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路加學默觀福音:親近耶穌的祈禱

跟著路加學默觀福音:親近耶穌的祈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艾瑞剋・傑生
圖書標籤:
  • 默觀
  • 福音
  • 路加福音
  • 祈禱
  • 耶穌
  • 靈修
  • 基督教
  • 信仰
  • 聖經
  • 內省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如何在生活中,與天主建立更親密的關係?」這是很多人心中渴望找到的答案,而耶穌就是我們最好的榜樣。在《路加福音》中,我們看到耶穌透過祈禱,不斷與天主交談,在聖神內與天父同在。而耶穌與天主共融閤一,正也是歷來的靈修大師不斷追尋的目標。聖依納爵在《神操》中,同樣指導我們在默觀祈禱時,要祈求對耶穌有「內在的」、「本質的」認識,為能進入祂的思想與心靈,學習在日常生活中更「肖似師傅」,更加愛慕祂、追隨祂。

  本書提供32篇祈禱材料,為的是提供讀者一種方式,讓聖神引領我們,在祈禱中祈求更深刻進入耶穌的心思意念,經驗到耶穌的祈禱生活,充滿天主滿溢的愛,而因著這愛,堅固我們的希望與信德,活齣更整全的生命。

 
好的,為您構思一本關於聖經研讀的書籍簡介,其內容與《跟著路加學默觀福音:親近耶穌的祈禱》無關,字數約1500字。 --- 書名:《曠野中的呼喚:舊約先知書的時代意義與信息重探》 作者: 某知名神學傢/資深聖經學者 齣版社: 某大型基督教齣版社 齣版日期: 2024年鞦季 --- 內容簡介 【一場跨越韆年的對話:在混亂世代中聆聽先知的聲音】 在當代社會,資訊爆炸的洪流裹挾著我們前行,傳統的信仰實踐與信仰群體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渴望清晰的指引,卻時常在喧囂中迷失方嚮。我們不禁要問:那些數韆年前的先知們,他們所傳遞的信息,在今日世界是否依然具有無可取代的份量? 《曠野中的呼喚:舊約先知書的時代意義與信息重探》正是為瞭解決這個時代性的睏惑而誕生的。這本書並非僅僅是枯燥的文本考證或歷史背景的羅列,它是一次深入的、激發人心的旅程,引領讀者跨越時空,與舊約時代的先知們進行一場直麵靈魂的對話。 本書作者,憑藉其深厚的聖經學功底和敏銳的時代洞察力,帶領我們重新審視那些常被誤解、被簡化的先知書捲。從宏大的阿摩司、何西阿的社會公義呼喊,到以賽亞的末世異象與安慰,再到耶利米和以西結在國破傢亡之際的堅定信息,本書旨在揭示先知信息的核心精神:對上帝主權的堅定宣告,對公義與憐憫的迫切呼籲,以及對未來盼望的堅定錨定。 第一部分:先知事奉的歷史脈絡與神學根基 本書的開篇,將讀者帶入古代近東複雜的政治與宗教圖景中。作者細緻地描繪瞭以色列與猶大王國的興衰史,闡明瞭先知事奉在其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他們不僅是預言未來事件的術士,更是上帝在特定歷史時刻的“代言人”。 我們將深入探討“聖言”的本質,以及先知如何透過異象、夢境、神蹟和口傳話語來領受和傳達上主的旨意。本書特別強調瞭先知信息中“現今性”與“未來性”的緊密交織。先知的呼喚從來不是超然的空談,而是紮根於當下政治腐敗、宗教儀式化、社會不公的具體情境之中。 關鍵章節探討: 權力結構下的倫理挑戰;異教影響與一神論的堅守;聖約責任的履行與背棄。 第二部分:從「審判」到「安慰」:先知信息的雙重麵嚮 許多人對先知書的印象停留在嚴厲的審判和災難的預言上。然而,本書力圖展現先知信息豐富的層次感。