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曼的樸門講堂【2022增訂版】:懶人農法‧永續生活設計‧賺對地球友善的錢

亞曼的樸門講堂【2022增訂版】:懶人農法‧永續生活設計‧賺對地球友善的錢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亞曼(唐嚴漢)
图书标签:
  • 懶人農法
  • 樸門永續
  • 永續生活
  • 生態農園
  • 自給自足
  • 環境保護
  • 綠色生活
  • 小農時代
  • 有機耕作
  • 田園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特別增訂】相關影片連結Q&A
 
  住在都市就能享受!自給自足的樸門永續生活~~
 
  從澳洲起源、的樸門哲學,開始於農業,然而涵蓋的層面包含了經濟和社群,甚至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社會運動,訴求著用最少的能源,最高的效率,改善生活和生產方式。幾十年來已經發展為一套完整的生活設計,廣泛的影響著世界各國。樸門所包含的農業、永續和文化,讓生活回到與自然最和諧的互動方式,也深深吸引了各國想追求樂活自然的生活的人們。
 
  然而,一定要有一片土地才有辦法實踐樸門生活嗎?不,樸門設計原則最精彩之處,正是不管怎樣的環境,都能設計出適地適種的樸門生活,即使你蝸居都市裡老舊侷促的小小公寓,或者生硬疏離的水泥大樓,都可以打造友善循環、與自然共生的小小食物森林,捕捉不用花錢而為你所用的光、熱、水、土能源!
 
  以陽明山野蔓園為範本!你可以運用樸門原則設計生活~~
 
  本書作者為台灣樸門設計師之一的亞曼,他已在陽明山所經營的野蔓園成功經驗為例,用一個個輕鬆的故事、淺顯的說明和範例圖片,告訴讀者,樸門設計是一門有著開放、分享、與學習精神的實用哲學,只要理解了樸門的原則,更重要的是實踐!
 
  本書精選59個根據台灣風土氣候設計,並且多次實踐成功的樸門手作訣竅和設計心法,亞曼把實踐樸門十多年的經驗累積,不藏私傳授想過樸門生活的你。你可以搭配全套實踐一個完整的都市農場,也可以挑選幾個適合你的設計打造陽台菜園或螺旋花園…,跟著亞曼,Just do it:
 
  ●居家就有菜市場!有機食材隨手捻來
  無論居住在擁有一方田園的市郊山野,或者擁有咫尺前庭的巷弄社區,甚或只有方寸陽台的公寓大廈,亞曼教你如何點綠成栽,用最省力的方式打造陽台菜園、屋頂花園到食物森林,買菜不用上市場,隨手可採新鮮又營養!
 
  ●省省省!小氣廚房學問大
  講究自然、節能的烹調,總是味道單調、大鍋悶煮的菜餚嗎?作者告訴你,不用羨慕時髦的餐廳必備窯烤爐,自己就能搭建一個,製作披薩、麵包變化多端又美味!免用瓦斯的火箭爐和太陽能鍋煎煮快炒都能搞定……。樸門的小氣廚房,讓你大氣開伙!
 
  ●DIY純天然的美好滋味
  投入樸門設計多年的亞曼,也將樸門帶進台灣特有的生活飲食中,天然自製的天然酵母麵包、豆漿、醃菜脯、雪裡紅、桑葚果醬、甜酒釀和米醋……。平常工作一天累了,還可以做一杯米啤酒來喝,品嘗真材實料的美好滋味!
 
  ●自己的好宅自己蓋!
  想要住在節能的自然建築一點都不難,作者亞曼告訴你怎麼完成:不用水不發臭的堆肥廁所、淨水-洗澡-灑水一次完成的香蕉浴室、家庭各種汙水的回收再利用…不騙你,不怕停電的抽水機「免動力揚水系統」……。不騙你,不交水電費都能自在地過日子~~
 
本書特色
 
  1. 樸門永續生活淺易入門,跟著圖文快速上手:
  樸門是一個以土地、大自然為師,讓自然界各物種合作,運用大自然的智慧來解決人們居食的一套學問。1974年於澳洲興起後就大受歡迎、席捲全世界。創始人墨立森更獲頒另類諾貝爾和平獎(alternative Nobel Prize, 1981)。在台灣,樸門潮流已經蓄勢待發,眾多關心農業、環境和土地的有識之士都認為是可以解決問題的一套法門。什麼是樸門?不說繁雜的長篇理論,從野蔓園分區解析,作者亞曼以具體的操作案例,用最淺顯簡易的故事和圖片讓人一看就懂!
 
