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转眼这本书就要第五版了,当时为了交出第一版的初稿,连续两个月疯狂熬夜开外挂赶稿的景象,彷彿还只是不久前的事;时间过得真的很快,当讲出这句话的时候,似乎真的有种变老不少的感觉。
就改版内容而言,书籍的内容往往只有新增、没有删减,因为一来民总是一个传统考点仍然会重复出题的科目,二来是自己认真写过的东西,真的很难删掉。
所以为了避免本书厚度增加到不成比例,这两次的改版开始会把新题目放到书中既有、类似题目的后面,只做答题大纲的说明,是希望让同学们感受到考古题的重要性及考点的重复性,借此让同学们更有信心地阅读本书;至于新的考点,也当然会毫不保留地收入书中,请同学们放心阅读。
另外想交代一下近况,因为自己喜欢尝试新奇有趣的事物,所以除了原本的执业律师、补习班老师、资深猫奴三种身分外,今年又多了一个全新的挑战就是开设了Youtube频道,想要透过影片讲讲生活法律小知识、分享社会议题观点、猫咪同居生活,并以散播猫咪散播爱作为宗旨~于是又多了一个新的身-Youtuber,未来还请大家多多指教了
频道名称是:【猫奴律师】苗星Meowsing,如果点进去的话,还是老话一句,记得按赞、订阅、加分享~
最后希望本书对大家的考试能有帮助,也祝福大家能够早日上岸;脱离了考试后,便可以看到更多不同的风景了,大家加油~
2019年10月11日
by苗星(施宇宸律师)
一、踏上旅程 因为六年前的一个偶然,让我开启了法律的学习之路。
经济系大三那年,出于好奇,便选了法律系—陈聪富教授所开的民法总则课程。第一次踏进法学院上课时,那时还是以外系生的身分,抱着「来这里看看」的心情而来,没想到开始上课不久,就发现这个科目与自己的磁场是这么样地吻合,甚至成为了大学三年内第一堂从头到尾上到完,没有翘过的课程。
像中毒似的,顺着这个挡不住的兴趣,修完民法总则后继续修债编总论一,债编总论一修完就修债编总论二,接着物权、身分法、宪法、行政法、刑法总则,法律系大一、大二的必修修了大半,彷彿忘记了自己还只是个外系的学生。
大三结束那年,我第一次这么认真的思考我的兴趣与未来。
几番思索后,我确定了志向—我想当一名律师,想当一个法律人。
因为我热爱这门学科富有逻辑的思考、也喜欢以沟通及有判准的解决问题方式;法律虽然未必使双方皆获得百分之百的满足,但在这套明确又富有弹性的法律体系下,经过数个法律人的努力、沟通抑或攻防,所得到的答案往往离真理也不远。
没有和太多人讨论。正确的来说,根本不太敢与别人多作讨论,因为当把愿望说出口时,所要面临的质疑往往比自己想诉说的多出太多了。于是大三那年结束的暑假开始,当经济系其他朋友跟同学在准备证照、公务员或研究所的考试,抑或为出国深造及就业作准备时,我自己偷偷地躲起来准备一年后的台大转学考;甚至连家人都被我朦在谷底(报名时不填自家地址,准考证被寄到一个好朋友的家里,只因为不想要被家里的人发现)。
最终的结果,在四百多个人报名取九人的激烈竞争中,有幸脱颖而出,顺利进入台大法律系就读,借由学分的抵免直接提编三年级。接着在台大法律系念了两年毕业,在毕业那年考上律师,隔年考上研究所,到现在取得执业律师资格,正式开始执业。
事后说起来虽然轻描淡写,但这一切实际上却都是发生在无数个重复性很高的日子之后(无论大太阳或下雨天都得到自习室待到闭馆的日子 ),说起来也并没有跟一般的法律人有太大不同;是一段有点曲折与艰辛的旅程没错,却也是每个法律人的必经之路。
二、对于民法总则的情有独钟 民法总则,是笔者人生中第一个接触到的法律科目,它带给了我不同的观点看待这个社会所发生的问题,也是人生中第一次把一本厚厚的大学教科书全部翻阅了不止一遍 。 甚至因为对于民法总则的兴趣,让我坚定决心转换跑道。
也因此,笔者对于民法总则一直存有特殊的情感,也更愿意花时间钻研在民法总则的问题上,所以当获得这个机会可以撰写这本关于民法总则的解题书时,笔者可以说是用尽自身的气力及脑细胞,只希望可以把这本书写到完美。也希望可以借由这本书,把自己对于民法总则的感动分享给读者,而帮助到困于考试的考生们。
三、致有梦成为法律人的读者 (一)生涯规划面:
如果读者是正在准备转学考尚未经国考荼毒的考生,无论是法律系学生抑或是外系生,笔者都很诚挚的建议可以先想想:自己为什么会想要成为法律人?是否对于法律有足够的兴趣?
