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圖解FJM吳若石神父足部反射健康法:全新定位89處足部反應區,更易施作的人體自癒與保健醫典

最新圖解FJM吳若石神父足部反射健康法:全新定位89處足部反應區,更易施作的人體自癒與保健醫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吳若石
图书标签:
  • 足部反射
  • 足疗
  • 健康
  • 保健
  • 按摩
  • 吴若石
  • 自疗
  • 图解
  • 医学
  • 养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國際反射學家協會(ICR)大會上發表,
現今足部反射學最全面、精準的89個足部反應區。
提供最系統性的觀點、最細緻的手法,
全方位守護你的身體機能,預防各種疾病。
 
  FJM,全名為:吳若石神父足部反射健康法(Fr. Josef's Method of Reflexology),是吳若石神父及其團隊花費了四十年的時間,鑽研成就的一套全面、具體、細膩的足部反射健康法。它不但可以緩解病徵、預防疾病的發生,更可用於銀髮族的照護之用。
 
  FJM最大的特徵是,有別於坊間其他的足部反射學,將足部的反應區分做60餘處來施作,甚至仍稱「足部反射學」這門有百餘年歷史的新科學,為「腳底按犘」這樣的民俗療法名號。FJM不但將足部反射學重新正名,也不間斷地研究、學習,讓更多的足部反應區被發現,目前已將深藏於足部的反應區找出了89個,這是極為難得之事。
 
  別再認定足部反射學只有60 多處反應區,FJM足部反射健康法讓你真正認知到足部反射學的細膩;89個反應區才是王道,才能全方位守護身體機能。
 
  這是第一本最全面、有系統的FJM吳若石神父足部反射健康法全圖解,搭配清晰的說明,一次將吳神父和團隊鑽研長達40年的心血結晶傾囊相授!重新定義「足部反射學」的科學地位。將足療的歷史、沿革,在台發展的歷程做了有系統的整理。
 
