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原理实作:使用App Inventor 2(附范例光碟)(第二版)

计算机原理实作:使用App Inventor 2(附范例光碟)(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计算机原理
  • App Inventor
  • 编程教育
  • Android开发
  • 教学
  • 实作
  • 第二版
  • STEM教育
  • 信息技术
  • 青少年编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旨在帮助无任何程式设计经验的初学者,借由作者深入浅出的说明、辅以一张张清楚的图示,无须撰写一行行刁钻难解的程式码,也能「拼」出专属自己的App作品。本书强调程式设计观念的建立,并自第三章起以App Inventor 2的英文模式来解说,目的是要让读者在未来学习正规程式语言时,能与已学之观念接轨,迅速地将已具备的概念,转以不同的程式语言来表达。

  本书首先讲解开发程式的环境,并且以BMI资料运算、各数值系统的进制协助读者了解判断式的应用,接着,以连加程式、翻牌游戏涉略回圈与副程序的唿叫与设定。此时,读者应对程式的逻辑已有了基本的概念,故更进一步开发各种游戏带领读者领略程式语言的博大精深。最后,则以天气预报与记帐本等实用程式作结。

本书特色

  1.程式架构:每章开始皆以流程图帮助读者快速了解程式架构的重点
  2.元件与方块:以表格协助读者预先了解本章所需之元件与方块
  3.循序渐进:以完整的实作过程截图,一步步带领读者完成程式的开发
计算机系统构建与应用设计:理论基础与实践探索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全面、深入的计算机系统基础理论与现代应用开发实践的教程。 尽管我们聚焦于底层原理的阐释与高层应用的构建,本书的视角超越了单一的开发工具或特定平台,着眼于计算机科学的核心思维模式和工程实践能力。本书涵盖了从硬件逻辑的抽象到软件架构设计的完整路径,尤其强调理论知识如何转化为可操作、可验证的实际系统。 第一部分:计算机硬件与指令集架构的深度剖析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深入探索计算机的心脏——中央处理器(CPU)的工作机制。我们不再停留在概念性的介绍,而是深入到晶体管级别的逻辑门操作如何汇聚成复杂的算术逻辑单元(ALU)和控制单元(CU)。 1. 数字逻辑与门电路的基石: 我们将详细解析布尔代数在硬件描述中的应用,从基本的与、或、非门开始,构建加法器、多路选择器和锁存器。重点在于理解如何利用这些基本单元实现状态的存储和信息的并行处理。书中将包含大量真值表和电路图,帮助读者直观理解数据流动的路径。 2. 处理器微架构与流水线技术: 本章将详细探讨经典冯·诺依曼架构的局限性及其现代改进方案。我们将剖析指令的取指、译码、执行、访存和写回五个阶段,并重点解析如何通过指令级并行(ILP)技术,如超流水线、乱序执行和分支预测,来显著提升处理器性能。读者将学习如何计算CPI(每周期指令数)并分析不同微架构对程序性能的影响。 3. 内存层级结构与数据访问优化: 内存系统是决定计算机性能的关键瓶颈之一。本书将详尽阐述高速缓存(Cache)的工作原理,包括地址映射、写策略(直写/回写)和替换算法(LRU/FIFO)。我们不仅会讨论L1、L2、L3缓存的设计目标,还会延伸到虚拟内存和TLB(转换后援缓冲区)在操作系统与硬件协同工作中的关键角色。书中会提供实际的性能测试案例,展示程序中的局部性原理(时间/空间)如何影响缓存命中率。 4. 指令集架构(ISA)设计哲学: 本部分将比较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和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ISC)的设计理念。我们将以一个简化的RISC-V或MIPS子集为例,详细分析指令格式、寻址模式和汇编语言编程。读者将学习如何将高级语言的运算转化为机器可执行的二进制指令序列,并理解编译器后端如何进行指令选择和寄存器分配。 第二部分:操作系统核心概念与资源管理 在理解了硬件基础后,本书转向软件与硬件交互的桥梁——操作系统。本部分侧重于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及其背后的设计权衡。 1. 进程与线程管理: 我们将深入探讨进程的创建、销毁和状态转换模型。进程控制块(PCB)的结构及其在上下文切换中的作用将被详尽解析。在多线程环境下,我们将分析内核级线程与用户级线程的区别,以及线程同步机制(如互斥锁、信号量、条件变量)的设计原则与潜在死锁风险。 2. 调度算法的效能评估: 调度是操作系统公平性与效率的体现。本书将详细分析先来先服务(FCFS)、最短作业优先(SJF)、时间片轮转(RR)以及优先级调度算法,并利用黎明时间、周转时间等指标进行量化比较。对于现代多核系统,我们还将探讨多核调度器的挑战与策略。 3. 存储管理与虚拟内存实现: 虚拟内存机制是现代操作系统最伟大的创新之一。我们将解析页表结构、多级页表如何实现地址翻译。对于缺页中断的处理流程,以及页面置换算法(如OPT、FIFO、LRU的近似实现)将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演示,帮助读者理解内存压力下的系统行为。 4. 文件系统结构与I/O操作: 本章将剖析文件系统的逻辑结构(如i节点、目录结构)和物理存储布局。