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鈔票故事館(2版)

非洲鈔票故事館(2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莊銘國
圖書標籤:
  • 非洲
  • 鈔票
  • 紙幣
  • 收藏
  • 曆史
  • 文化
  • 金融
  • 經濟
  • 非洲研究
  • 貨幣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繼最浪漫的鈔票故事書,鈔票學達人莊銘國
  將帶領您探索神秘非洲的人文藝術殿堂。
        
  在悠悠尼羅河參見埃及艷後,欽嘆金字塔的鬼斧神工;看獅子王奔馳在非洲大草原,動物們悠遊漫步於雨林;騎著駱駝,穿越神秘的撒哈拉沙漠。您知道什麼是非洲五霸嗎?罕見的「霍加皮」指的是什麼?有「非洲溫暖之心」美名的是哪一國人?非洲對我們而言,既遙遠又陌生,從非洲鈔票中,我們得以窺見非洲人文史地與政經科技的縮影。
 
  鈔票不隻是鈔票
  輕鬆成為知性與感性的世界公民
 
  《非洲鈔票故事館》是五大洲介紹的第三本。非洲是世界國傢數最多的洲。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橫貫非洲北部,沙漠以北的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巴尼亞、摩洛哥等,主要居住著含族及閃族的阿拉伯人,以前是人類古文明的埃及文化、腓尼基文化,現在屬於阿拉伯文化範圍,我們稱為「白色非洲」。
 
  在沙漠以南,以北方蘇丹黑人及南方班圖黑人為主,大體上是民族成份非常複雜的地區。在坦尚尼亞的東非大裂榖發現250萬年前的「直立人」,是歷史最早的人類,由此移往世界各地,在黑人區大部分是傳統遊耕文化,我們稱為「黑色非洲」。
 
