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桌遊:樂活樂齡創意桌遊手冊

玩桌遊:樂活樂齡創意桌遊手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美媛
图书标签:
  • 桌遊
  • 樂齡
  • 創意
  • 手冊
  • 樂活
  • 遊戲
  • 益智
  • 休閒
  • 親子
  • 銀髮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為高齡社會的銀髮族,注入青春洋溢的活力!
  為家庭營造親子同樂、親密的份圍、增進闔家團聚的歡樂時光!
  為三代同堂的互動創造平等的PK!
 
  以健老、緩老構思健康的脈絡,落實整全失智的預防。
  藉著益智的玩樂,活化大腦的思維,帶動手足的伸展;達到全身運動的功能,進而促進身心靈全人的健康。
 
  舒活長者的心、喚醒凍齡的青春、增長孩童的智慧和聰明、活絡青少年的人際關係,輕鬆入門、老少咸宜,所有年齡都需要桌遊帶來的快樂力量。
 
  25款多元、多面向的健智桌遊,領你體驗不同的情境、創造無限的童趣和歡笑。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城市绿化与生态修复的专业书籍的详细简介: --- 绿野之城:都市生态重建与可持续景观设计 丛书信息 本书隶属于“未来城市规划与环境科学前沿”丛书,由资深城市生态学家与景观建筑师联合撰写,旨在为应对全球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挑战,提供一套系统化、可操作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指南。 内容概述 《绿野之城:都市生态重建与可持续景观设计》深入探讨了现代城市作为复杂人工生态系统所面临的困境,如生物多样性锐减、热岛效应加剧、水资源循环受阻以及土壤退化等核心问题。本书摒弃了传统美化导向的景观设计理念,转而聚焦于生态功能性与系统韧性的构建。 全书结构严谨,共分为六大部分,涵盖了从宏观的城市生态网络规划到微观的特定生境修复技术,旨在指导规划师、建筑师、环境工程师及政策制定者,如何将生态学原理无缝融入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全过程。 --- 第一部分:城市生态系统的诊断与理论基础(约 300 字) 本部分首先确立了理解城市环境的生态学视角。它详细阐述了“城市作为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与动态过程,区分了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的根本差异。 核心内容包括: 1. 城市生态系统的能流与物流分析: 剖析城市对外部资源的依赖性(能源、水、食物)以及污染物和废弃物的产出模式,构建基于物质循环的评估模型。 2. 生物多样性在城市中的量化与评估: 介绍物种丰富度、功能多样性指数在城市斑块中的应用,探讨栖息地破碎化如何影响城市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稳定性。 3. 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 ES)的价值化: 深入讲解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在城市环境中的体现及其量化方法,为后续的规划决策提供经济和环境的双重论据。 --- 第二部分:韧性城市规划与生态廊道网络构建(约 350 字) 本部分将理论研究转化为空间布局策略。重点在于如何设计一个能够抵御气候变化冲击、并能自我调节的城市形态。 1. 多尺度生态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 GI)网络设计: 详述从区域尺度到地块尺度的GI层级划分,包括蓝带(水系统)、绿带(植被系统)和灰绿耦合系统。 2. 连接性与景观格局优化: 详细介绍景观连通性指数(如斑块密度、连接度指数)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重点阐述如何通过最小化景观阻力图(Least-Cost Path Analysis)来设计高效的生态廊道,确保物种迁移、基因交流和生态过程的顺畅进行。 3. “海绵城市”的系统集成: 将水文过程与植被结构耦合,探讨渗透铺装、下凹式绿地、生态沟渠等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技术在宏观网络中的战略布局,实现雨洪管理与水质净化的协同效应。 --- 第三部分:城市生境的精细化设计与修复技术(约 400 字) 本部分侧重于对特定城市微环境进行生态干预和功能提升的技术细节。 1. 城市土壤的健康修复技术: 针对城市化带来的土壤污染(重金属、盐碱化)和板结问题,系统介绍了生物修复(如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和物理改良技术(如客土置换、土壤改良剂应用)。特别分析了如何利用有机质循环来重建土壤生物群落结构。 2. 特定生境的模拟与构建: 城市湿地与水体生态修复: 探讨人工湿地系统(如潜流湿地、表流湿地)的物种选择、水力负荷计算及净化效率模型。 屋顶与垂直绿化的生态学潜力: 不仅关注美学,更侧重于评估其在隔热降温、滞留降水和提供小型昆虫栖息地方面的真实生态贡献。 路边与碎片化绿地的功能强化: 介绍如何通过本土化、结构复杂化的植物群落配置,将原本低效的绿带转化为高价值的“生态节点”。 3. 栖息地异质性管理: 强调在规划中引入不同层次和密度的植被结构,以支持更广泛的动物群落,包括对传粉昆虫和鸟类的栖息地需求分析。 --- 第四部分:气候适应性景观与资源循环利用(约 250 字) 该部分探讨了景观设计如何主动应对气候变化,并促进城市内部资源的封闭循环。 1. 抗逆植被的选择与配置: 针对日益频繁的干旱和极端高温事件,提供了耐受性强、低维护需求的本土植物名录,并分析了其在微气候调节中的效率。 2. 城市废弃物在景观中的再利用: 详细介绍了城市产生的木质废弃物、建筑垃圾转化为景观介质(如堆肥、透水铺装骨料)的工艺流程与质量控制标准。 3. 水资源的集成管理: 讨论中水回用系统与景观灌溉、雨水收集系统与人工湖库的生态净化功能相结合的工程实践案例。 --- 第五部分:监测、评估与长期管理策略(约 200 字) 成功的生态重建需要持续的反馈机制。本部分提供了衡量生态绩效的工具。 1. 基于遥感与GIS的长期监测体系: 利用遥感影像分析城市绿覆盖度的变化、热岛强度梯度以及廊道连通性的动态演变。 2. 生态绩效评估指标(EPIs): 建立一套可量化的指标体系,用于评估特定项目建成后,其在生物多样性、水文调节和空气质量改善方面的实际成效。 3. 动态化管理方案: 强调景观管理应摒弃传统的“一劳永逸”模式,转向基于监测反馈的自适应管理,例如适时进行疏伐、引入新的乡土植物群落以应对环境变化。 --- 结论:迈向共生城市(约 50 字) 本书总结认为,未来的城市设计必须超越“绿色装饰”,转向深度的生态工程,实现人类福祉与自然健康之间的动态平衡,最终目标是构建一个高韧性、自维持的共生城市系统。 ---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王美媛
 