我们将探讨日志文件系统(Journaling File System)如何保证数据一致性,并分析块设备的驱动程序接口和缓冲机制,理解I/O请求从用户空间到底层硬件的完整路径。 第三部分:系统级编程与性能调优实践 本部分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引导读者通过编写系统级代码来验证前述理论,并学习如何诊断和优化程序性能。 1. 系统调用接口与库函数: 我们将以C语言为载体,系统地学习如何通过标准库函数(如`malloc`, `printf`)调用底层的操作系统服务(系统调用)。重点关注文件I/O操作(如`open`, `read`, `write`)的阻塞与非阻塞模式,以及信号(Signal)的异步事件处理机制。 2. 网络通信基础与套接字编程: 计算机系统不再孤立存在。本章将从网络协议栈的角度,讲解TCP/IP协议族的核心概念,包括三次握手、拥塞控制和可靠数据传输。读者将学习使用Socket API(如`socket`, `bind`, `listen`, `connect`)实现基本的客户端-服务器(C/S)通信程序,理解套接字在进程间通信中的抽象作用。 3. 并发编程模型与同步实践: 针对多核计算的趋势,我们将提供一套实用的并发编程指南。这包括线程库(如POSIX Threads)的使用,以及如何避免数据竞争和活锁。我们将通过具体的案例,演示如何使用原子操作和屏障指令来实现高效的无锁/低锁数据结构,这是构建高性能系统的核心技能。 4. 性能分析工具的应用: 理论分析必须经过实证检验。本部分将介绍一系列系统性能分析工具(如`perf`, `gdb`, 动态追踪工具)。读者将学会如何使用这些工具来捕获程序的执行轨迹,分析CPU缓存未命中率、分支预测错误率以及系统调用开销,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代码优化。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读者不仅能使用高级编程语言完成应用开发,更能理解其背后驱动这一切的底层原理,具备从硬件抽象到系统架构的完整知识体系,从而能够构建出更健壮、更高效的计算机系统。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使用App Inventor 2开发Android App
第二章 计算BMI(资料运算) - 变数、事件与判断式
第三章 十进制与二进制及十六进制数值转换(数值系统) - 巢串判断式
第四章 连加程式(程式语言) - 回圈
第五章 翻牌游戏(程式语言) - 副程序唿叫与乱数产生
第六章 计算机(计算机组织) - 副程序设定传递参数与版面配置
第七章 命运轮盘(作业系统) - 执行绪与绘图元件
第八章 指针型时钟(作业系统) – 多执行绪与绘图元件
第九章 打青蛙游戏(资料结构) – 物件资料串结与秀图元件
第十章 猜数字游戏I(软体工程) - 字串处理
第十一章 猜数字游戏II(资料结构) - 阵列
第十二章 飞行蛙游戏(演算法) - 认识物件碰撞
第十三章 旋转轮盘(资料处理) - 认识图形物件处理
第十四章 档案储存(资料储存) - 认识相机元件
第十五章 公车查询与天气查询(计算机网路) - 网路API应用
第十六章 记帐本(资料库) - TinyWebDB元件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對於像我這樣,對於程式設計只有「聽說過」但沒有實際接觸過的人來說,《計算機原理實作:使用App Inventor 2(附範例光碟)(第二版)》簡直是打開新世界大門的鑰匙。以前總覺得程式設計是個很高深的學問,需要數學天賦和邏輯思維,但這本書讓我發現,原來程式設計也可以這麼有趣和親民。App Inventor 2 的拖曳式積木程式設計,真的讓學習門檻大幅降低。 書中對於「資料處理」的講解,讓我印象深刻。它不僅僅是教你如何把資料儲存起來,還會教你如何對資料進行排序、篩選,以及如何將這些處理過的資料以不同的方式呈現給使用者,例如圖表。我最喜歡的是書中關於「使用者的輸入與回饋」的章節。它教我如何設計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輸入資訊,並且在資訊輸入後,App能夠給予即時的回饋,讓使用者知道他們的動作是否成功,或者是否出現了錯誤。 光碟裡面的範例程式碼,我幾乎是「複製貼上」然後開始修改。我會把書中的範例App,想像成是我自己的App,然後開始思考,如果我想讓它更酷一點,該怎麼辦?例如,我可能會想讓App在使用者完成某個任務後,播放一段鼓勵性的音樂,或者彈出一個可愛的動畫。書中提供的範例,就為我提供了實現這些想法的基礎。我還嘗試將多個範例的功能結合在一起,製作出一個功能更豐富的App,這個過程讓我感覺自己像個小小的App開發者。 而且,這本書在「除錯」方面也提供了很好的指導。書中會教你如何發現程式中的錯誤,以及如何一步一步地找出錯誤的原因並加以修正。這點非常重要,因為在程式開發過程中,遇到錯誤是不可避免的,學會如何有效地除錯,能夠大大提升學習效率。我之前在嘗試修改一個範例時,不小心弄錯了一個參數,導致App出現了奇怪的問題,幸好書中有提到類似的除錯方法,我按照步驟一步步檢查,最終找到了問題所在。 總之,這本《計算機原理實作:使用App Inventor 2》是一本非常實用的學習指南。它不僅能讓你掌握程式設計的基本概念,更能讓你透過實際操作,體驗到創造的樂趣。如果你想讓你的想法變成現實,想讓你的手機不再只是單純的通話工具,而是能夠展現你創意的平台,那麼這本書絕對會是你踏出第一步的最佳夥伴。