  非洲有雨林、草原等豐富的植物資源,所以野生動物繁多。迄今已成立數百座自然保留區,成為觀光資源。
 
  大多數非洲居民從事農業生產、牧養牲畜及熱帶作物,生產可可、咖啡、茶葉、丁香、花生和棕油,在世界占一席之地。
曆史的皺褶與風土的吟唱:一部關於世界錢幣的深度探索 書名:《鑄幣的印記:全球貨幣的演變與文明的側影》 第一部分:紙幣的誕生與帝國的興衰 本書將帶領讀者穿越時空的長河,深入剖析世界上第一張紙幣——中國宋代的交子,是如何在特定曆史背景下應運而生,並逐步演變為現代金融體係核心的復雜過程。我們不僅僅關注其物理形態的演變,更著重探討紙幣作為國傢信用符號的內在邏輯及其對社會經濟結構的深刻影響。 我們將細緻描摹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城邦,特彆是威尼斯和佛羅倫薩的商人,如何利用票據進行跨國貿易結算,這為日後歐洲中央銀行體係的建立埋下瞭怎樣的伏筆?書中將引入一係列鮮為人知的曆史文獻,展示早期銀行傢和政府在發行和管理貨幣時所麵臨的信任危機與技術挑戰。 重點章節將聚焦於殖民擴張時代。西班牙銀元(Pieces of Eight)如何成為橫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通用貨幣,成為全球貿易的“硬通貨”,並深刻影響瞭從美洲到亞洲的物價體係。我們還會分析英國英鎊(Pound Sterling)如何通過“金本位”的確立,構建起一個以倫敦為中心的國際金融霸權體係。貨幣的背後,是國傢權力的擴張與文化輸齣的復雜博弈。這不是枯燥的金融史,而是關於權力、貪婪與創新的宏大敘事。 第二部分:戰爭、革命與貨幣的信仰重塑 貨幣的價值往往在其最黑暗的時刻受到最嚴峻的考驗。本書將用大量篇幅敘述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國為籌集軍費而采取的激進貨幣政策。德國魏瑪共和國時期的超級通貨膨脹,不僅是經濟史上的奇觀,更是社會結構崩潰的前兆。我們通過當事人的日記和當時的報紙頭條,重現那些“錢比紙張還輕”的瘋狂年代,探討民眾對政府信用的徹底幻滅。 與此同時,革命性的思潮也在重塑貨幣的認知。從法國大革命時期發行的“指券”(Assignats),到俄國十月革命後布爾什維剋政權試圖建立的無階級貨幣實驗,無不展示瞭政治理想如何與冰冷的經濟規律相碰撞。這些失敗的嘗試,為後世的貨幣理論傢提供瞭寶貴的教訓。 本書的另一條重要綫索是民族主義與貨幣設計之間的隱秘聯係。不同國傢在設計紙幣圖案時,如何選擇性地突齣曆史英雄、標誌性建築或自然景觀,以此強化國民身份認同?例如,一戰後新生的中歐國傢,如何在有限的財政預算內,通過精美的雕刻和寓意深刻的符號,來塑造其脆弱的獨立國傢形象。 第三部分:熱帶風情與異域的金屬敘事 不同於聚焦於主要工業國的敘事框架,本書的第三部分將目光投嚮那些在殖民陰影下,或剛剛掙脫枷鎖的地區。我們關注那些因資源稟賦或地理區隔而發展齣獨特貨幣傳統的區域。 在非洲,尤其是法屬和英屬殖民地,歐洲宗主國發行的貨幣不僅是交換媒介,更是直接的統治工具。我們將深入研究“殖民貨幣”的發行機製,揭示其如何服務於宗主國的原料開采和市場傾銷。例如,關於西非法郎區(CFA Franc)的起源和持續爭議,就牽涉到現代國際政治經濟學中最敏感的話題。 而對於那些資源極為豐富的地區,如中南美洲的白銀礦脈或東南亞的香料貿易路綫,我們描繪的是“商品貨幣”如何主導經濟生活。這本書會特彆探討一些非傳統的貨幣形式,比如在太平洋島嶼上用作財富象徵的巨石(Yap Stone),以及特定部落社會中,貝殼、獸皮或特定金屬如何扮演貨幣的角色。這些“異域的金屬敘事”,挑戰瞭我們對“貨幣必須是國傢信用”的刻闆印象,展示瞭人類社會在不同環境下對“價值存儲”的多元探索。 第四部分:冷戰的陰影與數字化的黎明 冷戰時期,貨幣成為瞭意識形態對抗的前綫。美國推行的布雷頓森林體係,與其說是金融協議,不如說是以美元為核心的“西方陣營”經濟同盟。書中將詳細分析尼剋鬆在1971年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鈎的“尼剋鬆衝擊”,這一事件如何徹底改變瞭全球貨幣的運行邏輯,開啓瞭浮動匯率時代。 在東方陣營內部,蘇維埃盧布的發行與計劃經濟體製下的價格管製,形成瞭與西方市場經濟截然不同的貨幣生態。我們分析瞭計劃經濟下,貨幣符號性價值與其實際購買力之間的巨大鴻溝。 最終,本書的視角將轉嚮我們身處的時代:互聯網技術對貨幣的顛覆。從信用卡和電子支付的普及,到近年來區塊鏈技術和加密貨幣的興起,我們探討數字技術如何從根本上挑戰瞭國傢對貨幣發行的壟斷權。這不僅僅是技術革新,更是對中央權威的深刻質疑。我們將在這一部分提齣一個開放性的思考:在未來,當“去中心化”的數字資産成為主流,我們所依賴的“國傢信任”究竟將如何安放? 結語:紙幣背後的文明側影 《鑄幣的印記》旨在揭示,每一張鈔票、每一枚硬幣,都不是簡單的麵值符號。它們是曆史的微縮膠片,是政治決策的物質殘留,是文化密碼的載體,更是無數普通人生活悲歡的見證。通過對全球貨幣的細緻考察,我們得以窺見人類文明在追求秩序、財富與自由的過程中,所留下的深刻而復雜的皺褶。這本書獻給所有對曆史、金融和人類社會演變抱有好奇心的讀者。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莊銘國
 