  成長於貧乏的澎湖,在基層工作時看到社會人群的需要,因此以社區宣教回應呼召,就讀台南神學院。曾參與彰基醫療服務,配搭簡春安教授研究, 與夏忠堅牧師合作921重建,並以重建經驗建置1919基督教救助網絡,因需要再進修牧靈諮商。編著七種家庭教育培訓|教材、著書三本。深信家庭孕育人,健全的家庭功能讓人被愛、被支持;教會是靈性大家庭,人要回家享受上帝的愛。
 
朱蕙玲
 
  致力於學齡前教育,獲全團第五屆幼鐸獎,家庭、職場順遂。罹患「急性骨髓白血病」,歷經死蔭幽谷時遇見上帝,從此展開新生命,投入「喜恩家族慢飛天使」服事。受洗成為神的兒女,領受長者家庭事工異象及迫切,積極參與長者培訓課程,成為服務帶領者。體認白髮是榮耀的冠冕,社區長者關懷是與時間賽跑的服務,祈盼長者們有健康的身心靈,也聽聞福音進入永恆。
 
張其東
 
  成長中,因奶奶服事主的心志,奠定成為傳道人的根基。秉持信仰不單一昧地停留在教會內,而是實踐於生活中每一件事與物。回應上帝呼召,就讀新加坡神學院;領受 doublemile  使命,開拓加倍愛教會傳揚福音。因應高齡社會需求開展長者事工,得著社區長者身心靈健康、播種、深耕、結果。運用超優質媒介「桌遊」,不只動腦增進入際關係,更在操作過程探討生命議題、翻轉生命。

图书目录

推薦序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來遊戲吧!-王亞灣/6
桌遊是不斷的學習與祝福-王雅涵/7
桌遊是未來娛樂治療的重要元素-李宗派/8
無人陪打麻將之後-金玉梅/9
桌遊的應用與好處-連恩代/10
桌遊是族群與家庭的最佳良伴-許晟愷/11
桌遊啟蒙者-陳軍成/12
桌遊成為媽媽的動力-陳貞汝/13
陪伴長者進行有意義的活動-湯麗玉/14
桌遊好幫手陪伴長者共度好時光-劉力君/15
桌遊工作者的前線觀察-Jenny/16

