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與人生:大智教的貞定

宇宙與人生:大智教的貞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鈕則誠
图书标签:
  • 宇宙
  • 人生
  • 大智教
  • 贞定
  • 哲学
  • 宗教
  • 神秘学
  • 灵性
  • 文化
  • 东方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宇宙與人生──大智教的貞定》分【書】與【寫】兩部分以呈現「大智教」之妙諦。大智教屬於反諷式擬似宗教之非宗教,通過作為官方生命教育民間版、成人版、擴充版與升級版的「大智教化」,宣揚古今中外聖賢才智有關安身立命與了生脫死的大智大慧,其中心主旨即是源自中華文化儒道融通現世觀解的「後科學人文自然主義華人應用哲學」,簡稱「天然哲」,完全不同於各宗教對生前死後之許諾。【書】係作者對其三十三部著述集大成之回顧與詮釋,以彰顯形成大智教的四十二載心路歷程。【寫】則以〈從宇宙看人生:新自然哲學〉和〈從人生看宇宙:美育化宗教〉兩篇議論文章,表達出「人生既無逃於宇宙天地之間,就應該學會如何頂天立地」的常識之見。「從常識到智慧」正是大智教方便法門。
宇宙與人生:大智教的貞定 導讀: 這本探討宇宙本源與人生真諦的著作,並非探討名為《宇宙與人生:大智教的貞定》的書籍。恰恰相反,本書旨在勾勒出一個獨立、宏大且細緻的哲學體系,它從對物質宇宙的深層剖析出發,層層遞進,最終匯聚於個體生命的意義與群體文明的規範之上。全書結構嚴謹,論述層次分明,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套理解世界、審視自身,並指導實踐的完整認知框架。 第一部:本源之溯——物質與形上之辨 本書的首部,著重於對“存在”的本源進行探討。我們首先摒棄了傳統二元對立的思維定勢,轉而採用一種更為動態的“流變觀”來審視宇宙的初始狀態。 第一章:時空結構的再定義 傳統物理學將時空視為背景框架,而本書則提出“活化時空論”。認為時空本身並非被動的容器,而是構成萬物交互作用的基礎性“介質”。我們深入分析了引力、電磁力等基本力,如何通過扭曲和塑造這個介質來實現能量與物質的轉換。重點探討了在極端高能環境下,時空維度的非線性行為,並提出了一種基於“信息熵”對時空曲率進行量化的新模型。此模型旨在解釋暗物質和暗能量的間接效應,而非試圖直接捕捉它們的實體。 第二章:萬物之“基元”:超越基本粒子的探討 本書超越了標準模型對夸克和輕子的描述,提出了“潛在振子”的概念。這些潛在振子不是靜態的點粒子,而是具有特定頻率和共振模式的能量場節點。物質的“質量”被理解為特定振子在當前時空結構中維持穩定共振所需的能量閾值。我們詳細闡述了不同層級的共振如何組合成我們所觀察到的基本粒子,並進而構建原子核和分子結構的層次。此處,哲學的思辨與高度抽象的數學模型交織,試圖描繪出物質世界最深層的運作邏輯。 第三章:意識的初現與“閾限場” 在探討完物質結構後,本書轉向了意識的起源。我們不將意識視為大腦產生的“副產品”,而是將其視為宇宙規律在特定複雜結構中體現的一種基本屬性,即“閾限場”的激活。閾限場是信息處理能力達到某個臨界點後,物質結構對自身狀態產生“內在映射”的能力。本書詳細分析了神經元網絡的拓撲結構如何形成有效的反饋迴路,從而產生初級感知。此部分嚴格區分了“感知”與“自我意識”,前者是信息處理的結果,後者則是一種對信息處理過程自身的“元認知”。 