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麻吉的科學:汪星人狂汪大小事

狗麻吉的科學:汪星人狂汪大小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史蒂芬‧蓋茲
图书标签:
  • 宠物
  • 狗狗
  • 犬类
  • 动物行为
  • 宠物护理
  • 科学
  • 科普
  • 宠物训练
  • 犬种
  • 萌宠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狗是99.96%的狼
  牠能嗅出人類的情緒
  牠奔跑最高時速72.4公里

  古怪又好玩的犬類小知識
  ‧為什麼狗會放屁(貓卻不會)?
  ‧狗狗會感到內疚慚愧、幸福快樂或嫉妒不平嗎?
  ‧狗搖尾巴多偏向某一側有什麼特殊意涵嗎?
  ‧為什麼狗兒排便時,身體會沿著南北向?
  ‧狗會做夢嗎?如果會,夢中出現什麼?
  ‧人類的疾病與情緒,狗兒真能嗅聞出來?
  ‧你的狗身上有多少根毛?
  ‧你說話時,你的狗究竟聽進了什麼?

  關於毛小孩的逗趣妙知識、科學怪發現以及奇事異聞
  讓你真正看懂寶貝狗兒,一揭汪星人身體與心靈的祕密

名人推薦

  志銘與狸貓(《黃阿瑪的後宮生活》)
  林怡君(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助理教授)
  張東君(科普作家)
  連環泡有芒果(知名柯基犬粉專)
  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助理教授)
  魏恒巍(臺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副教授)
  愛狗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漫步在宇宙的边缘:一部探索时间与空间极限的哲学思辨录 书名: 漫步在宇宙的边缘 作者: (此处留空,以保持神秘感和纯粹的文本叙事) 页数: 约 580 页(精装本) 装帧设计: 封面采用深邃的靛蓝色调,点缀着疏朗的、如同遥远星云的微光。封底则是一张经过艺术化处理的、模糊处理的爱因斯坦侧脸剪影,眼神望向虚空。内页采用米白色轻磅纸张,字体清晰、排版疏密有致,力求在阅读的舒适度和内容的厚重感之间取得平衡。 --- 简介:当存在被拉伸至极限 《漫步在宇宙的边缘》并非一部传统意义上的科普读物,也不是一部纯粹的科幻小说。它是一场横跨数个世纪的、对“时间”与“空间”这两个基本概念进行深度解构与哲学重塑的宏大思想实验。本书以一种近乎散文诗的笔触,带领读者潜入物理学最前沿的困境,并勇敢地质疑我们日常经验赖以生存的现实基础。 全书结构精妙,分为三个部分:“钟摆的失序”、“视界的坍缩”和“存在的拓扑”。每一部分都如同一次深入意识深处的探险,迫使读者直面那些连最顶尖的理论物理学家也感到战栗的悖论。 第一部分:钟摆的失序——时间的新诠释 这一部分聚焦于时间感知的相对性。作者摒弃了牛顿式的、匀速流逝的“绝对时间”概念,转而深入探讨爱因斯坦的狭义和广义相对论如何彻底颠覆了我们的直觉。 核心探讨内容: 1. 时间膨胀的心理阴影: 想象一位宇航员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进行星际旅行。对她而言,地球上的文明可能已经灰飞烟灭,而她却只度过了数年光阴。本书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这种“时间差”对个体心智结构的影响。如果生命轨迹的时长不再统一,那么“同一代人”的概念将如何维系?作者引入了“个体时域”的概念,探讨在极端相对速度下,记忆、身份认同乃至道德责任的边界如何被模糊。 2. 时间的箭头与熵: 为什么时间总是一个方向地流逝?我们知道热力学第二定律要求熵增,但这仅仅是统计学的必然,还是宇宙深层结构的要求?本书并未止步于解释,而是提出了一种富有争议性的观点:时间的“单向性”可能源于宇宙初始条件的某种极度不对称的“信息梯度”,而非纯粹的能量耗散。书中详细分析了“时间晶体”的理论潜力,暗示时间或许在某些特定尺度下,可以被视为一种局部的、可逆的结构。 