  現職
  ※帝寶、至興、輔祥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經歷  
  ※在學中通過金融普考、企管高考、中央銀行特考
  ※任職企業26年,先後擔任各部門經理及公司總經理
  ※榮獲1983年國傢十大傑齣經理、1996年國傢品質獎、1998年全國品管圈大賽金塔獎,均濛總統召見
  ※轉戰學界數十年,管理雜誌評選全國500大名師列榜,曾任教於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靜宜大學EMBA多年
  ※曾任國傢品質獎評審及技職院校評鑑委員
  ※國傢文官學院˙東海大學進修推廣部講座
  ※亨將精密企業顧問
  ※大葉大學國際企業係榮譽教授Honorary Professor
  ※遊歷世界百餘國,齣書20多本,獲2010第34屆金鼎獎
  ※協助成立「中央銀行券幣數位博物館」http://museum.cbc.gov.tw
 
  著作
  《歐洲鈔票故事館》、《美洲與大洋洲鈔票故事館》、《非洲鈔票故事館》、《亞洲鈔票故事館》、《數字看天下》、《典藏鈔票異數》、《鈔票的藝術》、《遇見鈔票》、《創新思考與企劃撰寫《看電影學行銷》、《看電影學管理》、《國際禮儀與海外見聞》、《國際貿易實務》、《經營管理聖經:經理人晉升完全手冊》、《平實中追求卓越:國傢十大傑齣經理經驗分享》、《行銷戰略:大魚吃小魚、小魚吃大魚》、《嬴在市場佔有率》

圖書目錄

序言 3
 
第一篇 北部非洲 North Africa
北非油庫 阿爾及利亞 Algeria 2
法老王朝 埃及 Egypt 8
綠色大漠 利比亞 Libya 16
磷酸王國 摩洛哥 Morocco 23
世界新國 南蘇丹 South 28
世界火爐 蘇丹 Sudan 35
橄欖之邦突 尼西亞 Tunisia 41
 
第二篇 西部非洲 Western Africa
西非法郎 Communaute Financiere Africanine,
CFA France 50
火山島國 維德角 Cape Verde 58
多鳥之國 甘比亞 Gambia 68
可可之鄉 迦納 Ghana 75
地層奇蹟 幾內亞 Guinea 81
自由土地 賴比瑞亞 Liberia 91
沙漠之國 茅利塔尼亞 Mauritania 97
文化搖籃 奈及利亞 Nigerian 104
染血鑽石 獅子山 Sierra Leone 114
 
第三篇 中部非洲 Mid Africa
中非法郎 Central African, CFA franc 122
原料倉庫 剛果民主共和國
蕞爾島國 聖多美普林西比
第四篇 東部非洲 East Africa
非洲之心 蒲隆地 Burundi 156
紅海要衝 吉布地 Djibouti 169
難民悲歌 厄利垂亞 Eritrea 174
非洲屋脊 衣索比亞 Ethiopia 184
長跑王國 肯亞 Kenya 191
韆丘奇境 盧安達 Rwanda 197
珍禽之島 塞席爾 Seychelles 204
非洲之角 索馬利亞 Somalia 213
丁香帝國 坦尚尼亞 Tanzania 222
非洲明珠 烏乾達 Uganda 229
第五篇 南部非洲 South Africa
春之國度 安哥拉 Angola 238
鑽石霸主 波劄那 Botswana 246
香料之島 葛摩 Comoros 252
空中王國 賴索托 Lesotho 261
狐猴樂園 馬達加斯加 Madagascar 266
空中王國 馬拉威 Malawi 279
海島天堂 模裏西斯 Mauritius 286
群象之鄉 莫三比剋 Mozambique 294
兵傢寶庫 納米比亞 Namibia 301
彩虹之國 南非 South Africa 307
蘆葦選妃 史瓦帝尼
銅礦大國 尚比亞 Zambia 320
惡性通膨 辛巴威 Zimbabwe 328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3175389
  • 叢書係列:博雅文庫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7 x 23 x 1.7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2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對一般人而言,鈔票是交易媒介。對我來說,鈔票上的圖像,就像「國傢名片」,具有象徵的意義,從中可看到不同國傢的文化、社會價值、過去歷史、現在發展與未來展望。如果長時間收集達三個版次以上,世界各國一切人、事、物都在鈔票圖像中傳達齣典故,更可學貫中西、神通古今,成為「世界公民」。
 
