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文章:全國特優寫手實作會考作文

大作文章:全國特優寫手實作會考作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明進
图书标签:
  • 作文
  • 写作
  • 会考
  • 语文
  • 技巧
  • 提升
  • 实战
  • 应试
  • 指南
  • 名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會考作文怎麼寫才能拿高分?

  建中名師X全國語文競賽作文特優名師,會考作文實戰攻略!
  20篇歷屆作文考題詳解,建立寫作信心,考前必讀!

  本書收錄20年來歷屆國中基測和會考作文考題,由執教40年的建中名師林明進老師和國語文競賽常勝軍柯方渝、徐高鳳老師,教你從拿到題目到下筆寫作,如何善用「作文五力」,快速養成立即見效的作文實戰攻略!

  ●審題力:圈畫「重點提示」以及「關鍵字詞」,鮮活地引導多元思考的方向。
  ●運思力:從不同角度去立意取材、凝鍊思維,聚焦題目所涉及的感受、看法。
  ●取材力:就「親身經驗」和「周遭觀察」,選擇熟悉、深刻並且新穎的素材。
  ●組織力:清楚拆解段落架構並且敘寫成故事情節,再進一步組織成完整文章。
  ●修飾力:用「場景法」、「映襯法」等方法修飾文章,產生細膩生動的感染力。

  書中除針對考題抽絲剝繭,為你畫出需要注意的重點,並提供「除雷小幫手」指出寫作時容易犯的錯誤,掃除作文盲點,更有老師們親自撰寫的精采範文、錦囊妙句,讓大家可以輕鬆理解作文訣竅。只要跟著老師們按部就班地練習,就能充滿自信地迎戰變化多端的考題,寫出滿分好作文!

名人推薦

  【臺北市立國中國文輔導團】大直高中老師 呂金霙、士林國中老師.學思達核心講師 吳汶汶、成淵高中老師.研究教師 卓芳宇、新興國中老師.候用主任 侯雪櫻、金華國中老師 陳秉貞、麗山國中老師.臺北市立閱讀推動老師 陳歆瑜、敦化國中老師 張嘉麟、螢橋國中校長.國中國語文輔導小組召集人 歐陽秀幸、景興國中老師.研究教師.super教師 蕭千金、萬華國中老師.研究教師 藍淑珠、【丹鳳高中教師及圖書館主任】宋怡慧、【石牌國中老師.臺灣文學獎、桃城文學獎、臺南文學獎、教育部文學獎得主】林連鍠、【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創作學系教授】孫劍秋 妙筆生花推薦!
 
