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用語大聲公

理科用語大聲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信定邦洋
图书标签:
  • 科普
  • 理科
  • 教育
  • 学习
  • 知识
  • 趣味
  • 青少年
  • 科学
  • 通俗易懂
  • 实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開口就漲知識的80個理科用語~
宅人必備,如何暖場又不失話題,又潮又有哏的理組辭典

  ◆◆理組宅宅站起來,現在正是「知識宅」當紅的時代!◆◆

  經典科幻電影《星際效應》,描述透過穿越蟲洞的方式,達到一場跨銀河的星際旅行;
  2020年上映的《天能》,則打破熱力學第二定理,展現時間倒轉的動作場面。

  蟲洞、熵、馬克士威爾的惡魔、機器人三大定律、大過濾理論、蜂群思維……
  每當一部科幻作品推出,所運用的術語無不成為社群粉絲的熱門話題。
  這些非理組人似懂非懂的用語,光是從自己口中說出,感覺就變得很厲害!
  若是能娓娓解釋箇中原理,更是要被自己帥暈了!

  本書正是分享讓鄉民直呼專業、讓損友吐槽連連,還可以強制轉移家族聚會上的問候焦點,在任何場合都能靈活運用的80個理科用語,一手掌握知識宅的起手式!

  Q1:想知道理組人的愛用哏!但我是文組,會不會很難入門?
  本書由日本升學補習班的講師所寫,並以「避免讓人昏昏欲睡」、「令人不禁捧腹大笑」、「忍不住跟著讀出聲」為寫作宗旨,彙整出大量學校老師來不及在有限的課堂上生動解說的有趣辭彙。
  涵蓋的題材雖然廣泛涉獵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科與醫學等科目,卻都是以高中程度為主。不僅現役學生可以更快理解教科書的深奧名詞,也能幫助畢業已久的大人們召喚似曾相識的記憶。

  Q2:知道用語是很有趣啦,但生活中能派上用場嗎?
  全書除了淺顯易懂的用語解說,還加入了「對話範例」,看過就能現學現賣!
  除此之外,還有「理科不思議」專欄,理組人秒懂,文組人也能試著向身邊朋友驗證這些理學院醫學院的傳說。
  另外收錄有可以啟發你思考人生的「科學家名言」,以及免不了在朋友面前臭屁一番的「理科豆知識」。豐富且多層次的內容,就取決於你如何應用!

  Q3:我很著迷科幻題材,這本書能帶給我什麼啟發嗎?
  本書所收錄的80個理科用語,在架構上又可分為四大類,依序為:
  ●話題性滿分的21個用語──適用於活絡氣氛、打開話匣子等人際互動場合
  ●流行潛力軍的19個用語──聽起來就很酷,可以刺激創作慾的知識素材庫
  ●腦力激盪的17個用語──以前是不是在哪看過?搞懂後成就感UP的冷知識
  ●理科殿堂級的23個用語──任何一個詞都適合作為簡報主題!理科達人絕不可跳過

  本書旨在透過「寓教於樂」的形式,讓讀者們自然地學會理科的相關知識。

  無論是當作三五好友的閒聊談資、私底下偷偷收集的小說漫畫材料,還是立志成為Youtuber、Podcaster而廣泛蒐羅的題材,都希望有愈來愈多人能透過本書,重新挖掘理科世界的趣味。

本書特色

  ◎日本補教名師幽默開課,80個理科用語+50個豆知識,文組人無須求助維基百科也能輕鬆讀懂深奧的數理概念。

  ◎跨科目的理科辭典,廣泛收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科、醫學六大領域,一本掌握理組人的趣味術語!