名人推薦
 
  李  文 │陽光基金會創辦人
  黑幼龍 │卡內基訓練機構董事長
  蔡淑鳳 │衛福部照護司司長
深入探索身心平衡的智慧:全面解析人体自愈与健康实践指南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实用的身体自愈与健康维护的深度指南。它跳脱出单一的按摩或反射疗法范畴,而是从更宏观的角度审视人体的复杂系统,结合传统医学的精髓与现代科学的认知,构建起一套多维度、可操作的健康实践框架。 第一部分:人体自愈机制的深度解码 本部分将详细阐述人体固有的修复与平衡能力。我们首先会探讨“自愈力”的生理学基础,包括细胞再生、免疫系统的动态调节,以及神经内分泌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核心作用。 稳态的艺术: 深入解析身体如何通过复杂的反馈回路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我们将讲解荷尔蒙、神经递质与淋巴循环在协调生理功能中的相互关联,以及当这些系统失衡时可能引发的早期信号。 炎症与修复的辩证关系: 区别良性(急性)炎症与慢性炎症。慢性炎症被认为是许多现代疾病的温床,本书将指导读者如何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引导身体从“防御模式”切换到“修复模式”。这部分内容将包括对炎症标志物的解读,以及非药物干预手段(如特定的营养素组合)如何支持这一过程。 微循环与组织灌注: 强调血液、淋巴液和组织间液在营养输送与废物清除中的关键地位。我们将探讨影响微循环效率的常见因素(如久坐、压力、脱水),并提供具体的活动和呼吸练习来优化这些基础的生命流动。 第二部分:基于功能解剖学的身体评估与干预 本书摒弃了将身体视为孤立部位的传统观念,转而采用整合性的功能解剖学视角。我们着重于理解身体的运动链和筋膜网络如何影响整体健康。 筋膜的“第六器官”理论: 详细介绍筋膜系统不仅是肌肉的包裹物,更是信息传递与力量传导的动态网络。通过对不同层次筋膜的认识,读者将学会如何识别和释放因长期姿势不良或创伤留下的“能量锁”。 姿势力学与生物力学评估: 教授基础的自我姿态评估方法,识别常见的体态偏差(如圆肩驼背、骨盆前倾/后倾)。重点阐述这些偏差如何通过肌肉张力的不平衡,对内脏功能、呼吸效率乃至情绪状态产生连锁反应。 呼吸的深层作用: 呼吸被视为连接自主神经系统与身体的桥梁。本章将提供多种呼吸技巧的进阶练习,不仅仅是增加氧气摄入,更重要的是通过膈肌的运动来按摩内脏,刺激迷走神经,达到深度的放松与平衡。 第三部分:整合性的自然疗法实践 这一部分提供了多样化的、经过实践检验的非侵入性健康工具包,强调个体化应用。 营养学与肠道健康: 肠道被称为“第二大脑”。我们将探讨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如何影响免疫力、情绪和营养吸收。内容包括建立支持健康肠道的饮食结构,以及如何利用发酵食品和益生元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理。 植物疗法的基础应用: 介绍几种常见且安全的药用植物(如姜黄、洋甘菊、接骨木果)的有效成分及其在抗炎、助眠和免疫支持方面的应用。本书会明确区分传统用途与现代科学验证,并给出安全的剂量参考范围。 情绪与身体的连接: 探讨心理压力如何在生理上表现为肌肉紧张、消化不良或失眠。我们将介绍基于正念(Mindfulness)和身体扫描(Body Scan)的技术,帮助读者建立对自身情绪和身体信号的更高觉察力,学会如何主动“下载”累积的压力。 第四部分:构建个性化的健康蓝图 最终目标是帮助读者从被动接受治疗转变为主动管理健康的主导者。 健康日志与反馈循环: 引导读者建立详细的健康记录系统,追踪睡眠质量、能量水平、消化状况和情绪波动。通过分析这些数据,读者可以精确地了解哪种干预措施对自己的身体最为有效。 长期健康的可持续性: 讨论如何将这些健康实践融入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使之成为一种无压力的日常习惯,而非临时的“补救措施”。强调微小、持续的改变比剧烈的短期冲刺更具长期价值。 本书的宗旨在于,通过对人体复杂机制的清晰阐述和对实用工具的细致指导,赋予每一位读者掌握自身健康方向的清晰路径与坚定信心。它是一本指导您如何理解、倾听并最终优化您身体自身卓越自愈能力的全面参考书。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吳若石神父(Fr. Josef Eugster)
 
  瑞士人,現定居台灣台東縣。1978年自學腳底按摩治癒關節炎後,1980年返國進修專業,而後返台開始熱心服務教友,經媒體競相報導其神奇療效,於文經社出版台灣第一本腳底病理按摩專書。
 
  吳神父腳底按摩在華人地區名聲斐然,國際間亦享有盛譽,受益者不計其數,逐被稱為「腳底按摩之父」。2011年登上國際反射名人堂。2017年8月獲頒台灣身分證。
 
  著有《吳神父新足部健康法》、《吳神父簡易足部健康法》、《吳神父兒童足部健康法》、《圖解吳神父腳部按摩保健法》、《圖解吳神父腳部按摩保健法2》、《足療自癒》、《兒童足療》等書。
 
胡齊望

  吳若石神父全人發展協會首席講師
  1960年生,台灣花蓮人。
  學歷:台東師院教育研所
 
  經歷:曾在高中、大學任教。吳若石神父全人發展協會常務理事;吳若石神父全人發展協會首席講師;建立「吳若石神父足部反射健康法」全球檢測系統。
 
  除了在大台北與台灣地區開設「吳若石神父足部反射健康法」講座與培訓課程外,2016年開始也在中國河北省景縣等,協助建立中國地區「吳若石神父足部反射健康法」教學與檢測中心,並展開亞洲地區的教學推廣工作。

图书目录

推薦文
自序
第一章 關於FJM的故事
各古老民族的共同經驗
反射健康法的歷史足跡
反射學的誕生
邁入現代的反射療法
FJM吳若石神父足部反射健康法 (Fr. Josef’s Method of Reflexology)
FJM的發展歷程
FJM的時代任務
 