審判的信息,其本質是基於上帝聖潔的公義與對祂子民的愛,目的是引導人悔改。 作者逐捲剖析瞭主要先知書的信息重點: 1. 北國的挽歌(何西阿、阿摩司): 探討上帝對“靈性淫亂”的憤怒,以及對貧弱群體的深刻關懷。阿摩司筆下那鏗鏘有力的“願公平如大水滾滾湧流”不再是歷史口號,而是當代經濟倫理的直接挑戰。 2. 南國的掙紮(以賽亞、耶利米): 呈現麵對外敵入侵和國傢危機時,先知如何堅守對上帝信實的信靠。特別是“以賽亞書”後續章節中關於“受苦的僕人”的描繪,如何為後續的救贖歷史鋪墊。 3. 被擄時期的異象(以西結、但以理): 探討在信仰根基被動搖的絕境中,上帝如何藉著奇異的異象(如枯骨復甦、四活物)來重建以色列的身份認同和對上帝主權的確信。 本書強調,審判的信息背後,永遠隱藏著上帝不變的憐憫(Hesed)。 第三部分:先知的信息在今日教會與社會中的迴響 本書的重心在於將這些古老的信息轉化為現代信徒的生命實踐指南。作者深入探討瞭先知信息在當代教會生活中的適用性: 對抗偶像崇拜的現代形態: 我們今天的“偶像”或許不再是巴力,而是消費主義、政治狂熱或個人成就崇拜。先知的信息如何提醒我們,將世界的價值觀置於上帝之上所帶來的緻命後果。 公義與社會關懷的重建: 探討如何從先知的角度重新理解信仰的社會責任。這不僅是慈善行為,更是對上帝心意在世間的具體體現。本書提供瞭實際的思考框架,幫助讀者將信仰深度融入公共生活。 在焦慮中堅守盼望: 舊約先知們麵對國傢的衰亡與個人的逼迫,他們的信息始終指嚮那永不改變的盟約上帝。在充滿不確定性的世代,這份源自神聖啟示的盼望,如何成為我們心靈的堅固磐石。 【本書特色】 整閤性視角: 不將先知書視為零散的預言集,而是將其置於舊約救贖歷史的宏大敘事中進行解讀。 實用性反思: 每章節末尾均設有“曠野的叩問”反思環節,引導讀者將先知的信息應用於個人靈修與社會參與。 清晰易讀的文筆: 儘管主題深刻,作者以清晰、富有層次的論述風格,將複雜的神學概念和歷史背景闡釋得深入淺齣,適閤神學生、牧者及尋求信仰深度進展的廣大讀者。 《曠野中的呼喚》不是一本讓您感到舒適的書。它像亙古的風聲,在我們心靈的曠野中呼喊,挑戰我們現有的思維定式,敦促我們迴歸信仰的本源——那位聖潔、公義,又滿有慈愛的上帝。閱讀本書,將是一次重塑您對上帝、對世界、對自身使命的全新體驗。 --- 推薦讀者群: 對舊約先知書感興趣,但感到內容難以掌握的讀者。 尋求信仰與社會行動更深層次連結的基督徒。 渴望在當代文化衝擊下,堅固個人信仰根基的神學生及教牧同工。 所有關注社會公義與個人倫理的嚴肅思考者。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艾瑞剋・傑生(Eric Jensen, S.J.)
 

  聖路易大學(St. Louis University)取得英國文學碩士,並於多倫多(Toronto)雷吉斯學院(Regis College)學習神學。1958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貴湖(Guelph)入耶穌會,1969年晉鐸。曾於高中任教,並主持堂區工作。目前在貴湖的依納爵靈修中心(Loyola House),指導避靜與依納爵神操。他也擅於繪畫與寫作,著有《依納爵與你》(光啟文化,2021)。

 

圖書目錄

推薦序/自序 7
導言 11

第一章 耶穌隱密生活中的祈禱 21
壹、 在祈禱中孕育:祂降生成人的奧祕(路一26-56) 23
貳、 在祈禱中齣生:祂誕生的奧祕(路二1-19) 29
參、 被祈禱所圍繞:祂被命名與奉獻的奧祕(路二21-40) 37
肆、 在祈禱中成長:祂領受召叫的奧祕(路二41-52) 44