  ◎每個單元均附有「範例練習」,光學習還不夠,更要活用於生活!就讓理科用語豐富你的對話詞彙量。
 
《时光回响:世界历史的宏大叙事》 作者: 艾米莉亚·凡尔纳 出版社: 寰宇文库 定价: 128.00 元 ISBN: 978-7-5680-1987-3 --- 图书简介 《时光回响:世界历史的宏大叙事》并非一部传统意义上以编年体为主的历史教科书,而是一部旨在穿透时间迷雾,捕捉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那些决定性瞬间与核心驱动力的史诗性论著。本书以独特的“主题式”叙事结构,将浩瀚的世界历史划分为七大核心“回响”板块,引导读者超越具体的王朝更迭与战争胜负,去探寻隐藏在历史表象之下的结构性力量、文化范式以及思想的嬗变。 全书结构严谨,文笔细腻,兼具学术的深度与文学的感染力,适合所有对人类文明进程抱有深刻好奇心的读者。 --- 第一部:文明的黎明与基石的奠定 这一部分着眼于人类社会从原始状态向复杂文明过渡的关键阶段。我们并非简单罗列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或尼罗河畔的古埃及,而是深入剖析了“定居”与“文字”这两项革命性技术如何从根本上重塑了人类的认知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 核心议题聚焦于: 灌溉与城邦的诞生: 探讨大型水利工程对社会阶层分化和早期国家形态的塑造作用。 书写系统的符号学意义: 分析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如何不仅是记录工具,更是权力结构和知识垄断的基础。 轴心时代的精神觉醒: 集中探讨公元前六世纪至前三世纪,在欧亚大陆几乎同时出现的哲学与宗教思想(如古希腊哲学、佛教、儒家思想)之间的平行性与差异性,揭示人类对“意义”的集体追问是如何成为文明的永恒驱动力。重点剖析了苏格拉底式的质疑精神在西方理性精神萌芽中的地位,以及《道德经》中“道法自然”思想对东方治理哲学的深远影响。 第二部:帝国的兴衰与地缘的塑造 本书的第二部分将世界历史的目光聚焦于大规模政治实体的形成、扩张与解体。它摒弃了将帝国视为静止实体的传统观点,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动态的“能量交换系统”。 重点内容包括: 罗马的治理艺术与法律遗产: 细致分析罗马法体系中关于私有财产和契约精神的构建,探讨其如何超越军事征服,成为后世西方政治哲学的无形框架。同时,深入剖析了帝国边疆(Limes)的维持策略,即物质防御与文化渗透的辩证关系。 汉帝国的整合之道: 考察“大一统”思想的形成过程,重点研究了察举制、郡县制与儒家意识形态的结合,如何创造出一种极具韧性的中央集权模式,这种模式即使在朝代更迭后也能迅速复原。 跨大陆的联结与断裂: 专门开辟章节探讨了丝绸之路,不是将其视为简单的贸易通道,而是理解为思想、疾病、技术和信仰(如祆教向东传播,佛教向西融合)的“生物循环系统”。对帖木儿和亚历山大大帝的短暂征服,则被视为对既有秩序的“扰动”而非“重建”,以突出地缘政治的脆弱性。 第三部:信仰的扩张与世界的重塑 在古典时代与中世纪的交界处,宗教力量以前所未有的强度渗透到政治、社会和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本卷着重分析了三大一神教在不同文化土壤中的适应性与排他性。 剖析角度新颖: 拜占庭与伊斯兰黄金时代的知识传承: 详细描绘了在西欧“黑暗时代”中,巴格达的智慧宫殿如何保存并发展了希腊的科学遗产。重点讲述了代数学、光学(伊本·海赛姆的贡献)和医学体系的精妙之处,强调了知识的地理迁移与孵化。 十字军东征的经济动因: 摆脱单纯的宗教叙事,分析了意大利城邦(威尼斯、热那亚)对贸易路线控制的强烈渴望,如何将一场看似神圣的军事行动,转化为商业资本早期积累的催化剂。 神权与王权: 以中世纪晚期的欧洲为例,探讨了教皇权与世俗王权之间持续的权力博弈,这种博弈最终如何催生了近代国家主权的概念。 第四部:海洋的召唤与全球化的序曲 地理大发现被本书视为人类历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认知革命”。这不再是关于船只和航海家的故事,而是关于资本主义精神的早期投射和对未知世界的结构化占有。 重点关注全球互动带来的结构性变化: “哥伦布大交换”的生态冲击: 深入探讨了动植物、疾病(如天花对美洲的毁灭性影响)以及人口(跨大西洋奴隶贸易)的交换,如何永久性地改变了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并为欧洲积累了初始的财富基础。 白银的全球血液循环: 追踪秘鲁和日本的白银如何通过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成为连接亚洲、美洲和欧洲的通用媒介,分析了早期全球通货膨胀的成因。 早期殖民地行政体系的“异化”: 考察欧洲人在热带地区建立的种植园经济模式,揭示其如何依赖于对本地社会结构的暴力性瓦解与重组,并奠定了后世国际不平等的雏形。 第五部:启蒙的理性与革命的火焰 理性之光如何从沙龙走向街垒?本卷聚焦于17、18世纪的思想变革如何与经济结构的动荡相结合,最终引爆了现代政治格局。 解析现代政治思想的“基因”: 科学方法的政治隐喻: 探讨牛顿的机械宇宙观如何被哲学家们借用,来构建“自然权利”、“社会契约论”等概念,以及笛卡尔的怀疑论如何转化为对传统权威(君权神授)的系统性挑战。 法国大革命的“符号工程”: 分析了《人权宣言》的文本构造,以及“自由、平等、博爱”如何迅速成为跨越国界的政治口号,同时也审视了雅各宾专政时期,革命理念如何滑向其反面。 工业革命的“双刃剑”: 区别于单纯的技术介绍,本书将工业革命视为生产力与社会组织模式的剧烈耦合。蒸汽机的轰鸣不仅代表了能源的突破,更代表了新的时间观(工厂纪律)和新的阶级对立(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诞生。 第六部:帝国主义的鼎盛与两次世界大战的逻辑 20世纪初的冲突并非偶然,而是19世纪末全球权力竞争的必然结果。本卷力求揭示帝国主义扩张背后的经济逻辑和心理动因。 深入分析冲突的深层结构: 非欧洲民族主义的兴起: 考察被殖民地知识分子如何反过来运用西方民族主义的理论武器,来争取独立(如印度国大党的早期思想脉络)。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计划失控”: 分析了军事技术(机枪、潜艇)的进步速度远远超过了政治家对战争后果的预估能力,以及民族主义宣传如何使民众对“有限战争”的幻想破灭。 凡尔赛体系的内在矛盾: 论证了战后和约对德国的惩罚性条款,并非旨在永久和平,而是为下一次冲突播下了明确的经济和心理报复的种子。 第七部:冷战的格局与信息时代的双重性 历史行至二战后,世界进入了意识形态对峙的“两极结构”。本卷探讨了全球化在冷战框架下如何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带来的颠覆性影响。 展望与反思: 冷战的“代理人战争”与“核威慑”: 分析了非对称冲突(如越南、阿富汗)如何成为两大阵营展示决心和测试边界的试验场,并探讨了“相互确保摧毁”的悖论性稳定。 全球化与身份政治的张力: 考察了苏联解体后,世界对“历史终结论”的短暂狂热,以及随之而来的地方性、文化性身份认同的强力反弹。 技术加速与历史感的消逝: 最终,本书以对当代数字革命的审视为终点。它提出疑问:当我们生活在被算法驱动的即时信息流中时,我们是否正在失去对宏大历史叙事的耐心与能力?《时光回响》的终极目的,正是邀请读者重新拾起这份耐心,在无数个细节的碎片中,重构人类文明的整体图景。 --- 装帧设计说明: 本书采用硬壳精装,护封采用深海蓝与古铜色烫印设计,象征深邃的海洋与古老的文明。内文采用进口米黄色纸张,排版疏朗有致,并配有五十余幅精心绘制的、非传统意义上的地图与时间轴图表,旨在提供一种既沉浸又清晰的阅读体验。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信定邦洋


