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阿志哥學Python(第六版)(附範例光碟) 

跟阿志哥學Python(第六版)(附範例光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蔡明志
图书标签:
  • Python
  • 编程入门
  • 数据分析
  • 机器学习
  • 阿志哥
  • 第六版
  • 实例教程
  • 光盘
  • 中文教材
  • 计算机科学
  • 编程语言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書以兩人交談的方式,讓讀者從本書主角--阿志哥和苡凡妹--兩人輕鬆的對話中,引發對Python程式設計的興趣。本書亦將初學者在撰寫程式時容易出錯的地方彰顯出來,讓讀者深刻地烙印在腦海中,往後不會出現同樣的錯誤。另外,為了讓讀者了解每一章的主題,在各章章首置入饒富趣味的圖片,點出該章的學習目標,為學習Python程式設計增添了樂趣。

  本書擁有豐富的範例程式和說明,幫助讀者在學習的過程中達到事半功倍之效。最重要的,程式編寫完成後,必須除錯,所以在每一章的上機實習題目中,作者精心設計一些容易出錯的題目作為練習,久而久之,編寫程式的技巧會愈發純熟。

本書特色

  1.以交談對話方式學習,讓學習者產生興趣。
  2.每一章皆有主題漫畫,讓學習者知道此章的學習動機。
  3.以豐富的範例和解說,讓學習者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每一章附有上機的實習題目,讓學習者測試對本章的了解程度。
 
编程启航:探索现代软件开发的广阔天地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编程初学者和希望系统提升技能的开发者提供一份详尽、实用的学习指南。我们不局限于单一语言的语法讲解,而是着眼于构建稳健、高效的软件开发思维框架。本书深入剖析了软件工程的核心概念,从需求分析、架构设计到部署运维,全面覆盖现代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关键环节。 第一部分:编程思维与基础构建 本部分是所有技术学习的基石。我们摒弃枯燥的理论堆砌,转而采用“问题驱动”的学习方式。首先,将介绍什么是程序,计算机如何理解指令,以及如何建立清晰的逻辑推理能力。这不仅仅是学习一门语言的语法,而是培养一种“像计算机一样思考”的能力。 1. 逻辑与算法的艺术: 详细讲解流程控制、数据结构的基础应用。通过一系列经典的逻辑谜题和实际案例(例如,如何优化一个数据查找过程),让读者理解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概念,明白“好代码”的标准不仅仅是能运行,更在于其效率。我们将深入探讨数组、链表、栈、队列等基础结构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例如使用栈处理函数调用和表达式求值。 2. 模块化与抽象的力量: 软件开发的核心在于管理复杂性。本部分会着重讲解如何将大型问题拆解成可管理的模块。我们将介绍函数(或方法)的职责划分原则、参数传递的机制,以及如何利用抽象数据类型来隐藏实现细节,使代码更易于维护和扩展。面向对象编程(OOP)的四大基本原则——封装、继承、多态、抽象——将通过大量工程实践中的例子进行剖析,而非仅仅停留在定义层面。 第二部分:现代软件架构与实践 在掌握了基础编程能力后,本书将引导读者进入实际的软件架构设计领域。现代应用往往需要处理高并发、大规模数据和分布式环境,本书对此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指导和可操作的实践路径。 1. 设计模式的智慧: 设计模式是前人经验的结晶。我们将系统地介绍GoF(四人帮)经典设计模式,包括创建型(如工厂、单例)、结构型(如适配器、装饰器)和行为型(如观察者、策略)。重点在于理解每种模式解决的是哪一类具体问题,何时应该使用,以及过度设计可能带来的弊端。 2. 数据库交互与数据持久化: 任何有意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存储和检索数据。本部分将深入探讨关系型数据库(SQL)的设计范式(范式理论的应用),以及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的适用场景(如文档型、键值对存储)。我们将探讨如何编写高效的查询语句,理解索引的工作原理,并介绍事务的ACID特性及其在保证数据一致性中的作用。 3. 网络基础与API设计: 现代应用大多是网络应用。读者需要理解HTTP协议的请求-响应周期、RESTful API的设计原则、常见的状态码及其含义。我们将探讨如何构建一个清晰、版本化且易于第三方集成的Web服务接口,并涉及基础的安全考量,如认证与授权机制的初步概念。 第三部分:工程质量与效率提升 优秀的软件不仅功能正确,还必须稳定可靠、易于维护。本部分专注于提升开发者的工程素养。 1. 测试驱动的开发理念(TDD简介): 本章将介绍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端到端测试的区别与联系。我们将强调“先写测试再写代码”的思维转变,并通过实际的编码示例展示如何编写出健壮、可复用的测试用例,确保代码在重构过程中依然安全可靠。 2. 版本控制的协作艺术: Git是现代开发的标配工具。本书会超越 `add`, `commit`, `push` 的基本操作,深入讲解分支策略(如Git Flow)、合并冲突的解决技巧、Rebase与Merge的区别,以及如何使用Tag进行版本发布管理,确保团队协作流程的顺畅。 3. 性能调优与系统监控: 代码写完不代表工作结束。本部分将介绍性能分析的基本工具和方法论。如何使用性能分析器定位代码瓶颈?如何理解I/O等待、CPU饱和等系统状态?我们将讨论缓存策略(本地缓存、分布式缓存)在提升响应速度中的作用,以及日志记录和错误监控系统在生产环境中发现问题的价值。 总结与展望: 本书力求提供一个全景式的视图,帮助读者从“编写能跑的代码”跃升到“构建可维护、可扩展的系统”。技术栈的更新迭代是必然趋势,但软件工程的普适性原理和稳固的编程思维是永恒的财富。掌握本书所传授的知识体系,将为读者在任何新兴技术浪潮中快速找到立足点打下坚实的基础,真正实现从“代码工人”到“系统工程师”的转变。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蔡明志