作者序
從家庭開始-王美媛/17
跑道起始點-朱蕙玲/19
當桌遊遇到長者-張其東/20

前言/22

Ⅰ 成功老化的相關概念
第一章 認識老年/26

1. 老人
2. 老化
3. 成功老化

第二章 認識大腦/32
1. 大腦功能
2. 大腦老化
3. 大腦病變

第三章 成功老化與失敗老化―失智症/36
1. 減少生理疾病與預防失智
2. 維持大腦功能與預防失智
3. 參與人際互動與預防失智
4. 參與靈性活動與預防失智

第四章 成功老化與休閒活動/42
1. 人類發展週期與休閒活動
2. 老年階段與休閒活動
3. 文化與休閒活動
4. 預防失智與休閒活動

Ⅱ 桌遊促進成功老化的實務
第五章 實務遊戲活動與桌遊/48

1. 常用的實務遊戲活動
2. 簡介桌遊歷史與發展
3. 桌遊與大腦認知功能

第六章 桌遊與成功老化/65
1. 桌遊特性與促進成功老化
2. 長者學習桌遊的實務
3. 高齡桌遊的分類與選擇

第七章 桌遊的實務操作/76
1. 接觸期的桌遊項目/76
1. 跳跳猴 2. 超級犀牛 3. 疊杯派對 4. 彈指賽車 5. 籤籤入扣 6.UNO 疊疊樂
2. 投入期的桌遊項目/95
1. 格格不入 2. 摺足先登 3. 七巧板 4. 魚樂無窮 5. 水果擒拿手 6. 勝在有腦 7. 拉密 8. 原木形色棋 9. 黑白棋 10. 磁石三用棋 11. 步步高升
3. 培訓期的桌遊項目/128
1. UNO FLIP 2. 法老密碼 3. 奔跑吧蝸牛 4. 寶藏臺灣 5. 字字轉機 6. 傳情畫意 7. 什麼不見了 8. 猜猜我是誰 9. 換言一新

第八章 老服老―以桌遊服務落實
1. 成功老化的生活型態/157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4003761
  • 叢書系列:關懷療癒
  • 規格:平裝 / 168頁 / 18 x 25.5 x 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作者序
 
從家庭開始
 
  近三十年前,僅知道臺灣有麻將、四色牌、棋類及大富翁等遊戲。在一次牧者退修會中,從內地會 Andy 宣教士接觸到「拉密」、「戰國風雲」兩款桌遊,我大開眼界,自此擴張了對德式桌遊的認識。婚後育有三子,家中沒有電視,我們運用「拉密」拉近了祖孫三代的親密關係。不僅家人彼此更加親近,孩子們的邏輯、反應、思考力等大腦學習能力也跟著進步;從事家庭教育的我與夫婿,便將桌遊定位為親子教育與家庭關係的好工具。
 
  隨著青春期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邁入老年期、婆婆的失智治療,以及面對臺灣高齡社會帶來的失智議題,我們更加認同桌遊對家庭的貢獻。桌遊能促進孩童大腦發育成長、三代關係、失智預防及闔家歡樂,當然也能幫助更多家庭。於是禱告上帝賜我力量與資源,助我完成此異象的推展所需。2010 年展開桌遊於各族群的運用規劃,上帝預備一群志同道合的桌遊高手,一起投入家庭社區外展事工。
 
  桌遊豐富多元、生動有趣、動腦機制、人際互動等特質,成為我建置旺得福事工與高齡失智預防的重點策略。加倍愛社區關懷照顧據點的其東牧師、映佳師母與寶貝老師,從旺得福的測試模組開始,團隊齊步接受培訓、全力推展、將桌遊融入健康促進活動中。團隊多年累積的實務運作與觀察,發現長期參與活動的長者,不只減少罹病的風險,且能維持認知能力、持續社會參與。活動中長者的笑聲不斷、活力再現,促使我思考如何將此成功經驗,推廣至更多的社區。
 
  心動不如行動,寫書計劃於是啟動。撰寫時人在美國,有機會認識運用於高齡者的娛樂治療,提醒我可以善用RT,加入成功老化、老人服務老人的概念,藉以建立成功老化的生活型態。因此,本書是以成功老化(Successful Aging)理論為基礎概念,輔以桌遊的特質與實務經驗,希望形成老吾老、老服老的生活理念;幫助玩桌遊、動腦又緩老的長者,成為傳播快樂的服務者,為社會貢獻己力,讓高齡世代成為祝福家庭的正能量。
 
  本書不是紙上談兵,而是成功經驗的彙整。感謝加倍愛團隊的長期投入及長者們的參與,證明玩桌遊能促進大腦活力、身體健康。感謝協助攝影的長者們留住快樂的身影。感謝小驢駒創意工作室熱心捐贈,提供未來老玩童桌遊服務器具,為推展失智預防作好準備。本書版稅所得亦將全數捐作桌遊服務之用。
 
  自助、人助,才有天助。祈賜人快樂天賦的上帝,使桌遊成為失智預防的好工具,讓桌遊成為高齡社會與家庭的祝福!
 