  2. 由居家到山林,打造各種空間的樸門環境:
  本書作者亞曼十多年來不但在台北的陽明山半嶺打造野蔓園成為成功的樸門農場,多年來接受各社區大學、團體的邀請,在都會區教導如何運用樸門原則設計生活,無論市郊的大規模農園,或者市區的畸零空間,累積豐富的樸門設計經驗與成功案例。
 
  小從陽台空間、屋頂花園、屋前空地、到社區菜園、校園等等各種不同環境與空間大小,都有豐富的設計變化可以因地制宜。例如光是讓水資源充分運用,就能從設計生活汙水、雨水回收、打造生態池、設計集水渠,甚至垂直種植等等方式來進行。
 
  3. 針對都市環境特性,方便城市樂活族上手:
  如何把原本設計為一個自然永續的農園,濃縮在都市裡以水泥空間居多的居家環境?本書在分享樸門各種分區功能的設計同時,都會以解說如何在都會地區變化設計,讓自然生態能不費力的引入日常居家。例如都市裡優質土壤取得不易,土壤層都比較淺。亞曼告訴你,可以利用麻布袋種植,不但可以用厚土種植的方式產生營養的好土,還可以種植根系較深的植物,同時解決都市種植的兩個問題!
 
  而對於都市生活居食兩大課題,本書教你在都市打造可食地景,除了美化環境還能自給自足吃得安心,植栽收穫除了當作新鮮食材,本書也教你你運用最自然的元素,打造獨家風味的美食加工品,例如黃豆可以變化出豆漿、豆花、豆腐,以及醬油;糙米可以製作啤酒、甜酒釀和米醋!
 
