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現在市場上作業系統的書百百種,有些太偏向理論推導,有些又太過於依賴特定作業系統(像是只講Linux或Windows的API),讀起來總覺得少了點「通識」感。這本亞洲版第十代的優勢就在於它的廣泛性,它平衡得非常好。舉例來說,在講到I/O架構的時候,它沒有死守著傳統的Polling跟中斷模式不放,而是很早就把DMA(直接記憶體存取)的概念引入,並且用比較現代的觀點去比較不同I/O處理方式的優劣。 我特別喜歡它在安全與保護機制那塊的編排。在談到核心模式(Kernel Mode)與使用者模式(User Mode)的切換時,它用了很多實際的攻擊案例來佐證為什麼需要這些保護層級,這比單純背誦權限位元來得深刻。而且,它不會把虛擬化(Virtualization)當作一個獨立的、後續才學的章節,而是很早就把它納入系統架構的討論中,像是如何用Hypervisor來隔離不同作業系統的資源。這種「前瞻性」的編排,讓我在寫作業或準備口試時,能更有信心地把不同領域的知識串聯起來,不會感覺各個章節都是孤立的知識點。
评分這本作業系統的教材,風格上來說,我覺得它非常「紮實」,少了一些花俏的圖示,多了一些嚴謹的數學模型和嚴密的邏輯推導。對於台灣的教學環境來說,它幾乎是教科書的「標準配備」了,但每次翻開它,我都會有種「教科書就是要這樣寫」的認同感。它在討論行程排程演算法時,例如像輪轉(Round-Robin)或最短剩餘時間優先(SRTF),都會附上詳細的執行時間計算範例,並比較它們在不同負載情境下的平均等待時間和周轉時間。 有趣的是,它在最後幾章會花篇幅探討不同作業系統的演進方向,像是從單體式核心(Monolithic Kernel)到微核心(Microkernel)的哲學辯論。這部分內容非常適合拿來當作期末專題的靈感來源,因為它不只呈現了技術上的選擇,更深入探討了設計哲學背後的取捨,例如微核心雖然理論上更安全模組化,但在效能上會因為過多的上下文切換而有所犧牲。這種對「為什麼」的探討,讓這本書的價值遠超過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本系統設計的思維訓練寶典。總之,想在OS領域打下堅實基礎,這本的地位很難被取代。
评分這本作業系統的教科書,我從大學時代就接觸過了,那時候是比較舊的版本,對我這個本科生來說,內容其實有點硬,畢竟是從零開始學這些底層概念。不過,這本亞洲版(雖然名字聽起來很「國際化」,但內容其實很貼近我們這區塊的教學風格)的優點就在於它不會一開始就給你一堆晦澀的理論,它會用比較清晰的架構把複雜的排程、記憶體管理這些東西拆解開來。 印象最深刻的是它在講到快取一致性(Cache Coherency)那一章,圖解非常豐富,不像有些書直接丟公式和定義,讓你看得霧裡煞車。這本在解釋多處理器系統的同步問題時,用了好幾個實際的例子,像是在虛擬記憶體分頁和TLB(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的設計上,它不只講了為什麼要這麼做,更重要的是解釋了背後的效能考量。對於我們這種未來想走系統軟體或嵌入式開發的人來說,這些基礎功真的很扎實。雖然有些章節像是檔案系統的細節處理,對一般使用者來說可能有點太深入,但對想深入了解作業系統「為什麼是這樣跑」的讀者,這本書絕對是首選。
评分對於已經有過其他入門教材經驗的讀者來說,這本亞洲版給我的感覺是「深度補強」而不是「全新開蒙」。它不會花太多篇幅去解釋什麼是「Process」或是「Thread」,而是直接切入到同步機制的核心難題。我個人認為,對於有志於從事軟硬體整合的工程師來說,它在處理「系統呼叫」與「中斷處理」的低階細節上,是業界標竿級的範本。 最讓我驚豔的是它在 I/O 裝置驅動程式的模型介紹上。它清楚區分了使用者層級的應用程式如何透過系統呼叫層,最終影響到核心層的裝置驅動程式,以及硬體中斷如何回傳給核心。這中間的訊號傳遞路徑,在很多書裡都是一筆帶過,但這裡畫了非常詳盡的流程圖,讓你清楚知道每個層級的職責。這對於日後除錯或開發自訂的硬體介面時,是無價的參考。如果你已經學過C語言和一點點組合語言的基礎,直接啃這本的後半部,收穫會比從頭看一本偏向程式設計風格的教材要大得多。
评分我得說,這本書的「厚度」本身就是一種威嚇,但耐著性子啃下去,你會發現它對學生的學習曲線考慮得相當周到。剛開始讀的時候,我會覺得「哇,這麼多術語,我怎麼記得住?」但它的複習機制做得很好。每章結尾都會有幾個「概念應用題」和「進階討論」,這些題目往往不是直接問定義,而是給你一個情境,要你去判斷在那個情境下,哪種資源配置策略會比較好。 例如,當討論到死結(Deadlock)的預防、避免和偵測時,它不只是把那三個經典的銀行家演算法搬出來,還會用圖形化的方式展示在不同資源分配圖中的循環等待情況。而且,第十版相較於前幾版,我覺得它對雲端計算(Cloud Computing)的影響著墨更多,像是分散式檔案系統的基礎概念,雖然沒有深入到Hadoop那種程度,但作為作業系統的核心原理延伸,已經非常足夠了。如果你是那種「看過就忘」的學習者,這本書的結構設計能幫助你把知識點有效地卡在腦袋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