评分

哇!這本《計算機原理實作:使用App Inventor 2(附範例光碟)(第二版)》真的是太有意思了!我一直對程式設計很有興趣,但又覺得傳統的C++、Java那些看起來有點遙不可及,畢竟我不是資工系的學生,只想找個比較輕鬆有趣的方式入門。當初在書店看到這本書,它的標題就深深吸引了我:「實作」和「App Inventor 2」,這兩個關鍵字立刻讓我覺得,這本書應該就是我一直在找的那種,可以真正動手做東西的教材。 拿到書後,我迫不及待地打開光碟,裡面的範例程式碼讓我驚為天人!那些圖形化的積木式程式設計,真的非常直觀,完全不用背誦那些令人頭昏腦脹的語法。我隨手抓了一個範例,照著書上的步驟一步一步操作,不到半小時,一個簡單的「猜數字」小遊戲就跑起來了!那種成就感,真是無法形容!而且書裡面的講解非常細緻,即使是程式設計的初學者,也能夠理解其中的邏輯。例如,在介紹「變數」的概念時,書上用了非常生活化的例子,像是「存錢筒」的比喻,讓我一下子就明白變數的用途和儲存方式。 這本書最讓我讚賞的一點是,它不只停留在理論的講解,而是非常注重「動手做」。每一個觀念的引入,都會搭配一個實際的範例,讓你立刻就能應用所學。像是做一個簡單的計算機,它會從按鈕的設計、數字的輸入、到運算邏輯的實現,一步一步帶你完成。而且,書裡面的範例都非常實用,不是那種學了之後就不知道怎麼用的「死知識」。我已經開始嘗試修改書中的範例,加入自己的一些創意,像是增加音效、改變介面風格等等,感覺自己真的在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App,這比單純看書理解理論要有趣多了! 而且,這本書對於App Inventor 2 的每一個元件都做了詳細的介紹,從按鈕、文字框、圖片元件,到更進階的感測器、資料庫等等,都提供了清晰的說明和操作範例。我特別喜歡書中講解如何使用手機的GPS來製作一個簡單的地圖應用,這讓我第一次感受到,原來用這麼簡單的方式,就可以將手機的硬體功能與程式設計結合起來,做出這麼酷炫的東西!光碟裡的範例程式碼也整理得非常清楚,可以直接下載到App Inventor 2 中進行修改和測試,這大大節省了我不少時間。 總的來說,《計算機原理實作:使用App Inventor 2(附範例光碟)(第二版)》絕對是一本非常適合對程式設計有興趣,但又想輕鬆入門的讀者。它用最直觀、最有趣的方式,帶你認識程式設計的奧秘,並讓你能夠快速地做出屬於自己的App。如果你也曾經覺得程式設計很難,或者想找一個可以激發創意的學習工具,那這本書絕對值得你入手。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繼續探索書中更進階的內容,相信它會帶給我更多的驚喜!