  4. 樸門植栽撇步,人人都能成為綠手指:
  本書整理豐富完整的植栽實作訣竅,從省水省力的種植設計,如鑰匙孔花園、螺旋花園、輪胎種植等,避忌和伴護植物的組合設計,到澆水、造土、移盆等植栽基本功,亞曼都把多年種植的心得撇步完整分享,例如要讓番茄種子容易發芽,最好是把果實捏開,讓種子沾滿番茄汁液;還有,台灣夏天豔陽高照,想要避免土壤水分蒸散太快,覆蓋是最簡單又好用的方法等等。
綠意共生:都市裡的自然實踐與生活美學 本書將帶領讀者探索如何將永續、友善自然的理念,巧妙地融入現代都市的快節奏生活之中。我們不談遙遠的理論,只專注於人人都能動手實踐的具體方法,從陽台上的微型生態系統,到社區裡的共享空間活化,勾勒出一幅充滿生命力的城市藍圖。 --- 第一部:水泥叢林中的生命覺醒——重新連結土壤與心靈 在鋼筋水泥構建的都市景觀下,我們與自然土地的連結日益疏離。本書的第一部分,旨在喚醒讀者對身邊微小生態的覺察力,並提供一套溫和、低門檻的城市園藝入門指南。 第一章:都市土壤的診斷與療癒 城市裡的土壤往往是受限的、被壓實的,甚至是污染的。本章詳細解析如何透過非破壞性的方式,評估你家陽台盆栽、頂樓花槽,甚至社區小塊綠地的土壤健康狀況。我們將介紹幾種快速有效的「土壤改良術」,包括: 廚餘的蛻變: 不只是堆肥,而是「活性微生物培養液」的製作,如何利用廚餘的腐化過程,釋放出對植物生長至關重要的益生菌群,而非產生異味。 礦物平衡的微調: 針對缺乏特定微量元素(如鎂、鈣)的盆栽土,提供自製礦物質補充劑的方法,避免過度依賴化學肥料。 微生物的定殖: 介紹如何引入如聖誕紅酵母菌、乳酸菌等「環境友好型微生物」,協助分解有機質,創造一個健康的根圈環境。 第二章:垂直與極限空間的植物策略 面對有限的都市空間,植物的配置必須講求效率與協同作用。本章著重於空間的垂直化與多層次設計: 光譜管理學: 如何根據建築物的朝向(東、西、南、北),精確選擇最適合該光照條件的食用植物與觀賞植物,最大化光合作用效率。 藤蔓與攀爬藝術: 選擇適合城市環境生長的攀爬物種(如特定品種的豆類、觀賞瓜果),利用牆面、窗台創造天然的遮陽與降溫效果。 容器設計的進化: 探討如何利用回收材料(如廢棄棧板、油桶)設計出具有良好排水性與透氣性的深層種植箱,尤其適合根系發育較深的作物。 第三章:城市中的微氣候觀察者 城市熱島效應對植物生長構成巨大挑戰。本章教導讀者如何成為自己居住環境的「微氣候偵測員」: 溫度與濕度的記錄: 簡單的DIY溫濕度計的製作與使用,記錄一天中植物承受的極端溫度區間。 風道與遮蔽設計: 如何利用現有結構(如紗窗、屏風)引導或阻擋強風,減少植物水分蒸發,並避免特定角落的空氣積滯導致病害。 --- 第二部:循環經濟在日常的實踐——廢物即資源的再定義 永續生活不應只是口號,而是生活中的具體行動。本部分著眼於如何將家庭與社區中產生的「廢棄物」轉化為有價值的資源,建立起微型的個人資源循環系統。 第四章:從餐桌到土壤的閉環 超越基礎的廚餘堆肥,我們深入探討如何更精準地利用食物殘渣: 水果皮的潛能開發: 檸檬皮、柳橙皮不僅是驅蟲劑,更是天然清潔劑與植物肥料的原料。詳細介紹發酵萃取液的配方與用途。 咖啡渣的深度利用: 如何將咖啡渣作為酸性土壤的改良劑,或製成可食用的蘑菇培養基質,實現零浪費的菌相共生。 水的回收藝術: 探討「灰水」在園藝中的安全使用規範,例如洗米水、洗菜水的再利用,並強調不含化學清潔劑的必要性。 第五章:廢棄材料的二次生命設計 本書鼓勵讀者以設計師的眼光審視日常廢棄物,賦予其新的實用價值: 塑膠的結構性轉化: 針對難以分解的塑膠瓶、包裝盒,提供結構加固的教學,使其成為輕便的花盆支架或灌溉系統的基礎部件。 舊衣物的園藝用途: 舊棉麻衣物如何被用來包裹植物根部以保濕、製作吸水墊,甚至成為分解性良好的育苗毯。 木材的永續再造: 利用廢棄棧板或裝修餘料,製作簡易的木製工具、標籤或小型堆肥箱,延長其使用壽命。 第六章:社區共享與知識的流動 單打獨鬥不如集體智慧。本章強調社群互動在永續實踐中的重要性: 種子銀行的建立與維護: 如何在社區內建立本地化的種子交換機制,保存適應當地氣候的優良品種。 工具的共享與修復工作坊: 組織定期的工具維護聚會,學習基礎的修補技能,減少對新購置工具的需求。 技能的非正式傳承: 鼓勵經驗豐富的園丁與新手結對,透過實際操作而非書本知識進行技能傳遞。 --- 第三部:低耗能生活的美學與設計哲學 永續生活不僅是關於種植,更是關於一種降低整體生活「耗能」的美學選擇。本部分探索如何在居住空間、飲食結構中實踐簡約與高效。 第七章:節水灌溉的智慧系統 水資源在都市中尤為寶貴。本章介紹幾種無需電力輔助的節水灌溉技術: 陶罐滴灌法(Ollas): 製作或選用合適的陶製容器,深埋於植物根部附近,透過陶土的滲透性緩慢釋水,極大地減少蒸發損失。 毛細作用導引系統: 利用棉繩或尼龍纖維作為導水介質,設計出能從底層儲水槽自動補水的盆栽系統。 雨水收集的迷你化: 針對公寓住戶,介紹小型、易於清潔和維護的雨水截流裝置,並說明收集水的基礎處理標準。 第八章:以植物為核心的空間美學 擺脫傳統裝潢思維,讓植物成為空間設計的主角: 空氣淨化者的選擇: 深入研究數種經過驗證的、能有效淨化室內特定污染物(如甲醛、苯)的室內植物,並結合其對光線的需求進行最佳擺位。 自然光線的引導與柔化: 如何利用大型垂吊植物調整進入室內的自然光線角度與強度,創造舒適、柔和的光照氛圍,減少對人工照明的依賴。 自然材質的觸感: 強調在傢俱、裝飾品中優先選用未過度加工的天然材料,增加空間的生命感與療癒力。 第九章:飲食的在地化與季節感 本書鼓勵讀者將目光從遙遠的供應鏈拉回到當下的季節變化,實踐更健康的飲食習慣: 四季飲食的規劃藍圖: 根據居住地的氣候特徵,制定一份涵蓋春、夏、秋、冬的當季採購與種植建議清單。 風味的提升: 介紹如何種植高頻使用的香草植物(如羅勒、迷迭香、薄荷),並分享如何透過乾燥、浸泡等方式鎖住其風味,用於日常調味。 「慢食」在都市的可能: 探討如何透過預先規劃膳食、少量多次烹煮等方式,實踐既健康又減少能源消耗的飲食哲學。 --- 結語:從點滴開始,構築你的永續微型世界 本書的目的不在於讓你變成一個完全脫離現代生活的人,而是提供一套務實的工具箱,讓你能在現有的生活條件下,有意識地做出更友善環境的選擇。每一個小小的綠色角落、每一次資源的有效利用,都是對地球未來的一份溫柔投資。現在,就讓我們捲起袖子,從你身邊最近的那個盆栽開始,實踐屬於你自己的綠色共生之道。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亞曼(唐嚴漢)
 