3. “现在”的消亡: 如果过去、现在、未来都同时存在于一个四维时空之中(块状宇宙理论),那么我们执着的“当下”究竟是什么?作者通过与古希腊哲学中对“永恒”的探讨进行跨界对话,暗示人类对“行动性”的执着,可能是对时空本质的一种认知逃避。书中引用了大量关于“决定论”与“自由意志”的辩论,但将其置于一个更宏大的、宇宙尺度的背景下进行审视。 第二部分:视界的坍缩——空间维度的几何美学 第二部分将读者的目光引向空间的结构——引力、黑洞和宇宙的形状。本书对广义相对论的描述充满了画面感,仿佛读者正身处于引力波的涟漪之中。 核心探讨内容: 1. 黑洞的内部景观: 传统的描述多集中于事件视界的外围,但本书大胆地假设了一个“信息渗透模型”。在奇点附近,空间和时间的概念究竟如何失效?作者引入了关于“视界信息冗余”的猜想,探讨黑洞可能并非信息终结之地,而是一个信息高度压缩的、但仍具有某种内在逻辑结构的几何体。书中对“火墙悖论”的阐述极其深入,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全息原理”的替代性解释,即我们对三维空间的感知,可能只是更高维度事件的投影,而黑洞恰恰是这种投影机制最剧烈的扭曲点。 2. 负曲率与多重宇宙的边界: 宇宙的整体形状(平坦、开放还是闭合)是现代宇宙学的核心问题。本书详细梳理了当前观测数据的局限性,并着重探讨了如果宇宙具有“负曲率”(如同马鞍面),那么在遥远的边界之外可能存在什么。作者没有简单地罗列“泡泡宇宙”理论,而是构建了一种情景:如果不同宇宙之间存在微弱的、通过引力渗透的“膜张力”,我们如何才能设计出探测这种张力的实验?这部分内容充满了对未来实验物理学的浪漫想象。 3. 黎曼几何与意识的映射: 本书最具原创性的部分之一,是试图将抽象的微分几何与人类的感官体验联系起来。作者提出,我们对“距离”、“角度”和“方向”的确定性认知,本身就是大脑对四维流形的一种简化处理。当感官系统失效或被极端环境(如高维空间模拟)替代时,我们对空间的感知会如何演化?书中穿插了对康德先验范畴的重新审视,强调空间感并非被动接收的信息,而是主动构建的认知框架。 第三部分:存在的拓扑——连接与断裂的哲学边疆 最后一部分,本书跳出了纯粹的物理学框架,开始探讨当时间与空间被拉伸到极限时,关于“存在”本身的意义。 核心探讨内容: 1. 量子纠缠与超距作用的形而上学含义: 量子纠缠是空间独立性的终结吗?本书将纠缠态(“幽灵般的超距作用”)视为时空结构本身的一种内在连接性,而非仅仅是粒子之间的相互关联。作者提出了一个激进的观点:如果信息可以在瞬间传递,那么“距离”在根本上是一种幻觉,它只是我们宏观经验下的统计结果。这种理解如何影响我们对“局域实在论”的坚持? 2. 熵减的微小奇迹: 在宏观尺度上,一切趋向无序。但在生命体内部,却存在着精妙的、对抗熵增的结构。本书深入探讨了生命系统如何在局部“借用”宇宙的膨胀,以维持自身的复杂性。这里的核心问题是:生命是否是宇宙在特定时空曲率下,尝试“自我观测”的一种高级形式?作者将复杂性理论与信息论结合,探讨意识是否是宇宙为了更好地记录自身演化而创造出的“信息过滤器”。 3. 最后的漫步: 结尾处,作者将叙事带回了孤独的观察者。如果一个人能够真正理解时间是流动的河流,空间是可以弯曲的画布,那么他该如何面对日常生活的琐碎与情感的联结?本书最终提供了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结论:认识到宇宙的宏大与虚无,反而更能凸显个体经验的珍贵与不可替代性。我们对“此时此刻”的坚持,不是对物理真理的无知,而是一种主动选择的生活艺术。 ---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对物理学有浓厚兴趣,并热衷于哲学思辨的读者。它将挑战那些习惯于线性思维的读者,提供一个从不同维度理解我们所处现实的全新视角。这不是一本提供明确答案的书,而是一张邀请函,邀请读者一同潜入科学与哲学的交汇处,感受知识的边界在何处闪烁。它要求读者准备好暂时放下已知的确定性,去拥抱宇宙那令人敬畏的、未被完全绘就的蓝图。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史蒂芬.蓋茲(Stefan Gates)


