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老人:優雅老化的三力生活

時尚老人:優雅老化的三力生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經甫
图书标签:
  • 时尚
  • 老年
  • 优雅
  • 生活
  • 健康
  • 心态
  • 自我提升
  • 积极
  • 品质
  • 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最潮流的時尚,不在外型、穿著、物質
而在大腦、在心境、在體能,以及人與人的連結

擁抱三力,盡情刷存在感吧!

  走過求學的第一人生、開創事業的第二人生, 經歷人生上半場的各種努力,突然間來到不知所措、熟悉又陌生的第三人生,是很多人的共同境遇。

  創立台北協和婦女醫院、創辦台灣第一本專業婦幼類雜誌《嬰兒與母親》……人生上半場過得豐富精采的林經甫,第三人生對他而言,也是一段從抗拒、面對到放下的過程。直到他領悟生命的價值,在於活出自己嚮往的樣子、要能活出獨特與美好,自然能成為年輕世代的老後示範,反而能以不認老的態度積極生活、享受人生。

  2017年,林經甫開以「時尚老人」之名經營社群,自行摸索影片剪輯記錄日常生活,也拍攝身邊優雅老化的典範,用自己的例子打破大眾對於「老」的框架。他之所以當起YouTuber,是因為走過糖尿病、心臟病和椎間盤壓迫的病苦,想告訴大家即便身體有病痛,依然可以擁有感受快樂和幸福的能力,挺直胸膛、自信優雅地走到人生最後一刻。

  年輕時身為一位醫者,見證過無數生死,但照顧臥床母親的切身之痛,讓林經甫意識到預防老年症候群、延長健康餘命的重要。以自身的醫學背景,及廣泛累積的知識,深入淺出地帶出預防老化的觀念與方法,提出以腦力、體力、社會力為架構的「三力運動」,期待熟齡朋友把三力帶進生活中,破除對老化的恐懼與迷思,以及社會對於年長者的標籤。

  這樣具有智慧的生命走向與態度,就能創造一個新的世代文化,代代相承。因此,這也是一本關於如何走向老後的經驗指引,期待帶領嬰兒潮世代的你,一起創建屬於自己的優雅老後。

有力推薦

  林彥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內科學教授、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心臟科主任
  高志尚/義美食品公司董事長
  許鳳玉/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教授兼設計學院院長
  楊佩綺/凱渥模特兒經紀公司創意總監、資深秀導
  鄭麗君/財團法人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前文化部長、文化總會副會長
  謝金河/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
  (依姓氏筆畫排列)
 
