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總則 大學用書係列(經銷書)(一品)(二版)

刑法總則 大學用書係列(經銷書)(一品)(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刑法
  • 刑法總則
  • 大學教材
  • 法學
  • 教材
  • 一品
  • 二版
  • 法律
  • 犯罪
  • 法理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適用對象
  1.對刑法學有興趣者。
  2.法律係學生。
  3.對於刑法學需要全盤性理解的考生。

  適用時間
  無限製

  使用功效
  內容深入淺齣,讓初識刑法的學生也可以迅速學習。
  架構綱舉目張,快速提攜齣爭點要義。

  改版差異
  依最新修法修訂

本書特色

  本書為刑法總則,精要說明刑法的基本概念。全書文字簡潔清暢,讀者不必在重重濃霧中搜尋齣路,為理解所苦。刑法之路,可以有如田園牧歌,悠緩並富含生命情調。本書的許多章尾設有「案例與解題」,解題以考場上可能作答的時間與篇幅呈現,供讀者參照。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林東茂


  .學曆:
  中央警察大學法學士、法學碩士、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

  .經曆:
  屏東縣警察局巡官;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係講師、副教授,法律係教授兼係主任;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教授兼代所長。警察專科學校、國防管理學院法律係、東海大學法律係及法律學研究所、東吳大學法律係、中正大學法律係、政治大學法律係兼任教授。高普考、警察特考、司法特考典試委員及閱捲委員。

  .現職:
  東吳大學法律係專任教授。

  .著作:
  專書七本,發錶於期刊雜誌的學術論文約九十篇。專書包括:刑法總則、刑法分則、經濟犯罪之研究(已絕版);犯罪學(與林山田、林燦璋閤著);危險犯與經濟刑法;一個知識論上的刑法學思考;猶爭造化功-追憶山田師。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刑法的概念 3
第二節 犯罪與刑事立法 4
第三節 刑法典的結構 6
第四節 刑法與其他刑事學 7
第五節 刑法的社會功能 9
第六節 刑法的經濟分析 11
第七節 犯罪論體係簡說 14
第八節 刑法的概念定義 18

第二章 刑罰論  27
第一節 刑罰的意義與目的 29
第二節 刑罰種類 34
第三節 沒收 36
第四節 死刑 40
第五節 刑罰的節製措施 44
第六節 纍犯 49
第七節 保安處分 51
第八節 追訴處罰的障礙 58
第九節 刑法的從舊從輕原則 61
第十節 問題與迴答 62

第三章 規範上的犯罪分類  65
第一節 作為犯與不作為犯 67
第二節 單一犯與結閤犯 68
第三節 繼續犯與情況犯(狀態犯) 71
第四節 結果犯與舉動犯 73
第五節 具體與抽象危險犯 73
第六節 創設危險構成要件的理由 76

第四章 構成要件  79
第一節 構成要件概說 81
第二節 罪刑法定原則 83
第三節 行為的意義與法人犯罪 91
第四節 因果關係 94
第五節 相當因果關係說 98
第六節 客觀歸咎理論 100
第七節 信賴保護原則 110
第八節 主觀構成要件 112
第九節 案例與解題 115

第五章 違法性  121
第一節 緒論 123
第二節 消極構成要件理論 125
第三節 正當防衛 126
第四節 緊急避難 134
第五節 正當防衛與緊急避難的區分 140
第六節 依法令的行為 141
第七節 依上級公務員命令與業務上正當行為 144
第八節 得被害人承諾 146
第九節 推測同意、假設同意與義務衝突 151
第十節 案例與解題 153

第六章 罪責  165
第一節 罪責基礎 167
第二節 年齡 169
第三節 精神狀況 170
第四節 違法性的認識 176
第五節 原因自由行為 179
第六節 無期待可能性 183
第七節 案例與解題 185

第七章 不作為犯  189
第一節 純正與不純正不作為犯 191
第二節 作為與不作為的真義 192
第三節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評價次序 193
第四節 因果關係的評價 195
第五節 保證人地位 196
第六節 救助可能性 210
第七節 案例與解題 212

第八章 過失犯罪  219
第一節 前言 221
第二節 構成要件 222
第三節 違法性 240
第四節 罪責與可非難性 242
第五節 案例與解題 246

第九章 未遂犯  251
第一節 預備與未遂的界綫 253
第二節 普通未遂與不能未遂 259
第三節 中止未遂 269
第四節 非結果犯的中止與準中止犯 273
第五節 特殊犯罪型態的未遂 275
第六節 案例與解題 277

第十章 犯罪的參與  285
第一節 概說 287
第二節 直接正犯與共同正犯 287
第三節 間接正犯 292
第四節 教唆犯 293
第五節 教唆犯與間接正犯的區分 296
第六節 幫助犯 298
第七節 正犯與共犯的區分 301
第八節 共犯的從屬性 303
第九節 身分犯的參與 304
第十節 參與者的退齣以及逾越 307
第十一節 案例與解題 311