  屢獲殊榮的搞怪科學家,嗜好探索潛伏在日常生活背後奇異而迷人的科學。寫過關於食物、狗、貓、昆蟲和屁的書籍,是美食冒險家、BBC電視節目主持人和作家,擅長以機智和清晰的方式解釋奇怪而奇妙的科學。

  和他邋遢的獵犬布魯(Blue)一起寫了一本《狗麻吉的科學》(Dogology),並和他臭名昭著的貓賴皮(Cheeky)一起寫了一本《貓主子的科學》(Catology)。

  著有《一顆屁的科學》(Fartology)(以六種不同語言出版)等十二本著作。

譯者簡介

林柏宏


  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業。讀字譯人,嗜寫書蟲,譯有《貓主子的科學:喵皇賣萌大小事》、《狗麻吉的科學:汪星人狂汪大小事》、《一顆屁的科學》、《月球之書》、《AI之書:圖解人工智慧發展史》等。

  合作或賜教,請聯絡elfizlin@gmail.com
 

图书目录

推薦序 黃貞祥

第一章 與科學不相干的引言

第二章 何謂之狗?

2.01 狗兒簡史
2.02 狗基本上算是可愛版的狼嗎?
2.03 狗是如何被馴化的?
2.04 狗兒如何虜獲人心?
2.05 為什麼狗喜歡人類呢?

第三章 狗的身體構造
3.01 狗的性愛
3.02 狗會流汗嗎?
3.03 為什麼狗會朝著南北向排便?
3.04 你的狗身上有多少根毛?
3.05 狗狗為什麼可愛得讓人難以招架?
3.06 腳掌與爪子的科學
3.07 為什麼狗狗喝水會濺得一塌糊塗?
3.08 狗每長一歲相當於人長七歲,這是真的嗎?
3.09 你家狗狗相當於人類多少歲?

第四章 狗兒生理學噁心版
4.01 為什麼狗會放屁(貓咪卻不會)?
4.02 扒狗屎,長知識
4.03 狗尿小知識
4.04 為什麼公狗撒尿要抬腿?
4.05 在狗身上蹭飯的傢伙:跳蚤、蜱蟲與蝨子
4.06 眼屎究竟是什麼?
4.07 狗狗口臭
4.08 為什麼狗老愛舔自己的生殖器?
4.09 狗狗舔臉頰有什麼不好嗎?
4.10 為什麼狗喜歡互聞屁股?
4.11 吃屎狗是怎麼回事?
4.12 為什麼狗而喜歡兩腿開開仰躺著?

第五章 不科學的狗兒行為
5.01 狗會有罪惡感嗎?
5.02 狗為什麼搖尾巴?
5.03 尾巴左搖與右搖有何不同意涵?
5.04 你家狗狗有多聰明?
5.05 你的狗愛你嗎(或者只是需要你)?
5.06 我的狗在想些什麼?
5.07 狗為什麼會打哈欠?
5.08 為什麼狗感到困惑時,頭會側一邊斜傾?
5.09 狗狗「暴衝」到底是在搞啥?
5.10 狗會做夢嗎?如果會的話,夢中出現什麼?
5.11 巴夫洛夫在嘮叨碎念些什麼?
5.12 會什麼狗狗愛埋東西?
5.13 狗為什麼這麼貪玩?
5.14 狗為什麼老愛咬鞋子?
5.15 狗真的有辦法從幾英里之外找到路回家嗎?
5.16 狗為何會追著自己的尾巴?
5.17 為什麼狗喜歡繞圈圈後才趴下睡覺?