好的,这里为您奉上一份为您的图书《時尚老人:優雅老化的三力生活》量身定制的、不包含该书内容的详细图书简介: --- 書名: 萬象之鏡:跨越時代的哲思與社會變遷的透視 作者: 佚名 頁數: 約 450 頁 裝幀: 精裝,附插圖與歷史文獻摘錄 定價: 新台幣 880 元 --- 內容簡介: 《萬象之鏡:跨越時代的哲思與社會變遷的透視》 是一部宏大且細膩的社會文化史與思想史的交匯之作。本書並非著眼於個體生命階段的實用指南,而是將目光投向人類文明的宏觀結構、思想體系的演變,以及在劇烈社會變遷下,人們如何理解「存在」、「價值」與「秩序」的議題。 本書結構劃分為三大核心部分,旨在提供一套多維度的分析框架,用以審視從古典時代到當代數位革命的知識積澱與社會實踐。 第一部:文明的基石與符號的重構(古典與中世紀的知識疆域) 本部分深入探討了西方與東方文明在奠基階段,如何建立起各自的宇宙觀與倫理體系。我們聚焦於經典文獻中關於「理想城邦」的構建,以及哲學家如何定義「美德」(Virtue)與「公共領域」(Public Sphere)。 細節闡述: 1. 柏拉圖的洞穴寓言與知識的階層: 探討理念論如何影響了後世對權威與真理的認識,以及這種二元對立結構在政治哲學中的體現。 2. 儒家經典中的「禮」與社會流動: 分析禮儀規範如何從儀式行為演變為社會結構穩定的核心動力,並比較其與古羅馬法治觀念的異同。 3. 修道院的知識壟斷與抄本學: 考察在中世紀,知識的保存與傳播如何受到宗教機構的嚴格制約,以及這段時期在數學、天文學方面留下的隱藏線索。 4. 符號的權力: 深入剖析紋章、印章、以及早期印刷品的出現,如何標誌著權力符號從神聖領域向世俗領域的緩慢轉移過程。 本部分旨在揭示,我們今日所依賴的許多基本概念——如時間感、個體性、以及真理的標準——皆源於這些古老的思想模型,它們的限制與潛力,至今仍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慣性。 第二部:啟蒙的陰影與現代性的焦慮(科學革命至兩次世界大戰) 進入第二部,視角轉向知識爆炸與工業化浪潮對人類心靈的衝擊。本書挑戰了「進步史觀」的單一敘事,探討現代性(Modernity)在帶來物質豐裕的同時,如何製造出深層的異化與疏離感。 細節闡述: 1. 理性的雙刃劍: 分析笛卡爾式的懷疑論如何解放了主體意識,卻也導致了人與自然界、人與社群之間關係的疏離。探討康德的先驗哲學對主觀能動性的確立,以及尼采對其後果的預警。 2. 資本的邏輯與異化的勞動: 引用馬克思的分析,但更進一步擴展至文化產品的生產。討論早期福特主義如何重塑了時間的價值,使「閒暇」本身也成為一種被管理的資源。 3. 都市化與匿名性: 考察德國社會學家辛梅爾(Georg Simmel)的觀察,分析在大型都會中,個體如何透過「冷漠化」來保護自身免於過度刺激,以及這種防禦機制對社會親密關係的腐蝕。 4. 戰爭的技術化與倫理的崩潰: 審視第一次世界大戰如何徹底打破了歐洲對「文明」的自信,科技不再是解放的力量,而是大規模毀滅的工具,探討技術中立性在實踐中的虛偽性。 本部分的核心在於剖析,當傳統的信仰體系瓦解後,現代人如何在一個由效率和數據主導的世界中,尋找意義的錨點。 第三部:後真相時代的知識碎裂與數位生存(當代社會的結構性挑戰) 最後一部分將目光鎖定在當代,特別關注資訊科技的爆炸性發展如何徹底改變了知識的生產、傳播與接受方式,引發了一系列關於真實性、身份認同與集體記憶的深刻反思。 細節闡述: 1. 演算法的黑箱與決策權力的轉移: 分析大數據分析如何從客觀描述轉變為預測與規範,探討當個人決策權逐漸外包給不可見的計算模型時,公民自由的邊界在哪裡。 2. 碎片化敘事與「微歷史」的興起: 探討社群媒體如何鼓勵情緒化的即時反應,而非長期、連貫的論述。分析這種碎片化如何影響集體政治動員的基礎,以及如何重建跨越代際的共同語言。 3. 身份政治的邊緣與中心: 考察在全球化背景下,身份認同如何從固定的文化標籤轉變為流動的、不斷協商的政治立場。探討身份建構中的「表演性」及其對社會信任的影響。 4. 環境哲學的重估: 超越傳統的工具理性觀點,本書引入了深層生態學和非人類主體性(Non-human Agency)的討論,反思人類在地球生態系統中的真正位置與責任。 總結: 《萬象之鏡》以其廣博的知識跨度、嚴謹的學術態度,提供了一面映照我們自身處境的鏡子。它不提供簡單的答案,而是引導讀者深入結構性的問題:在一個快速消解舊秩序、同時又尚未建立穩固新規範的時代,我們應當如何批判性地繼承過去,並負責任地面對未來。本書適合所有對思想史、社會結構、以及當代危機抱持深切探究精神的知識探索者閱讀。 ---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林經甫


  1945年,生於台北市。

  樂觀的理想主義者,也是愛作夢的頑童,透過不斷的行動持續創造。曾是知名婦產科醫師、醫院院長、企業投資者、收藏家;1988年起跨足文化領域,先後創立出版社、藝術文化基金會、偶戲博物館、劇場,致力研究、保存、推廣台灣本土文化與傳統偶戲文化。

  70歲之後,意外成為知名部落客、網紅(YouTuber)、時尚模特兒,並以「時尚老人」身分積極倡導三力生活,推動高齡者優雅老化,以創造健康、幸福、快樂的第三人生。