鸿鹄之志:现代文学的蜕变与创新 一本探寻当代中文创作脉络、解析文学新生的深度专著 引言:时代的笔触,精神的镜像 在信息爆炸的二十一世纪,文字的力量从未减弱,反而以更复杂、更细微的形态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文学,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载体和时代的忠实记录者,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的变革。本书《鸿鹄之志:现代文学的蜕变与创新》,并非聚焦于传统应试技巧的训练,而是旨在为所有心怀文学梦想、渴望在当代语境下发出自己独特声音的写作者、研究者以及深度阅读爱好者,提供一个理解和驾驭这种变革的全新视角和坚实理论基础。 我们身处一个文字泛滥却又真知灼见的时代。算法推荐、短视频叙事、跨媒介融合,都在重塑我们接收信息和构建意义的方式。在这个背景下,纯粹的“写好文章”已经不再是成功的唯一标准,如何“写出时代的声音”、“构建具有穿透力的精神疆域”,才是当代文学创作者的核心课题。本书正是围绕这一核心,构建起一个由宏观时代观察、中观创作技法革新,到微观文本实践构成的三维分析框架。 第一部分:时代的纹理——当代社会语境下的文学坐标重塑 文学的生命力根植于其所处的时代土壤。《鸿鹄之志》首先将目光投向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在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发生的巨变,探讨这些宏大叙事如何转化为个体经验和艺术表达。 第一章:从“中心化”到“去中心化”的叙事权力转移 传统文学往往聚焦于宏大叙事和权威声音。然而,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叙事权力被空前分散。本章深入剖析了“自媒体人”、“网络文学”乃至“模因文化”对传统文学体制的冲击与融合。我们不评判优劣,而是细致梳理这种权力转移如何影响了作家的主体意识、题材的选择倾向,以及对“经典”的重新定义。尤其探讨了“普通人故事”如何借由新的技术媒介获得前所未有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第二章:科技伦理与数字身份的文学追问 人工智能(AI)、大数据、虚拟现实(VR)不再是科幻小说的专属名词,它们正在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为了当代文学无法回避的母题。本章专注于探讨:当“人”的定义被技术不断拓宽时,作家应如何捕捉这种存在论层面的危机与机遇?从赛博朋克(Cyberpunk)美学到后人类主义的思辨,我们研究了当代作家如何运用文字的精确性来解构技术的冰冷与人性的温度。这不仅仅是关于“写什么”的问题,更是关于“用什么视角去看待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全球化语境下的身份构建与文化回响 在全球化加速的背景下,个体经验与民族身份、地域文化之间的张力日益凸显。本章分析了新一代作家如何处理“在地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我们考察了移民文学、文化交融叙事中的核心矛盾,例如:如何在保持文化根基的准确性的同时,实现跨文化读者的共鸣?探讨了语言边界的消融与重塑,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学表达上的创新与挑战。 第二部分:技艺的熔炉——当代创作手法的结构性革新 如果说第一部分是“向外看”,那么第二部分则是“向内求”,聚焦于当代作家为了适应新的表达需求而进行的工具和方法上的革命。 第四章:时间与空间叙事的非线性重构 当代生活节奏的碎片化,使得传统线性叙事越来越难以捕捉现实的复杂性。本章系统分析了当代小说和非虚构作品中对时间与空间的解构与重组技巧。我们详细拆解了“蒙太奇式叙事”、“意识流的数字版本”、“多重视角交织”等手法的实际应用,揭示了如何通过节奏的控制和空间布局的错位,制造出更具沉浸感的阅读体验。 第五章:语感与“颗粒度”:新语汇的生成与运用 语言是文学的骨架。当代语境催生了大量新的词汇、新的表达习惯,以及对旧有词汇的重新赋义。本章深入研究了当代作家的“语感”如何从传统文风中脱离,吸收网络流行语的活力、专业术语的精准性,乃至口语的生命力。重点分析了“文学颗粒度”的概念,即如何在宏大叙事与极度细微的感官描写之间,找到最佳的张力平衡点,使文本更具质感。 第六章:非虚构的边界拓宽:从纪实到“可信的想象” 近年来,非虚构写作(New Journalism, Creative Nonfiction)在中国文坛的影响力显著增强。本书认为,当代非虚构的核心已不再是单纯的事实罗列,而是将调查的深度与艺术的审美融为一体。本章对比分析了深度报道、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体裁的最新发展,探讨了“主观介入的必要性”与“客观真实性的伦理坚守”之间的微妙平衡。 第三部分:个体的突围——构建个人化的文学声场 文学创作的终极关怀是个体价值的实现。《鸿鹄之志》的收官部分,着眼于如何帮助有志于创作的个体,在信息洪流中,提炼出自己独一无二的创作内核。 第七章:主题的深度挖掘:从“共鸣”到“穿透” 许多初学者追求“引起共鸣”,但这往往导致作品趋于平庸。本章指导读者如何从个人生命经验的“痛点”出发,将个体化的困惑提升到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层面,实现“穿透式”的表达。探讨了如何识别并拒绝“廉价的情感表达”,转而构建复杂、多义、充满张力的主题结构。 第八章:风格的淬炼:模仿、解构与自洽的系统 风格并非天成,而是长期的自我审视与技法打磨的结果。本书拒绝提供风格的“模板”,而是提供一套系统的“风格诊断工具”。分析了不同文学流派(如魔幻现实主义的本土化、极简主义的语境适应)的风格特征,引导读者通过对自身思维模式的清晰认识,逐步构建一个既能承载内容,又具有高度辨识度的个人书写系统。 第九章:创作的长线战略:持久性与跨界整合 文学创作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本书最后强调了长线战略规划的重要性,包括如何管理创作的周期性低谷、如何处理市场反馈、以及如何将文学思维应用于其他创意领域(如影视改编、剧本创作、跨媒介叙事设计)。这是一种将文学视为一种全面的思维工具而非单一文本产出的现代视野。 结语:敬畏文字,拥抱未来 《鸿鹄之志》是一部充满洞察力、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意义的指南。它不教授如何“通过考试”,而是启示如何“超越时代”。它致力于激发读者对中文表达的无限可能性的敬畏之心,并提供工具,帮助每一位心怀“鸿鹄之志”的写作者,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中,发出最清晰、最有力的声音。本书献给所有不满足于现状、渴望在当代文学版图中留下自己独特印记的探索者。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林明進