第十一章 錯誤  315
第一節 構成要件錯誤 317
第二節 禁止錯誤 322
第三節 包攝錯誤 324
第四節 附屬刑法中的禁止錯誤 325
第五節 容許構成要件錯誤 326
第六節 案例與解題 332

第十二章 競閤  337
第一節 概說 339
第二節 實質競閤 341
第三節 想像競閤 342
第四節 牽連犯 345
第五節 連續犯 345
第六節 法條競閤 350

第十三章 犯罪論體係的流變  353
第一節 前言 355
第二節 體係難以概括一切刑法概念 356
第三節 犯罪論體係的流變 359
第四節 古典體係 360
第五節 新古典體係 362
第六節 目的體係 365
第七節 新古典與目的體係的結閤 367
第八節 目的理性體係 369
第九節 二階層犯罪論體係 371
第十節 結語 373

第十四章 刑法的陰陽流轉  377
第一節 陰陽流轉的普遍性 379
第二節 法律裏的陰陽流轉 383
第三節 刑法裏的陰陽流轉 384
附錄:從妨害衛生物品罪談不法意識  388
 

圖書序言



  法律修正之後,圖書館裏的相關書籍就會成為垃圾,書店裏未修正的法律書也會形同過期食物。這是本書要改版的理由。

  刑法於2019年5月底有重要修正,殺人罪與傷害罪的許多條文皆有更動。這些修正呼應瞭我多年來的主張。這裏簡略提幾個修正。殺害直係血親尊親屬的處罰,不再是死刑或無期徒刑選科,而是依照殺人罪加重處罰二分之一。加工自殺罪不再混閤的規定,而是分彆規定「受請求殺人」以及「自殺參與行為」。過失緻死罪不再區分普通過失與業務過失,而是兩者閤併。傳染性病的傷害罪(第285條)是個無意義的多餘規定,終遭刪除,我在二十七年前就如此主張。

  分則的修正多少影響總則的適用。例如,傷害罪與過失緻死罪的法定刑都提高到五年有期徒刑,因此這兩個罪再也不能易科罰金。

  針對傳染性病罪的行為人,本來可以宣告強製治療,這個罪既經刪除,從此強製治療的對象主要是性侵犯。

  此次刑法修正,也涉及少數幾個總則的條文,比較值得注意的是追訴權時效消滅。依照第80條第1項第1款新增的但書,「發生死亡結果者,不在此限。」意指,殺人罪、強製性交罪、還有其他各類加重結果犯,本來的追訴權時效消滅均為30年;現在殺人既遂再也不能適用時效消滅製度,殺人未遂則不受影響。至於強製性交緻人於死、搶奪緻人於死、強盜緻人於死,等等,都不再適用追訴權時效消滅的規定。

  大法官釋字第775號解釋涉及纍犯製度。解釋文指齣,纍犯製度並不違憲,但是纍犯不分情節一律加重處罰的規定,則違反憲法罪刑相當原則。解釋文也指齣,刑法第48條:「裁判確定後,發覺為纍犯者,依前條之規定更定其刑。」這個規定違反憲法一事不再理的原則,應自本解釋公布之日(2019年2月22日)起失其效力。

  本書此次改版,除瞭因應刑法修正之外,內文也做瞭不少增刪。這裏無法一一細說。此外,加入兩個篇章,其一,刑法的陰陽流轉;其二,從妨害衛生物品罪談不法意識。刑法的陰陽流轉,是我在一次法理學研討會上的與談稿。不法意識這篇文章,是2019年1月29日應邀在最高法院演講的稿件。前文錶達瞭我對於事物核心的一些看法;後文則是對於不法意識的補充說明,引子則是妨害衛生物品罪。

  餘鞦雨說,作傢寫的一段話,如果不能感動讀者,這段話就白寫瞭。法律書籍要感動讀者,有如水中撈月,但是讓讀者親切的理解,卻應該做到。很多年來,我信奉「極高明而道中庸」,認為縱有深湛的智慧,也要平淡無奇的流露。如果反嚮的「極平庸而道高明」,便不可取。有些心靈講座或傳統武術的教導,就有故弄玄虛的嫌疑,搬弄深奧,可是經不起分析或交手。法律著作應該避免搬弄時髦的西方學說,使用拗口的文字敘述簡單的道理,宛如幼兒含著奶嘴學習大人說話。讀者自己也要勇於警惕,不受迷惑,當個真正的自由人。
 
林東茂
2019年11月8日寫於仙泉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我之所以選擇這本書,是因為我聽說它的作者是颱灣刑法界的權威專傢。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學習到最前沿的刑法知識。結果,讀下來之後,我發現這本書確實名不虛傳。它不僅涵蓋瞭刑法總則的各個方麵,而且對一些新的刑法問題進行瞭深入的探討。比如說,在講“網絡犯罪”的時候,它分析瞭網絡犯罪的特點,以及如何運用現有的刑法規範來打擊網絡犯罪。這種方式讓我覺得這本書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而且,這本書的語言也相當嚴謹規範,不會齣現模棱兩可的錶述。不過,我覺得這本書對於初學者來說,可能有點難度。它假設讀者已經具備一定的法律基礎,所以有些概念沒有進行詳細的解釋。希望後續版本可以考慮增加一些基礎知識的介紹,這樣就能更好地幫助初學者理解刑法。另外,書中的一些術語,使用得比較專業,對於非法律專業的人來說,可能難以理解。希望後續版本可以增加一些術語解釋,這樣就能更好地提高可讀性。

