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在台湾(限量签名版)

我的青春,在台湾(限量签名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导演  傅榆
在喧嚣的民主台湾寻找内心声音,真诚发声之作

  生长于台湾去威权化的时代,
  和台湾的民主一起长大,
  我们,都曾经受伤。

  「如果我们要一起往前走,需要从意识到自己受了伤开始。」----傅榆

  台湾的民主化之路,走得风起云涌。
  但当国家的发展,反映在个人的生命史上,
  成长于民主台湾的世代,我们的青春经历是甚么?

  傅榆出生在一九八二年。
  五岁那一年,台湾解严,民主进入幼儿期。
  十四岁,台湾第一次总统直选,民主很青涩,但已经有它独立的生命。
  然而,和台湾的民主一起长大,并不是一条平顺的路。
  整个社会在后威权时代浮现的冲突、误解,也发生在她的生活里。

  傅榆的回忆细腻敏感,彷彿将她纪录片的镜头反转观察自己。
  她反思自己如何从一个不假思索、自动复制原生家庭政治观的女孩,
  如何开始反省,乃至于为自己发声。

  这是台湾去威权的历史之中,一段个人的生命史----
  一个曾经受伤,迷失,而重新找回主体性的故事。

  挺傅榆,挺自己,挺走在台湾民主路上的青春
  傅榆的故事,献给所有曾在政治中孤单,在理想中受伤的人


  重要事件
  *作者2018纪录长片《我们的青春,在台湾》获金马奖及台北电影节最佳纪录片

  *作者金马奖得奖感言全文:「《我们的青春,在台湾》这部片,很多人以为是在讲政治,但它其实更多是在讲青春,青春很美好,但也容易犯错。我们可能把错误的期待投射在别人身上,这有可能发生在人对人,也有可能发生在国家对国家。我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国家可以被当作一个真正独立的个体来看待,这是我身为一个台湾人最大的愿望。」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共鸣之书,也是励志之书。
  在台湾民主化历程中成长、却常在台湾喧嚣的政治环境中感到迷失的人们,会在其中看到自己,以及被傅榆安静坚定的努力所鼓舞。

各界推荐

  ◎作家林蔚昀 专文推荐
  ◎各界青春力挺

  |艺文创作界|
  朱宥勋(作家)、李惠仁(纪录片导演)、何敬尧(《妖怪台湾地图》作者)、林立青(作家)、林韦地(季风带文化创办人)、林蔚昀(作家)、陈玠安(作家)、陈茻(国文教师)、马翊航(《幼狮文艺》主编)、张少濂(迷走工作坊创办人)、张铁志(作家)、黄益中(公民教师、《思辨》作者)、詹正德(影评人)、农村武装青年(知名台语乐团)、杨大正‧郑宇辰‧陈敬元(灭火器乐团)、廖志峰(允晨文化发行人)、廖云章(独立评论@天下频道总监)、郑丽君(文化部长)、郑宇庭(新手书店创办人)、膝关节(影评人)、颜择雅(出版人,作家)、蓝祖蔚(影评人)、潇湘神(小说家)

  |学界|
  吴介民(中央研究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第三种中国想像》作者)、吴叡人(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友人(东海大学社会系教授)、管中祥(中正大学传播学系教授、台湾公民行动影音纪录协会理事长)、殷宝宁(国立台湾艺术大学 艺术管理与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兼所长)

  |媒体界|
  何荣幸(《报导者》创办人兼执行长)、李雪莉(《报导者》总编辑)、陈信聪(公视有话好说主持人)、陈德愉(记者)、阎纪宇(《风传媒》执行副总编辑)

  |网路名人|
  胡采苹(行销部门主管,曾旅居中国十年)、鬼门图文(图文创作者)、陈嘉行(焦糖)、视网膜(眼球中央电视台主播)、蠢羊与奇怪生物(漫画家)

  |政界、公民运动参与者|
  邱显智(雪谷南榕法律事务所律师)、林昶佐(立法委员林昶佐)、林家兴(纽约大学国际关系硕士、《新共和通讯》创办人、前国民党青年团总团长)、周馥仪(公民运动参与者)、苗博雅(台北市议员)、张之豪(基隆市议员)、赖青松(谷东俱乐部创办人)、严婉玲(公民运动参与者)、顾玉玲(社运工作者)