  獲獎
  ●2013、2015年臺北市語文類特優、優良教師
  ●2005年教育部語文類教學卓越獎
  ●1993年趙廷箴文教基金會第一屆高中特優國文教師

  經歷
  ●臺北市建國中學國文科教師三十四年
  ●新北市徐匯高中國文科教師三年
  ●臺中市明道高中國文科教師一年
  ●國家教育研究院特聘語文審修委員
  ●國教院TASA國語文題庫審修委員
  ●教育部高中國文課程修訂委員
  ●編撰教育部「基測國文作文策略與實例」
  ●學測、指考國文科答案研判委員十餘年
  ●全臺暨臺北市語文競賽各組作文評審十餘年
  ●臺北市各級作文冠軍選手指導教師十餘年
  ●《商業周刊》、《幼獅文藝》、《國語日報》專欄作家
  ●上海《語文學習》高考作文特約撰稿

  講座
  ●全臺高中職、國中、國小各級教師作文教學演講超過2,600場
  ●臺北市奉元書院學庸講座
  ●臺北市龍顏講堂論語講座
  ●北京市奉元書院國學培訓講師
  ●北京市中華誦(中華書局)專聘國學講師
  ●第一、二、三、四屆北京市新敎育中華文化硏習營講座
  ●受邀至各大城市講授國學:北京北大、北京辛庄師範、石家莊、南京、蘇州、上海、無錫、崑山、重慶、成都、廣州、潮州、深圳、廈門、杭州、瀋陽、遵化、營口、長白山、承德、內蒙古包頭、長沙、嶽麓書院、洙泗書院、三智書院、體元書院、鄭州、淄博、濟南、武當山、安徽、香格里拉、東莞、泰山、太原、昆明、建水、寶雞、璧山、青島、海南島、香港、吉隆坡……

  著作
  散文集:《學生》、《學生2:溫暖的手勢》、《學生3:叫我最後一名》
  寫作指南:《國寫笨作文:學測實戰篇》、《笨作文:國中實戰篇》、《創意與整合的寫作》、《理解與分析的寫作》、《林明進作文教室:語文表達篇一》、《林明進作文教室:語文表達篇二》、《起步走笨作文:基礎訓練篇》、《起步走笨作文:進階技巧篇》
  國學:《大塊齋讀易筆記》
  合編:《古文觀止鑑賞》、《大考語表寫作──順理成章》、《成語辨正辭典》
  影片:《論語這樣講 上》

柯方渝

  獲獎
  ●2020年聯合報暨臺灣房屋親情文學獎佳作
  ●2019年臺北市國語文競賽教師組作文北區第一名
  ●2019年教育部全國語文競賽教師組特優
  ●2019年臺北市國民中學有效教學教案設計徵件比賽語文領域(國文科)優選
  ●2018年臺北市國語文競賽教師組作文北區第一名
  ●2017年臺北市國語文競賽教師組作文北區第二名
  ●2014、2018年校刊編輯優等獎及佳作
  ●2014年寫作教學教案入選為桃園市國文科輔導團編輯書刊
  ●2014年度教師教學卓越銅桃獎
  ●2014年參加全國學校經營創新國際認證榮獲甲等
  ●2013年桃園縣國語文競賽縣決賽教師組 第二名
  ●2012年桃園縣國語文競賽縣決賽教師組 第二名  
  ●2010年桃園縣杏壇新星獎
  ●2010年桃園縣國語文教學觀摩優等
  ●2009年桃園縣國語文競賽縣決賽教師組 第三名