第二部:生命與倫理——秩序的建構 在確立了宇宙的基本規律後,第二部將視角聚焦於生命體的出現,以及由此引發的社會結構與道德規範的構建。 第四章:生命演化的“非隨機優勢” 傳統演化論強調隨機突變與自然選擇,本書則引入了“系統趨同性”的概念。認為在特定物理和化學環境下,生命體在演化路徑上會表現出某些非隨機的、趨向於效率和穩定性的收斂趨勢。我們以生物體內的信息儲存、能量獲取和自我修復機制為例,論證了生命系統對“信息冗餘”和“結構彈性”的天然偏好。這不僅解釋了為何不同物種會獨立演化出類似的解決方案(如眼睛、翅膀),也為理解更高等級文明的必然結構提供了依據。 第五章:群體的邏輯:從蜂巢到城邦 個體生命無法獨立生存,社會的形成是必然。本書深入剖析了從微生物群落到複雜人類社會的“協作機制”。我們採用博弈論和信息傳輸效率的角度,研究了合作與競爭的動態平衡點。重點探討了“信任”的建立過程,將其定義為一種基於歷史數據預測未來行為穩定性的概率計算。當群體規模增大,個體間的直接交互受限時,必須依賴於“符號系統”(語言、貨幣、法律)來維持信息的有效傳輸和資源的協調分配。 第六章:貞定之義:內在的道德羅盤 “貞定”是本書倫理學的核心概念,它不是外在強加的教條,而是內化於心靈秩序的穩定性。本書將道德判斷視為一種為了維護整體系統(個體、家庭、社會)長期穩定性而優化的“決策算法”。真正的“貞定”狀態,即個體欲望與群體規範之間達到動態和諧的狀態。當個體的“閾限場”與社會的“協作機制”產生共振時,產生的愉悅感和使命感便是道德行為的內在回報。我們分析了利他主義的深層生物學基礎,並探討了“正義”概念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具體體現。 第三部:文明的脈動——超越性目標的探索 最終,本書將目光投向了人類文明的未來走向,以及個體在宏大時間尺度下的定位。 第七章:知識的邊界與“未解之網” 科學的進步本質上是對“已知”的擴展,但同時也揭示了更多層次的“未知”。本書探討了人類知識結構的局限性,指出當前的科學語言體系可能在描述高維度或極端狀態時顯得力不從心。我們強調了直覺、藝術與哲學思辨對於突破當前科學範式的必要性。知識並非單線發展的直線,而是不斷在矛盾和悖論中尋找新立足點的螺旋上升過程。 第八章:個體在永恆中的位置 在宇宙的無限宏大面前,個體的生命顯得微不足道。本書試圖緩解這種虛無感。個體的“信息指紋”——其獨特的經驗、創造和愛——並不會隨著肉體的消亡而完全消失,而是通過影響他人和社會結構,融入到文明的“信息存儲庫”中。我們討論了記憶、文化遺產和創新的延續性,認為個體的價值在於其對“閾限場”的貢獻,即提升了整體系統的信息處理能力和穩定性。 第九章:邁向“大同”的工程學 本書的收尾部分,展望了未來人類文明的可能形態。這裡所說的“大同”並非烏托邦式的平均化,而是一種基於對宇宙規律深刻理解、且能有效處理內部複雜性的“高效能社會結構”。這需要技術的突破(如能源、信息傳輸)與倫理的同步提升。文明的最終考驗不在於它能征服多遠的空間,而在於它能否在自身內部建立起持久而富有創造力的“貞定”狀態,使生命與智慧得以在宇宙的漫長歲月中,持續地、有意義地存在下去。 結語: 本書是一次對存在本質的誠摯叩問,它試圖在冰冷的物理定律與溫暖的人類情感之間,尋找到一條堅實的橋樑。它要求讀者以極大的耐心和開放的心態,去接納一個既遵循嚴密規律,又充滿無限可能性的宇宙圖景。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鈕則誠