  現職:
  台灣樸門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
  樸門永續生活設計課程(Permaculture Design Certification)PDC課程講師
  野蔓園(Yamana garden)樸門農場園主
 
  學歷:
  國立高雄海專
  PDC課程國際講師認證
 
  經歷:
  綠屋工作坊負責人‧資深講師
  大安、松山、信義、文山、客家等社區大學永續綠生活課程講師
  台北花博系列-綠色城市沙龍綠點專案顧問‧講師
  貢寮「諾奴客低碳家園」專案設計顧問‧講師
  花蓮理想度假村「樸門理想大地」專案計負責人
  「吃自己種的米‧留一塊乾淨土」計畫發起人
 
  著作:《生病可以自癒-樸門綠生活的建康自然養生之道》

图书目录

汪中和‧林耀東‧張瑞剛‧鄭秀娟‧陳俊旭‧陳逢申‧陳瑞賓‧賴青松‧葉國樑  推薦
 
Ch1 我的樸門實踐:陽明山半嶺的野蔓園
我不只在此觀察自然、學習生活、耕耘實作,也透過換工、手做課程回饋分享樸門心得。野蔓園,是我最重要的樸門老師與夥伴。
用自然重新設計人生
享受不方便的友善生活
【MORE】.雙核心的樸門農園
企業戰士棄業反璞歸真
亞曼提議的「樸門」,加上盛璘的「農藝」
土地健康,人才會健康
眾生平等,一株菜苗也有它的任務
我只是把自然擺對位置的管理人
從彎腰除草開始學習分辨植物
【MORE】.觸動亞曼的蘋果阿公故事
從澳洲席捲全球的樸門新哲學
墨立森vs洪葛蘭的永續革命
世界各國掀起樸門城鎮風潮
危機是轉機,古巴轉型有機大國
【MORE】.六個永續元素/.三個核心價值/.十五個操作原則
務農是一門好事業
樸門綠經濟,小農場擁大商機
找到樸門夥伴,社群互助共利
把社區當作你的樸門農場吧
串聯社群經濟,賺對地球友善的錢
吃自己種的米
【樸門小辭典】共匪草/野蔓園換工/綠錢
 