  經歷
  ●臺北市立石牌國民中學國文科教師六年
  ●桃園市立經國國民中學國文科教師六年
  ●臺北市立國教輔導團二年
  ●臺北市國語文競賽 國小學生組作文評審
  ●擔任新北市《青年世紀》文學獎初審評審

  指導學生參賽
  ●2020年指導學生參加臺北市性別平等教育「從電影話情感」創作比賽 特優
  ●2019年指導學生參加臺北市國語文競賽榮獲國中北區作文第一名
  ●2019年指導學生參加教育部全國語文競賽榮獲國中組作文特優
  ●2018年指導學生參加臺北市國語文競賽榮獲國中北區作文第六名
  ●2011年指導學生參加桃園縣大作文章榮獲全國團體組第一名
  ●2011-2012年指導學生參加聯合盃作文比賽榮獲第二名及佳作
  ●2011年指導學生參加桃園市市長盃作文比賽入選
  ●2009年指導學生參加桃園縣閱讀專題報告競賽榮獲佳作

徐高鳳

  獲獎
  ●2020年臺北市國語文競賽社會組作文第一名
  ●2020年教育部全國語文競賽社會組作文特優
  ●2020年自由時報〈父親的一封短信〉短文創作金筆獎
  ●2013年教育部全國語文競賽教師組作文第三名
  ●2011年衛生福利部高齡友善健康照護創意標語創作社會組第二名
  ●2010年長庚生技短文創作社會組第一名
  ●2010、2013年臺北市國語文競賽北區教師組作文第一名
  ●2008年全國聯合徵文比賽社會組第二名
  ●2004、2005、2008、2009年臺北市國語文競賽北區中學教師組作文第一名
  ●1997年教育部心靈改革徵文比賽社會組第二名
  ●1991年臺北市國語文競賽北區小學教師組作文第一名
  ●1988、1991年財政部全國節約儲蓄徵文甲組優等
  ●1988年臺北市教育局機關學校愛國文藝創作第三名
  ●1984年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散文類社會組第三名
  ●1982年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散文類學生組第二名

  經歷
  ●臺北市石牌國中國文教師二十二年
  ●新北市三和國中國文教師一年
  ●臺北市福林國小教師八年
  ●臺北市雙溪國小教師四年

  指導學生參賽
  ●臺北市國語文競賽北區國小組作文第一名
  ●臺北市國小學生寒假作業觀摩比賽榮獲特優
  ●臺北市國語文競賽北區國中組作文第一名
  ●「國中小網路閱讀心得寫作比賽」榮獲優等
  ●「溫世仁文教基金會中小學作文比賽」榮獲特優、優等
  ●「國民中學性別平等故事徵文比賽」榮獲特優、優等
  ●「第一屆聯合盃作文大賽」榮獲初賽北區第一名、決賽全國第二名
  ●臺北市生命教育優良出版品心得寫作徵文比賽榮獲優等

  合著
  《國中國文成語隨身碟I》、《國中國文成語隨身碟II》

 

图书目录

109 年會考補考 為這些人規劃一個網路節目 柯方渝
109 年會考 我想開設一家這樣的店 柯方渝
108 年會考 青銀共居,好家哉? 徐高鳳
107 年會考 我們這個世代 柯方渝
106 年會考 在這樣的傳統習俗裡,我看見……
105 年會考 從陌生到熟悉 柯方渝
104 年會考 捨不得 徐高鳳
103 年會考 面對未來,我應該具備的能力 柯方渝
102 年會考試辦 從那件事中,我發現了不一樣的自己 徐高鳳
102 年基測 來不及 徐高鳳
101 年基測 影響生活的一項發明 柯方渝
100 年第二次基測 當我和別人意見不同的時候 徐高鳳
100 年第一次基測 在成長中逐漸明白的一件事 柯方渝
99 年第二次基測 那一次,我自己做決定 柯方渝
99 年第一次基測 可貴的合作經驗 柯方渝
98 年第二次基測 我曾那樣追尋 徐高鳳
98 年第一次基測 常常,我想起那雙手 徐高鳳
97 年第二次基測 那一刻,真美 徐高鳳
96 年第一次基測 夏天最棒的享受 徐高鳳
95 年基測試辦 體諒別人的辛勞 柯方渝
 