王美媛
 
跑道起始點
 
  近三十年幼教歷程,看著孩子們啟蒙學習,從做中學開始點滴累積,由不會到會的訣竅,不斷地透過教具的刺激,反覆思考,推理判斷;由簡至繁的操作練習,最終達成學習目標。教具的分類有益智、語文、科學、美勞、積木等,大小肌肉訓練均包括在內,以達到全腦開發。
 
  近年來,因緣際會走進銀髮族的服務領域。從健康為起始點,過程中不難發現,長者因為歲月增添,生活中身心靈缺乏人際互動、學習刺激,老化的速度是加快的,經常一個轉身,一個動作,剛才的事都不記得了。思想著若把運用於孩童身上的啟蒙元素,植入長者生活中,加以刺激且善用其功能,應該有助於延緩老化,也能加深回顧舊時歲月的長期記憶,改善認知及大腦的靈活度。
 
  有想法就行動吧!當我們把桌遊─不插電的桌上遊戲,融入長者健康促進活動中,漸進式地帶領長者玩桌遊、動動腦,從中發現不但激起他們高昂的生命活力,也帶動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彼此較勁的鼓勵話語增強許多,在此起彼落的驚呼和歡笑聲中玩出好心情;即時樂趣中,不但增加熱情的社交能力,反應思考力也大大地提升。看到長者們容顏的改變,互相幫助的過程中,不在乎輸贏,而是看重那份屬於銀髮的健康情誼,對我們來說是莫大的歡喜。
 
  刻不容緩地,我們將曾運用於長者事工的多款不同功能的桌遊,在長者身上玩出健康、美好的記憶與回顧,對腦、眼、手及專注力的好處,逐一記錄經驗點滴與過程後彙集成書。藉由資源共享,提供有效率且輕省的教材,協助致力於服務長者的單位和志工們,透過有溫度的語言、富同理且接納的心,幫助長者們舒緩目前所面臨的退化或失智的恐懼。
 
朱蕙玲
 
當桌遊遇到長者
 
  我接觸桌遊已有一段時間,剛開始是在新加坡看見教會青少年一起玩,覺得還不錯。回到臺灣後,福音協進會美媛主任剛好有桌遊訓練,於是參與了一系列的相關課程。從基礎的認識到青少年營會的運用、對特殊兒與長者的桌遊服事等,讓我看見桌遊的運用真是廣泛。
 
  從事長者服務多年,桌遊運用是其中極爲重要的一環。剛開始,或許長輩們會覺得無聊,但是當用心地讓他們了解,玩遊戲的過程可以有不一樣的學習,而且是手腦並用、手眼協調的運作,長輩們便會認真學習,並確實發現它們的不同,從慢慢地接受,到著迷於桌遊的挑戰。
 
  桌遊可以是單純好玩的遊戲、破冰的好工具,也可以進一步更深層的討論,讓參與者有更多的思考。舉例說明,我們運用桌遊「跳跳猴」來引導長者思考,遊戲時努力保護猴子不要掉落,就像保護自己的孩子一樣;這是很貼近長者的想法,若是非放手不可的時候,你會怎樣想、怎麼做?在桌遊活動結束後,進行這類討論會有不一樣的思考。當我們在桌遊中放入不同的思考元素時,藉由桌遊的催化,可以引導出不同的經驗連結與想法。
 
  期許本書的出版,提供讀者不同的思維想法與實務經驗,祈能拋磚引玉,相信許多的桌遊前輩會有不一樣的看見,在服事中有不一樣的發現,讓桌遊不再只是桌遊。
 
張其東

用户评价

评分

這幾年大家都在談「在地老化」跟「活躍老化」,但實際操作層面,很多人都卡關。我們總以為退休後的生活就是含飴弄孫、含飴弄孫,或者就是去公園打太極拳,但人總需要刺激、需要成就感。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把「玩」這件事,提升到了「創意」和「社交連結」的高度。它不只是推薦市面上已經有的熱門桌遊,更深入探討了如何「改良」或「自製」符合在地文化或特定需求的遊戲。我記得有一篇提到如何利用家裡的舊報紙和簡單的卡紙,設計一個關於社區歷史記憶的問答遊戲,這種結合在地資源的玩法,立刻拉近了長輩與環境的連結,讓遊戲不只是消磨時間,而是成為一種文化傳承的方式。這種將理論與在地實踐緊密結合的寫法,非常符合台灣地方創生的精神,讓我讀來津津有味,甚至忍不住動手試著照著書裡的提示,幫我爺爺奶奶的社區活動小組設計了一個新的遊戲環節。