  個性開朗樂觀、活力充沛,年輕時受存在主義影響,重視生命價值和意義,深刻體認到只有付出貢獻,為他人帶來幸福和快樂,才能豐富生活、帶來意義。

  學歷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日本大學醫學博士

  經歷
  協和婦女醫院院長台原藝術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台原亞洲
  偶戲博物館創辦人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

  歡迎加入「時尚老人」行列
  YouTube 搜尋:Dr. Lin時尚老人
  Facebook搜尋:時尚老人

 

图书目录

各界推薦
「ON IN!」精彩走過人生最後一哩路!──謝金河
身體力行的每一個當下──許鳳玉
修養圓滿的人生五行──林彥璋
優雅到老的生命藝術──鄭麗君
 
自序
為我們樂見的世界改變自己
 
Chapter 1   時尚老人的三力人生
母親帶來的醒覺和祝福
人生上半場的生命體悟
力行三力 預防老人症候群
是預防醫學,也是生命藝術
借鏡北歐的自在老化經驗
時尚是三力的文化實踐
Seniors for Seniors的人文價值

Chapter 2 大腦可以改造嗎?
充滿好奇心的老小孩
你今天學了什麼?
跟上數位科技的潮流
享受五感人生 減緩退化
運動活化腦力:減緩BDNF流失

Chapter 3  體力可以逆轉嗎?
逆轉肌肉,永遠都不晚
運動健身,隨時來得及
請教你的私人教練
無論如何,動起來就對了
騎單車:全方位的有氧全身心運動
與疾病共存,快樂每一天
 
Chapter 4   如何找回和社會的連結?
社會力是三力的核心
人際互動提升幸福荷爾蒙
美學2.0 之美魔女實驗計劃
遇見台東南王的社會力
在咖啡香裡重新想像未來
烏克麗麗帶來歡樂、自信與價值

Chapter 5  活出燦爛的第三人生
從一個奇蹟到另一個奇蹟
完成全球四大時尚秀的目標
人生最後一役:推動大稻埕商道文化與地方創生
我的斷捨離哲學
與死亡共處的生命美學
 
附錄  時尚老人成長歷程剪影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0699425
  • 叢書系列:健康人生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7 x 23 x 1.44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推薦序

「ON IN!」精彩走過人生最後一哩路!
──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 謝金河


  我從1993年參加台北捷兔跑山俱樂部,將屆滿三十年。捷兔的運動源自英國,在台灣已運行近半世紀,通常跑步由「兔子」設計一條大約七、八公里的路徑,沿途灑麵粉,我們馳騁在山林之間,到了距離終點一公里的地方,地上會灑麵粉,寫著「ON IN」的英文字,所有兔友看到這個字眼,就知今天跑步即將抵達終點。

  林經甫先生的大作《時尚老人:優雅老化的三力生活》,強調活化社會力、腦力、體力,享受熟齡樂活,優雅到老的第三人生,活出燦爛的退休生活,延長健康餘命的日子。就像我跑捷兔一般,看到「ON IN」,這是人生的最後一哩路,如何健康快樂的走完,是一門大功課。

  台灣的醫療向來受到全球高評價,台灣的老人也越來越長壽。然而,根據衛福部2019年最新統計,國人平均壽命是80歲,健康餘命只有72歲,「不健康生活年數」高達八年,也就是說,台灣老人失去自理能力、無法自行活動、臥床或失能的時間超過八年,這比起歐洲大約一個月,可以說是一個可怕的數字。為什麼會如此?除了台灣醫療便利性,可能和台灣的外勞看護機制也有關。

  我看過劉毓秀女士的文章說,他讓父母親自己坐公車到市場買菜,自行把菜提回家,卻被鄰居當成不孝,這恐怕是觀念落差的問題。很多老年人兩腳無力,有人幫忙推輪椅,大小事都有人代勞,反而加速退化,提前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經甫先生一生精彩,他在29歲就創立台北協和婦女醫院,是執業超過四十年的專業婦產科醫師,並創立《嬰兒與母親》雜誌。我認識經甫先生逾三十年,年輕的林醫師高大帥氣;進入老年,他留起鬍子,仍然是型男,率氣無人可擋,74歲居然還登上紐約時尚週伸展台,成為最高齡的模特兒,能有這樣經歷的,他是台灣第一人。人到老年,仍能維持標準體態,精神抖擻,經甫先生堪稱是人中之龍。

