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2020试题大补帖【热力学与流体力学】(106~108年试题)

研究所2020试题大补帖【热力学与流体力学】(106~108年试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热力学
  • 流体力学
  • 研究生考试
  • 考研
  • 试题
  • 真题
  • 106年
  • 107年
  • 108年
  • 2020年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收录国内各重点大学研究所106~108年【热力学与流体力学】试题,网罗名师解题,步骤深入浅出,让考生快速掌握解题要领。
《工程热力学与流体力学:核心原理与应用精讲》 本书定位与特色 本书旨在为报考研究生、准备专业资格考试或希望深入理解工程热力学和流体力学基础理论的工程师和学生提供一本全面、深入且注重实战的参考资料。不同于侧重于特定年份真题解析的复习资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系统性地梳理和精讲两大核心力学分支的理论基石、关键公式推导、典型问题解法以及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我们深知,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应对任何形式考试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根本。 第一部分:工程热力学精要 第一章:热力学基础与基本概念 本章首先界定热力学的研究范畴,区分宏观热力学和微观统计物理学的视角。详细阐述了系统的概念(孤立、封闭、开放)、状态的描述(热力学状态量、平衡态)以及过程中状态点的变化规律。 重点解析了温度、压力、体积等基本热力学状态量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温度的尺度定义及其与分子动理论的联系。深入讨论了热力学过程的分类,如等温、定容、定压、绝热过程,并引入了准静态过程和可逆过程的概念,强调理想化过程在理论分析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的基石 本章是热力学分析的核心。首先,系统地引入了内能(U)的概念,并明确了它作为状态函数的地位。详细推导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在不同系统边界条件下的表达式:$dU = delta Q + delta W$。 重点分析了功(W)的不同形式,包括体积功($W_v$)和非体积功(如轴功、电功)。对于常见的准静态过程(等温、定容、定压、绝热),利用第一定律推导了系统吸收/放出的热量(Q)和内能变化(U)的定量关系,并给出了P-V图上功的几何意义。此外,还引入了焓(H)的概念,解释了其在定压过程分析中的便利性,并讨论了热容($C_p$和$C_v$)的定义及其关系。 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方向性的约束 第二定律是理解能量转化效率和过程方向的关键。本章从热力学温标的建立入手,阐述了卡诺定理及其推论,明确了热功转换的极限效率。 详细分析了熵(S)的概念,强调其作为不可逆过程指标和系统混乱程度的度量。推导了熵变计算公式,区分了可逆过程的等熵变化和不可逆过程的熵增($Delta S geq int frac{delta Q}{T}$)。探讨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各种表述(克劳修斯、开尔文-普朗克),并引入了热力学第三定律,讨论了绝对零度的不可达性。 第四章:热力学过程的进一步分析与应用 本章将前述定律应用于实际的热力循环和流动系统。 首先,深入分析了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性质,包括其状态方程和内能、焓的特性。随后,系统地研究了: 1. 蒸汽动力循环:重点剖析朗肯循环(Rankine Cycle)的原理、各部件功耗和热效率计算,并讨论了再热、回热对效率的影响。 2. 燃气轮机循环:分析布雷顿循环(Brayton Cycle)的特点,探讨了其在航空和发电中的应用。 3. 制冷循环:阐述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定义了性能系数(COP)。 此外,本章引入了流动系统的能量方程(开式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并将其应用于喷管、涡轮、热交换器等典型工程部件的分析。 第二部分:流体力学原理与应用 第五章:流体力学基础与流体静力学 本章确立了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框架。首先,定义了流体的范畴(液体和气体),区分了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阐述了连续介质假设及其适用范围。 在流体静力学部分,详细推导了液体内部压力随深度变化的规律,并利用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frac{partial p}{partial z} = - ho g$)分析了平衡状态下的压力分布。重点讲解了帕斯卡定律,并详细分析了作用在平面和曲面上的总静压力、压力中心及其合力的计算方法,这对于分析水工结构和储罐受力至关重要。 第六章:流体运动学与微分分析 本章从描述流体运动的角度出发。引入了拉格朗日描述和欧拉描述两种运动学观点,并阐述了物质导数(随体导数)的概念,这是连接两类描述和应用微分方程的桥梁。 系统分析了流体运动的几何特性,如流线、迹线和流位线。重点讨论了流体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速度的环流与旋度,由此引入了涡量的概念,用以判别流动的旋转性。 第七章:流体动力学基础方程 本章是流体力学理论的核心,基于物质守恒和牛顿第二定律推导了控制流体运动的微分方程组。 1. 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推导了不可压缩流体和可压缩流体的连续性方程,并给出了流管内流量守恒的积分形式。 2. 欧拉方程(动量守恒):基于牛顿第二定律,推导了无粘流体的运动方程。 3.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粘性流体):在欧拉方程的基础上,引入了粘性应力项,形成了描述粘性流体运动的完整偏微分方程组。 第八章: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 本章聚焦于无粘、不可压缩流体的简化分析,这是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基础模型。 详细推导了伯努利方程,明确了沿流线的能量守恒关系,并解释了静压、动压和位压的物理意义。讨论了伯努利常数(总能)的概念及其适用条件(稳态、无粘、不可压缩、沿流线)。随后,将伯努利方程扩展到管流和明渠流的初步分析中,例如计算管道中的速度和压力分布,以及分析小孔泄流问题。 第九章:粘性流体的基本问题——管内流动与边界层 本章处理了真实流体(粘性流体)的关键特征对流动的影响。 1. 粘性流动的特征:引入雷诺数(Re),阐明其在判断层流和湍流中的决定性作用。 2. 层流分析:详细分析了泊肃叶定律,用于计算平行板间或圆形管道内稳定层流的流量、压力损失和速度分布。 3. 湍流与摩擦损失:阐述了湍流的复杂性,重点分析了达西-魏斯巴赫公式在计算圆管沿程摩擦损失中的应用,并结合摩擦系数图(Moody图)指导实际工程中的管路设计。 4. 边界层理论概述:引入边界层的概念,解释粘性影响在靠近壁面区域的集中性,并定性讨论了边界层分离现象及其工程后果。 本书内容覆盖了热力学与流体力学中所有需要扎实掌握的核心理论和经典解题方法,为读者构建一个坚实、互联的学科知识体系。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108
◎热力学
台湾大学 应用力学研究所(乙组)
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学系(乙组)
成功大学 机械工程学系
成功大学 工程科学系
成功大学 航空太空工程学系、能源工程国际硕士学位学程
中央大学 机械工程系(热流组)
中央大学 能源工程研究所
 
