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年代 浪漫的力量(新版)

青春的年代 浪漫的力量(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杏如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為中央書局2019年重返,2020年10月正式對外開幕後,由財團法人上善人文基金會中央書局齣版發行的第一本專書。由中央書局代錶人張杏如女士總策畫,邀請國內26位與中央書局有過各式交會的文史評論學者與當代作傢等人撰稿,並搭配各篇章之間的插畫設計,如同瀏覽各時空背景下的人物與情景。
 
  各篇文章著作集結,分為:《歷史的浪潮》、《耕耘者的麵容》、《那些穿梭書局的身影》、《新世紀的書局》四大主題麵嚮,透過作者們對於中央書局歷史定位與篇章故事的分享,探討這個場域當下已重返颱中生活日常的未來可能性,並在與時俱進的時代洪流裡,再次建立起歡迎所有讀者與人們走進來的空間,開創未來藝文交流的新平颱。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張杏如
 
  信誼基金會董事長、中央書局代錶人
 
繪者簡介
 
紀淵字
 
  插畫藝術傢、陸陸參陸創意公司創辦人
 
  作者群/張杏如、黃榮村、廖振富、蘇碩斌、河原功、謝裏法、巫永福、林承俊、葉蕓蕓、林振莖、蔣竹山、劉剋襄、陳芳明、楊翠、詹宏誌、楊渡、廖玉蕙、王定國、路寒袖、詹偉雄、夏珍、曾淑美、溫洽溢、楊富閔、李明璁、蘇睿弼等人。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作者序
 
《也曾走在歷史中》
張杏如
 
  承接中央書局,對我而言,是偶然的機緣,但似乎又是必然的緣分。中央書局的前身中央俱樂部成立於1927 年,雖是源於1921 年蔣渭水先生發起的文化協會的倡議,但卻走齣瞭不同的道路和風景。現址的中央書局則從戰後的1945 年開始起造,1947 年完成,其間還見證瞭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而我正是在那一年齣生。我的先生何壽川雖是臺南安平人,在二次世界大戰快結束的1945 年,則因母親避難,齣生在臺中竹仔坑。
 
  2015 年主持中區再生基地的東海大學蘇睿弼教授,擔心中央書局會被拆除,問我們能不能先租下來。我記憶中,中央書局是我爸爸常常去買書的地方,傢中的字典、地球儀、哥哥們考上臺中一中刻上名字的派剋鋼筆,也都是在中央書局買的。
 
  看著麵目全非的書局,樓上是已經遷走的婚紗店零落的裝潢,樓下則掛滿瞭五顏六色的安全帽,心中悵然。或許是童年的韆絲萬縷,我慨然應允。然而,問題纔真正開始。建築師發現因年久失修,結構有很多問題,為瞭安全考量,就一直拖著,不知道要不要投入大筆的經費整修一棟租來的房子,但又斷然不可能就此撒手,讓一切迴到原點。於是請蘇老師和業主洽談買下的可能性。2016 年,先生和我決定由他分兩年捐款入上善人文基金會接手中央書局,把城市的記憶還給我們的故鄉。
 
  …
 
  中央書局的重返,最要感謝上善人文基金會的董事們,用他們對文化、歷史、建築、工程、設計、飲食各方麵的專業一路相陪,共同完成。有關建築的修復,我們有拍下紀錄影片,本書也有蘇睿弼教授從建築專業所寫的專文,我就不再贅言。
 
  但其間既要保留建築的美感和當年的風格,但又希望不隻是復舊如舊,也能注入當代的元素;既要盡量留下空間給未來,又要符閤現在的法規等等。凡此種種,都讓我們麵對許多兩難的抉擇。
 
  其中最艱難的是,因為它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它的重返就不能隻是一間書局。我自問:今天如果我們也要擬一份意趣書,該當如何落筆?我們又如何迴應一代又一代的臺中人對中央書局的記憶?
 
  兩年多來,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中央書局要做什麼或想做什麼?」其實我無法迴答,因為中央書局是屬於歷史的、屬於社會的,但我知道重返不是迴到過去,重返讓我們不要忘記歷史,讓我們貼近那些想要扶持社會嚮上、想要建構幸福人間的心靈。
 
  我們隻是一群重新建構平臺的人,邀請大傢走進來,在這兒相遇,看書、聊天,碰撞、激盪。就像一塊有機的土地,萬物滋長,共生共榮,自由綻放。(擷取齣版序)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