评分

我是一位對科技產品充滿好奇心的「偽科技迷」,對程式設計一直有種「想學又怕學不會」的心態。偶然間,我看到了這本《計算機原理實作:使用App Inventor 2(附範例光碟)(第二版)》,它的書名就散發出一種「讓你輕鬆搞懂程式」的魅力。拿到書後,我最先被吸引的是它簡單明瞭的圖示化介面介紹。App Inventor 2 的「積木式」程式碼,真的讓我不必死記硬背那些複雜的語法,而是專注於程式的邏輯和功能。 書中對於「使用者體驗」的探討,讓我耳目一新。它不只教你如何寫程式,更會思考如何讓使用者更輕鬆、更愉快地使用你設計的App。例如,在介紹如何設計一個登入頁面時,書中會提到如何讓密碼欄位支援「顯示/隱藏」功能,以及如何利用視覺元素引導使用者完成註冊。這種從使用者角度出發的講解,讓我能夠更全面地思考App的設計。 光碟裡的範例程式碼,簡直是我的「練功秘笈」!我會把這些範例下載下來,然後仔細研究裡面的每一個「積木」。我常常會好奇,如果我把這個積木換成那個,會發生什麼事情?我會嘗試修改顏色、字體、甚至音效,讓每一個範例都變得更具個人特色。我還嘗試將書中兩個不同範例的功能合併,例如,我做了一個可以拍照並將照片儲存到App內部的程式,這讓我覺得自己真的能夠「賦予」手機新的能力。 這本書在「資料持久化」的講解上也相當有條理。它教我如何將App的資料儲存到手機內部,以便下次打開App時能夠繼續使用。這對於開發一些需要記錄使用者偏好或遊戲進度的App來說,至關重要。我用書中的方法,做了一個簡單的「待辦事項列表」App,我可以隨時添加、刪除或標記已完成的項目,而且這些資訊都會被保留下來,這讓我非常有成就感。 總之,《計算機原理實作:使用App Inventor 2》絕對是一本讓我重新認識程式設計的書籍。它用一種非常有趣、易懂的方式,將複雜的程式原理化為簡單的操作,並且鼓勵讀者將創意付諸實踐。如果你也想跳脫「使用者」的角色,成為一個「創造者」,那麼這本書絕對是你不可錯過的入門選擇!