  數十年來,他創辦雜誌與寫作,保持充沛的腦力,熱心推動大稻埕文化及地方創生,甚至捐出價值破億的上萬件偶戲文物。今(2021)年經甫兄已是七十七高齡,以往他雖忌諱別人叫他「老人」,但現在不但以「時尚老人」之名經營自己的頻道,還積極投身社會運動,展現他飽滿的社會力,要告訴大家的就是「如何延長健康餘命」。

  我在34歲參加捷兔跑山活動,很多跟我一起跑步的人,如今都屆七、八十高齡。捷兔有一位民國22年生的賴明崇先生,今年已88歲,但每一次捷兔活動,他都堅持走完全程;常常陪在我身邊照顧我的廖啟仁兄,今年已屆滿七十,不久前他到內洞山徑爬山,遭到八隻大型虎頭蜂咬傷,緊急到醫院求診,他的CPK指數,(肌酸磷化酶,標準值為26~190 IU/L,存在腦部、心肌、橫紋肌中,可用來診斷急性心肌梗塞或中風等)飆升到3985一度接到病危通知,沒想到在醫院住了兩個晚上就能奇蹟式出院,原來他的心臟太強,戰勝了虎頭蜂的毒素。他們都是我在運動場域上的師父典範。

  經甫先生力推腦力、體力、社會力,這三力是健康到老不可或缺的「三力」,對於一個活到老、學到老,對社會又有熱情的良藥,我要向經甫先生獻上最敬禮。好好規劃我們人生最後一哩路,像捷兔的「ON IN」,完成人生快樂的篇章。

身體力行的每一個當下
──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教授兼設計學院院長 許鳳玉


  人生的體悟在於時時刻刻的感受,在每一個感受後仍然往前,且身體力行於每一個當下。

  認識林醫師至今三年多,從原本不太可能有交集的跨界領域,突然成為合作夥伴。初識契機始於2018年,透過服裝設計師洪麗芬老師,以及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館長羅斌的引薦,展開一連串與林醫師合作的美好體驗。

  我從聊天中得知,擔任台原偶戲館董事長的林經甫,年輕時是位懸壺濟世的醫生,望著眼前這位熱情有活力、保有一顆年輕的心,對世界充滿好奇的長者,比起「林董」、「林醫師」,我更喜歡稱呼他為「時尚老人」。

  合作過程中,我帶領實踐的孩子們,將偶戲的文化藝術導入主題課程「從戲服到衣服Who I am?」,林經甫董事長與羅斌館長、偶戲館同仁多次到校,與同學們一起討論並給予建議,最後更親自上陣走秀。他將文化藝術帶進教室,讓年輕學子轉譯文物並應用於生活,足以看見「時尚老人」對文化傳承的熱忱。

  斷捨離,是人生很難的一門功課。林董事長將蒐藏了近四十年的偶戲文物,割愛捐贈給台灣博物館,讓文物有更好的保存與應用,足以看出其對文化的傳承與分享。此外,他亦積極推動大稻埕商道文化與地方創生,讓百年老店在歷經時空轉換,仍能透過新生代發揮創意、傳承大稻埕的歷史、故事與商道精神,跨代共創可謂最美的風景。

  你準備好進入超高齡化的時代了嗎?教室裡教的是專業,但沒能教會我們如何面對歲月。書中談到的人文藝術能跨越年齡鴻溝、文化差異,甚至是地域距離的流行,帶動高齡族群融入社會,認識自己的身體與心理、認知年老的變化與需求,重新體認生活與生命。

  「時尚老人」倡導無齡樂活的人生哲學,以體力、腦力、社會力為主軸,訴求在步入晚年的第三人生,實踐「三力」生活,避免臥床或失去自理能力,延長健康生存年限。這對長者、家屬或照顧者,以至推及現今邁入高齡化的台灣社會都能有長遠貢獻。

  很榮幸在新書上市前,能先拜讀時尚老人的新作,透過書中的分享希望自己也能悟出生活節奏,在面對人生的每一階段都能處之泰然,優雅地老,慢慢地老,以及有尊嚴的老。

  閱讀這本好書,自在每一天!