  日本岡山縣總社市出生。水瓶座、A型。就讀大學與研究所期間皆專攻生技。學生時期開始擔任家教後,深刻感受到教育的趣味之處,其後更在Axis Online、富士學院的醫學部升學補習班擔任講師。秉持著「要開心念書!」的理念,搭配諧音、插畫以及各種有趣的豆知識,避免學生死背,努力讓課堂變得有趣。

  興趣是參加讚岐烏龍麵巡禮、看棒球賽,是廣島東洋鯉魚隊的死忠球迷。也很喜歡看漫畫,像是《王者天下》之類的。最喜歡柴犬。特殊專長是少林拳法(二段)。

譯者簡介

蔡婷朱


  東海大學日文系畢業。譯作範疇多元,近期譯有《小老百姓的戰場行動守則》、《趣味物理研究所》、《日本JR鐵道車輛全圖鑑》等書。
 

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 話題性滿分!氣氛大師的暖場用語21
01行屍症候群
02有刺無刺鐵甲蟲
03青木麻里子現象
04糞人參
05曼陀珠噴泉
06 Antabuse
07愛麗絲夢遊仙境症候群
08鉛筆彎曲錯覺
09六質數
10 Cycloawaodorin
11幽靈震動症候群
12章魚烏賊
13擬像現象
14伽凡尼腐蝕
15解剖鼻煙盒
16叢枝菌根菌
17階級調節費洛蒙
18代理型孟喬森症候群
19皮卡丘素
20乳狀雲
21完全變態/不完全變態
❖專欄 理科不思議①
 
