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甜品教科書:好呷古早味!開店&自己在家做都OK!

台灣甜品教科書:好呷古早味!開店&自己在家做都OK!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沼口由紀
图书标签:
  • 台湾甜品
  • 古早味甜品
  • 甜点食谱
  • 烘焙
  • 台湾美食
  • DIY甜点
  • 甜品制作
  • 家常甜点
  • 开店食谱
  • 台湾小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台灣最美的不僅是人情味,還有甜品!
珍珠奶茶、芒果剉冰、鳳梨酥、芋圓甜湯
甜美滋味讓人一嚐難忘,擔心以後吃不到怎麼辦?!
 
不用朝思暮想啦!
本書大方傳授台灣道地甜品的作法,
做為開店參考的MENU,或是自己在家做也OK,
一起來體驗熱情的風土民情所醞釀的台灣甜品文化!
 
  是誰這麼天才,把黑亮的粉圓喚做「珍珠」,讓奶茶的質感瞬間提升!
  綜合甜湯充分發揮食材的搭配度,紅豆綠豆薏仁芋圓……愛怎麼加就怎麼加!
  想吃鳳梨酥不用排隊了,自己切鳯梨烤餅皮,酸甜金磚自家出爐!
  大塊大塊的黃澄澄芒果,毫不手軟舖滿雪白綿密的冰上,霸氣嗎?
 
  春夏秋冬,一定都有適合的甜品供應,除了美味可口,食材的選用也大有學問,例如白木耳和蓮子有養顏美容的功效;洛神花可以清血管、抗老化;枸杞有助養肝明目、生津止渴;桂圓能夠開胃健脾,對失眠健忘有作用;黑糖的好處更是不少,能夠活血化瘀、促進代謝、排毒養顏,並增強免疫功能。由這些優良食材所製成的甜品,讓我們在滿足口腹之欲的同時,還能調養身體,充分體現台灣甜品「醫食同源」的特色!
 
  邀請大家來跟台灣甜品結緣,一起享受幸福的滋味!
 