图书序言

  • ISBN:9789579314923
  • 叢書系列:樂在學習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4.8 x 21 x 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作者序  

文章大作


  山的美麗,不在它的高低。大山有大山的雄峻,森林可能充滿著放曠的山籟,老澗可能流淌著優雅的水韻,那是大而偉的氣象。丘阜有丘阜的清高,平疇可能乍現著自在的蓓蕾,野芳可能編織著婆娑的穹唱,那是小而巧的氣質。大山小山都需要寫意,妝點是大自然的化妝師。嵐氣是風韻慢流的淺歌,雲仙是靈雅的舞姿,飛鳥是自在的奔空,晚陽是自得的放下。那大山自有大山的傲岸,那丘阜自有丘阜的風華。

  你作文的那一支筆,如果一直不知何去何從?請跟我們來,走出你該有的傳奇,寫出你該有的驚豔。做你自己的一座山,自己才是自己的靠山。

  你只須一喝氣壯山河,放膽子,必然文章大作。  
  你只須一端繡口錦心,運丹心,就能大作文章。
  如果你有莊周的超越,你就該鑄造一把超脫的劍。
  如果你有東坡的瀟灑,你就該鑄造一把曠達的劍。
  如果你有陶潛的淡香,你就該鑄造一把淡泊的劍。
  如果你有屈原的忠直,你就該鑄造一把孤高的劍。
  生鐵是你磨礪的,才有你自信的劍光。
  文章是你淬鍊的,才有你曼妙的身影。
  文章是靠自己冶煉的,怎麼需要跟別人一個樣呢?

  基測以降,作文的沙場一直就不容易嘯成英雄的戰歌。
  會考以來,作文的淚巾一直就很容易織滿落難的哀情。

  【寫作測驗】向來是考生苦背偉人軼事為唯一的方舟。
  【寫作測驗】向來是考生硬套名言佳句為絕佳的出口。
  【寫作測驗】向來是考生模擬標準答案為穩當的布陣。

  於是,一批又一批的螞蟻蜜蜂似的考生亦步亦趨地甘作人云亦云者。
  於是,一年又一年的渾渾噩噩似的考生且戰且走地化身蕩蕩遊魂者。
    
  作文,讓多少抱以厚望的考生打成鎩羽而歸的爛仗。
  作文,讓多少夢想必勝的考生徒留大江東去的茫然。
  作文,讓多少望子成龍的父母永存無語問天的怨懟。
  作文,讓多少養兵千日的師長懷抱難以言喻的失落。

  大作文章,不教你旁門打游擊,我們教你打組織戰!
  大作文章,不教你盲從打套路,我們教你打扎實戰!
  大作文章,不教你投機打僥倖,我們教你打優質戰!

  《大作文章》這一本書提供很多可能,不只是增加你會考的作文級分,有更大的可能,能經營出你一生的自信。我把四十年作文教學的實際突破,根據基測會考的方向,找出大家共同的問題,傾囊分享;讓考生在進行寫作前後,有能力掌握最好的文章規劃,以及不斷精進,時時提升;帶領你實至名歸,勒石紀功,班師回家,陶然自得地給自己最美的掌聲。

  徐高鳳老師於全國語文競賽作文組榮獲102年教師組第三名、109年社會組特優,柯方渝老師於108年榮獲教師組特優,兩位都是全國級特優的作文寫手。忝為她們兩位臺北市作文集訓指導老師,十分榮幸能和她們合作編寫本書,她們都是國中國文老師,長期浸淫在基層作文教學的天地,十分了解莘莘學子的良窳優劣之所在。

  她們有特優的思考力、她們有特優的創意力、她們有特優的組織力、她們有特優的寫作力。擁有她們的絕妙好辭,加上三人同心大作文章,為徬徨、逡巡、不安、憂心的國中生們,開出一條寫作測驗的康莊大道。考生只要根據本書按圖索驥,按部就班練習,放手寫去,立馬會大作文章。一旦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你就能帶著功夫上作文戰場,打一場漂亮的仗,這一仗一定會成功。

  想要超越自己嗎?請大膽寫,把最想寫的寫出來!
  想要文章自在嗎?請放心寫,把最會寫的寫出來!
  想要文心大發嗎?請自己來,不要再閉門造車了!
  想要大作文章嗎?請跟著來,不要再走冤枉路了!