  筆者曾在民間企業任職二十六年,有機會前往業務相關國傢從事商務活動,福至心靈開始收集該國鈔票,並當場嚮客戶請教圖像內容做成紀錄。自企業退休後,轉戰大學教職,利用寒暑假與太太同遊更偏遠國度,至今已超過百國。每到一國即設法兌換流通紙幣,並請益當地導遊、重點筆記,迴國再行探索。有機會擔任帝寶工業公司之獨立董事,係純外銷汽車車燈之上市公司,許敘銘總裁很自豪說:「除南北極外,全世界都有我們的據點。」透過這些國際行銷管道,再補充沒有去過的國度紙鈔,並請海外經銷商略加資料說明;一些非流通之早期外幣,則請「磊昌郵幣社」代為採買;「稀有鈔票」在柏林的巴塞爾國際錢幣展銷會(World Money Fair Basel)、新加坡國際錢幣展銷會(Singapore International Coin Show)、東京國際錢幣展銷會(Tokyo International Coin Convention)、美國國際錢幣展銷會(ANA World's Fair of Money) 及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有機會購得。所謂「情之所鍾,韆裏不遠」,經年纍月,多少心血,多少金錢,漸漸羽毛豐長,相當齊全。
 
  當年,任職企業滿二十五年,第一次退休;轉戰學術界又滿六十五歲,第二次屆齡退休;「莫讓餘年空流去,當使晚霞照人間」,現在的我,偶爾兼課、演講、寫作及顧問等打打零工。期盼有生之年,貢獻一己之力。
 
  本書也特別感謝下列網站,使作者從中獲取豐厚知識:
 
  (1) 世界紙鈔網(中國)
  www.ybnotes.com/
  
  (2) 世界の紙幣NEWS(日本)
  www23.ocn.ne.jp/~uemura
  
  (3) Southern African Paper Money(南非)
  members.xoom.com/papermoney/index.htm
  
  (4) NEAL’s Collectable Currency(美國)
  members.aol.com/NCCurrency/Currency.html
  
  (5) AA NOTES Collectable Paper Money Site(英國)
  www.aanotes.com/
  
  (6) E-Worldbanknotes.com(加拿大)
  www.e-worldbanknotes.com/
 
  在各國紙鈔之鑽研中,積少成多,曾應邀各單位演講或展示,最值得一提「臺北故事館」於2012 年2 月18 日開始為期半年的藉展,緊接著是四個月的高雄科學工藝館、新光三越左營店及匯豐銀行一月期的臺北國父紀念館的接棒展齣,數不清的報紙、電臺及電視的報導。一時洛陽紙貴,連美加、中國大陸也有人錶達興趣閤作。
 
  此外,由五南圖書公司齣版《典藏鈔票異數》將各國各時期之特殊鈔票予以解析,另一本是《遇見鈔票》,由書泉齣版社印行,主題將臺幣上之圖像與古今中外「類比法」(Analog Method),本書榮獲2010 年齣版界最高榮譽「金鼎獎」,內心甚為雀躍。緊接著推齣五大洲之鈔票介紹,做為日後「鈔票博物館」之主軸。第一本《歐洲館》在2012 年4 月齣版,榮獲「文化部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的獎勵。
 
  第二本《亞洲鈔票故事館》在2015 年8 月推齣。當然研究工作持續進行中。橫軸中有遇見鈔票係列的《數據館》(獲臺北市立圖書館十大好書肯定)、《名人館》、《藝術館》、《動植物館》和《建築館》等,希望有更多成果。
 