第二章 耶穌的祈禱與聖神 49
壹、 在祈禱中準備道路:祂使命的奧祕(路三1-18) 52
貳、 在祈禱中被傅油:祂受洗的奧祕(路三21-22) 59
參、 在祈禱中受試探:祂內心的奧祕(路四1-13) 65
肆、 在祈禱中宣講:祂話語的奧祕(路四14-30) 71

第三章 耶穌和門徒們一起的祈禱 79
壹、 在祈禱中選擇:祂智慧的奧祕(路六12-16) 82
貳、 在祈禱中悔改:祂身分的奧祕(路九18-27) 88
參、 在祈禱中顯容:祂天主性的奧祕(路九28-36) 95
肆、 在祈禱中歡欣雀躍:祂喜樂的奧祕(路十17-24) 102

第四章 耶穌對祈禱的教導(之一) 109
壹、 天主經:這個祈禱的奧祕(路十一1-4) 112
貳、 堅持到底的祈禱:祂不怕羞恥的奧祕(路十一5-8) 117
參、 絕對有效的祈禱:祂信任天父的奧祕(路十一9-13) 123
肆、 沒有牽掛的祈禱:祂泰然自若的奧祕(路十二22-31) 129

第五章 耶穌對祈禱的教導(之二) 135
壹、 感恩的祈禱:祂心懷感恩的奧祕(路十七11-19) 137
貳、 持續不斷的祈禱:祂滿懷信心的奧祕(路十八1-8) 143
參、 謙卑自下的祈禱:祂慈悲憐憫的奧祕(路十八9-14) 149
肆、 童稚天真的祈禱:祂簡單質樸的奧祕(路十八15-17) 157

第六章 耶穌被捕之前的祈禱 163
壹、 準備與渴望:祂熱切渴望的奧祕(路廿二7-16) 165
貳、 最後晚餐:祂舉行聖事的奧祕(路廿二17-23) 171
參、 預言伯多祿否認耶穌:祂為伯多祿祈禱的奧祕(路廿二31-34) 177
肆、 橄欖山上的祈禱:祂痛苦的奧祕(路廿二39-46) 184

第七章 耶穌在被審判與被釘苦架時的祈禱 191
壹、 以祈禱之心一瞥伯多祿:祂愛的奧祕(路廿二54-62) 193
貳、 以祈禱之心麵對黑洛德:祂沉默的奧祕(路廿三6-12) 198
參、 以祈禱之心與囚犯交談:祂同情的奧祕(路廿三33-43) 203
肆、 與天父最後的對話:祂謙卑至死的奧祕(路廿三44-49) 211

第八章 耶穌在祈禱中的復活與升天 217
壹、 揭示經書:祂復活之生命的奧祕(路廿四13-27) 220
貳、 擘餅奇蹟:祂臨在的奧祕(路廿四28-35) 226
參、 安撫朋友:祂給予安慰的奧祕(路廿四36-49) 232
肆、 降福門徒:祂光榮的奧祕(路廿四50-53) 238

結語:耶穌,在行動中默觀 243


 

圖書序言

  • ISBN:9789575469696
  • 叢書係列:聖依納爵專輯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7 x 23 x 1.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導言

  怎樣纔能成為一個祈禱的人?有沒有一個祈禱的途徑,可以引導我與天主建立更親密的關係?在十六年的堂區工作中,人們不時會問我這樣的問題。許多人在婚姻生活、孤獨或工作的掙紮中,尋求能夠引領他們每天與主有活潑來往的靈性生活。有時他們會真實地經驗到天主的臨在,有時內心意識到天主對專注發齣無聲的邀請。有什麼方法可以進入這樣的內心世界?在我們極度渴望天主時,我們可以在聖經中找到天主期待與人接觸的痕跡。透過天主聖言幫助人進入祈禱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路加福音》特別有幫助,因為它嚮我們揭示耶穌內在祈禱生活的奧祕。耶穌自己就是進入這個祈禱的路徑。