  王謝大族有大美,尋常人家有深音,我們帶領你寫自己文章的滋味。
  人生只有走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讓自己自信大作文章。

林明進  謹識於大塊齋
二○二一‧二‧一

走進寫作的繁花盛筵

  「文字書寫」是一個人的思想展演。在科技發達的今日,人的思辨能力更是人工智慧難以取代的珍寶,因而囊括「敘事、抒情、言志、論理」的「寫作力」成了時下炙手可熱的學習標的。

  文字承載著生命的飛揚與沉降、熱切與感傷,當我們在書寫時,便能從生命的局限裡望見希望。寫作,能讓美麗的思想與情感在文字中重現,讓曾經失落的、遺憾的,在文字中復育,讓生活裡的尋求與叩問,在字裡行間,找到依歸,使生命有所安頓,讓意義寄居其中。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該── 大作文章。

  當我們開始寫作,意念便隨著一筆一劃傾瀉在紙田間,待筆耕至芽抽苗長,然後,在含英咀華間享受這一片豐收。書寫的過程中,不斷有新的想法和情緒因文字碰撞騰躍而出,讓人在悠遊翰墨裡,能釋放心中的愁苦和悲傷,在幽微的生命困頓間,找到希望的光。

  讓我們一起走進寫作的繁花盛筵裡,在文章脈絡的起承間,回顧過往珍貴的吉光片羽,在轉折之際,稀釋哀愁、撫平創傷,於柳暗花明處翻飛出新的海闊天空。寫作,正是這樣一趟自我療癒以及自我完成的「思路之旅」。因此,我們怎能不趕緊來── 大作文章呢?

  在寫作的桃花源裡,沉浸了十餘年的時光,大學時在作文班授課,成為正式教師後指導學生參賽。為了充實寫作競賽時所需要的能力與心理素質,在97年開始毅然投入選手生涯。約莫十年的選手旅程,橫跨臺北、桃園兩縣市,共有三次代表縣市參加全國賽,亦有文學獎的得獎經驗,再加上指導中學作文選手,帶學生從校內到全市再到全國,拿下特優的成績,並擔任過聯合盃及國語文競賽的評審,這些經驗,都讓我對寫作指導有更廣泛的視角和信心,因此,在編寫本書時,我將自己的實戰經驗以及指導寫作上的心得投注其中,藉由實作基測、會考歷屆試題,具體解析每一篇文章,從審題、運思、取材、架構到成文,呈現清楚的脈絡,供讀者參考。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品閱《大作文章》,一同嗅聞文字裡的芳草鮮美與落英繽紛,並試著讓自己的文章在文學的繁花盛筵裡,綻放獨一無二的燦爛。

  ◎適讀(誰適合讀?)
  ※ 想知道會考在考什麼的你/您
  ※ 想知道怎樣寫才能拿6級分的你
  ※ 想知道會考作文可以怎麼教的您

  ◎導讀(怎麼讀?)
  這本書主要分成六大架構:

  一、五力全開:從「審題力、運思力、取材力、組織力、修飾力」五個面向  解析考題。
  二、除雷小幫手:點明該題容易犯的錯誤,避免踩雷。
  三、大作文章:親自示範合乎國中生「生活情境」的文章,讓讀者更能具體明白。
  四、善解文意:根據範文提出「核心問題」,在閱讀理解測驗中歸納出文章架構。
  五、錦囊妙句:根據主題,提供寫作時信手拈來的素材。
 六、類推題:讓單篇的文章示例,不再只有一次性的價值,而是能活用於其他題型。
 