  (按推荐人姓氏笔画排列)

好评推荐

  许多人都说要「超越蓝绿」,但实际上只是「逃避蓝绿」,不愿正视问题的根源,自然也就谈不上解决。傅榆以她的成长历程和纪录片创作为主轴,细致呈现了青年世代的认同轨迹。这本书让集体的政治问题落实到个人的生命经验上,提供了相互理解的契机。──朱宥勋(作家)

  傅榆导演以纯情、执着、和素朴勇气,走出属于她自己的创作特色,她早年就以影像反思她起源于原生家庭中的政治纠葛,后来她坚持多年实作跨海崃公民社会对话,一步步探问根本身分问题,而把自己锻造成为具有思索政治问题能力的台湾导演。──吴介民(中央研究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第三种中国想像》作者)

  选边容易、对话困难。
  期待傅榆推动的真诚对话,能让台湾民主继续深化。──何荣幸(《报导者》创办人兼执行长)

  傅榆是大马和印尼华侨来台定居的第二代,在台湾独特的族群光谱里,她是一位永远的「他者」。多元的文化基因与纪录片的历练让她养成了一个敏锐的旁观之眼,也就是这样的背景,在台湾复杂的政治认同下,她揭露并挑战所谓「温良恭俭让」的台湾肌理,试图让光谱里不同的人说出想法。于是,金马奖典礼上,她以生涩而略带颤抖的声音向上千万的观众一字一句地讲出对台湾的国家想像,这看似莽撞却真诚的行动来自她成长的蜕变。这本书期许着:有没有可能,在我们共享的未来里,人人可以无惧地说出自己的价值与信念?──李雪莉(《报导者》总编辑)

  民主的道路,不会有直线;自由的边界,必然不规矩。这是我们共同的青春,在台湾。──李惠仁(纪录片导演)

  不知道从甚么时候开始,我在苗栗帮陈为廷辩护的时候,法庭外总有一台摄影机跟着他,掌镜的是一个年轻女生,让我觉得很奇怪。
  「那是拍我纪录片的傅榆导演啦」陈为廷这样说。
  当时还没发生太阳花学运,陈为廷也还不是学运明星,后来因为常常看到傅榆,越来越觉得佩服她长时间拍摄纪录片的毅力,彷彿要把所有发生的故事都记录下来一样。
  《我的青春,在台湾》这本书,记载了不只是蔡博艺、陈为廷的故事,也包括傅榆自己、甚至是在那风起云涌的社运年代里,年轻世代共同的努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年轻人的勇敢、坚强,当然,也可以看到徬徨与失落。
  相信经历过这样时代的人,一定都不虚此行。──邱显智(雪谷南榕法律事务所律师)

  任何社会事件里面的人物都有其复杂的背景,连同拍摄创作者也一样,如果读者还记得金马奖事件引发的轩然大波,如果你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那么我推荐你读这本书,听作者,听当时的导演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林立青(作家)

  在台湾这样一个多元族群、文化且承载诸多历史伤痕与故事的岛屿,我们的青春随着政治演进不断成长、挣扎而后消逝。我们成为了政治工作者,而后讴歌余生不再回来的青春。傅榆书写的是我们所有身为「解严世代」年轻人的青春。期许献祭青春了的往后,台湾只有是非黑白,不再有是非蓝绿──林家兴(纽约大学国际关系硕士、《新共和通讯》创办人、前国民党青年团总团长)

  因为金马奖上的发言,傅榆这一年来都很辛苦,拥有自己的政治主张不是罪,但她受到惩罚。人本来就不是平白无故自由,是无私的奋斗与牺牲才能成就,是世世代代台湾人,用他们的青春,一步一步走到这里。而现在,我们也在这么做。──胡采苹(行销部门主管,曾旅居中国十年)