评分

這本《刑法總則》啊,說實話,剛拿到手的時候,心裏是有點忐忑的。畢竟刑法這門課,概念多、條文長,很容易讓人暈頭轉嚮。但讀瞭第一章之後,我就覺得這本教材跟其他幾本不太一樣。它不是那種純粹堆砌條文,然後照本宣科的類型,而是試圖把每個概念都放在一個比較大的社會背景下進行解讀。比如說,在講“刑罰目的”的時候,它不僅僅是列齣恢復社會秩序、預防犯罪之類的,還會結閤颱灣社會實際案例,分析不同刑罰目的在不同情境下的適用性。這種方式讓我覺得刑法不是抽象的規則,而是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而且,這本書的編排邏輯也相當清晰,從總論到分論,層層遞進,不會讓人覺得跳躍性太大。不過,美中不足的是,書中的一些案例,可能對於法律專業以外的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會有點睏難。希望後續版本可以考慮加入一些更通俗易懂的解釋,或者提供一些相關的補充材料,這樣就能更好地幫助我們理解刑法的精髓瞭。總的來說,這本書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刑法教材,它不僅能幫助我們掌握刑法知識,還能培養我們法律思維。

评分

說實話,我對刑法這門課一直沒什麼興趣,覺得它跟我們的生活相去甚遠。但為瞭考試,還是不得不硬著頭皮啃下來。之前看過幾本刑法教材,都覺得寫得太枯燥瞭,讓人昏昏欲睡。直到我遇到瞭這本,纔覺得刑法也可以寫得這麼有趣。這本書的作者,似乎對刑法有著濃厚的感情,他不僅僅是把刑法知識講清楚,還會把刑法背後的故事講齣來。比如說,在講“量刑原則”的時候,他會介紹颱灣早期量刑製度的演變,以及不同量刑製度對社會的影響。這種方式讓我覺得刑法不僅僅是一套規則,更是一種社會文化的體現。而且,這本書的語言也相當幽默風趣,時不時會冒齣一些俏皮話,讓人忍俊不禁。不過,我覺得這本書在理論深度方麵還有待加強。有些概念隻是簡單地介紹瞭一下,沒有深入探討其中的理論淵源,這對於我們想要深入研究刑法的人來說,可能不太夠。希望後續版本可以增加一些更深入的理論探討,這樣就能更好地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需求。

评分

我選這本書的理由很簡單,就是看它封麵上的“大學用書係列”這幾個字。想當年,我讀大學的時候,最怕的就是那些晦澀難懂的學術著作,看得我頭昏腦脹,最後隻能靠死記硬背來過關。所以,我希望這本書能盡量用平實的語言,把復雜的刑法概念講清楚。結果,讀下來之後,我發現這本書確實很符閤我的預期。它不像有些教材那樣,動不動就引用德國、日本的理論,而是更注重颱灣本土的實踐。比如說,在講“正當防衛”的時候,它會結閤颱灣法院的判例,分析在不同情況下,如何判斷行為人是否構成正當防衛。這種方式讓我覺得這本書更貼近我們的生活,也更容易理解。而且,這本書的排版也相當不錯,字體大小適中,行間距也比較閤理,不會讓人覺得視覺疲勞。不過,我覺得這本書在案例分析方麵還可以再加強一下。有些案例隻是簡單地描述瞭事實,沒有深入分析其中的法律問題,這對於我們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幫助不大。希望後續版本可以增加一些更深入的案例分析,這樣就能更好地幫助我們理解刑法的應用。

评分

這本書的特點,我覺得在於它的實用性。它不是那種純粹的理論著作,而是更注重刑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比如說,在講“犯罪構成”的時候,它會結閤颱灣常見的犯罪案例,分析如何判斷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這種方式讓我覺得刑法不是抽象的規則,而是可以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而且,這本書的編排也相當閤理,它把刑法知識分成幾個大的模塊,每個模塊又分成幾個小的章節,這樣可以讓我們更容易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不過,我覺得這本書在條文解讀方麵還可以再細緻一些。有些條文隻是簡單地翻譯瞭一下,沒有深入分析其中的含義,這對於我們想要準確理解條文的人來說,可能不太夠。希望後續版本可以增加一些更深入的條文解讀,這樣就能更好地幫助我們理解刑法的精神。另外,書中的一些圖錶,設計得不夠清晰,讓人難以理解。希望後續版本可以改進圖錶的設計,使其更易於閱讀。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