  ◎好讀(本書各種使用方法)
  1. 學生 作為模擬試題的詳解書
  2. 教師 作為作文教學的工具書
  3. 家長 作為了解升學考試的指南書
 
石牌國中 柯方渝老師
二○二○‧二‧一

養兵千日,用在一朝──  談大作文章

  所謂「千日」,就是三年。在國中三年,如果能善用時間,儲備戰力,相信在會考那決定性的一朝,面對任何作文命題,都能文思泉湧、援筆立就,下筆如有神。

  一、如何養兵?
  1. 閱讀與思考:劉勰《文心雕龍》:「積學以儲寶。」朱熹《觀書有感》:「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閱讀是吸收知識的源頭活水,如果能在平時廣泛閱讀與思考,累積成語典故、名言佳句、歷史故事等知識,適切運用在文章中佐證,必能增加亮點,獲得高分。

  2. 觀察與體會:程顥〈秋日偶成〉:「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我們所處的世界,不僅繽紛多彩,且變化萬千,若能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善用五感,用心體會,將發現身邊有許多唾手可得的題材。會考寫作測驗的考題,通常是日常生活經驗中可以找到的題材,故平日要用心觀察周遭人事物的特性,並記錄要點。

  3. 勤記與勤背:準備一本筆記本,上課、閱讀時,欣聞警語,喜見佳句,隨手立即記下,有空就翻閱背誦。對於不懂的詞彙成語,要查出原典,弄清其本義、引申義。經典古文、古典詩詞、美詞佳句,熟讀之後,最好能背誦,腹內有經綸,遇到寫作時,自能胸有成竹。荀子《勸學篇》:「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斷積累,寫作時自然言之有物。

  4. 觀摩與練習:「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只要有決心,肯下工夫,多練習並觀摩佳作,作文能力必會提升。作文課、生活札記、校刊徵稿,是練習寫作的園地。此外,可善用聯絡簿,在札記欄寫日記、閱讀心得、摘錄範文或名人語錄等,日積月累,持之以恆,將獲益匪淺。

  二、用在一朝:
  1. 審題立意:審題時,要理解字面的意義,洞悉題目的內涵,確立範圍與重點。例如:作文題目「體諒別人的辛勞」,「別人的辛勞」是範圍、標靶,「體諒」是重點、靶心。射中標靶,可以得分,而要得高分,就必須射中靶心。審題後,立下文章的主旨,此乃立意。

  2. 運思取材:要依據立意運思,選取適當的材料,並進一步闡述說明,以凸顯文章主旨。一般可以從自己的生活經驗、他人、大自然、書本歷史等方面取材,取材的原則須注意:從他人引回到自己,從過去引回到現實。

  3. 結構組織:要層次分明、井然有序,注意段與段的銜接。抒情文的表達要恰如其分;記敘文一般都依事件發生順序敘述,亦可用倒敘法;若是論說文可分為引論(破題):字數勿太多、正論(內容):可二至三段,以夾敘夾議為佳,最好能舉例說明、結論:與引論一樣,字數宜精簡,並與之呼應。    
  
  養兵貴在身體力行,語文能力是累積的,無法一蹴而就。「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希望同學們,把握時間,儲備實力,在決定性的一朝,以行雲流水之姿,享受大作文章之樂。
 
徐高鳳

用户评价

评分

說到閱讀體驗,我通常會先從目錄結構開始觀察一本書的邏輯性。一本好的寫作書,它的章節安排應該是循序漸進的,從基礎功的打磨,到技巧的運用,最後才是進階的風格養成。如果目錄看起來跳躍性很大,或者章節劃分過於籠統,那就很難讓人產生信任感。例如,如果它把「如何開頭」和「如何結尾」放在一起講,那我就會懷疑作者對寫作流程的理解是不是不夠細膩。更重要的是,書中舉例子的「範文」水準如何?光是「特優寫手」這個標籤,就讓人想見識見識這些範文是不是真的能達到讓人拍案叫絕的程度。我對那種平鋪直述、缺乏亮點的範例非常感冒,那只會誤導讀者以為寫作就是把事實照抄。我希望看到的是,那些經過千錘百鍊、能展現文字魅力的「神來之筆」,而不只是應付考試的標準答案。如果範文都寫得平庸,那再多的理論指導也只是空中樓閣罷了。