第二章 認識FJM
反射學的定義與內涵
FJM的反射學原理探討
全人生適用的FJM
FJM是保護施作者的足部反射健康法
FJM有符合不同需求的教育訓練課程
FJM是傳遞愛的工具
FJM的功效
FJM病理反應
 
第三章 FJM的施作原理
「天主之愛」的施力方式
FJM施作順序
施作足療需用多少力
施作的速率與方向
施作的時間
施作的間隔
區域連續性手法
如何經由FJM與身體對話
施作完FJM後要多喝水
FJM施作時的反應現象
接受完FJM後的反應現象
如何配合FJM以達到健康
與FJM運用相關的一些理論探討
 
第四章 FJM的生理地圖
編號1:大腦 Cerebrum 反應區 
編號2:腦垂體 Hypophysis 、下視丘Hypothalamus 反應區
編號3:額竇 Ethmoid sinus 反應區 
編號4:顳葉 Temporal lobe 反應區
編號5:小腦 Cerebellum 反應區 
編號6:頸部 Neck 反應區 
編號7:血壓調整點 Adjust blood Pressure 反應區 
編號8:副甲狀腺 Parathyroid gland 反應區
編號9:脾經刺激點 Spleen meridian反應區
編號10:甲狀腺 Thyroid 反應區
編號11:額葉關聯區 Frontal sinus 反應區
編號12:眼睛Eyes反應區
編號13:耳朵 Ears 反應區 / 編號14:鼻 Nose 反應區 
編號:15上顎 Maxilla 反應區 /編號:16下顎 Mandible 反應區
編號17:扁桃腺Tonsils 反應區
編號18:頭夾肌 Splenius capitis muscle 反應區
編號19:牙齒 Teeth 反應區
編號20:上身淋巴 Lymph: upper body 反應區 
編號21:頸椎 Cervical vertebrae 反應區
編號22:胸椎 Thoracic vertebra 反應區 
編號23:腰椎 Lumbar vertebrae 反應區
編號24:薦椎 Sacral vertebrae;Sacrum 反應區
編號25:肩關節 Shoulder joint 反應區
編號26:上肢 Upper Limb 反應區 
編號27:肘關節 Elbow joint 反應區
編號28:膝關節Knee joint反應區
編號28:膝關節  Knee joint 反應區
編號30:氣管/食道 Trachea/esophagus 反應區 
編號31:胸淋巴導管與右淋巴幹thoracic duct;right lymphatic duct、胸腺Lymph thymus 反應區
編號32:胸、乳部 Breast反應區
編號33:內耳迷路 Labyrinth 反應區
編號34:肩胛骨 Scapula反應區
編號35:橫隔膜 Thoracic Diaphragm 反應區
編號36:肋骨 Ribs反應區
編號37:腰痛點 Waist, hips (referred pain) 反應區
編號38:斜方肌 Trapezius反應區
編號39:肺 Lung反應區 / 編號40:心 Heart 反應區
編號41:賁門 Cardia反應區
編號42:胃(左腳)Stomach(left)反應區
編號43:胰臟(左腳)Pancreas(left)反應區
編號44:十二指腸(左腳)Duodenum(left)反應區
編號45:腎臟 Kidney反應區 / 編號46:腎上腺 Suprarenal反應區
編號47:脾 Spleen反應區
編號48:腹腔神經叢 Celiac plexus反應區
編號49:胃(右腳)Stomach(right)反應區 
編號50:幽門 Pylorus反應區
編號51:胰臟頭(右腳)Pancreas(right)反應區 
編號52:十二指腸(右腳)Duodenum(right)反應區
編號53:膽 Gallbladder 反應區 / 編號54:肝 Liver反應區
編號55:輸尿管 Ureter反應區 / 編號56:膀胱 Bladder 反應區
編號57:盲腸 Appendix 反應區
編號58:迴盲瓣 Ileocecal valve 反應區
編號59:升結腸 Ascending colon反應區
編號60:橫結腸 Transvres colon反應區
編號61:小腸 Small intestine 反應區
編號62:降結腸 Descending colon 反應區
編號63:乙狀結腸 Sigmoid反應區
編號64:肛門、直腸 Anus;Rectum 反應區
編號65:骨盆腔內器官 Pelvis 反應區
編號66:內尾骨Coccyx(medial)反應區
編號67:外尾骨Coccyx(posterior aspect)反應區
編號68:尿道、陰道、陰莖 Urethra;vagina;penis 反應區
編號69:子宮或攝護腺(前列腺)Uterus;prostate 反應區
編號70:內髖關節 Hip joint (Medial) 反應區
編號71:內側骨盆淋巴 Pelvis Lymph glands(Medial)反應區
編號72:鼠蹊淋巴、輸卵管、輸精管 Lymph glands(Groin;Oviduct)反應區
編號73:腹部淋巴 Lymph glands(abdominal region)反應區
編號74:直腸、痔瘡 Rectum;Hemorrhoids 反應區
編號75:內側坐骨神經  Sciatic nerve(outside of foot)medial反應區
編號76:卵巢或睪丸 Ovary;Testis 反應區
編號77:外髖關節 Hip joint(posterior aspect)反應區
編號78:外側骨盆淋巴 Pelvis Lymph glands(lateral)反應區
編號79:軀幹淋巴 Lymph glands(torso)反應區
編號80:薦椎痛點 Sacrum(referred pain)反應區
編號81:外側坐骨神經Sciatic nerve(outside of foot)lateral反應區
編號82:小腹肌肉放鬆區 Relaxation of the abdomen反應區
編號83:舌 Tongue反應區
編號84:太陽神經叢 Solar plexus 反應區
編號85:支氣管 Bronchial反應區
編號86:內側坐骨神經痛點 Sciatica(referred pain);medial view反應區
編號87:外側坐骨神經痛點 Sciatica(referred pain);lateral view反應區
編號88:腳背心臟Heart(torso)反應區
編號89:腋下淋巴Axillary lymph 反應區
 