笔者想说的是,纵使通过转学考,绝对不会是个结束,反而是许许多多更加险峻的挑战的开始。往后大大小小的考试(国考、研究所、公职人员……等)还有许多等着读者们去面对,每一关都不好过,如果没有坚定的兴趣,绝对只是痛苦的开端与无限循环。
(二)出了社会之后:
法律人无论立于什么岗位,又往往必须面对社会上许多最激烈的价值冲突与判断:
身为法官得判定人的生死、身为检察官得决定是否将眼前的嫌疑人予以起诉、身为律师得思考是否不顾一切地为当事人争取最大利益……等。多数的时刻,所谓社会上的「是非对错」,实际上都需要法律人的介入判断,甚至是实质的发生影响力。
如果身为法律人没有一个「说服得了自己」的价值观与理念,面对这些冲突,又怎么能处之泰然而不为所动?
(三)法律人的定位:
此外,对于社会上大大小小的议题,站在法律人的角度,又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过去一年,我们看到了318学运、关厂工人、国道收费员自救会、RCA工人团体诉讼……等。运用论述的专业,站在前线对抗失灵的国家机器与草菅人命的财阀,是法律人;而遇到了最受争议的多元成家法案、死刑存废、通姦除罪化的争议,往往最不被理解而与多数民意站在对立面的,亦是法律人。
笔者想说的是,法律人有这样论述的能力为后盾,其实可以为这个社会贡献很多,千万不要轻忽身为法律人所拥有的能力与影响力。笔者并不是要举着公平正义的大旗挥舞,只是想提醒:如果确信自己要当一个法律人,当对于社会上的不公不义有无法忍受的地方时,请不要轻易低估自己。
尽管勇敢地发出不平之鸣,去追求自己所相信的公平正义吧。
(四)学习法律的过程,笔者觉得每一步都很踏实,尤其在关注与参与前述的部分案子后,更加坚信法律是个有用的学科,是条值得走的路。希望读者们也能在法律的领域里发现这样的感动,并且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莫忘初衷。
四、谢词 感谢新保成出版社可以给我机会写这本书,接受我的各种提议,以及帮我弄出精致的排版;感谢爸妈容忍我奇怪的脾气、让我念了这么久的大学,以及接受我执意带回来养的三只小猫咪;感谢刘倍、正欣学长、韦铭曾经在转学考时给我大大的帮助;感谢良大每次面对我各种层面的问题,都给我许多良好的建议;感谢牛奶、丹丹、永桢、故主、威至时常揪我去好吃好玩的行程,可以说是忙碌生活里的小确幸;感谢王晨帮我起个有趣的艺名以及时常分享一些离奇有趣的生活故事;感谢政大科智所的同学时常带我花天酒地(误),以及给我每週一个下午的快乐时光;也感谢所有关心过我的台大法研所的同学、学长姊及法垒的好伙伴~
特别感谢过去转学考的家教学生许曜丞,不仅仅是错字还帮我认真校稿挑出法律论述上的瑕疵;特别感谢我的指导律师—陈宪政律师悉心的教导,赋予我很大的空间,让我可以自由地发展兼顾律师职业与研究所学业,以及容许我在下班后继续使用办公室来写这本书;最后,特别感谢点点,能在民法总则的课堂遇见妳,然后一路都有着妳的陪伴走到现在真是太棒了~
2015年5月,于政衡法律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