修養圓滿的人生五行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內科學教授 林彥璋


  初次見到經甫先生,雖然帶著心律不整而來治療,言談之中,卻似個快樂耆老。凡是人,皆要面對生老病死。道家哲學認為: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如何與老病共融,均在道家哲理之中。人生本是一具軀殼,富涵心靈的滋潤。心靈似水、軀殼似土;而,腦力如木、體力如火、社會力如金。如何修養快樂圓滿的人生五行,就聽聽經甫先生的人生體悟吧!

優雅到老的生命藝術
──財團法人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前文化部部長、文化總會副會長 鄭麗君


  你我都會老,如何優雅的變老,是一門需要學習的生命藝術。林經甫醫師以體力、腦力、社會力的「三力人生」,告訴我們如何成為一個健康、快樂、自信、不老的「時尚老人」。我也認為,社會不該讓每個人的人生單打獨鬥,我們需要追求一個讓生命優雅變老的社會,建立完善的支持體系,支持每一個人都有機會追求屬於自己的三力人生。

自序

為我們樂見的世界改變自己

 
  很開心和各位讀者見面。  

  很多人問我為何要推動「三力」?答案很簡單,就是帶給自己和他人健康、快樂、幸福!

  隨著年齡增長,體力、記憶明顯退化,加上照顧母親臥床多年的體會,我對於老化議題特別關注,也意識到預防老年症候群的重要性,於是從預防醫學的角度,提出以腦力、體力、社會力為架構的三力鍛鍊。   

  ■上了年紀卻依舊年輕    

  「三力」是有醫學根據,並經過我個人親身實證過的一套預防老化的具體方法。從2017年力行三力生活以來,隨著年紀增長,我的體力不但沒有衰減,反而透過運動的鍛鍊,肌耐力、腳力都明顯增強。人們最擔心的健忘、記憶減退等腦力衰退現象,也被推翻了,甚至我的學習力和創造力都有了正向的伸展,我明顯感受到自己的世界不一樣了。

  除了自身的實證,身邊比較接近的朋友,經過鼓勵、認知而力行者,從他們身上也可以看出這個實驗是有效的,這說明老化是可逆的。  

  如果不是這幾年認真執行三力,今天,我不一定能維持這般健康活潑的體力、腦力,以及參與社會的活力。2019年登上紐約時裝秀的伸展台,對我最大的意義,就是證實三力是有效的。

  推廣三力也增加我的社會力,貢獻的態度讓我感受到一種真實的幸福,一種隨心所欲的自由感。我可以很肯定地說:要得到老年幸福,執行三力是必要條件。  

  對於擁有的一切,我心懷感謝,為了散播美好的種子,也為了讓所有正經歷身心變化的熟齡朋友們,都能建立起預防老化的觀念和態度,享有健康、幸福、優雅的老後生活,我覺得應該將三力分享、推廣給社會,正是這份初心催生了這本書。
 
  ■三力破除老化迷思


  人往往害怕面對真相,對於「老」這件事也一樣。我自己就曾經歷過抗拒變老的過程,後來認清事實坦然接受,反而能以不認老的態度積極生活、享受人生。
 
  衰老是年老後必經的路程,但我們不能坐等衰老和死亡的到來,相反的,我們可以改變老化速度,求取相對緩慢的衰退。經過三力的鍛鍊,年輕幾歲的狀態確實在我身上發生了。  我的社群朋友中,也有一些激勵人心、充滿活力的時尚老人,儘管已是80、90歲高齡,依然持續工作、學習,持續玩樂、冒險、創造,優雅地度過每一天。我想,只要把三力帶進生活中,自然能破除老化的恐懼與迷思,以及社會對於年長者的標籤。

  如果每一個熟齡朋友都能在生活中實踐三力,認真地活、好好地活,活出自己所嚮往的樣子,活出一種獨特與美好,自然能成為年輕世代的老後示範。而這樣具有智慧的生命走向與態度,就能創造一個新的世代文化,代代相承。

  因此,這也是一本關於如何走向老後的經驗與指引的書。書中,不乏以生命實踐走向美好老年的故事,有了這些典範走在前面,老,變成一件值得喜悅、可以期待的事。它也同時教會我,活著的每一刻都是幸運、珍貴的,只要持續成長,生命就有意義,這也是我想要傳達的價值。