◎流体力学
台湾大学 机械工程学系(流体力学组)
台湾大学 应用力学研究所(乙组)
台湾大学 土木工程所(水利工程组)
台湾大学 工程科学及海洋工程学研究所(甲组)
台湾大学 环境工程学研究所科学与工程(乙组)
台湾大学 海洋所物理与化学与地物组(3组联招)
清华大学 工程与系统科学系(乙组)
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学系(乙组)
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系(丙组)
交通大学 环境工程学系(乙组)
成功大学 工程科学系
成功大学 航空太空工程学系
成功大学 水利及海洋工程学系
中央大学 大气科学学系大气物理
中正大学 机械工程学系(丙组)
 
107
◎热力学
台湾大学 机械工程学系
台湾大学 应用力学研究所(乙组)
台湾大学 工程科学及海洋工程学系(甲组)(热工学)
清华大学 工程与系统科学系(乙组)
成功大学 机械工程学系
成功大学 工程科学系
成功大学 航空太空工程学系
中央大学 机械工程学系
 
◎流体力学
台湾大学 应用力学研究所(乙组)
台湾大学 工程科学及海洋工程所(甲组)
台湾大学 土木工程所(水利工程组)
台湾大学 大气科学研究所(乙组)
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学系(乙组)
成功大学 工程科学系
成功大学 航空太空工程学系
成功大学 水利及海洋工程学系
成功大学 环境工程学所科学与工程(乙组)
中央大学 机械工程学系
 
106
◎热力学
台湾大学 机械工程学系
台湾大学 应用力学研究所(乙组)
台湾大学 工程科学及海洋工程学系(甲组)(热工学)
清华大学 工程与系统科学系(乙组)
成功大学 机械工程学系
成功大学 工程科学系
成功大学 航空太空工程学系
 