评分

我最近剛入手了《計算機原理實作:使用App Inventor 2(附範例光碟)(第二版)》,說實話,我一開始對「App Inventor 2」這個名字有點陌生,但「計算機原理實作」這幾個字,加上「第二版」的更新感,讓我決定把它帶回家。翻開書,第一印象就是排版很舒服,文字大小適中,圖片也很清晰,不會讓人覺得閱讀起來有壓力。而且,書中使用了大量的圖解和流程圖,這對我這種視覺型學習者來說,簡直是福音! 書中對於「計算機原理」的講解,不是那種枯燥的理論堆砌,而是透過App Inventor 2 這個工具,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例如,在講解「邏輯判斷」時,它會讓你設計一個程式,讓App根據不同的條件做出不同的反應,像是判斷使用者輸入的密碼是否正確。這個過程不僅讓你理解了邏輯判斷的原理,還能立刻看到它在實際應用中的效果。我特別喜歡書中關於「迴圈」的講解,它用一個重複播放音樂的範例,讓我直觀地理解了迴圈的機制,以及如何設定迴圈的次數和停止條件。 光碟裡面的範例程式碼,我真的要大力稱讚!它們不僅僅是提供給讀者下載,更像是老師準備好的「教案」。每一個範例都有對應的講解,讓你清楚知道這段程式碼的作用。我曾經嘗試過自己寫一些小程式,但總是寫得雜亂無章,難以維護。而這本書提供的範例,結構清晰,命名規範,讓我學到了很多好的程式設計習慣。我甚至會把書中的程式碼,拆解開來,重新組合,試著做出一些新的功能,這個過程讓我對程式的掌握更加深入。 這本書在「使用者互動」的設計上也給了我很多啟發。它教我如何設計不同類型的按鈕,如何處理使用者觸摸螢幕的不同手勢,以及如何讓App能夠響應手機的各種感測器,例如加速度計和陀螺儀。我用書中的方法,做了一個可以隨著手機傾斜而改變畫面的小遊戲,那種感覺就像是自己在創造一個小小的虛擬世界,真的太有趣了! 總體來說,這本《計算機原理實作:使用App Inventor 2》不只是一本程式設計的入門書,更像是一本引導讀者進入「創造」世界的指南。它用一種非常務實和有趣的方式,讓你掌握程式設計的基本功,並鼓勵你發揮創意,做出屬於自己的App。如果你想體驗「從零開始,創造一個App」的成就感,這本書絕對是你的不二之選。

评分

這本《計算機原理實作:使用App Inventor 2(附範例光碟)(第二版)》根本就是為像我這種「想學程式卻又怕被複雜語法嚇到」的讀者量身打造的嘛!我之前嘗試過一些程式學習資源,但總是卡在那些密密麻麻的程式碼,看得我頭昏眼花,然後就默默關掉了。這本書完全打破了我對程式學習的刻板印象。它使用的App Inventor 2 介面,簡直就像在玩樂高積木一樣,把不同的功能模組拖拉組合,就能組合出一個完整的程式。 書中的範例設計非常有巧思,從最基礎的「點擊按鈕會發出聲音」這種入門級別,到稍微複雜一點的「利用手機陀螺儀控制畫面的移動」,每個範例都循序漸進,讓你能夠逐步建立信心。我最喜歡的是書裡面的「專案規劃」與「程式邏輯」的講解。它不只是教你怎麼拼積木,而是會告訴你,為什麼要這樣拼,背後的原理是什麼。像是當我們在設計一個需要使用者輸入資料的App時,書裡就會詳細說明如何使用文字輸入框、如何驗證使用者輸入的資料是否正確,以及如何將這些資料儲存起來。 光碟裡的範例程式碼更是寶藏!我可以直接下載到App Inventor 2 的平台,然後開始「解剖」它,看看作者是怎麼實現這個功能的。有時候,我會直接修改裡面的參數,看看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這個過程就像在做科學實驗一樣,充滿了實驗精神和樂趣。我還試著將一個範例的背景圖片換成我自己拍的照片,再把按鈕的文字改成我想要的內容,雖然只是小小的改動,但那種「這個App是我的作品」的感覺,真的非常棒! 而且,這本書的作者在講解一些較為複雜的概念時,也會非常貼心地加入一些「避雷針」式的提醒,例如「在這裡要注意,如果沒有這樣設定,可能會導致程式崩潰」之類的提示,讓我少走了不少冤枉路。我特別讚賞書中對於「使用者介面設計(UI)」的重視,它不僅僅是如何做出功能,還會教你如何讓你的App看起來更美觀、更容易操作,這點對於開發一個成功的App來說非常重要。 總而言之,如果你和我一樣,對開發屬於自己的App充滿渴望,卻又對傳統的程式語言感到畏懼,那麼這本《計算機原理實作:使用App Inventor 2》絕對是你的最佳選擇。它讓你輕鬆踏入程式設計的世界,並且能夠在玩樂中學習,最終做出令自己驚喜的成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