Ch2 實踐樸門的第一步:認識分區規劃
一個完整的空間,要由合宜的分區規劃組成,才能節省能源,自給自足,永續而生生不息。而過程中不斷觀察、設計與實踐,正是樸門迷人之處。
用五感觀察,先思考,再設計
樸門不只是農法
設計方法一:確定目標,再找答案
設計方法二:分析,從觀察生活事物開始
【MORE】.你需要觀察的項目
設計方法三:設計並畫下需求元素,反覆再思考
設計方法四:執行與檢討,實踐並自我檢視
以分區規劃實現住家野趣、農莊經濟
○至五區的基本定義
【MORE】.分區規劃的原則
讓有關連的元素放一起,更有效率
住宅也可以做完整的分區規劃
【MORE】.都市樸門的分區規劃原則
 
Ch3 動手設計創意綠生活:Zone 0
○區簡單來說,是承載人類生活本能中,最常使用的區域,在農村裡,指的是農舍;在都市,指的就是住家了。
大自然沒有廢棄物
方便的背後是多餘的浪費
自然的好宅自己蓋
1.自然建築:會呼吸的房子
2.堆肥廁所:肥水不落外人田
3.麵包窯:包含六大樸門元素的超人氣設計
省省省!環保廚房學問大
4.火箭爐:從心學習、認識清潔能源
5.草木灰妙用多:食用、藥用、清潔用∼通通非常好用
6.太陽能鍋:溫火慢燉慢食樂
7.生質柴油:消滅回鍋油的新能源
8.咖啡渣大變身:除濕除臭好幫手
DIY純天然的美好風味
9.豆科三部曲:豆漿‧豆花‧豆腐
10.醬油:自己釀造傳家味
11.天然酵母菌:勤攪拌就能養好菌
12.烤麵包、Pizza:麵團的秘訣在三光
13.米啤酒:在地原料的生產連結
14.甜酒釀、醋:家常必備的米食調味品
15.桑椹果醬:充分珍惜季節水果
16.脆梅:連醃漬水也是解渴飲料
17.菜脯:越陳越香的古早味
【樸門小辭典】就地取材,創新工法/自然建築vs.綠建築
【亞曼小撇步】燃料/甘油肥皂/豆渣的運用/自製鹽滷/豆豉製作/濁酒/蘿蔔三吃
 
Ch4 不插電的生鮮市場:Zone 1
在樸門的設計中,一區是最接近主屋的生活區,用來支援生活起居、方便每日工作。種植的作物是以需要經常使用、隨時可採集的蔬菜、香草為主。居住在都市水泥叢林的人,陽台就能當作一區應用。
都市小空間的食物森林
18.陽台菜園:依日照挑選植物
19.保麗龍箱、輪胎:廢物利用的便利種植盆
20.麻布袋種植:在都市種深根植物的好選擇
21.窗口立體種植:省空間的垂直栽種
22.鑰匙孔花園:大自然沒有直線
23.蔓陀蘿花園:善用曲線
24.螺旋花園:小空間創造多種植栽環境
多管齊下,善用水資源
25.香蕉圈浴室:身體污垢可做植物肥料
26.生活污水回收再利用:清潔用水二次使用
27.免電力揚水系統:不怕停電的抽水機
28.家庭雨水回收、過濾裝置:簡單處理就能使用的軟水
29.生態池:保濕降溫,養魚兼游泳
【樸門小辭典】黑水、中水
【亞曼小撇步】香草植物/留住土壤/創造邊界效益/保持物種平衡/洗髮精再見新生活運動/魚菜共生/解決蓄水問題/生態池的適種植物/水撲滿因應法
 
