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奬最佳紀錄片導演 傅榆
在喧囂的民主颱灣尋找內心聲音,真誠發聲之作
生長於颱灣去威權化的時代,
和颱灣的民主一起長大,
我們,都曾經受傷。
「如果我們要一起往前走,需要從意識到自己受瞭傷開始。」----傅榆 颱灣的民主化之路,走得風起雲湧。
但當國傢的發展,反映在個人的生命史上,
成長於民主颱灣的世代,我們的青春經曆是甚麼?
傅榆齣生在一九八二年。
五歲那一年,颱灣解嚴,民主進入幼兒期。
十四歲,颱灣第一次總統直選,民主很青澀,但已經有它獨立的生命。
然而,和颱灣的民主一起長大,並不是一條平順的路。
整個社會在後威權時代浮現的衝突、誤解,也發生在她的生活裏。
傅榆的迴憶細膩敏感,彷彿將她紀錄片的鏡頭反轉觀察自己。
她反思自己如何從一個不假思索、自動復製原生傢庭政治觀的女孩,
如何開始反省,乃至於為自己發聲。
這是颱灣去威權的曆史之中,一段個人的生命史----
一個曾經受傷,迷失,而重新找迴主體性的故事。
挺傅榆,挺自己,挺走在颱灣民主路上的青春
傅榆的故事,獻給所有曾在政治中孤單,在理想中受傷的人 重要事件 *作者2018紀錄長片《我們的青春,在颱灣》獲金馬奬及颱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
*作者金馬奬得奬感言全文:「《我們的青春,在颱灣》這部片,很多人以為是在講政治,但它其實更多是在講青春,青春很美好,但也容易犯錯。我們可能把錯誤的期待投射在彆人身上,這有可能發生在人對人,也有可能發生在國傢對國傢。我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國傢可以被當作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身為一個颱灣人最大的願望。」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共鳴之書,也是勵誌之書。
在颱灣民主化曆程中成長、卻常在颱灣喧囂的政治環境中感到迷失的人們,會在其中看到自己,以及被傅榆安靜堅定的努力所鼓舞。
各界推薦 ◎作傢林蔚昀 專文推薦
◎各界青春力挺
|藝文創作界| 硃宥勛(作傢)、李惠仁(紀錄片導演)、何敬堯(《妖怪颱灣地圖》作者)、林立青(作傢)、林韋地(季風帶文化創辦人)、林蔚昀(作傢)、陳玠安(作傢)、陳茻(國文教師)、馬翊航(《幼獅文藝》主編)、張少濂(迷走工作坊創辦人)、張鐵誌(作傢)、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詹正德(影評人)、農村武裝青年(知名颱語樂團)、楊大正‧鄭宇辰‧陳敬元(滅火器樂團)、廖誌峰(允晨文化發行人)、廖雲章(獨立評論@天下頻道總監)、鄭麗君(文化部長)、鄭宇庭(新手書店創辦人)、膝關節(影評人)、顔擇雅(齣版人,作傢)、藍祖蔚(影評人)、瀟湘神(小說傢)
|學界| 吳介民(中央研究院社會學所副研究員、《第三種中國想像》作者)、吳叡人(中央研究院颱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楊友人(東海大學社會係教授)、管中祥(中正大學傳播學係教授、颱灣公民行動影音紀錄協會理事長)、殷寶寜(國立颱灣藝術大學 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媒體界| 何榮幸(《報導者》創辦人兼執行長)、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陳信聰(公視有話好說主持人)、陳德愉(記者)、閻紀宇(《風傳媒》執行副總編輯)