第五章  身心療癒的FJM
身體是機器嗎?
腳是整個身體的縮影
FJM的身心整合與五行中的五種情志
情緒對五臟的影響
五種情志的根源與影響
FJM的生命療癒工作
FJM師傅該有的生命療癒特質
 
後記

图书序言

  • ISBN:9789576637940
  • 叢書系列:health
  • 規格:平裝 / 384頁 / 17 x 23 x 2.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推薦文
 
FJM是健康的藝術
 
  2020年4月28日吳神父、林秘書長及胡顧問來訪,吳神父盼望在台研發30多年的「FJM足部反射健康法」能根留台灣。於是2020年5月我們便開始籌備,共有16位護理師、2位照服員參與。
 
  我們利用週末學習「FJM足部反射健康法」的課程,經過約莫半年時間,完成近100小時課程。檢測前,因為需要跟至少6位不同的FJM師傅,進行18次足療練功夫,所以我們走訪台東長濱天主教堂、台北、台中、台南、高雄的FJM駐點實習。過程中,很多人勸退我說:「不用學啦」「不可能」,也「學不會」。但憑著「相信」,我完成了培訓,也通過檢測,證書號是R109277。
 
  FJM足部反射健康法最大的特色不是透過「說」,而是藉由「專業手法」的「沉力」進入足部反射區,以促進人類身體原本擁有的自療(Healing)能力。「沉力」是愛,那種愛叫做疼惜,疼惜受苦的身心靈。「沉力」只能意會,難以言傳,但我還是想試著說說我所體驗的「沉力」是什麼?
 
  沉力是「沉、穩、走」的助力!「沉」是慎重的思辨做定位,「穩」是用安健的力道、「走」是為了交互的提起與放下的前進動作。「沉、穩、走」的FJM手法是陪伴的推力,目的是啟動人原本就擁有的自癒機能,是最自然的健康促進,所以吳神父說FJM是為了減輕人的痛苦,增加人的喜樂。
 
  我是護理師,而護理師始祖南丁格爾曾說:「護理是科學、也是藝術,護理的目的就是健康促進、恢復與維持健康,健康需求在哪兒,護理就在哪兒。」當「護理」遇見「足部反射健康法」;護理,給您(護理的台語發音),護您足療,護您健康,FJM足部反射健康法似乎同時代言了減輕症狀不適的非藥物性、非侵入性治療的全人照護 (Holistic Care)。 Caring X FJM,是美麗的相遇,讓人喜樂!而意外的驚喜是,足部反射健康法的早期發現者之一:印在哈姆 (Eunice D. Ingham,1889-1972),她也是護理師!
 