  感谢傅榆用自己的人生与创作,向大众分享如何在交织的身份中,爬梳过去,书写现在,寻找共同的未来。──苗博雅(台北市议员)

  启蒙,是有趣又神秘的化学变化。因为一段话、一本书、一次新闻事件、一场运动、一部纪录片,从此生命有了不同的样貌。这本书记录作者的启蒙历程,因此产生了一部影响深远的记录片以及震撼人心的金马奖致词,然后启蒙了更多人的青春岁月。──陈信聪(公视有话好说主持人)

  多数人普遍有个共识,就是尽量不与人谈及政治,但正因为我们拥有民主自由,才能以不同的声音去对话,这是重要且可贵的──鬼门图文(图文创作者)

  《我的青春,在台湾》 有纪录片无法纪录的「我们」与「我」,对话的可能与不可能。书中环绕的危机感(记忆的、表现形式的、政治的、未来的),认同的差异与补充,在不同地带运行的微痛与抵抗,不论是否完全咬合,都将引诱我们再次追问:我曾在哪个现场,又愿意进入哪一个战场——那是青春以后的事,是我们的台湾日常。──马翊航(《幼狮文艺》主编)

  成长其实没有终点,因此,青春期也可以无限延伸。只是,外界总还是要给你贴一个标签,你已经不是小孩了,你已经是个大人了,你已经该如何了,或者是,你是台独。
  外界因为急于给自己早已预设好的立场做确认,而给予她许多标签。
  从傅榆导演的这本书里,我看到,这些标签有多没意义。每个人都有一个复杂的人生故事。若真的要给这位金马导演做出一个分类,她就是那个,至今仍然相信,人是可以透过沟通,了解彼此立场的。
  作为政治宣导,一直到结尾都没有结论,是不合格的。
  但她是个影像工作者,她不是政治宣传者,她不需要肩负这个重担,她所创作的作品,她所描绘出的,是人的景况(human condition)──张之豪(基隆市议员)

  这本书不只是傅榆深刻自我探索的故事,也反映了台湾青年世代的政治思索旅程,更是整个民主台湾的一页青春。──张铁志(作家)

  傅榆的纪录片《我们的青春,在台湾》是一部关于陈为廷及蔡博艺两位学运青年的青春繁华录,而《我的青春,在台湾》这本书却是傅榆自己的青春繁华录,是一个青年纪录片导演的自我检视及省思;没有什么比认真看待自己与他人的人生更重要的事,尤其是以纪录他人人生为职志者,而傅榆做到了。──詹正德(影评人)

  有别于纪录片电影吐露的创作面临无助心声,纪录片确实有那么点无法判断结尾如何收才对的结论。书里更详实地传达这段以民主纪录的失焦青春。关于热情、信念,以及人世间所有的进退两难。──膝关节(影评人)

  《我们的青春,在台湾》,对有些人来说是部有争议的电影,《我的青春,在台湾》这本书,却是再单纯也不过的着作,记录了傅榆的生命历程,及其作品与生命辉映。「我们的青春,在台湾」也是部单纯的电影,但也许是因为体制的复杂与邪恶,总让人们看不见单纯的人与单纯的作品。──管中祥(中正大学传播学系教授、台湾公民行动影音纪录协会理事长)

  「台湾」是什么——这是个艰难的问题。由于历史因素,这小小的岛上有各种认同,不只统独,还有原住民与各国移民;这么多不同认同的人,有可能构筑出「共同的台湾」吗?我认为本书在艰困中或许提示了某种温柔的可能。──潇湘神(小说家)

  (按推荐人姓氏笔画排列)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傅榆


  第55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我们的青春,在台湾》导演。

  现从事独立纪录片工作,主要探索与关注台湾年轻人对台湾政治与社会的价值观与态度。作品《蓝绿对话实验室》曾获中国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纪录片。纪录短片《完美坠地》获2016年香港华语纪录片节短片首奖。2018纪录长片《我们的青春,在台湾》获金马奖及台北电影节最佳纪录片。