  在非洲國度中,有「西非法郎」、「中非法郎」共同貨幣,其餘的國傢都有發行鈔票。研究非洲鈔票收集不易且資訊缺乏,「關關難過關關過」,今天終於可以公諸於世。
 
  這本《非洲鈔票故事館》是五大洲介紹的第三本。非洲也是世界國傢數(54 國)最多的洲。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橫貫非洲北部,沙漠以北的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巴尼亞、摩洛哥等,主要居住著含族及閃族的阿拉伯人,以前是人類古文明的埃及文化、腓尼基文化,現在屬於阿拉伯文化範圍,我們稱為「白色非洲」。在沙漠以南,以北方蘇丹黑人及南方班圖黑人為主,大體上是民族成份非常複雜的地區。在坦尚尼亞的東非大裂榖發現250 萬年前的「直立人」,是歷史最早的人類,由此移往世界各地,在黑人區大部分是傳統遊耕文化,我們稱為「黑色非洲」。
 
  以前對非洲的認識僅止於北非,受地形(沙漠)及氣候(赤道雨林)梗阻無法深入。1488 年葡萄牙探險傢迪亞士(Bartolomeu Dias,圖1) 抵達非洲最南端「好望角」,即印度洋與大西洋交界處;十年後另一個冒險傢達伽馬(Vasco da Gama, 圖2) 完成經非洲到亞洲印度,我們稱為「新航路」,與1492 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二雄分庭抗禮,所謂「十六世紀是西葡的世界」。百年後,英、法、荷、比、德挑戰葡萄牙,在非洲獨霸局麵,活動範圍很難深入內陸。1840年英國傳教士李文斯通(David Livingstone 圖3) 從南非開普敦上岸,先後到達安哥拉、波劄那、辛巴威、莫三比剋、馬拉威、坦尚尼亞、蒲隆地,最後病死在尚比亞。他揭開非洲內陸神祕麵紗,此後歐洲列強參與瓜分非洲活動。宗主國對殖民地有重大影響力,很多直接用經緯度直線劃定,造成許多部落分屬不同國傢,如埃維人分屬迦納及多哥,馬賽人在肯亞、坦尚尼亞、烏乾達皆有之。統治者把黑人當奴隸販賣至美洲新大陸,使部分地區人口銳減,且都是年富力壯者,自然削弱當地原有生產力,強化歐洲人的種族偏見。其中英、法殖民地各占非洲麵積的三分之一,小小的比利時吞食大約77 倍的比屬剛果。
 
  二次大戰後,獨立運動風起雲湧,由「迦納之父」恩剋魯瑪(Kwame Nkrumah, 圖4) 在1957 年獨立,被稱為1960 年的「非洲年」,有17個國傢先後獨立,直到1990 年納米比亞自南非獨立為止,非洲終於擺脫被統治的陰影。獨立後統治者為私利而長期執政,權力使人腐化,由於當年各國疆界未考慮當地民族或部落,教不同人民任意併入同一國內,緻兩國敵對或內戰,加上旱災、饑荒、疾病及貧窮,非洲成為難民大本營(圖5)。
 
  非洲地跨南、北半球、赤道橫穿中部,北部有世界麵積最大的撒哈拉沙漠(777 萬平方公裏),氣候炎熱乾燥,雨量極稀;赤道附近繁茂的熱帶雨林,僅次於南美的亞馬遜,還有壯濶的熱帶草原。在非洲地區值得一提的有世界最長的河流─尼羅河(長6,671 公裏, 圖6);第二大的淡水湖─維多利亞湖(麵積近7 萬平方多裏);渾然天成的東非大裂榖(長6,400 公裏);世界三大瀑布之一─維多利亞瀑布(圖7),氣勢磅礡;非洲最高峰─吉力馬劄羅山(高5,859公尺, 圖8),處赤道,終年積雪。
 
  非洲有雨林、草原等豐富的植物資源,所以野生動物繁多,大批成群結隊的斑馬、羚羊與野牛漫步在草原上,成為獅子和花豹的獵物。還有大象、駝鳥和長頸鹿,悠遊其間;河馬翻滾在河流中,雨林中有黑猩猩(圖9)、大猩猩,罕見的「霍加皮」齣沒。迄今已成立數百座自然保留區,成為觀光資源。
 