第六章 狗的感官
6.01 狗的嗅覺
6.02 狗兒真的能嗅聞出人類的疾病嗎?
6.03 狗的視覺
6.04 狗的味覺、觸覺與聽覺

第七章 狗言狗語
7.01 狗為什麼吠叫?
7.02 你說話時,你的狗究竟聽進了什麼?
7.03 狗發出咆哮、狼嚎或以真假嗓音變換呻吟時在表達什麼?
7.04 狗能彼此交談嗎?

第八章  狗與人
8.01 貓派vs狗派
8.02 養條狗要花多少錢?
8.03 想把財產留給狗,可以嗎?
8.04 狗主人的外貌會與自己的狗相近?
8.05 養狗有益健康嗎?
8.06 你不在家的時候,狗狗都做了些啥?
8.07 養狗對氣候變遷的影響

第九章 貓狗對決
9.01 一種生物比另一種生物優越,有可能嗎?
9.02 貓狗東西軍:社會與醫學領域
9.03 貓狗東西軍:體能正面交鋒

第十章 狗的飲食
10.01 狗兒們改吃素行嗎?
10.02 只是骨頭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10.03 狗為何貪吃?
10.04 狗糧的成分是什麼?
10.05 什麼東西吃了對狗有害?

參考資料
致謝
中英對照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3351677
  • 叢書系列:LEARN
  • 規格:平裝 / 192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給我的最大啟發,其實是關於「責任」這兩個字。書中有一段話提到,我們領養了一隻生命,就等於簽下了一份無形的契約,這份契約不只是餵飽牠、陪牠散步,更包含了理解牠、尊重牠的天性。作者在探討「狗狗的運動需求」時,並沒有籠統地說「每天要運動一小時」,而是根據不同的品種特性、體型和能量水平,給出非常個人化的建議。像我家那隻米克斯,以前總是被我認為是精力旺盛的類型,結果書裡分析牠的祖先血統後,發現牠其實更需要的是「腦力激盪」而非單純的體力奔跑。這個發現讓我立刻調整了我們的散步模式,從純粹的走路改成了結合訓練指令的探索式散步。效果立竿見影,牠回家後變得更平靜、更願意自己找地方休息。這本書真正厲害的地方在於,它讓我們從「飼主中心」的視角,轉變為「狗狗中心」的視角去規劃生活。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把狗狗「變成」你想要樣子的書,而是教你如何去「接納」牠本來的樣子,並且用科學的方法,讓牠們過得更快樂、更健康。非常值得家裡有狗的每一個成員細細品味。

评分

說真的,市面上的狗狗書籍多如牛毛,但很少有能像這本一樣,把「科學根據」和「人情味」融合得這麼恰到好處的。我最喜歡它處理「常見迷思」的章節,簡直是打臉了過去我聽信的那些「鄰居說法」和「網路偏方」。例如,以前我都以為狗狗看到郵差就叫,是因為牠有地域性防禦的本能,結果書裡詳細解釋了這背後可能涉及的氣味記憶、規律性刺激和獎勵機制,一下子把我對這件事的認知拉高了好幾個層次。它不會直接斥責你過去的做法有錯,而是溫和地引導你用更科學的視角去看待問題。而且,書裡針對不同年齡層的狗狗,提出的建議也都很細緻,從幼犬的社會化黃金期,到老年犬可能面臨的認知退化問題,都有針對性的討論。我尤其覺得,作者在談到「老化」這部分時,那種對生命尊重的態度,非常感人。它讓我們意識到,養狗不只是陪伴牠「年輕力壯」的時候,更要學習如何有尊嚴地陪牠走過生命的每個階段。這本書不只是教你怎麼養狗,更是教會你如何好好地「愛牠」。