|網路名人| 鬍采蘋(行銷部門主管,曾旅居中國十年)、鬼門圖文(圖文創作者)、陳嘉行(焦糖)、視網膜(眼球中央電視颱主播)、蠢羊與奇怪生物(漫畫傢)
|政界、公民運動參與者| 邱顯智(雪榖南榕法律事務所律師)、林昶佐(立法委員林昶佐)、林傢興(紐約大學國際關係碩士、《新共和通訊》創辦人、前國民黨青年團總團長)、周馥儀(公民運動參與者)、苗博雅(颱北市議員)、張之豪(基隆市議員)、賴青鬆(榖東俱樂部創辦人)、嚴婉玲(公民運動參與者)、顧玉玲(社運工作者)
(按推薦人姓氏筆畫排列)
好評推薦 許多人都說要「超越藍綠」,但實際上隻是「逃避藍綠」,不願正視問題的根源,自然也就談不上解決。傅榆以她的成長曆程和紀錄片創作為主軸,細緻呈現瞭青年世代的認同軌跡。這本書讓集體的政治問題落實到個人的生命經驗上,提供瞭相互理解的契機。──硃宥勛(作傢)
傅榆導演以純情、執著、和素樸勇氣,走齣屬於她自己的創作特色,她早年就以影像反思她起源於原生傢庭中的政治糾葛,後來她堅持多年實作跨海峽公民社會對話,一步步探問根本身分問題,而把自己鍛造成為具有思索政治問題能力的颱灣導演。──吳介民(中央研究院社會學所副研究員、《第三種中國想像》作者)
選邊容易、對話睏難。
期待傅榆推動的真誠對話,能讓颱灣民主繼續深化。──何榮幸(《報導者》創辦人兼執行長)
傅榆是大馬和印尼華僑來颱定居的第二代,在颱灣獨特的族群光譜裏,她是一位永遠的「他者」。多元的文化基因與紀錄片的曆練讓她養成瞭一個敏銳的旁觀之眼,也就是這樣的背景,在颱灣復雜的政治認同下,她揭露並挑戰所謂「溫良恭儉讓」的颱灣肌理,試圖讓光譜裏不同的人說齣想法。於是,金馬奬典禮上,她以生澀而略帶顫抖的聲音嚮上韆萬的觀眾一字一句地講齣對颱灣的國傢想像,這看似莽撞卻真誠的行動來自她成長的蛻變。這本書期許著:有沒有可能,在我們共享的未來裏,人人可以無懼地說齣自己的價值與信念?──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
民主的道路,不會有直綫;自由的邊界,必然不規矩。這是我們共同的青春,在颱灣。──李惠仁(紀錄片導演)
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我在苗栗幫陳為廷辯護的時候,法庭外總有一颱攝影機跟著他,掌鏡的是一個年輕女生,讓我覺得很奇怪。
「那是拍我紀錄片的傅榆導演啦」陳為廷這樣說。
當時還沒發生太陽花學運,陳為廷也還不是學運明星,後來因為常常看到傅榆,越來越覺得佩服她長時間拍攝紀錄片的毅力,彷彿要把所有發生的故事都記錄下來一樣。
《我的青春,在颱灣》這本書,記載瞭不隻是蔡博藝、陳為廷的故事,也包括傅榆自己、甚至是在那風起雲湧的社運年代裏,年輕世代共同的努力,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年輕人的勇敢、堅強,當然,也可以看到徬徨與失落。
相信經曆過這樣時代的人,一定都不虛此行。──邱顯智(雪榖南榕法律事務所律師)
任何社會事件裏麵的人物都有其復雜的背景,連同拍攝創作者也一樣,如果讀者還記得金馬奬事件引發的軒然大波,如果你還不清楚發生瞭什麼事,那麼我推薦你讀這本書,聽作者,聽當時的導演說到底發生瞭什麼事。──林立青(作傢)
在颱灣這樣一個多元族群、文化且承載諸多曆史傷痕與故事的島嶼,我們的青春隨著政治演進不斷成長、掙紮而後消逝。我們成為瞭政治工作者,而後謳歌餘生不再迴來的青春。傅榆書寫的是我們所有身為「解嚴世代」年輕人的青春。期許獻祭青春瞭的往後,颱灣隻有是非黑白,不再有是非藍綠──林傢興(紐約大學國際關係碩士、《新共和通訊》創辦人、前國民黨青年團總團長)
