意冒着自己的自尊也受一点点伤害的风险,读到的确实是极其敏锐的观察及冷面笑匠式的幽默。」
◎ 吴继文:「他常常置身荒凉甚至荒谬,但他自有定见、自得其乐。他的眼界与幽默使得他的招牌嘲讽辛辣但不带酸腐味。今天的世界讯息如云而真相如烟,行者移动更快、选择益多却看得更少,没有保罗.索鲁的手眼,我们真的不知道还要失去多少。」
◎ 邱一新:「他是个具有穿透能力的旅行作家──不媚俗、不矫揉,不随波逐流,但也毫不留情,读起来令人拍案叫绝、心有戚戚焉。」
◎ 韩良忆:「这家伙实在太会写了,他那支偶尔愤世嫉俗却也常有敏锐观察与清澈洞见的笔,使得我这个读者读上了瘾。」
在这儿别见外! 二〇一二总统大选前夕,保罗.索鲁从新英格兰的家中出发,驱车前往南方。显而易见的「洋基」气质,让深南地方的人家,无不用以亲切、关怀的态度,迎接一位「外人」的来到。然而正因为这些表象的迷人态度,每当旅人回想时,总能细察到人们的一言一行与寻常景致中,有股无法道尽的黯影……
威廉.福克纳说:历史在这里还活着,活得好好的! 笼罩在深南地方的是几百年来,蓄奴、庄园、南北战争、种族隔离、3K党、民权法案、枪枝管制等历史。每一件事,都在南方人心中留下了烙印,而伤痛也从未弭平。得以维护他们尊严的是过往的荣耀,不管是生气蓬勃的棉花交易、忙碌社交的庄园显贵、井然有序的种族政策,深南地方的人们,以一种「守旧」的姿态,对抗外界对他们的不公。
因此,南方仍旧破败荒芜,连保罗.索鲁都深感惊讶。工业生产几乎都从这里离开了。公路的截弯取直、大型超市的进驻,更完全灭绝了城镇的生计。仅存的公路旅馆、杂货店、加油站,如今大多是印度移民的身影。这里简直就像亚非的开发中国家:资源匮乏的学校、不适合人居的公宅、仰赖政府支持的社造组织。若不是四通八达、维护良好的公路系统,你将不敢相信自己身在美国。
然而保罗.索鲁也发现南方人民仍保持了文化的完整,将其视作自己生命力的来源。特别是在贫穷线边缘挣扎生存的百姓,他们好客且热情;他们的信仰坚定,即便教堂断断续续被摧毁,每次重建都更加凝聚群体的向心力;他们的历史,也完全体现在「灵魂食物」上,融合各方文化与在地食材,每道菜餚都慰抚着南方人的身心;他们深知密西西比河养育着这块土地,以小农的坚忍姿态,竭尽所能耕作,让种出的粮食继续餵养更多人……
透过保罗.索鲁横跨四季的公路之旅,我们将看到这片背负历史的大地,如何在不断变动的当代社会中,戮力维护着自尊与生命,相信着,未来将站在他们这儿。
▼各界媒体推荐▼ ◎「索鲁非常棒。他再次证明了自己的练达、用功与洞见。」 ──《週日泰晤士报》(Sunday Times)
◎「全世界最敏锐的旅行作家。」──《每日邮报》(Daily Mail)
◎「保罗.索鲁写的不只是本用来打发时间的游记。《深南地方》对于营造神话的南方文学做了深入的反思……这本迷人的书提醒我们,人人皆有故事可说,穷苦之人亦然,或许正因穷苦才更有得说。而作家的职责,就是将这样的证言传递出去。」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索鲁的作品仍是用以评价其他旅行写作的标竿。」──《观察家报》(Observer)
◎「引人入胜……(索鲁)有能力将我们带往当地、进而潜入其表象之下……我们遂可见闻公路之旅的兴奋,以及三角地的壮丽。」 ──邓肯.敏萧(Duncan Minshull),BBC广播四台
◎「他用寥寥数语就能总结一群人或一座城市的能力分毫未减。」 ──《每日电讯报》(Daily Telegraph)
◎「《深南地方》用依然锐利的目光,审视何谓生活、历史、社群与殷勤好客,同时也剖析将其过度浪漫化的文学。」──《漫游癖》杂志(Wanderlust)
◎「在这片满目疮痍的景象中,有着某种美丽的荒凉……旅人最终发现的,是自我。」 ──《独立报》(Independent)
◎「(索鲁)发掘了许多值得详述的事……这本书带我们沿着空旷荒凉、人车稀落的公路前行,经过倾颓的农场,『看不到加油站、看不到汽车旅馆、看不到商店,就像条通往世界尽头的路』。」──《泰晤士报》(The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