评分

欸,最近剛看完一本關於養狗的書,書名雖然沒直接提到,但內容真的讓身為資深「鏟屎官」的我深有感觸。這本書啊,它不是那種教你「如何把狗狗訓練成機器人」的工具書,反倒比較像是跟老朋友聊天一樣,把那些我們養狗過程中會遇到的各種「疑難雜症」,用一種很接地氣的方式跟你聊開來。書裡對狗狗的行為模式分析得非常細膩,像是你家毛小孩突然開始亂叫、或是莫名其妙地對某個物品特別著迷,那些看似無厘頭的舉動,作者都能從狗狗的角度給你一個合理的解釋。特別是關於「分離焦慮」那一段,簡直是講到我的心坎裡去了!我家的「老王」以前我只要一拿鑰匙,牠就開始上演「世界末日」的戲碼,我看了書裡提供的幾種漸進式訓練法後,試了幾天,雖然還沒完全成功,但至少牠的反應有明顯緩和下來了,這種實用性,真的讓我大推特推。而且,作者的語氣很幽默,讀起來一點都不覺得枯燥,很多時候我都會忍不住笑出來,覺得「對啊對啊,我家那隻就是這樣!」總之,如果你家裡也有一位讓你又愛又恨的「汪星人」,這本書絕對是書架上不可或缺的良伴。

评分

坦白說,我一開始拿起這本書還有點擔心,怕內容會太過沉重或太過專業。畢竟,很多「科學」類的書籍讀起來就像在啃教科書。但這本真的完全顛覆了我的想像。它的排版設計非常舒服,大量的圖表和照片輔助說明,讓閱讀體驗大大提升。最讓我驚艷的是,作者竟然能把狗狗的「嗅覺世界」描述得如此生動!書中用了許多篇幅來解釋,為什麼狗狗對氣味那麼執著,以及我們如何利用這項天賦來幫助牠們進行一些適當的「嗅聞遊戲」,這不僅能消耗牠們的精力,還能大大提升牠們的心理滿足感。我照著書上的建議,用紙箱和舊報紙做了幾個簡單的藏食遊戲給我的「小不點」,沒想到牠玩得比單純餵食時專注好幾倍,整個過程充滿了探索的樂趣。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把那些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狗狗日常行為,解構成我們可以學習和應用的知識。它不是提供標準答案,而是提供一套思考的框架,讓我們在面對新狀況時,能夠冷靜地找出最適合自家毛孩的解決之道。

评分

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跳脫了傳統寵物書籍的框架,它沒有把焦點完全放在「品種標準」或「飲食禁忌」這些老生常談上,而是非常深入地探討了「人與狗的共生關係」這檔事。我個人特別欣賞作者對於「溝通障礙」這部分的著墨。我們常常覺得自己很懂狗,但實際上,我們可能只用人類的邏輯去解讀牠們的訊號。書中提到,狗狗表達快樂或不安的方式,跟我們想像中的「笑」或「哭」是完全不同的,它用了很多實際案例來佐證,像是耳朵的位置、尾巴的擺動角度,甚至只是眼神的停留時間,都暗藏了牠們豐富的情緒密碼。讀完之後,我開始有意識地去觀察我家那隻「小虎」的微表情,發現以前錯過了好多牠想跟我說的話。這本書的文字風格比較偏學術一點點,但作者很巧妙地用了很多生活化的比喻來輔助說明,讓複雜的動物行為學變得淺顯易懂。它更像是一本「狗狗心理學入門」,讓我們這些飼主,不再只是單純的照顧者,而是成為牠們最理解彼此的夥伴。對於想跟狗狗建立更深層次連結的朋友來說,這本書的啟發性非常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