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官員收藏活動研究:以呂大澂及其友人為中心

晚清官員收藏活動研究:以呂大澂及其友人為中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白謙慎
图书标签:
  • 晚清史
  • 官員生活
  • 收藏史
  • 呂大澂
  • 書畫
  • 文化史
  • 士大夫
  • 近代中國
  • 文獻研究
  • 社會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書是白謙慎教授關於「吳大澄與中國文人文化的現代命運」這一整體研究計畫的階段性成果。作者以吳大澄及其周圍的官僚群體為中心,探討一個重要的學術問題:收藏活動的社會機制。晚清官員收藏活動得以展開,設計多種社會因素,包括藏品買賣的資訊傳遞、交通運輸和支付方式,以及晚清官員的收入和支出、官場各種禮金往來的規俗等。
晚清精英的社会网络与文化实践:以地方绅士的交游唱和为中心 图书简介 本书深入考察晚清时期中国社会权力结构的变迁,聚焦于地方精英阶层——特别是具有士人背景的乡绅、官员与地方名流——如何通过复杂的社会网络、日常的文化实践以及个人化的交往模式来巩固其社会地位、维护地方秩序,并参与到更为广阔的区域乃至全国性的政治与文化生活中。本书旨在超越传统的官僚史或纯粹的精英传记研究范式,以更细微的社会史视角,揭示晚清转型期精英群体内部的动态关系、身份认同的构建,以及他们在社会变迁浪潮中的适应与抗争。 第一部分:地方精英的社会图景与网络构建 本书首先勾勒出晚清地方精英群体的社会画像。这批人往往是科举制度的受益者,或是通过捐纳、军功等非常规途径进入权力阶层,他们不仅在正式的行政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更在士绅阶层中拥有无可匹 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我们考察了他们如何在地方上通过宗族关系、师生渊源、同乡情谊以及共同的文化偏好(如诗文唱和、书画收藏、宗教信仰)编织起一张复杂而具有韧性的社会关系网。 重点分析了“圈子”的形成机制。在信息流通相对缓慢、地方自治色彩浓厚的背景下,人脉关系成为精英阶层获取资源、信息、政治资本和声望的最重要途径。本书通过梳理地方志、家谱、私人信札和日记等一手文献,详细分析了这些关系网的渗透性、排他性及其功能性。例如,如何通过一个有影响力的官员的举荐,使得一个地方的士绅子弟得以进入京师的仕途;或者,某个士绅在地方遭遇困难时,如何调动其在省城或京城的朋友网络寻求庇护。这些网络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政治风云变幻中,不断进行重组与调整,展现出极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第二部分:文化实践作为身份的标识与联络的媒介 晚清精英的交往活动远非简单的政治联络,而是一种高度仪式化和审美化的文化实践。本书将重点剖析“文会”——包括雅集、诗社、书斋酬唱、书画交流等活动——在精英社交中的核心地位。这些活动不仅是消遣,更是精英身份的公开展示和对文化资本的投资。 我们详细考察了雅集活动的组织形式、参与者构成及其背后的规范。诗词唱和是其中最普遍且重要的形式,它不仅考验个体的文学素养,更是对集体记忆和共享价值的确认。通过分析特定时期的诗集和文集中的题咏、酬答,可以窥见不同派系、不同年龄层精英之间的思想碰撞与情感交流。 此外,礼品交换与馈赠体系是研究的另一重要维度。从珍稀的书籍、碑帖到奇石古玩,每一次郑重的馈赠都承载着特定的社会意义,是维护人情、表达敬意、巩固友谊的物质载体。本书将论证,这些文化实践构成了精英群体内部的“隐秘语言”,只有圈内人才能完全理解其深层含义,从而有效地起到了社会区隔的作用。 第三部分:地方精英与国家权力的互动与张力 晚清是中央权力不断渗透和地方权力不断寻求平衡的时期。本书探讨了地方精英如何在维护自身利益与响应国家政策之间进行周旋。在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面前,地方精英的行动力成为决定局势的关键因素。 我们分析了地方绅士和候补官员们如何组织团练、筹集军费、协助地方治理,并借此机会提升其在地方的实际权力。这种“准官方”角色的扮演,既是对朝廷的忠诚体现,也是他们争取政治资本和巩固地方主导权的有效途径。通过对特定区域(如江浙或两湖)的案例研究,本书揭示了地方精英在应对危机时,其私密网络如何迅速转化为具有实际动员能力的社会组织力量。 同时,本书也考察了精英群体内部在面对新思想、新制度时的分化。部分精英积极拥抱变革,成为改革的推动者;而另一些则倾向于保守,利用其传统的人脉资源来抵制或缓和自上而下的冲击。这种内部张力,深刻影响了晚清的现代化进程。 第四部分:交往实践中的情感世界与个人体验 超越宏大的历史叙事,本书最终回归到个体精英的情感世界。通过对私人信件和日记中关于友谊、别离、忧思、乡愁的记录进行细致梳理,我们试图还原这些精英在特定历史情境下的内心体验。 晚清时期,政治上的不稳定和宦海浮沉的无常感,使得“友谊”的价值被空前强调。朋友间的相互慰藉、对理想社会的共同期许,构成了他们在复杂世界中赖以支撑的精神支柱。本书探讨了“知己”这一概念在晚清精英社交中的深化,以及这种情感联结如何超越了单纯的功利目的,形成了一种具有高度伦理色彩的社会规范。 总结与意义 本书通过对晚清地方精英交往网络的细致描摹和对其文化实践的深入剖析,旨在提供一个理解晚清社会运作的微观视角。它强调了在国家权力结构松动、社会形态剧烈转型的背景下,非正式的社会关系和共享的文化仪式,如何成为维护精英群体稳定、塑造地方政治生态、并最终影响国家走向的关键变量。本书的结论将有助于学界更全面地理解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韧性与变异,以及近代中国精英阶层的复杂面向。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白謙慎
 
  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1982年畢業後留校任教。1985年考入該校研究生院,一年後赴美國羅格斯大學攻讀比較政治博士學位。1990年在獲碩士學位和修完比較政治博士課程後,轉學至耶魯大學攻讀藝術史,1996年獲博士學位。
  1995-1997任教於西密執安大學藝術系。
  1997年至今任波士頓大學藝術史系中國藝術史教授。2004年獲終身教席。
  2015年7月後任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教授,現為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院長。

图书目录

上篇文物市場與收藏
一、導言:收藏史研究的文獻問題
二、青銅器收藏
三、書法與繪畫
四、拓片市場
五、何謂收藏?
 
中篇資訊、票號、運輸:收藏活動的網路因素
一、信息
二、票號
三、運輸
四、餘論
 
下篇吳大澄的收支與收藏
一、吳大澄的收入
二、吳大澄的主要支出
三、收支與收藏
餘論:吳大澄的古器物研究與近代學術轉型
參考文獻

图书序言

  • ISBN:9789888675678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5.5 x 22.8 x 1.52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