採访撰文/陈令洋

  清大台湾文学所毕业。曾为二二八共生音乐节工作小组成员。文章散见于文讯文学杂志。
 

图书目录

各界推荐
专文推荐  林蔚昀
自序

第一章   我的存在感保卫战
-和台湾的民主一起长大
-台湾就要毁灭了
-超级大女人与家庭小精灵
-不曾消失的「29号」
-我的存在感保卫战

第二章   电视计画了我们的人生
-我不是仗义执言的人
-唯无哈党
-两千年上大学遇到政党轮替
-入戏的观众
-深入敌营
青春‧政治三曲──
前传《不曾消失的台湾省》

第三章   原来纪录片可以这样哦?
-我的纪录片启蒙
-不碰政治的台湾纪录片文化
-他们输了我一点都不难过
-大家一起照镜子
-质疑一个人的政治立场,就是质疑他的人生
青春‧政治首部曲──《大家一起照镜子》

第四章   蓝绿对话实验室
-霍格华兹魔法学院
-友善地说一声嗨
-雅闻的反感
-非典型中港生
-我希望大家翻进去
-是反媒体垄断?还是反中国因素?
青春‧政治二部曲──《蓝绿对话实验室》    

第五章   我们的青春,不只在台湾
-不是我的一厢情愿
-我的中国经验
-中港行
-三一八的缺席
-不得其门而入
-蔡博艺会来吗?
-讲重点!讲重点!重点是什么?
-陈为廷入港被拒

第六章  我不知道怎么结束
-身为导演的罪恶感
-加入七日印象
-这一代人的故事
青春‧政治三部曲──《我们的青春,在台湾》

第七章   你这个是台独欸
-两段得奖感言
-不一样,你这个是台独欸
-金马事件的影响

第八章  对话持续进行
-回头看蓝绿
-台港中公民社会的重新反思

后记

附录
《我们的青春,在台湾》国际巡回演讲全文
年表:台湾政治、社会运动史/傅榆成长重要纪事


 

图书序言

和台湾的民主一起长大
 
在台湾出生成长,我们的青春经验是什么?
 
我出生在一九八二年。我这一代人,成长的时期,正是台湾解严之后,一步步迈向民主化的时代。可以说,我这一代人,就是和台湾的民主一起长大的。
 
在台湾,日常生活里几乎是无所不在地,有很多政治讯息。新闻很喧嚣,每天都有很多议题、对立、口水仗。威权时代不会有这些。但我这一代人出生成长在台湾结束威权,起步建构民主的年代。我五岁的时候,台湾解严,民主进入幼儿期。我十四岁的时候,台湾第一次总统直选,民主很青涩,但是已经有它独立的生命。我们成长的过程,几乎一定会受到政治的影响。每一件台湾「民主化」历程中的历史事件,其实也都渗入我们的成长经验里,成为我们个人生命史的一部分。
 
所以,在台湾,和民主一起长大,究竟是一种甚么样的感觉呢?这并不是一条平顺的路。青春会有理想。但是当时或许都没想过,理想之中会藏着伤。我们想找到认同,却要经过反省,才会注意到认同之中,也会藏着排挤与被排挤。这条路,我们到现在也一直在走。
 
而我的故事,只是许多故事当中的一个。
 
台湾就要毁灭了
 
「全国同胞们,台湾就要毁灭了!毁在民进党的纳粹法西斯手里!毁在李登辉国民党的慈禧太后义和团手里!」─一九九四年台湾迎来了第一次台湾省长与直辖市市长选举,我所居住的台北市,市长候选人呈现国民党黄大洲、民进党陈水扁与新党赵少康三强鼎立的局面。当时赵少康策略性地将这场直辖市长选举提升到了「中华民国保卫战」的层次,因而在辩论会上这样高喊着。最后那次市长选举由陈水扁胜出,成为台北市第一位民选市长;同时,在省长选举方面,我爸当年最喜欢的政治人物宋楚瑜代表国民党,击败了民进党籍的陈定南,成为台湾第一位民选省长(也是唯一一位)。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