  臣服在FJM學習中,我體驗到「情緒的交付」「沉默最大聲」「苦行最有力」「人生不只是為了自己」「被擁抱的愛」等等。我知道那就是吳神父最喜歡的一首歌〈活出愛〉的意涵,FJM可以成為對人的祝福,FJM不只是健康的科學,更是健康的藝術!
 
  全民健保是台灣之光,需要全民共同來守護。吳神父說:「FJM是一家二人會,省下醫療費」。接下來,借用吳神父常說的話(台語):「敬你一杯茶,給您沒問題」「敬您一杯水,讓您繼續水!」。
 
蔡淑鳳 PhD, RN, FAAN
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 司長
 
自序
 
  我經常對我們協會的研究團隊說:「足療不是只有技術。」這句話很難令人聽得懂;因為,如果對FJM沒有深刻的認識,是沒有辦法理解的。以往足療的書大多沒有談到這個部分,很高興在這本書中,我們終於觸碰到這個部分了。
 
  做為天主教的神父,祈禱是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人有看得到、摸得到的身體;也有看不到、摸不到的精神。每天吃的食物、喝的飲水,是身體所需要的;而祈禱則是精神的糧食。
 
  一個健康的人,不僅身體需要照顧,心理、靈性的精神層面也需要照顧。我不僅為自己祈禱,也要常常為親人、朋友祈禱,更需要為和我不熟或不喜歡我的人祈禱。我們常說要吃健康的食物,為他人祈禱,特別是為傷害你的人祈禱,就是餵養精神的健康食物。所以FJM的師傅們在為他人服務前,也會先為對方祈禱的。
 
  1977年我引進足部反射學,就是為了減輕別人的痛苦,增加別人的喜樂。1979年我研究並開始推廣這個健康法,就是為了要讓世人增進健康,緩解疼痛。在我和研究伙伴們不停的驗證過程中,我們發現除了操作手法外,心理情緒對身體的健康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如何經由FJM,對人的身、心、靈產生療癒的效果,是我們研究團隊要努力的方向。
 
  我們花了很大的努力,將現今經過驗證的89個反應區,在這本書上詳細的羅列出來;我們也將心理情緒對身體的影響呈現出來。2020年11月14日,在長濱鄉的長光村,我們的健康服務中心舉行了動土典禮。這兩件事情都是我多年的心願,賴天主仁慈,讓我在有生之年得以目睹親歷。
    
吳若石│長濱天主堂神父

用户评价

评分

台灣的書籍市場上,這類型的健康書非常多,但大多是文字多過圖片,不然就是圖片顏色單調、線條粗糙。光是「圖解」這兩個字,對我來說就已經是一個很大的加分項了。我希望這本的圖解是採用高品質的彩色印刷,能夠清晰地標示出每一條界線、每一個小小的反應點。畢竟腳底的皮膚紋理複雜,很多細微的區別,如果沒有精美的視覺輔助,光靠文字描述是很難掌握的。而且,對於像我這樣,需要對家裡不同成員進行按摩的人來說,清晰的圖示能讓我快速切換目標對象。例如,小孩的腳比較小,反應區的相對位置可能和成人不同,如果書中能特別為不同群體提供調整後的圖示,那簡直是太貼心了。我期待這本書能成為一個視覺化的工具,讓複雜的足部結構變得簡單易懂,讓我在操作時能充滿信心,而不是在每次按摩前都得翻閱好幾次才能確認自己找對了位置。

