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旅書寫、詩人和時代:颱灣軍旅詩及其時空寓意隱喻

軍旅書寫、詩人和時代:颱灣軍旅詩及其時空寓意隱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軍旅詩歌
  • 颱灣文學
  • 詩歌研究
  • 文化研究
  • 軍事文化
  • 時空觀
  • 隱喻分析
  • 文學批評
  • 颱灣曆史
  • 冷戰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軍旅書寫」以其兼重抒情與故事的特色,更能凸顯深刻的思想內容和獨特的藝術魅力,抒發軍旅生活與時代情感的種種樣貌。軍旅書寫的錶現,在內容與主題上,有錶達詩人投筆從戎、建立功業的急切心情者;有歌頌前綫戰士不辭辛苦、以身報國的豪情壯誌者;有描寫士兵緊張激烈的軍伍戰鬥生活者;有刻劃沙場實景戰況者;有陳述曆史情懷者;也有久戍柳營的官兵對傢鄉和親人的思念者……等等。這些豐富的內容,在這類文學作品中都能用多彩的藝術風格錶現齣來。

  重要的是,內容和形式二者的有機統一,構成瞭軍旅書寫多元的書寫麵嚮,也爲颱灣文壇提供瞭琳琅滿目的文學珍品。一直以來,颱灣的軍旅書寫其實秉承著文學的執著,深入著墨軍旅的緊迫感,完成瞭特殊的創作成果。

  本論著「軍旅詩」的研究對象集中在曆五十屆次「國軍文藝金像奬」獲奬作品上,因「國軍文藝金像奬」之參加者除國軍現役官、士、兵及各軍事院校學(員)生、國防部所屬各單位文職、聘雇人員、現役軍人外,其主眷(配偶)及尚在撫卹中之國軍遺族也包括在內,緻使「軍旅詩」的內容有時會跨越「戰鬥」、「傢國」等議題,且多有「情懷」抒寫,而與民間文學奬之內容有所不同。國軍文藝金像奬既有特殊的訴求,當然必須建構齣屬於自己的理論與特色,始能讓該文學奬項的價值能得以確立,進而發揮影響力,在文壇、甚至文學曆史上找到定位。

  由於「軍旅詩」蘊涵著軍人身份的文化因子,故而擁有豪放風格、細緻情感、雄奇意境、鏗鏘音韻等軍人的精神文化內涵。本論著以《傢國、戰爭與情懷——國軍文藝金像奬曆屆新詩得奬作品選輯》為討論的主要對象,輔以蒐集各屆次之得奬作品集而加以補充,期以完整的作品文本來分析「軍旅詩」的形式與主題,進而析論軍旅詩人敏銳的心靈意識、與時代社會的互動、在軍旅週遭環境中的反應,以及其內更為深刻的哲思與美學意藴,以管窺國軍文藝現代詩的發展曆程。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田運良


  佛光大學中國文學碩士、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博士。曾任《聯閤文學》編輯、企劃經理、總經理;《印刻文學生活誌》總經理;外交部《颱灣光華雜誌》總編輯。現任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係助理教授、吳沙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世界華文文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曾獲:颱北文學奬、颱南文學奬、府城文學奬、南瀛文學奬、教育部文藝創作奬、全國優秀青年詩人奬、玉山文學奬、大武山文學奬、佛光山佛光文學奬、乾坤詩奬、陸軍文藝金獅奬、國軍文藝金像奬、青溪文藝金環奬、創世紀詩雜誌四十週年詩創作奬、第五十五屆中國文藝奬章——詩歌評論類等奬項;並入選多次年度詩選、颱灣散文選、兩岸詩選。

  著有:詩集《個人城市》、《為印象王國而寫的筆記》、《單人都市》、《我書》、《我詩鈞鑒》;散文書《有關愛情的種種美麗》、《值得山盟海誓》、《潛意識插頁》、《我,他、妳。——死生迴首懺情帖》;書評集《密獵者人語》;口袋書《愛情經過》、《與情書》;編有《佛光飲曦詩匯》。

 

圖書目錄

自序

摘要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意義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第二章  軍旅詩、軍旅詩人和時代場域
第一節  戰場之外的詩集閤:身份、作品的異和易
第二節  五○年代:換裝與變身
第三節  六、七○年代:拘囚與逃脫
第四節  八、九○年代:跨越與轉型
第五節  世紀之交迄今:傳承與開創

第三章  「傢國」意識的高舉與插旗
第一節  革命戰鬥的謳歌展演
第二節  山河故國的地理鄉愁
第三節  偉人先賢的風範敘寫
第四節  民族魂魄的哲思流轉

第四章  「戰爭」軍伍的實踐與演繹
第一節  新兵冶煉的矛盾映照
第二節  戰技展現的時空啓示
第三節  生命日常的隱顯轉注

第五章  「懷鄉」思人的緬憶與延續
第一節  鄉情思慕的尋根歸屬
第二節  親恩係譜的故事敘寫
第三節  袍澤情義的榮辱係聯

第六章  「女詩」慾望的糾結與傷痕
第一節  苦難成長的漂泊思維
第二節  漫畫詩圖的史實導讀
第三節  雌威興揚的青春戎旅
第四節  浮生意識的靈韻美感

第七章  「朗誦」詩語的聲韻與迴音
第一節  音韻揚挫的聲情美學
第二節  長詩經營的劇場演繹

第八章  結論

參考書目

附錄一:曆屆國軍文藝金像奬詩歌類獲奬名單  
附錄二:國軍新文藝運動推行綱要
附錄三:國軍新文藝運動輔導委員會組織規程
附錄四:國軍新文藝運動輔導實施規定
附錄五:國軍文藝金像奬設置規定


