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两年多前,有人提起,《台湾现代诗》发行将近十年了,是否有需要,就过去十年所刊登在本刊的作品,挑选精华,集结成册,以资纪念。
有人表示赞成的看法,遂进而提到理监事会进行讨论并决议促成此事。理监事会同时推荐几位遴选委员筹划推动。
现在这本《十週年诗选集》已经出版了,除了对过程当中辛苦的工作人员表达感谢,在此也聊表个人一点想法。
其实这本纪念专集,意义上除了纪念外,也有凸显本刊的成果与方向的意图。
《台湾现代诗》的方向,个人在不同的场合曾几次提起,在《台湾现代诗》第四十期的「卷头语」,个人再次撰写了一篇〈十週年感言〉,表达这样的立场。
值此纪念专集出版之际,愿重录这篇〈十週年感言〉,以为序:
记得《台湾现代诗》创刊五週年时,曾写一篇感言。
当时我写道:
《台湾现代诗》分解为两个重点,一为「台湾」,一为「现代」。
「台湾」是指当下我们住的地方,不是指黄河或长江。「台湾」不是只有指地理的,也包括历史的,包括生活的,包括台湾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象。
「现代」是指这个时代,,不是旧时代。形式上,诗摆脱字数的限制,诗的表达强调自由,但,诗在形式上的自由,不能使诗变得没有诗味。
「现代」也意含现实的,是发生在生活週遭的,不是超现实的,和生活体验不相干的。
所以《台湾现代诗》主张明朗有诗味的诗,而不是晦涩很难让人看懂,不能让人感动的诗。
现在,台湾诗坛,诗刋林立,新辈新人众多,是可喜的现象。但我们是不是有需要坐下来稍做省思。现在的台湾诗人,有在关心台湾的时代背景吗?有在关心台湾的社会现象吗?有在表达个人的生活体验吗?
现在诗坛上呈现出来的作品,有那些是让人读起来晦涩难懂的?
诗,要有些赞美,也要有些批判。
《台湾现代诗》, 这十年来可以看出,是在朝着「台湾」和「现代」走着。
未来十年,《台湾现代诗》还要更加的努力,愿大家继续共勉。
赖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