评分

這本足部反射區的書,光是看到「全新定位89處足部反應區」這幾個字,我就覺得很有感,畢竟之前看過幾本老派的,常常講的點位都對不上,操作起來就綁手綁腳的,很怕按錯地方沒效果還傷到人。這本的編排看起來就非常直觀,圖解的清晰度想必是下了不少功夫,畢竟光是腳底板的地圖就夠複雜了,要是圖不夠精細,我們這些非專業的,光是找穴位就要花上半天。我特別期待它在操作手法上的描述,吳若石神父推廣這麼久,肯定累積了很多實戰經驗,希望能看到更貼近生活的按摩技巧,像是平常久站、久坐、或是常穿高跟鞋的OL們,哪些區域特別容易累積毒素,需要加強按壓。坦白說,台灣的養生風氣很盛,但真正能長期堅持的並不多,主要就是因為方法太學理化、太難上手。如果這本書能把複雜的醫理轉化成簡單易懂的步驟,讓大家在家就能輕鬆成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小幫手,那這本書的價值就不只是幾張圖譜可以衡量的了,它可能變成我廚房裡食譜之外,另一個常備的「急救手冊」。我真的很希望它能打破一般人對反射療法「玄之又玄」的刻板印象,把它變成一種日常保健的習慣。

评分

每次看到這種強調「自癒與保健醫典」的書名,我都會忍不住想,這是不是又是一本只會講理論,卻沒有實用性的工具書?畢竟,我們在台灣,環境壓力大,工作節奏快,真正需要的不是落落長的經絡學解釋,而是「我現在頭痛/胃不舒服/失眠,我該按哪裡?按多久?」的即時解答。這本書如果真的能做到「更易施作」,那就太棒了。我對「全新定位89處」這個數字很敏感,這意味著它可能參考了最新的醫學研究,或者結合了華佗夾脊穴的觀念,把過去模糊的區域做了更精準的劃分。我期待它在編排上能像醫學圖鑑一樣,左邊是詳細的解剖圖(當然是足部反射區的圖),右邊就是對應的症狀列表和精準按壓手法,最好還能附上不同年齡層的注意事項。因為我們家裡有長輩,他們對於用力過猛的按摩是比較敏感的,如果能針對不同體質、不同年齡層設計出「溫和版」和「加強版」的手法,那就更貼心了。總之,我希望它是一本「實戰型」的指南,而不是一本放在書櫃上積灰塵的參考書。

评分

從書名來看,這顯然不是一本只講「舒壓放鬆」的休閒讀物,它帶有強烈的「醫學實用性」。我個人比較注重身體的內在調理,而非表面的舒適感。因此,我非常關注它對「內臟系統」反應區的細節描述。例如,在處理現代人常見的「三高」問題時,哪些足弓或腳趾的特定區域需要特別關注?或者,對於經常外食的上班族,肝臟和膽囊的反射區在圖譜上是如何呈現的,以及按壓的順序和力度應該如何搭配?我希望看到的是一種由內而外的調理邏輯,而不是零散的「頭痛按這邊、胃痛按那邊」的拼湊。如果它能提供一套完整的「循環調理」方案,讓讀者可以按照身體狀況(比如先處理消化系統,再處理循環系統),循序漸進地進行,那對我來說,這就是一本可以長期遵循的養生藍圖,而不是一本用完即棄的速成指南。

评分

說實話,台灣人對足部按摩的接受度很高,從夜市的腳底按摩到診所的物理治療,大家都不陌生。但問題出在,多數的按摩師傅都是靠經驗和手感,很少有人能明確說出你按的哪個點對應到哪個內臟器官。這本如果能將吳神父的體系發展得更系統化,對於我們這些想自我保健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我特別好奇它對於「疼痛點」的解讀會有多深入。傳統上,反射區的疼痛點通常代表該器官有問題,但這個「問題」的嚴重程度很難判斷。這本書有沒有提供一個量表或指標,讓我們分辨這個點的痠痛是「輕微的疲勞堆積」還是「需要立即就醫的警訊」?這才是從「保健」跨越到「醫典」的關鍵。如果它能幫我們建立起一套自我監測的系統,而不是單純提供一堆按壓技巧,那這本書的價值就能遠超於市面上其他按摩書的層次。我希望它能展現出足反射學在現代預防醫學中的地位,而不是被視為一種邊緣的民俗療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