◎流体力学
台湾大学 应用力学研究所(乙组)
台湾大学 工程科学及海洋工程所(甲组)
台湾大学 环境工程学所科学与工程(乙组)
台湾大学 土木工程所(水利工程组)
成功大学 工程科学系
成功大学 航空太空工程学系
成功大学 水利及海洋工程学系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份《研究所2020试题大补帖【热力学与流体力学】(106~108年试题)》拿到手,我的心情是既兴奋又有些许压力。兴奋的是,终于找到了一个集中且系统化的备考资料,不用再大海捞针般地在各种网站和论坛上搜集零散的试题了。这份试题大补帖将三年的真题整合在一起,并且清晰地标注了年份,这对于我这种有计划、有条理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尝试着做了几道106年的题目,感觉难度适中,但又恰恰触及到了我知识的薄弱环节。特别是流体力学部分的一些概念题,直接考察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不像我之前做的那些模拟题,可能更侧重于计算。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的原始试题,这更能反映出考试的真实风格和命题趋势,让我能够更精准地调整自己的复习方向。虽然解析部分我还没有细看,但从前面的题目来看,应该是相当详细的,期待它能帮我拨开云雾,看清解题的关键所在。

评分

初拿到《研究所2020试题大补帖【热力学与流体力学】(106~108年试题)》这本书,我立刻被它所呈现出的专业性和全面性所打动。它将近三年(106-108年)的研究所入学考试真题,系统地汇集起来,并且明确区分了热力学和流体力学这两大主要考查科目。这种整理方式,对于正在备考的我们来说,无疑是极其宝贵的。我了解到,这本书不仅收录了试题,更重要的是,它附带了详尽的解析。这对于理解考试的命题逻辑,掌握解题技巧,以及发现自身知识盲点,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我之前复习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题目,即便知道答案,也无法理解其背后的推导过程,这本书的解析功能,正是弥补了这一短板。我期待通过这本书,能够深入理解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的核心概念,并熟练掌握各种解题方法,从而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评分

坦白说,拿到《研究所2020试题大补帖【热力学与流体力学】(106~108年试题)》这本书,我第一眼就被它厚实的份量所吸引,这说明里面囊括的内容肯定相当丰富。我翻阅了一下目录,发现它将近几年的研究所考试真题,也就是106年到108年的,分门别类地整理在了“热力学”和“流体力学”这两个大板块下。这对我来说太友好了,我一直觉得,想要真正掌握一门学科,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反复研习历年真题,因为真题是最能反映考试重点和难点的。而且,这本书还声称包含了详细的解析,这绝对是关键中的关键。我曾遇到过很多题目,自己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答案,这时候如果能有一份详尽的解析,不仅能告诉我“为什么”,更能告诉我“怎么做”,从而避免死记硬背,真正理解知识点。这本书的设计,感觉就是为了帮助我们这些考生,精准定位薄弱环节,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我对此充满了信心。

评分

终于拿到这本《研究所2020试题大补帖【热力学与流体力学】(106~108年试题)》了,翻开书页,一股浓厚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仅从排版和内容预览来看,就足以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封面设计简洁大方,点明了主题,让人一目了然。目录清晰明了,将106至108年的试题按照热力学和流体力学两大板块进行了细致的划分,这种分类方式非常有利于考生按部就班地复习,各个击破。我特别留意了一下试题的选取,据说都是历年研究所考试中的精华,涵盖了高频考点和难点,这对于我这种基础不够扎实,又想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的考生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每一道题目都配有详细的解析,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很多时候,光看题目很容易卡住,而有了透彻的解析,不仅能理解答案的由来,更能掌握解题思路和技巧,触类旁通。我想,这本书一定会成为我备考路上的得力助手,带领我穿越热力学与流体力学的重重迷雾,直达胜利的彼岸。

评分

这本《研究所2020试题大补帖【热力学与流体力学】(106~108年试题)》的出现,无疑给我这种正在备战研究所考试的学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在茫茫的复习资料中,找到一份如此系统、权威的真题集,实属不易。这本书清晰地罗列了106年至108年的研究所考试试题,并且将它们精准地归类到了热力学和流体力学两大核心领域。这不仅仅是一份题目集,更像是一张精准的考情分析图。我看到题目时,便能立刻联想到相关知识点的考察方向,以及可能出现的解题陷阱。更令我惊喜的是,书中对每一道题目都提供了详细的解答思路和过程,这对于理解那些抽象而复杂的概念至关重要。我曾花费大量时间去寻找某些题目的解析,而这本书直接将这些难题一一攻克,让我能够更有效地查漏补缺,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最有价值的复习中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