评分

這本書的封面設計,說真的,第一眼看到的時候,就覺得很有意思。那種帶著點文青氣息,又不失教科書的紮實感,配色上選用那種比較沉穩的藍綠色調,給人一種「這是一本認真對待寫作的書」的感覺。不過,光看封面,我還是很難想像裡面到底藏了多少「乾貨」。畢竟現在市面上寫作指導的書多如牛毛,很多都只是把一些老掉牙的理論重新包裝一下,看起來唬人,讀起來卻食之無味。我比較在意的是,作者群的背景如何?他們是真的站在第一線,面對過各種升學、競賽的寫作評分標準,還是說,只是學院派的理論家?如果能有實戰經驗的背書,那這本書的份量自然就不同了。畢竟,寫作這玩意兒,光是「知道」結構是不夠的,還得知道「閱卷老師想看到什麼」,那才是關鍵的臨門一腳。希望這本書在實用性上能給我一些驚喜,而不是另一本擺在書架上積灰塵的「勵志用書」。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別人沒說過的角度,畢竟「大作」這個詞本身就帶有極高的期許。

评分

在閱讀一本關於「特優」的書籍時,我們往往會期待它能揭露那些「成功人士」才懂的秘密。我想知道,這本書在論述「深度」和「層次」時,是如何區分「好」與「極好」的。畢竟,能寫出通順的文章,不難;但要寫出有洞察力、能引發讀者共鳴的文字,那才是高手過招的地方。我期望看到的是,作者如何教導我們超越表面的描述,直達事物的核心,並用精準的詞彙來包裝這些複雜的思想。如果書中只是強調「多用成語」、「多用譬喻」這種淺層的技巧,那我覺得這本書的目標讀者可能要向下修正。真正頂尖的寫作,往往在於邏輯推演的嚴密性,以及觀點的獨特性。我希望它能像一位嚴厲的導師,毫不留情地指出我們在思考上的盲點,並引導我們建立起更強大的思辨能力,而不僅僅是教我們如何「修飾」文字。

评分

從裝幀設計來看,這本書的紙質和印刷品質,其實是反映作者和出版社對這本書內容的重視程度。如果紙張太薄、印刷模糊,讀起來的舒適度就會大打折扣,尤其是在需要反覆閱讀和劃重點的時候,這是個很實際的問題。一本重量級的工具書,理應採用耐翻閱的紙材,並且排版要疏密得宜,不能讓密密麻麻的文字壓垮讀者的眼睛。我個人偏愛那種留白足夠、段落分明、方便讀者在旁邊註記的排版風格。另外,如果書裡有附帶任何數位資源,像是線上的練習平台或是影音解析,那肯定會是個巨大的加分項。畢竟現在的學習方式已經非常多元化了,單靠紙本書可能有點跟不上時代。如果能有一個配套的線上資源庫,讓我們隨時隨地都能練習和自我檢測,那這本書的價值感就會從「一本好書」躍升為「一套完整的寫作訓練系統」,這才是我心目中「全國特優」級別的配套規格。

评分

台灣的升學壓力眾所皆知,寫作往往是許多學生最頭痛的一環,因為它太過主觀,標準看似模糊,但實際上卻有著一套潛規則。所以,如果這本書真的能幫助學生在「會考」這種高壓情境下穩定輸出,那它就具備了極高的價值。我很好奇,它在處理那些常見的申論題型時,有沒有提供一套可複製、可操作的「寫作公式」?當然,我不是要鼓勵僵化的寫作,而是希望它能提供一個穩定的骨架,讓學生在時間壓力下,至少不會「跑題」或「文思枯竭」。此外,針對台灣在地文化或時事議題的素材累積,這本書有沒有提供具體建議?畢竟,寫作若能結合生活經驗和社會脈動,分數自然會往上跳。如果它只是一味地翻譯國外的寫作理論,那對本地學生來說,實用性就會大打折扣。我希望它能真正接地氣,成為學生在考場上最可靠的「作弊器」(當然,這裡的作弊是指正當的技巧運用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