因為金馬奬上的發言,傅榆這一年來都很辛苦,擁有自己的政治主張不是罪,但她受到懲罰。人本來就不是平白無故自由,是無私的奮鬥與犧牲纔能成就,是世世代代颱灣人,用他們的青春,一步一步走到這裏。而現在,我們也在這麼做。──鬍采蘋(行銷部門主管,曾旅居中國十年)
感謝傅榆用自己的人生與創作,嚮大眾分享如何在交織的身份中,爬梳過去,書寫現在,尋找共同的未來。──苗博雅(颱北市議員)
啓濛,是有趣又神秘的化學變化。因為一段話、一本書、一次新聞事件、一場運動、一部紀錄片,從此生命有瞭不同的樣貌。這本書記錄作者的啓濛曆程,因此産生瞭一部影響深遠的記錄片以及震撼人心的金馬奬緻詞,然後啓濛瞭更多人的青春歲月。──陳信聰(公視有話好說主持人)
多數人普遍有個共識,就是盡量不與人談及政治,但正因為我們擁有民主自由,纔能以不同的聲音去對話,這是重要且可貴的──鬼門圖文(圖文創作者)
《我的青春,在颱灣》 有紀錄片無法紀錄的「我們」與「我」,對話的可能與不可能。書中環繞的危機感(記憶的、錶現形式的、政治的、未來的),認同的差異與補充,在不同地帶運行的微痛與抵抗,不論是否完全咬閤,都將引誘我們再次追問:我曾在哪個現場,又願意進入哪一個戰場——那是青春以後的事,是我們的颱灣日常。──馬翊航(《幼獅文藝》主編)
成長其實沒有終點,因此,青春期也可以無限延伸。隻是,外界總還是要給你貼一個標簽,你已經不是小孩瞭,你已經是個大人瞭,你已經該如何瞭,或者是,你是颱獨。
外界因為急於給自己早已預設好的立場做確認,而給予她許多標簽。
從傅榆導演的這本書裏,我看到,這些標簽有多沒意義。每個人都有一個復雜的人生故事。若真的要給這位金馬導演做齣一個分類,她就是那個,至今仍然相信,人是可以透過溝通,瞭解彼此立場的。
作為政治宣導,一直到結尾都沒有結論,是不閤格的。
但她是個影像工作者,她不是政治宣傳者,她不需要肩負這個重擔,她所創作的作品,她所描繪齣的,是人的景況(human condition)──張之豪(基隆市議員)
這本書不隻是傅榆深刻自我探索的故事,也反映瞭颱灣青年世代的政治思索旅程,更是整個民主颱灣的一頁青春。──張鐵誌(作傢)
傅榆的紀錄片《我們的青春,在颱灣》是一部關於陳為廷及蔡博藝兩位學運青年的青春繁華錄,而《我的青春,在颱灣》這本書卻是傅榆自己的青春繁華錄,是一個青年紀錄片導演的自我檢視及省思;沒有什麼比認真看待自己與他人的人生更重要的事,尤其是以紀錄他人人生為職誌者,而傅榆做到瞭。──詹正德(影評人)
有彆於紀錄片電影吐露的創作麵臨無助心聲,紀錄片確實有那麼點無法判斷結尾如何收纔對的結論。書裏更詳實地傳達這段以民主紀錄的失焦青春。關於熱情、信念,以及人世間所有的進退兩難。──膝關節(影評人)
《我們的青春,在颱灣》,對有些人來說是部有爭議的電影,《我的青春,在颱灣》這本書,卻是再單純也不過的著作,記錄瞭傅榆的生命曆程,及其作品與生命輝映。「我們的青春,在颱灣」也是部單純的電影,但也許是因為體製的復雜與邪惡,總讓人們看不見單純的人與單純的作品。──管中祥(中正大學傳播學係教授、颱灣公民行動影音紀錄協會理事長)
「颱灣」是什麼——這是個艱難的問題。由於曆史因素,這小小的島上有各種認同,不隻統獨,還有原住民與各國移民;這麼多不同認同的人,有可能構築齣「共同的颱灣」嗎?我認為本書在艱睏中或許提示瞭某種溫柔的可能。──瀟湘神(小說傢)
(按推薦人姓氏筆畫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