  大多數非洲居民從事農業生產、牧養牲畜及熱帶作物,生產可可、咖啡(圖10)、茶葉、丁香、花生和棕油,在世界占一席之地。
 
  此外,非洲是古老堅硬的結晶岩層構成,蘊藏豐富礦產,如中非的銅、鐳,南非的黃金、鑽石,而北非及西非則有石油。不過這些農礦產品是屬初級原物料,受國際價格波動甚大,造成非洲國傢在經濟上的脆弱與不安,在非洲經濟作物優先取代糧食生產。全世界少子化,唯非洲人口快速增加,有半數國傢嚴重缺糧,又為爭奪貴金屬及鑽石來交易軍火,造成電影「血鑽石」之悲劇。
 
  非洲人有歌舞(圖11)的天份,所以風行全球的倫巴、布魯斯、爵士舞、踢踏舞、霹靂舞及迪士可等,都帶有強烈的非洲傳統色彩。
 
  另非洲在藝術上充滿原始、樸拙和神秘,深深影響西方繪畫的「野獸派」( 如馬諦斯Henri Matisse) 及「立體派」( 如畢卡索 Pablo Picasso)。此外,在運動上,因東非是大草原,善於長跑、馬拉鬆,西非是熱帶雨林,精於短跑翻轉,故足球、籃球、棒球皆人纔輩齣。
 
  英國史學傢席加爾(Ronald Segal) 所言:「文化各有韆鞦,隻能說在水準上各具一格,在垂直上分辨優劣,則是徵服者所產生的偏見。」過去,我們認識的非洲常是如此。現在我們把非洲分成五個地方(圖12),由他們立場現身說法,透過非洲各國的鈔票,進一步融入其中。
 
  在此我們精選12 張與非洲相關鈔票及地圖,大部分未在本書內文中齣現(即非現在流通鈔票),相信能快速加深對非洲的認識。非洲對我們而言,既遙遠又陌生,身為地球村的一員,不妨從非洲各國鈔票中瞭解其縮影,增添歷史、地理、人文、科技、經濟、社會及政治的知識。研究世界鈔票是一條費時、費錢的漫長不歸路,在傢中掛著一幅字─「老身要健、老伴要親、老本要保、老傢要顧、老趣要養、老友要聚、老書要讀、老天要謝」。研究各國鈔票就當「老趣要養」,當走到人生的盡頭,過個無悔的人生。印度泰戈爾名言: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 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 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鞦葉之靜美)吾深同感,感謝老天!
 
莊銘國
謹識

用戶評價

评分

**第三段** 身為一個對設計和排版有一定要求的人,我對《非洲鈔票故事館(2版)》的視覺呈現抱持著高度關注。我知道這類主題書籍,如果圖片不夠清晰、編排不夠邏輯性,很容易淪為枯燥的圖錄。我希望這本書能有別於一般學術專著那種死闆的編排方式,而是能用一種比較活潑、甚至帶點藝術鑑賞的角度切入。畢竟鈔票本身就是一種國傢級的平麵藝術品啊!例如,不同時期、不同國傢的紙鈔在油墨選用、雕刻線條的細膩度上,一定有著巨大的差異。我猜想,作者在「第二版」的更新中,除瞭增補新資訊外,應該也會在視覺優化上下足瞭功夫吧?如果能看到不同鈔票的對比分析,像是肯亞和奈及利亞的設計理念有何不同,那光是欣賞那些圖案和字體,就已經是一種享受瞭。畢竟,光是能把這麼多分散在非洲各地的資訊整理彙編,就已經是超級工程瞭,期待它的專業性與可讀性能夠完美平衡。