  1953年10月生於臺北市

  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客座教授
  輔仁大學哲學系哲學博士、兼任教授
  大智教化院院長

  谷歌部落格:tcniu.blogspot.com
  聯經部落格:blog.udn.com∕tcniu1014
  新浪博客:blog.sina.com.cn∕zcniu1953
  臉書專頁:tcniu心靈會客室、zcniu大智教化院

  tcniu1014@gmail.com
  zcniu1953@qq.com
 

图书目录

序 從大智教化到大智教 i
 
【書】
引言:自我觀照 2
 
閱讀啟蒙(1968-1978) 5
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8
劉述先《新時代哲學的信念與方法》 10
萊興巴哈《科學的哲學之興起》 12
范光棣《韋根什坦底哲學概念》 14
卡普蘭《哲學新世界》 16
 
科學人文(1978-1997) 19
《自我與頭腦─卡爾波柏心物問題初探》 22
《宇宙與人生─巴柏的存在哲學》 26
《波普》 32
《護理學哲學─一項科學學與女性學的科際研究》 34
《護理科學哲學》 38
《性愛、生死及宗教─護理倫理學與通識教育論文集》 40
 
生命教育(1997-2008) 45
《心靈會客室》 48
《生死學》 50
《醫護生死學》 54
《生死學(二版)》 60
《醫學倫理學─華人應用哲學取向》 64
《殯葬學概論》 68
《殯葬與生死》 74
《殯葬倫理學》 76
《生命教育─倫理與科學》 82
《生命教育─學理與體驗》 88
《生命教育概論─華人應用哲學取向》 94
《教育哲學─華人應用哲學取向》 100
《教育學是什麼》 106
《生命教育─人生啟思錄》 112
《護理生命教育─關懷取向》 116
《殯葬生命教育》 120
《觀生死─自我生命教育》 124
《觀生活─自我生命教育》 128
《從常識到智慧─生活8×5》 134
《永遠的包校長》 138v
羅中峰《中國傳統文人審美生活方式之研究》 140
 
大智教化(2008至今) 143
《生命的學問─反思兩岸生命教育與教育哲學》 146
《大智教化─生命教育新詮》 152
《學死生─自我大智教化》 158
《觀人生─自我生命教育》 164
《六經註─我的生命教育》 170
《新生命教育─華人應用哲學取向》 176
《新生死學─生命與關懷》 182
 
結語:自我貞定 188
 
【寫】 191
 
從宇宙看人生:新自然哲學 193
壹、西方古代哲學 194
貳、中世紀思想 198
參、近現代哲學 202
肆、宇宙論 206
伍、後現代觀點 210
 
從人生看宇宙:美育化宗教 215
壹、美 感 216
貳、美 學 220
參、美 育 224
肆、宗 教 228
伍、美育化宗教 232
 
後記:數一數獨行的腳步 237
 
【鈕則誠三十四部著作】 239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2983720
  • 叢書系列:生命、死亡教育叢書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7 x 23 x 1.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從大智教化到大智教


  我從事生命教育的教學與研究至今二十四載,八年前提出「大智教化」新論述,作為生命教育的民間版、成人版、擴充版與升級版;為深化其內涵及發揮影響力,連續出版七書以自度度人、移風易俗,眼前是最新的一部。本書《宇宙與人生─大智教的貞定》首度讓「大智教」站上第一線現身說法,大智教屬於反諷式的擬似宗教之非宗教,用以提倡「美育化宗教」。美育化宗教之說是受到蔡元培「美育代宗教」卓見的啟發,希望促成華人宗教意識典範轉移。我個人的心路歷程正是如此一路發展至今,可謂道喜充滿,因此樂於寫下來以文會友,善結有緣人。全書係通過大智教的觀點,對我的三十三部著述進行回顧與前瞻。

  不似「天王」洪秀全科考失利悲憤交加大病一場,卻因此「靈動」而創立「拜上帝教」,並登上教主甚至國君的寶座。我則是反其道而行,受到白居易因詩文平易近人被封為「廣大教化主」的激勵,而自許為「大智教化主」。我希望融匯古今中外聖賢才智大智大慧以推行「大智教化」,更於日益精進中將之凝聚打造成「大智教」,本書遂可視為一部平易近人的教義表述。回想自己第一部公開發行的著作《心靈會客室》,屬於慈濟文化志業結緣書,本書亦可作如是觀。至於提及洪秀全實為有感而發,太平天國若能常保江山永續發展,就不會有日後民國與人民共和國分治局面,到如今兩岸百姓不就過上天下太平的好日子了嗎?
 
鈕則誠 謹識
2021年8月
成家三十六載,六十有八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