评分

攤開來看,這本手冊的排版設計非常人性化,這點對我這個視力沒以前那麼好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字體大小適中,留白充足,圖片說明清晰明瞭,而且每篇文章的結構都很有邏輯,很少出現那種冗長拗口的句子。我最欣賞的是,它打破了桌遊只是年輕人專屬的刻板印象。很多家長在幫長輩找休閒活動時,常常會忽略桌遊這種工具,總覺得太複雜、太電子化了。但這本書巧妙地展示了,桌遊的核心魅力在於「面對面互動」和「規則的趣味性」,這恰恰是現在很多虛擬娛樂無法取代的。它甚至還提供了一些「破冰」技巧,例如在第一次帶長輩玩的時候,如何讓氣氛輕鬆起來,避免長輩因為怕輸或怕丟臉而卻步。書中舉了一個例子,說帶領者可以故意輸給長輩,讓他們建立信心,這種細膩的心理輔導建議,讓我覺得這本書的作者真的是走進長輩的生活裡,而不是遠遠觀察。

评分

閱讀這本《玩桌遊:樂活樂齡創意桌遊手冊》的過程,對我而言,更像是一場關於「溝通哲學」的學習之旅。它讓我意識到,所謂的「樂齡」,並不是要讓長輩們過得像小孩一樣無憂無慮,而是要給予他們一個可以持續展現自我價值、維持認知活力的舞台。書中強調的「遊戲化照護」,其實就是賦權(Empowerment)的一種體現。當長輩們在遊戲中成功運用策略、解決問題,甚至贏得掌聲時,那種內在的滿足感,是任何物質上的獎勵都無法比擬的。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共融性」的探討,也就是如何設計讓不同背景、不同能力的人都能一起參與的遊戲。這在我們多元社會中非常重要,它鼓勵家庭成員之間、甚至鄰里之間的交流,不再是單向的「照顧」,而是雙向的「陪伴與共同成長」。這本書不僅提供了遊戲,更提供了一種促進社會連結的新思維,讓我看完後立刻想揪團,找社區裡的爺爺奶奶們一起來玩一場!

评分

這本書的封面設計很有意思,色彩飽和度很高,那種復古又帶點活潑的感覺,讓人一看就覺得「這不就是我想找的嗎?」我記得我是在一個小型書店的角落偶然翻到的,那時候只是隨意瀏覽,但翻開幾頁後,立刻被那種熱情洋溢的文字風格吸引住了。作者似乎非常了解現在台灣社會中高齡族群的需求,不只是提供一些老掉牙的遊戲規則,而是真正思考「如何讓長輩動起來、動腦筋」。像我媽,她退休後常常抱怨很無聊,身邊的朋友圈也慢慢變小,我一直想找點什麼能讓她重新跟人互動起來。這本書裡提到的很多桌遊,都不是那種需要跑很快、手眼協調能力要求極高的,反而是強調溝通、記憶力和策略布局,這對我媽媽那輩的人來說,門檻低很多,玩起來壓力比較小。我特別注意到,書裡不只介紹遊戲,還加入了許多實踐案例,像是哪個社區據點用了這個桌遊後,長輩們的參與度明顯提高,甚至還自組了「週三桌遊社」,這種實際成效的分享,比單純的理論介紹來得有力道多了,讓人很有信心可以實際操作。

评分

說實話,一開始我對這類「樂齡」主題的書籍是抱持著一點點懷疑態度的,總覺得內容會不會太過於說教,或是流於表面,畢竟台灣的長照資源和家庭支持系統現在是個大哉問,少了一點實質的配套,光有書本是很難成事的。然而,這本手冊給了我一個很棒的驚喜。它完全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姿態,而是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把桌遊當作一個「工具」,而不是一個「目的」。書中對於如何挑選適合不同認知程度的長者的遊戲,有非常細膩的分類,這點非常關鍵。有些長輩可能還保有很好的記憶力,但有些人可能已經出現輕微的失智症狀,如何根據個別狀況調整遊戲難度,書裡都有詳盡的步驟說明,甚至連「主持人」或「帶領者」需要注意的禁忌和引導技巧都寫得非常清楚。這種細緻度,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只是一本給家庭成員看的指南,它更像是一本給專業照護人員的培訓教材,兼具實用性和專業性,讓我這種非科班出身的子女也能得心應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