  ■實踐力是首要關切

  本書結構完整,在個人原有的醫學背景以及廣泛累積的知識系統下,深入淺出地帶出預防老化的觀念與方法。  

  書中融合個人觀點、具體實例、故事分享、統計數字、醫學知識與生命哲思,為想要追尋健康優雅老化的讀者串起一條清楚的依循路徑。各章節相互連貫,也獨立成篇,您可以按著章節順序閱讀,也可以從自己有興趣的部分開始讀起。  

  如果本書能在預防老化上對讀者起到作用,激發您對老化與健康的思考,或者找出老後幸福的方法,我會非常開心。期盼您能感受到文字背後所要傳達的愛與善意,從改變觀念與心態做起,樂觀正向的看待老化,正面迎接老年的到來。  

  我最關切的是,讀者能否將「知」轉為「行」,鼓勵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採取行動,一點一滴開始做起。

  在我演講時,通常我會發問兩個問題,一個是你想活到幾歲?一個是希望健康地活到幾歲?最後的回應都是兩個數字越靠近越好。可見健康老化已是一種普遍的追尋,然而能否達成目標,關鍵就在於行。

  生命中有許多事難以掌握,但我相信在決定老後生活品質這件事上,是有選擇的。美好不是理所當然,三力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重點是你願不願意為了可見的未來做出改變。

  13世紀的靈性導師、神祕主義詩人魯米說:「任何你每天持之以恆在做的事,都可以為你打開一扇通向精神深處,通向自由的門。」只要大家能知能行,培養良好的三力生活習慣,你會發現自己一天比一天輕快有活力,內心充滿著平安、幸福和喜悅。如此,當我們活到90歲時,依然可以健康的坐著、站著、走著、笑著,活得久、活得好、活得優雅又自在。

  所以,這本書在分享之餘,也是提醒和鼓勵,提醒我三力的實踐不能停,這趟旅程沒有終點。

  ■醞釀三力文化運動

  在本書的進行過程中,我個人獲得許多啟發,更全面地認識老化、認識自己,也更堅定以時尚老人的角色推廣優雅老化的責任與願景。

  我喜歡看到別人開心幸福,喜歡為一個比自己更大的意義而活,這能讓我保有生命的熱情與動力。如果本書的發行,能帶領讀者踏上一段有趣的旅程,找到改變人生的機會,讓更多的時尚老人一起以行動實踐創造一種價值;又或者引發更多社區及組織加入,而能在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前,提前出現一場社會文化運動,這將是我所樂見的。

  我不確定這條路究竟會把我帶向何處,前進便是。

  最後,我要感謝林秋芬小姐,賦予本書新的生命,如果沒有他,本書難以完成。感謝《康健出版》編輯團隊、「大人社團」的鼓勵和協助,讓我可以完成這項重要任務;感謝所有記錄我生命歷程並提供照片的影像工作者,以及專業的圖片編輯、美術設計,沒有您們,這本書不會完滿。  

  謹以此書獻給所有讀者,因為有您,我才有信心繼續前進。且讓我們一起創建屬於自己的優雅老後,一起寫下如詩如歌的人生風景。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身邊幾個朋友,年紀都開始往六字頭邁進,話題常常圍繞在「體力大不如前」啊、「退休後不知道要做什麼」這種有點喪氣的氛圍。每次聽他們抱怨,我就會想到最近在圖書館看到的那本《時尚老人》,光是這個標題就很有力量。我對這類書籍一直抱持著比較審慎的態度,因為很多心靈勵志類的書,內容往往空泛無力,讀完只覺得熱血了五分鐘,隔天照樣過日子。但我猜測這本應該不太一樣,它的「三力」聽起來就很有結構性,不是空泛地喊口號,而是可能從某個具體的面向去著手改善。例如,會不會是關於如何重新建構社交圈?畢竟退休後,工作上的聯繫會自然減少,如果沒有新的連結,人很容易被世界拋下。或者,是不是強調「學習力」的重要性,教我們如何跟上現在的科技腳步,至少不會被孫子輩嘲笑為「老頑固」?我對這種實用主義的介紹方式非常感興趣,它暗示著老化不只是被動接受,而是一個需要主動管理和投資的過程,這點非常符合現在台灣社會追求效率和成效的主流價值觀。