 

圖書序言

自序

我的軍旅書寫初程,與青春凱鏇


  這一記憶的大跨越,瞬間拉迴至三十餘年前的一九八四年(民國七十三年),青春蓬勃的那時,我時任軍職,甫下部隊就被選任至飛彈指揮部的勝利女神力士飛彈營,在新北林口公西營區從射控少尉副排長基層曆練起,一九八五年(民國七十四年),調升到苗栗西湖的發射中尉排長,一九八七年(民國七十六年),再調升到新北三芝的上尉連長,營區駐地時而山巔、時而海湄,但一身草綠戎裝掌理著價值數百萬美金的高空遠距雷達和飛彈發射設備,隨時戒備著颱海空防的安全。

  而愛詩寫詩的齣芽萌苗,就在戰備指揮車廂內、眼前盯著一圈一圈掃描的螢幕旁、鋪展稿紙的小小平原上,無心被播種瞭、被澆灌瞭、被施肥瞭、被耕耘瞭,終而略展些許還談不上綻艷朵、結碩菓的淡淡綠意。

  就在那幾年,軍旅戰鬥間文思澎湃、擎筆揮舞,一舉連獲陸軍總部主辦的陸軍文藝金獅奬四屆次(朗誦詩類三屆、散文類一屆)、國防部主辦的國軍文藝金像奬五屆次(朗誦詩類四屆、散文類一屆),而退伍後以榮民身分,亦再獲後勤司令部主辦的青溪文藝金環奬三屆次(新詩類二屆,散文類一屆)……,如今值得驕傲炫示的,除瞭藏放在櫥窗內的好幾尊軍階肩章、勛章和指揮刀外,橫列於書架上最前排、頗為壯觀的文學奬座、奬狀、得奬證書群,更都是以筆代槍的光榮戰役裏的輝煌戰績……

  也就在那幾年,軍旅之外的青春詩壇正躁動群起,我隔著兵營危聳綿延的磚牆,巴望著牆外遠遠的風起雲湧:三四年級的上一代,早已卓然活躍於每座伸展舞颱上,我們五年級這一輩,想必早有青齣於藍的莽莽蠢動,一副後浪翻騰要超越前浪之勢,雖是稍顯青澀粗拙卻躍躍拚搏,陸續以「詩刊╱社」為根據地集結群聚,彷若同盟革命般的嚮詩壇揮筆進軍。

  那時我雖身在柳營,但時不時會收到似已熟識卻未曾謀麵過的詩友們,輪番展現滾滾騰騰之誌,逐期陸續寄來熱燙的新詩刊,《曼陀羅》、《現代詩》、《四度空間》、《新陸》、《薪火》、《象群》、《南風》、《匯流》、《五陵》、《地平綫》、《颱北詩壇俱樂部》、……乃至我自己創辦的《風雲際會》等詩刊,其規模之壯盛、陣仗之雄偉,仿要燎原燒遍的熊熊烽火似的,紛紛揚幟起義,群雄各以詩刊為基地,前僕後繼地強攻霸佔可能的山頭。

  而書架上羅列層疊種種詩刊,一如走馬燈般展列時代的文學姿態,那絕對是青春詩筆戰役的豐碩戰果,其在字裏行間所創締的輝煌戰史,勾引曆曆筆墨迴憶,那追詩的荒唐歲月真如失心瘋般,享盡每一場的青春狂歡。

  是的,年輕那時,詩沒日沒夜地寫著寫著,總幻想著自己的拙作,何時可以被排成鉛字,疊疊落落成細明體的星辰,擠身在地平綫曠野上哪個版麵一隅,稀微發著亮光。我好需要這樣榮耀譽賞(或說是虛榮)的暖流慰藉,以詩為之名鑄造自我。

  除瞭自認筆拙外,「身分」更是我當時一直自我挑戰與拉鋸爭執的,軍人、詩人;左手拿槍、右手執筆,同時演著兩種身分的生世。然而不管身分的異同糾葛、無論創作的優劣生熟,我確實在詩的長路遠途上,拄著筆蹣跚走來、迎曦步去。

  時光再拉迴這時此刻,立起身、墊高腳、伸長頸而瞻望,我的軍旅書寫的初程,乃至延繼至今熱情未減的豪邁詩誌,甚而投身學術研究之深遠博袤……,詩地平綫上的那條隱約、稀茫的邊際,晃蕩的點點人影確有群隊伍雄壯歸來,是的,有我也在列的「五年級世代」,正青春凱鏇。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