Ch5 鋪陳田園城市的可食地景:Zone 2
許多人開始樸門設計後,會希望有塊土地能實踐,其實與大樓、社區、學校合作,只要一點小空間,屋頂、停車場、校園一隅、甚至廢棄荒地,都能成為生產食物的綠生活基地。
將水泥叢林打造成為食物森林
社區菜園凝聚居民情感
城市巷弄裡就能打造幸福農場
【MORE】.野蔓園的食物森林
綠色游擊撒下解放公共空間的種籽
我家也有空中菜園!
30.防水、載重:屋頂花園的設計首部曲
種植技巧大解析
31.種籽取得的方法:讓作物自然進化
【MORE】.商業種籽
32.發芽、播種:幫種籽打破種皮
33.繁殖、插枝:快速繁衍
34.嫁接:讓較脆弱的植物成功繁殖
35.澆灌:依照蒸散速度給水
36.覆蓋:沙漠也可種出香菇
37.避忌種植:減少蟲害
【MORE】.避忌植物參考表
38.伴護種植:牽手共榮
【MORE】.伴護植物參考表
39.換盆:別忘了先和植物溝通
40.定植、移植:給植物長居久安的環境
用心,壞土也能培育為好土
41.土壤檢測:判斷土質成分
42.堆肥造土:垃圾也能變黃金
43.蚯蚓堆肥:地下的造土專家
44.厚土種植:給植物吃的營養三明治
45.十八天堆肥法:大面積種植必勝
【MORE】.常用堆肥碳氮比
46.香蕉圈:保水淨水魔術師
.種自己的發電廠
【亞曼小撇步】豆芽也很營養/兩種壓條法/群落、伴植、避忌種植的方法/堆肥茶/德式高架花床/碳氮比
 
Ch6 創造效益的經濟作物區:Zone3
樸門三區是經濟作物區,種植畜具經濟交換價值的動植物。在農場,意味著你有著比較大的空間可以經營;在城市,就是你工作上班的場域。善用樸門設計,可以讓你可以達成輕鬆照顧動植物,又能創造經濟產出的雙重目標。
量化栽培的設計:水、氣候、生態多樣性
47.集水渠vs.等高線:留住雨水,處處都是小水庫
48.擬定種植計畫:確保每階段的收成
49.微氣候:用石頭就能創造暖冬
50.多樣性種植:讓生態恢復正常
動植物分工同樂
51.雞、鴨、鵝等家禽:吃蟲翻土好幫手
52.牛、羊、豬等家畜:多樣性產出的夥伴
53.養蜂:復育生態指標
【樸門小辭典】病蟲害的抑制原理
【亞曼小撇步】等高線關鍵點/解讀自然密碼取代機器/防風林的栽種方法
 
Ch7 野放大自然,從最少干擾到0干擾:Zone4、5
第四區是在原生植物之外,適度種植加速林相演替,不需要特別照顧的同時,也能帶來一些產出;第五區則是回到放手讓大自然設計的區域。在生態上維持原始林野,沒有必要,甚至人們就不要前來干擾自然的運行。
交由大地作主
54.種籽球:在土團裡靜待生命啟動
【MORE】.種籽球的社運行動
55.林相演替:千百年的森林接力
56.收集木材:好用的天然燃料
57.種木耳
58.營造半自然、半人工的半野生區
森林的價值
【樸門小辭典】福岡正信/加速演替/環保的自然能源
【亞曼小撇步】都市裡的木材收集
 