评分

最近我的阿姨,年紀快七十了,她就遇到一個很大的困擾,就是「兒女不在身邊,生活重心轉移後,不知道該把時間花在哪裡」。她總覺得自己變得很瑣碎,每天不是買菜就是看電視,時間過得飛快,但心裡空空的。我當時就想,如果能有一本書,可以從生活美學的角度切入,會對她幫助很大。比如,如何把打掃整理變成一種禪修?如何用剩餘的時間去學習一門新的語言,哪怕只是為了跟外國遊客簡單打個招呼?這本《時尚老人》的書名裡那個「優雅」二字,我覺得很關鍵。它不只是指外表的光鮮亮麗,更深層的含義應該是內在的從容不迫和對生活的掌控感。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具體的「儀式感」的建立方法,讓老年生活不再是日復一日的重複,而是充滿了期待和儀式的小驚喜。畢竟,人到了一定年紀,擁有的「時間」是最珍貴的資源,如何不浪費它,是門大學問。

评分

我得說,台灣社會現在對於高齡議題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但許多資源還是集中在醫療和照護上,真正探討如何「優雅地老去、有品質地生活」的書籍,其實相對稀少。很多市面上的產品或課程,都把老人塑造成需要被照顧的對象,這讓我很不舒服。我覺得這本《時尚老人》可能在試圖翻轉這個敘事角度。它強調的是「時尚」,這個詞本身就帶有主動選擇、掌握自我風格的意味。這讓我聯想到,作者是不是會深入探討「如何建立退休後的個人品牌」?這個概念聽起來很新潮,但其實很重要。一個人在職場上累積了幾十年的經驗,難道退休了就要把這些智慧通通丟掉嗎?或許書裡會教導如何將這些經驗轉化為顧問諮詢、寫作分享,甚至發展出一個興趣愛好並達到專業水準。比起單純的健康操或養生食譜,我更期待看到的是如何保持心智的活躍和社會參與感,讓「老」成為一種資產,而不是一種負擔,這才是真正的「優雅」。

评分

這本書的封面設計,老實說,第一眼看過去就覺得挺有意思的,那種「老」的意象不是走傳統的灰白路線,而是用了一種很跳脫、很有活力的色彩組合。我覺得這點就很成功了,它立刻打破了我們對「年紀大」這件事的刻板印象。作者在選材上,光是從書名就可以感受到那種積極向上的態度,擺脫了「老灰仔」的悲情文學。我之前在書店翻閱時,特別注意到書中的排版風格,非常俐落,沒有那種讓人眼花撩亂的冗長文字堆砌,而是用了很多圖文並茂的方式來呈現主題,這對於我們這些可能眼睛沒那麼好使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光是這種視覺上的舒適感,就讓人願意捧起來細細品味。而且,書腰上那句引言,我記得是強調「活出自己的第二春」,那種自信滿滿的語氣,讓人忍不住想知道,到底要怎麼做才能真正達到那種「優雅」的境界,而不是那種硬撐出來的場面。總之,從包裝到行銷的策略,都讓我覺得這不只是一本教你養生的書,更像是一本「心態重啟」的手冊,挺吸引我掏錢結帳的。

评分

從書名來看,這本書顯然是衝著一個特定的客群去的——那些不甘於平庸、不願意被年齡限制住的台灣長輩。我觀察到,現在台灣的長者普遍受教育程度不低,他們渴望的不是被「施捨」關愛,而是被「尊重」獨立性。因此,我猜想書中的論述風格一定非常平等且充滿夥伴感,而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教條式說教。它可能在探討如何維持「自主性」的重要性,或許會提到如何勇敢地拒絕不必要的干預,或是如何明確表達自己的需求和界線。這種「邊界設定」在華人家庭文化中特別難做到,尤其是對長輩來說,常常為了家庭和諧而犧牲自我。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套應對家庭動態變化的心理學工具,幫助他們在愛與界線之間找到平衡,那它的價值就遠遠超過一般的生活指南了。我期待它能賦予讀者一種「為自己而活」的底氣和智慧,讓他們在晚年依然是自己人生的主角。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