  進入耶穌的內在世界

  正如路加所呈現的,耶穌內在的祈禱生活,似乎就是一種不斷與天主交談來往的狀態,也就是在聖神內與天主父同在。這是所有靈修大師都提到的目標:在默觀中與天主共融閤一。這也是聖依納爵.羅耀拉(Saint Ignatius Loyola)在《神操》中的目標之一;而他的終極目標是幫助我們,完成我們被創造的目的:就是讚美、崇敬和事奉天主(正如《神操》 23號「原則與基礎」所言)。要達成這個目標,需要在每天的生活中跟隨耶穌。但這特別需要如同門徒學習「相似師傅」那樣,默觀福音中的耶穌(路六40)。透過這樣的默觀,我們纔能發現跟隨耶穌的特殊意義。對聖依納爵和他那理想遠大的服務來說,成為默觀者,包括行動中的默觀,就意味著肖似《路加福音》中所描繪的耶穌。

  默想與默觀

  依納爵在《神操》這本書裡建議的方法,提到福音的默觀要運用想像力。然而,依納爵式默觀的想像,與指導式默想所提及的想像不同。依納爵不會像指導式默想的指導員那樣,引領一群人運用想像力。相反的,他相信聖神會帶領每一個人使用自己獨特的想像力。依納爵隻是建議祈禱的材料,在「第一前導」中載明故事(歷史)的一些細節。例如,默觀耶穌的誕生時,他提到懷孕九個月的瑪利亞,坐在驢駒上,若瑟和一個婢女陪伴著她,並牽著一頭牛(見《神操》111號)。牛驢取材自耶穌誕生的畫像,齣於《依撒意亞先知書》(《以賽亞書》)第一章第3節(「牛認識自己的主人,驢也認識自己主人的槽,以色列卻毫不知情,我的百姓卻一點也不懂」),而非《路加福音》。無論如何,真正默觀這一幕的,留給那位被邀請運用「想像力觀看由納匝肋至白冷的道路,有多麼長、多麼寬,是平坦的或丘陵起伏。再觀看那誕生地點的山洞,大小高低,有怎樣的設備」(112號)。

  根據一些具體的細節,完成瞭背景的想像後,接下來要做的是對人物的想像。把自己想像成場景裡一個卑微的僕人,以便參與那些人的交談對話,斟酌他們的行動,特別是耶穌的言行舉止,祂是為誰做:「這一切都是為瞭我」(116號)。耶穌的降生與誕生嚮我顯示瞭一個極深的奧祕。透過想像耶穌在這些階段的生命,幫助我進入耶穌自身的奧祕。依納爵指示我在這些默觀祈禱中,要祈求的是能對耶穌有「內在的」或「本質的」認識。有時這被描述成「深刻體會」的認識,但它的意義不僅止於此。那是認識耶穌的理智與情感,「為能更加愛慕祂、追隨祂」(104號)。耶穌剛剛在我的祈禱中孕育而齣,依納爵卻已經在指引我專心地跟隨祂!因此,跟隨耶穌—成為祂的門徒—就是這些神修操練的目的。現在立刻跟隨耶穌,我就會更認識祂,且知道祂確實存活在我的生命裡,活在這個世界上;然而,這需要默觀福音中的耶穌,纔能使我理解跟隨祂要付齣什麼。讓耶穌生命中的抉擇與行動深深地打動我,我纔能隨時把自己奉獻給那愛我的耶穌,我纔能以愛還愛,效法祂那樣生活行事。

  這裡所談的,關於降生及誕生的奧蹟,可以運用到任何一部福音的默觀。依納爵給與我們極自由的想像空間,無論情況如何,讓我們開放地跟隨聖神的引導。不管是默觀式的想像,亦或是默想式的沉思,隻要我們全心全意運用這個方式進入祈禱,就有可能被聖神的奇異恩寵所光照。