评分

**第二段** 哎喲,最近迷上這種冷門主題的書籍,剛好看到這本《非洲鈔票故事館(2版)》,聽說內容編排很用心。我對錢幣收藏這塊實在是外行人,平常頂多對歐美那種設計感強烈的鈔票有點印象,非洲的貨幣對我來說簡直是一片空白。但這本書的重點應該不在於「收藏價值」,而是「歷史故事」吧?我希望它能像說故事一樣,把那些晦澀難懂的經濟史和政治變遷,用一種很親民的方式講齣來。例如,某張盧安達的鈔票上印著咖啡豆,是不是就代錶瞭那個國傢早期對外貿易的命脈?或者,某個國傢在經歷內戰後,鈔票設計上齣現瞭哪些微妙的轉變?這種文化符號的解讀,纔是我最感興趣的部分。如果這本書能讓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理解非洲的多元性,而不是用刻闆印象來看待那個大陸,那這本書的價值就非凡瞭。我期待它能打破我對「非洲」的單一想像,展現其豐富的紋理。

评分

**第一段** 這本關於非洲鈔票的書,光是看書名《非洲鈔票故事館(2版)》就讓人心頭一熱,那種充滿異國情調的想像瞬間就跳瞭齣來。雖然我還沒翻開內頁,但光是想像那些來自赤道以南、充滿原始美學和神秘色彩的紙鈔,就足以讓我對這本書充滿期待。我總覺得,每一張鈔票背後,都藏著一個國傢的血淚史、一場殖民與獨立的拉鋸戰,或是某個英雄人物的傳奇故事。我猜想,作者在編纂這本書時,一定花瞭很多時間在資料搜集上,畢竟要深入到非洲各國的金融歷史脈絡,絕對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我特別好奇的是,新版裡頭是不是加入瞭更多關於現今數位支付對傳統紙鈔衝擊的探討?畢竟非洲大陸的發展速度是驚人的,從傳統市場到行動支付的轉變,想必也反映在他們的貨幣設計上吧?如果書中能搭配高品質的圖片,讓我能清楚看到那些獨特的防偽標誌和圖騰,那我就更心滿意足瞭。這不隻是一本錢幣學的書,更像是一扇通往非洲大陸文化櫥窗的鑰匙,讓人忍不住想一窺究竟。

评分

**第四段** 最近常常覺得,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常常被主流媒體壟斷,很多小國的聲音和歷史被忽略瞭。《非洲鈔票故事館(2版)》聽起來就像是一本試圖補足這些知識缺口的書。我特別希望它能深入探討「貨幣的獨立性」這個議題。在許多非洲國傢經歷瞭解殖民之後,他們的貨幣往往與前宗主國(像是法郎、英鎊區)有著韆絲萬縷的聯繫。這本書會不會揭露一些關於貨幣自主權爭奪的秘辛呢?例如,從舊殖民時期的貨幣到自己發行的紙鈔,這個轉變背後涉及瞭多少政治角力?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國傢貨幣體係變革的時間軸和關鍵決策者,那就太棒瞭。這已經超越瞭單純的「看圖集」層次,而是深入到瞭後殖民主義時代國傢建設的核心議題。我對這種結閤瞭硬知識和深度分析的書籍,有著莫名的好感度。

评分

**第五段** 坦白說,我對「第二版」這個標示特別有感。這意味著第一版問世後市場反應不錯,或者說,資訊更新的必要性極高。《非洲鈔票故事館(2版)》的更新點在哪裡,是我最好奇的。非洲大陸的政治經濟情勢變化之快,可能讓第一版的許多內容很快就過時瞭。是加入瞭更多關於奈米比亞或波劄那等相對穩定的國傢的最新鈔票設計嗎?還是更詳細地分析瞭近十年來一些國傢因為資源爭奪或政權更迭而導緻的惡性通貨膨脹對鈔票設計的影響?我認為,一本好的歷史或文化書籍,必須隨著時代進步而不斷修正和豐富內容。如果這本書能夠清晰地標示齣哪些是新增的內容,或者哪些是針對舊版資訊的修正,那就更顯得其專業與嚴謹。這種持續迭代的齣版品,往往纔是最能反映當下真實狀態的寶貴資料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