▍第2章 超適合拍電影!聽起來就很潮的用語19
22拉普拉斯的惡魔
23恐怖谷理論
24黯淡太陽悖論
25奧坎剃刀
26拉格朗日點
27全有全無原則
28埃拉托斯特尼質數篩選法
❖專欄 科學家名言①
29聖艾爾摩之火
30滅絕漩渦
31克羅內克青春之夢
32八十八夜的晚霜
33柯尼斯堡七橋問題
❖專欄 科學家名言②
34極地渦旋瓦解
35哈伯極深空
36紅皇后理論
37囚犯困境
38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式
39雪球地球
40中心法則
❖專欄 理科不思議②
 
▍第3章 彷彿有點印象,但又似懂非懂的用語17
41語義飽和(完形崩壞)
42 1/f波動
43莫氏不連續面
44奇點
45布羅肯幻象
46費氏數列
47暗物質
48自然殺手細胞
49部分分式分解
50朱鷺(Nipponia nippon
51球型刻度滴管
52口錐
53蒙提霍爾問題
54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
55水漂現象
56過敏性休克
57避震器
❖專欄 理科不思議③
 
▍第4章 變身理科達人!脫口就贏得眾人崇拜的用語23
58眼前發黑
59氮化鎵
60天降異物現象
61熱殺蜂球
62星暴星系
63 2,4,6-三硝基甲苯
64環天頂弧
65萊頓弗羅斯特效應
66死滅迴游魚
67 ε-己內醯胺
68北落師門(Fomalhaut)
69克氏靜脈叢
70失控溫室效應
71里昂化
72反雲隙光
73雙胞胎消失症候群
74銀鏡反應
75海王星外天體
76觸角足突變
77火龍捲
78乙醛脫氫酶
79高效液相層析儀
80下擊暴流
 
❖專欄 理科豆知識
❖專欄 外加附贈用語一覽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3703105
  • 叢書系列:圖解雜學系列
  • 規格:平裝 / 191頁 / 12.8 x 18.8 x 1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前言

  初次見面,我是這本書的作者,名叫信定邦洋。感謝各位讀者願意翻閱《理科用語大聲公》。

  本書中會提到像是「青木麻里子現象」、「皮卡丘素」這類聽起來令人摸不著頭緒的獨特用語,或是「八十八夜的晚霜」、「星暴星系」這類感覺很帥的詞彙,還有「叢枝菌根菌」、「2,4,6-三硝基甲苯」這些帶有押韻的用語,並且透過淺顯易懂的解說方式,彙整出大量讓人想了解更多的理科用語。書中將盡可能地避免使用艱澀語詞,所以不只是理組人,我相信就連文組人同樣能輕鬆閱讀。我也花了不少心思,讓這本書能夠老少咸宜。

  另外,書中還加入了會讓人忍不住噴笑出來的「範例」、知道的人一定懂的「理科不思議」,以及對人生有幫助的「科學家名言」,更少不了能用來在朋友面前臭屁一番的「理科豆知識」,為讀者獻上既豐富又充實的內容。

  請各位發出聲音,反覆地唸看看出書中提到的用語。相信一定會讓你愈讀愈覺得興味昂然。

  筆者目前在醫科升學補習班「富士學院」擔任講師,已出版過《生物基礎ゴロゴ》、《カープ漢字ドリル》、《カープ英単語ドリル》等著作。每本都結合了獨特的標題、有趣的插畫,以及吸睛的範例,努力地讓讀者們能在愉快的閱讀過程中,自然而然記住書中內容。

  「教育」和「娛樂」的雙重結合──這種「寓教於樂」的教育形式在近幾年相當受到關注,本書正是希望讀者們能夠透過愉快的閱讀經驗,自然地學會與理科相關的知識。面對當今「疏離理科」的這股氛圍,真的很期盼這本書能讓讀者們覺得「其實理科還蠻有趣的呢」!
 