本書特色
 
  (1) 作者是台灣餐飲店的專業評論家。
  (2) 介紹最富代表性的道地台灣甜品。
  (3)  作法簡單,食材容易取得。
  (4)  可以作為開店的研發菜單。
  (5)  甜點愛好者自己在家做也OK!
圖書簡介:古早味點心工藝全解 繁體中文,約 1500 字 --- 《古早味點心工藝全解:從選材到風味重現的極致追求》 本書特色:深度剖析台灣傳統甜品的歷史脈絡、核心技術與現代轉化。 本書並非一本著重於「開店指南」或「家庭快速製作」的食譜集合,而是一部深入探討台灣傳統糕點與甜品製作哲學、技藝傳承的專業工藝手冊。它旨在為對中式糕點製作抱持嚴謹態度的職人、追求本源風味的甜點師,以及渴望理解傳統工藝精髓的文化愛好者,提供一套無可替代的知識體系。 我們將歷史的塵埃拂去,精準定位每一種經典甜點的起源地、關鍵原料的產地特性,以及不同時代背景下工藝的演變軌道。這是一場從米穀到糖霜,從植物萃取到風味穩定的技術溯源之旅。 第一部:基石——傳統原料的科學與藝術 傳統糕點的風味建立在對原料的極致掌握之上。本書摒棄簡單的「使用糯米粉」這種表述,而是深入探討: 一、米穀的精微世界: 1. 不同米種的結構分析: 探討蓬萊米(粳米)與在來米(秈米)的澱粉結構差異(直鏈澱粉與支鏈澱粉的比例),如何影響蒸製後的黏性、斷裂點與口感的細膩度。詳細分析不同產地(如台東池上米、花東壽司米)在不同季節收穫的含水量變化,對製作麻糬、年糕時加水量調整的影響。 2. 「在來米粉」的製程剖析: 區分水磨粉(濕磨)與乾磨粉的顆粒分佈,以及其對油炸物(如寸棗、麻荖)膨脹率的關鍵作用。如何通過控制研磨細度,調整油炸後的內部氣孔結構,達到酥鬆而非堅硬的口感。 3. 糯米粉的「熟成」與「活化」: 探討糯米粉暴露於空氣中的時間對其吸水性及延展性的影響,並提供專業的粉類「回春」處理法,確保原料的最佳活性。 二、糖類的層次運用: 1. 蔗糖的物理化學: 不僅是甜味劑,更是結構穩定劑。深入解析冰糖(單晶體結構)、砂糖(多晶體結構)及二砂糖(含有微量糖蜜)在不同甜品中的作用:冰糖適用於保持晶瑩剔透的口感(如冬瓜糖、部分薑餅),而二砂糖則提供更深沉的焦糖風味(如部分紅豆餡)。 2. 麥芽糖的粘性控制: 分析麥芽糖中麥芽糖、葡萄糖的比例對拉伸性(如牛軋糖、花生糖)的影響。探討熬煮麥芽糖時的溫度曲線,如何精確控制其黏度,避免過硬或過軟。 3. 糖化與梅納反應的精準控制: 在部分酥皮點心中,如何透過控制烘烤溫度與時間,引發適度的梅納反應,以達到風味的「古早味」層次感,而非單純的焦化苦澀。 三、天然色素與香料的萃取標準: 本書詳述如何從天然材料中提取穩定、飽和的色彩和氣味,例如: 梔子花(梔子黃): 探討其水溶性色素的穩定化處理,避免在鹼性環境中褪色。 艾草與鼠尾草: 分析不同部位(葉片、莖部)在浸泡與熬煮過程中釋放的揮發油成分,確保青草甜湯的香氣平衡,而非單純的「草味」。 第二部:工藝——傳統製程的結構解析 本章節專注於技術層面,將傳統製作步驟解構為可量化的工藝流程,揭示其背後的力學與熱力學原理。 一、揉、捏、拍的流變學: 1. 水合作用與麵團靜置: 針對油皮、酥皮的製作,精確計算所需水合時間,以確保麵筋的充分發展與水分子與澱粉的穩定結合。探討靜置(醒麵)的溫度控制,如何影響層次的起發。 2. 擀製的壓力傳導: 分析擀麵杖施力點的均勻性如何影響油酥皮的層次厚度。提供壓力測量標準,以確保「千層」的穩定性。 3. 「打發」的氣泡結構維持: 以傳統的發糕或膨脹點心為例,分析添加鹼水或酒麴後,麵糊在發酵過程中氣泡核的形成與破裂臨界點,確保蒸製時能穩定膨脹而不塌陷。 二、火候的藝術與科學: 1. 蒸氣的穿透力學: 探討不同材質(竹蒸籠、不鏽鋼鍋)的保溫與透氣性對成品結構的影響。如何根據點心的大小與密度,調整火候的「猛火」與「慢功」比例。 2. 油炸的介質控制: 深度分析不同油品的發煙點、黏度及氧化穩定性。如何精確控制油溫在特定範圍內(例如:麻佬需要較低初始溫度以利吸油膨脹,而炸棗則需要較高溫度以快速定型)。 3. 烘烤中的熱傳遞模式: 針對傳統中式糕餅(如綠豆椪、肉鬆酥),解析熱風對外殼的脫水速度,與內餡熱傳導速率之間的平衡,防止外焦內生。 第三部:風味的重構與保存 本部分探討如何通過現代技術手段,重現並穩定那些難以捕捉的「記憶中的味道」。 一、餡料的風味濃縮與穩定: 1. 豆餡的脫水與纖維結構: 探討紅豆、綠豆在煮製、脫沙過程中的細胞壁破壞程度,以及如何使用高壓、低溫等技術,在去除多餘水分的同時,最大程度保留豆類的天然風味分子。 2. 水果餡的酸度平衡: 以鳳梨酥為例,分析利用果膠酶處理與不同糖度的添加,如何使內餡在長時間保存下保持適當的黏稠度與酸甜比,避免「回糖」或「滲水」。 二、香氣的留存技術: 本書介紹傳統煙燻、悶煮等工序背後的化學作用,並對比現代技術如何進行優化: 低溫慢燉技術: 對於需要長時間燉煮的甜湯(如芋圓、湯圓的風味湯底),如何利用低溫慢燉,釋放深層的風味化合物,而非僅僅是表層的甜味。 層次疊加法: 闡述在製作如綠豆糕時,如何分次加入香料(如冬瓜蜜、肉鬆),使香氣在不同溫度階段緩慢釋放,構築出豐富的嗅覺體驗。 三、濕度的管理與保存科學: 深入探討台灣氣候對傳統糕點保存的嚴峻挑戰。分析不同甜點(高糖分、高澱粉、高油分)在潮濕環境下的最佳儲存濕度範圍,並提供工業級的防潮、防腐處理標準,確保工藝的成果得以長久保持其完美狀態。 --- 總結: 《古早味點心工藝全解》是一部面向專業製作者的知識庫,它要求讀者具備對原料化學、熱力學以及流變學的基本理解。它教授的不是「食譜」,而是「如何理解並精確執行製作過程的原理」,是台灣傳統甜點製作工藝的深度解剖與現代化詮釋。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沼口由紀
 