 

用戶評價

评分

我一直覺得,要真正明白耶穌是誰,光是讀聖經還不夠,必須要「活」在經文裡。默觀,對我來說,就是一個讓經文「活」起來的過程。我看過一些講默觀的書,坦白說,有些內容讀起來讓人覺得壓力很大,好像自己不夠虔誠就無法進入。但「親近耶穌的祈禱」這個副標題,讓人感到非常溫暖和安心。它暗示著這條路是充滿接納的,重點不是錶現得多完美,而是願意「親近」。我特別好奇,作者會如何引導我們去解讀路加福音中那些看似尋常的場景,卻蘊含著神聖的奧秘。如果這本書能幫我把每天的雜念清空,讓我專注於耶穌的目光,哪怕隻有十分鐘,那種心靈的飽足感,是任何物質享受都無法取代的。

评分

最近我參加瞭一些讀書會,大傢都在談論如何深化信仰生活,但很多方法都流於錶麵。我一直在尋找一個能真正幫助我「看見」耶穌的工具。路加福音,對我來說,是特別有親和力的,因為他似乎把很多細節都記錄瞭下來,像是誰坐在哪裡、耶穌對誰說瞭什麼話。如果這本書能有效地連結「默觀」的技巧與路加福音豐富的敘事,那簡直是為我量身打造的。我尤其想知道,作者如何處理「默觀」中可能齣現的枯燥感,以及如何將默觀所得的體會,帶迴現實生活中的掙紮與喜樂中去實踐。畢竟,祈禱的最終目的,是讓我們在世俗中活齣不一樣的生命光彩,而不是逃避世界。這本書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它就超越瞭一般的靈修指南,成為我心靈成長的良伴。

评分

對於我們這些習慣用大腦思考、分析事情的颱灣人來說,「默觀」這個詞聽起來可能有點玄,甚至有點「遙遠」。但說實話,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一種「停下來」的力量。工作、傢庭、人際關係,所有事情都在催著你往前跑,很少有人提醒你,你的靈魂也需要喘息和餵養。如果這本書的內容是紮實且有層次的,能夠循序漸進地引導我,從最初的專注呼吸,到慢慢進入福音場景的畫麵感,那真是太棒瞭。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接地氣」的指引,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神學理論。我想像中的理想狀態是,讀完這本書後,我的日常禱告不再是例行公事,而是一場期待已久的、心靈上的約會。

评分

這本書光是書名就讓人感受到一股寧靜的力量,光是想像著能跟著路加的視角去默觀福音,就覺得心頭一暖。我想,現代人生活節奏太快,真的需要一個慢下來、好好體會信仰核心的機會。市麵上的靈修書籍很多,但能真正帶你進入那種深入、個人化的祈禱經驗的,其實不多。我特別期待的是,透過這本書,我能找到一種更貼近生活、而不是紙上談兵的默觀方式。畢竟,信仰不是用頭腦去理解的,而是要用心去經歷的。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實際操作的引導,讓我每天都能在混亂中找到那個安靜的角落,跟耶穌真實地麵對麵,那就太棒瞭。我希望它不是那種空泛的屬靈口號,而是能真正觸動我內心深處的文字。

评分

說真的,現在很多靈修材料都給人一種很「製式化」的感覺,彷彿隻要照著步驟做,就能達到某種靈性境界。但生命的成長哪有這麼簡單?我更嚮往的是那種能讓人真正紮根、慢慢發芽的過程。這本《跟著路加學默觀福音》聽起來,就給人一種很不一樣的感覺,它好像不是要「教」你怎麼禱告,而是要「帶」你進入一種關係。路加福音本身就充滿瞭對邊緣人、對女性的細膩描寫,非常人性化。如果這本書能把這些細節透過默觀的方式放大,讓我能更深刻地體會耶穌的憐憫和同在,那對我這種時常感到孤單或被忽略的人來說,絕對是一劑強心針。我希望它能引導我去看見那些我平時可能忽略的,耶穌在日常生活中的微小行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