用户评价

评分

翻開書的第一印象,排版簡潔到有點極簡主義的風格,幾乎沒有多餘的裝飾,這點我很欣賞。它給人一種很專注於內容本身的感覺,沒有太多花俏的圖表或華麗的設計來分散注意力。不過,這種極簡風格也可能意味著內容的密度會很高,需要讀者非常集中精神去吸收。我注意到有些段落的文字量蠻大的,這讓我有點警惕,深怕一不小心就漏掉了哪個關鍵的定義。我比較在乎作者的敘事邏輯,是像在寫一篇長篇論述,還是一段一段獨立的知識點彙整?如果是後者,那麼閱讀的連貫性可能會比較差,需要讀者自己去串聯;但如果是前者,則更能體現作者對整個知識體系的掌握深度。我希望作者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講師,能把複雜的概念層層剝開,引導讀者逐步深入,而不是直接丟一堆術語然後期待讀者自行消化。這本書如果能在保持學術嚴謹的同時,還能兼顧閱讀的順暢度,那絕對是本好書。

评分

說實話,我會對這類主題的書籍感興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年輕時理化成績總是在「及格邊緣徘徊」,總覺得那些理論離我太遙遠,很難產生連結。所以,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扮演一個「翻譯官」的角色,把那些過去讓我頭痛的專有名詞,轉化成我可以理解的白話文。我希望它能帶領我重溫一些高中時代遺憾錯過的知識點,而不是只停留在大學程度的艱澀探討。尤其是一些關於宇宙學或量子力學的邊緣議題,如果能用一種更親民的方式呈現,讓我不用上網查一堆額外資料就能大致理解個輪廓,那這本書的價值就非常高了。畢竟,科普書的最終目的,不就是讓更多人願意接觸科學、享受科學的美妙嗎?如果它能成功地激發我對某些領域的熱情,讓我願意主動去探究更多,那就太棒了。

评分

這本書的封面設計真的很有意思,配色大膽又充滿了理科的嚴謹感,讓我忍不住想翻開看看裡面到底在講什麼。光是這個標題,就讓人聯想到那種在課堂上總會遇到,愛把所有科學術語都唸得震天響的「學霸」,所以好奇心就被勾起來了。我個人對那種把艱澀的知識用非常生活化的語言解釋清楚的書特別有興趣,希望這本能做到這一點。畢竟,很多科普書雖然內容紮實,但讀起來就像在啃教科書一樣枯燥,如果這本能用一種更像在跟朋友聊天、輕鬆詼諧的方式帶入主題,那對我來說吸引力就超大了。我特別期待它在解釋一些基本物理或化學概念時,能不能跳脫傳統的公式推導,而是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來輔助說明,這樣不僅印象深刻,連複習的時候也會輕鬆很多。總之,光看外表和書名,就給了我一種「這本書可能很有料,而且不無聊」的期待感,希望實際內容不要讓我失望啊!

评分

從書名和包裝來看,我感覺這本書可能帶有一種強烈的「宣揚」意味,就像一個宣講者,試圖把特定的科學觀點或知識體系推廣給大眾。這類書如果作者的個人風格太過強烈,有時候可能會讓人感到壓力,好像不接受書中的說法就是落伍了一樣。所以我比較關注的是,作者在陳述這些「用語」背後,是以一種客觀中立的態度,還是帶有某種特定的學術立場在引導讀者?我希望它提供的是工具和視野,而不是教條。如果作者能像一位引導者,提出問題,然後展示科學界是如何透過這些術語來解答問題,那會是最好的閱讀體驗。總之,一本好的科學普及讀物,應該是開放的、鼓勵質疑的,而不是封閉的、一言堂式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在我讀完後,不只學到新詞彙,更能培養出一些科學思考的習慣。

评分

這本書的厚度看起來還蠻驚人的,掂在手上頗有份量,這通常代表內容的廣度應該很足夠。我比較好奇它涵蓋的領域分佈,是偏重物理學的宏觀世界,還是更側重於微觀的化學反應?或者,它試圖建立一個跨學科的知識體系?如果是後者,那作者的功力就非常考驗了,因為要在不同學科間流暢切換,並找到共同的邏輯線索是很不容易的。我希望它不會只是羅列名詞解釋,而是能探討這些「用語」在科學發展史上的演變,例如某個理論的提出如何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認知,這樣添加了歷史和人文色彩的科普,會更有深度。我個人不太喜歡那種純粹的「工具書」性質,而是偏好有故事性、有脈絡可循的論述。如果這本書能做到在知識性與趣味性之間取得平衡,讓我在閱讀時能不斷發出「原來如此!」的讚嘆聲,那就值回票價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