  料理家。現主持『波よけ通りキッチン』教室。曾在Le Cordon Bleu Tokyo、Ritz Escoffier等料理學校學習法式料理以及糕餅製作,拜師有元葉子氏學藝8年後獨立開業。1996年開設料理教室。2009年在築地場外市場開設『波よけ通りキッチン』教室。為雜誌、web網站、料理書籍、TV節目等提供各式料理菜單。2015年秋天因緣際會前往台灣留學,現在以台灣餐飲店的評論家身分活躍中。
 
  namiyoke-st.web.wox.cc/

图书目录

2 在台灣,甜點也是醫食同源
6 本書使用的材料
7 在台灣受人歡迎的食材
8 本書使用的料理器具

12 芒果雪花冰  (芒果刨冰)
14 季節水果冰  (水果刨冰)
16黑糖冰  (黑糖刨冰)
18珍珠奶茶  (奶茶加粉圓)
20 黑糖珍珠鮮奶  (鮮奶加黑糖粉圓)
22 珍珠蜂蜜檸檬  (蜂蜜檸檬汁加粉圓)
24 鳳梨酥  (王梨酥)
28 麵粉煎  (中式鬆餅、麥芽煎)
30 桂圓蛋糕  (龍眼核桃蛋糕)

32 發糕  (軟Q軟Q的蒸糕)
34 紫米糕  (黑糯米甜米糕)
36 豆花   (豆腐腦)
38 綜合甜湯    (綜合善哉)
42 芋圓    (芋圓甜湯)
44 桂圓湯圓    (白玉甜湯加龍眼)
46 紅豆湯圓    (紅豆湯加白玉湯圓)
48 芝麻湯圓    (黑芝麻餡白玉湯圓)
50 酒釀湯圓加蛋    (甜酒釀加蛋花)

專欄
10 台灣攝影風情
40 好吃又好玩!各式各樣的頂飾
52 紫米紅豆粥    (黑糯米煮紅豆粥)
54 黑糖地瓜薑湯    (黑糖薑湯加地瓜)
56 白木耳枸杞湯    (枸杞甜湯加白木耳)
58 綠豆湯  (綠豆甜湯)
60 愛玉子  (薁蕘〈ò-giô〉)
62綠豆糕  (綠豆鬆糕)
64 雪Q餅 (棉花糖Q餅)
66 地瓜球 (QQ 球)
68 白糖粿  (油炸麻糬加白糖)
70 番茄糖葫蘆 (冰糖番茄)
72 椰棗核桃 (椰棗核桃糖)
74 西瓜汁&西瓜牛奶  (西瓜果汁&西瓜果汁加牛奶)
75 木瓜牛奶  (木瓜果汁加牛奶)
76 綜合水果汁  (綜合水果果汁)
78 哈密瓜多多  (哈密瓜果汁加養樂多)
79 愛玉洛神花茶  (洛神花茶加愛玉子)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4015429
  • 規格:平裝 / 80頁 / 19 x 25.7 x 0.6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作者序
 
  一提到台灣的甜點小吃
  珍珠奶茶、鳳梨酥、芒果冰等都是遠近馳名的,
  但還有其他相當有吸引力的甜點喔!
 
  種類豐富軟Q的白玉湯圓、滋味甘甜的甜品湯、
  使用大量養顏美容食材的點心、
  還有水果王國才能製作出來的新鮮果汁。
 
  人氣滿點的豆花、刨冰以及綜合甜湯,
  可以選擇各式各樣喜好的配料添加。
  夏天時綠豆跟薏仁特別受人歡迎,
  女性朋友考量到美容效果則會選擇白木耳與蓮子。
  有刻意選擇這些食材的人,也有下意識就選擇的人。
 
  夏天要解身體的熱、冬天要暖心。
  不僅止於此,在點心裡也經常出現的紅棗、龍眼、枸杞子、
  紫米(黑糯米)、白木耳、芝麻、豆類、薑與愛玉子……等。
  一查詢這些食材的食用功效,令人吃驚的是都對身體有助益。
  紅棗、龍眼甚至被譽為是最強的天然營養食品。
  吃甜點也能調理身體,是多麼令人喜歡的習慣對吧!
  而且,台灣的甜品在砂糖的用量上謹慎,是令人開心的限制。
 
  本書裡一面重現甜點的原汁原味,
  一面用心地呈現居家也容易製作的食譜。
  要是能夠納入你們的私房甜點製作清單裡,那真是我的榮幸。
 
沼口由紀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