附錄一、一定要懂的十五個樸門操作原則
附錄二、農業,是問題也是希望:屏東縣潘孟安專訪
附錄三、【2022增訂版】相關影片連結與QA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9507818
  • 叢書系列:綠色生活系列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7 x 23 x 1.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四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哇,這本書的封面設計真的很吸引人,那個樸實的色調跟手繪感的插圖,一看就知道是關於土地、生活,還有那種慢下來的智慧。我最近剛好在研究怎麼讓家裡的陽台也能有點生機,但又怕太複雜,畢竟平日工作忙碌,實在沒那個美國時間天天伺候植物。所以,當我看到「懶人農法」這幾個字的時候,眼睛都亮了!我猜這本書應該不是那種要你每天像老農夫一樣下田耕作,而是教我們如何用聰明的方式,運用自然的規律來達到目的。我很期待裡面會不會有關於堆肥的實用技巧,畢竟廚餘處理一直是我家的老大難問題,如果能順便轉化成寶貴的肥料,那簡直是一舉兩得的永續之道。而且,書名裡的「永續生活設計」聽起來就很有層次感,不只是種菜而已,它可能還會談到水資源的再利用,或者如何打造一個更貼近自然的生活空間。總之,光是從書名跟封面散發出來的氛圍,就讓我覺得這是一本能帶給我實際操作方向,又不會給生活帶來額外壓力的好書。

评分

說真的,現在市面上談「永續」的書多到爆炸,但很多內容都顯得有點過於理想化,彷彿你住在大自然裡,才能實踐書上說的一切。不過,這本《亞曼的樸門講堂》給我一種很「接地氣」的感覺。特別是那個「賺對地球友善的錢」的副標題,讓我忍不住想翻閱一下。這部分實在太重要了,因為很多時候,我們想做對環境好的事,但現實的經濟壓力會讓我們卻步。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把樸門永續設計(Permaculture)這種看似宏大的理念,轉化成一般人可以操作的商業模式或副業?會不會介紹一些小型的社區互助計畫,或是如何將自家產出的小小農產品,透過地方性的通路銷售出去?這不僅是環保,更是賦予我們生活一種新的經濟價值感。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而不是空泛的口號,讓我這個在城市裡打滾的小資族,也能看到一條可以實踐的綠色道路。

评分

這本書的名稱裡帶有「講堂」兩個字,這讓我覺得它在結構上應該是條理分明、循序漸進的。我非常不喜歡那種東拉西扯、知識點很零散的書籍,讀起來很累,很難形成一個系統性的概念。我期待它能像一位耐心的老師,從最基礎的「觀察自然」開始教起,然後一步步帶領讀者建立起自己的永續設計藍圖。例如,如何分析自家的基地(陽台、小院子或頂樓)的光照、風向、水流路徑,這些基礎的「診斷」步驟是否清晰?如果能搭配大量的圖表和流程圖,那就更完美了。畢竟樸門設計很多時候需要空間感的想像,光用文字描述常常會讓人霧裡看花。我希望能從這本書裡學到一套可以應用在我家小空間裡的「模組化」方法,讓我能像搭樂高一樣,逐步擴展我的永續小宇宙。

评分

整體來說,這本書給我的印象是「務實的理想主義」。它不只停留在環保口號,也沒有完全拋棄現實生活中的經濟考量,而是試圖在這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這正是我目前最需要的。我總覺得,真正的永續生活不該是少吃一頓肉、少開一次車的「犧牲」,而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升級,一種更聰明、更有效率的「設計」。我希望透過這本書,能更深入理解「能量流動」和「元素循環」這些樸門核心概念,並將它們應用到我日常的採購、飲食、廢棄物處理上。如果它真的能讓我這個「都市叢林裡的懶人」找到一套既輕鬆又對地球友好的生活節奏,那這本書的投資絕對是值得的,它將不再只是一本知識書,而是改變我生活哲學的指南。

评分

我注意到這是「2022增訂版」,這點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深度更有信心。這說明原版一定市場反應不錯,而且作者有持續在跟進最新的發展與修正。樸門永續設計本身就是在不斷演進的學問,隨著氣候變化和新的材料科技出現,舊的方法可能需要調整。增訂版通常意味著內容更扎實、更符合當下的實際狀況。對於像我這樣的新手來說,最怕學到的是過時的知識。我猜想,新增的部分可能包含了對過去實踐經驗的檢討,或者引進了更多適合台灣在地氣候條件的改良技術。例如,針對夏季的極端高溫或颱風後的處理方式,也許都有更細緻的說明。這種持續優化的態度,讓人感覺作者對讀者的負責,也讓這本書的價值不只是一次性的閱讀材料,而是可以長期參考的工具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