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韧性」(resilience)的概念已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尽管「韧性」一词在不同学科领域中都有其强调的层面,但广泛而言,一种具有韧性的社会发展模式,可以被解释为一个回应全球化与全球环境变迁的多重变化挑战下,能保持动态修正进而寻求新稳定状态以及回应未知变化的能力(response to changes)。 本研讨会之目标,即试图探讨与聚焦对于「韧性社会」更为广泛与弹性的认知及发展方法,其内涵应包括:永续、包容、成长、创新、生产力、连结性、承受性、文化、能力与实践等多种面向,及其彼此间复杂的有机结合。更进一步地,亦希望将研讨之范畴扩展到对于「边陲地区与偏乡」(对应到南台湾与屏东)的韧性社会发展模式,强调一种不同于核心都会区的发展逻辑,目标是能建构出更多更为友善与宜居的韧性社会相关论述,形成一种可能的特色模式或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