  學歷: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 博士
  經歷:輔仁大學資訊管理系 主任、所長(2015/8/1~2021/7/31)
  現任:輔仁大學資訊管理系 副教授
  專長:
  1.精通C、C++、Python、Java等程式語言
  2.大數據分析與應用
  3.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深度學習

图书目录

CH01 Python 程式語言概述
1-1 程式語言
1-2 Python的演進歷史
1-3 開始使用Python
1-4 程式設計的錯誤

CH02 製作精美的輸出結果
2-1 輸出函式print()
2-2 格式化輸出

CH03 撰寫你的第一個程式
3-1 變數與常數
3-2 運算子
3-3 輸入函式input()
3-4 我的第一個程式
3-5 註解敘述

CH04 讓撰寫程式更容易
4-1 內建的函式
4-2 一些常用的數學函式
4-3 其他函式

CH05 程式會轉彎
5-1 單向的選擇敘述:if敘述
5-2 關係運算子
5-3 雙向的選擇敘述:if...else 敘述
5-4 多向的選擇敘述:if...elif...else 敘述
5-5 邏輯運算子
5-6 運算子優先順序與結合性
5-7 範例集錦

CH06 像蜜蜂一樣嗡嗡嗡
6-1 while迴圈
6-2 for迴圈
6-3 break與continue
6-4 不定數迴圈
6-5 多重迴圈
6-6 範例集錦

CH07 分工合作更有效率
7-1 自定函式
7-2 傳送參數給函式
7-3 從函式回傳值
7-4 全域變數與區域變數
7-5 範例集錦
7-6 回傳多個參數值
7-7 預設參數值

CH08 讓儲存資料更方便
8-1 建立串列
8-2 計算串列的長度
8-3 如何存取串列的元素
8-4 利用append和insert方法加入一元素於串列
8-5 利用pop和remove方法刪除串列的元素
8-6 排序:由大至小或由小至大
8-7 其他有用的函式:max()、min()、sum()
8-8 判斷某一元素是否存在於串列中:in和not in
8-9 利用for迴圈印出串列的每一元素
8-10 串列的比較
8-11 如何將串列的元素重排
8-12 串列的函式、運算子與方法總整理
8-13 參考某一串列
8-14 傳送串列給一函式
8-15 串列的應用範例
8-16 split() 方法

CH09 進階的資料儲存方式
9-1 二維串列概述
9-2 初始串列
9-3 印出二維串列的每一元素
9-4 加總每一行
9-5 檢視哪一列有最大的總和
9-6 重排串列的元素
9-7 排序
9-8 傳遞二維串列給函式
9-9 三維串列

CH10 詞典
10-1 建立一詞典
10-2 加入、修改與刪除
10-3 一些常用的詞典的方法
10-4 印出詞典的所有鍵/值

CH11 Turtle繪圖工具
11-1 初步認識一下海龜
11-2 海龜往前進或往後退
11-3 設定海龜箭頭的方向
11-4 將海龜箭頭向左轉或向右轉
11-5 將畫筆提起或放下
11-6 畫圓或弧或多邊形
11-7 畫筆的寬度和顏色
11-8 充填顏色
11-9 畫筆操控的速度
11-10 畫筆動作的延遲
11-11 加入迴圈處理相同的事件
11-12 應用範例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3281004
  • 叢書系列:大專資訊
  • 規格:平裝 / 360頁 / 19 x 26 x 1.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六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对我这个习惯了视觉化学习的人来说,这本书最让我感到贴心的是它对工具链的整合介绍。编程不只是写代码,更是一整套工具的使用。这本书在讲解基础知识的同时,也穿插了对IDE(比如PyCharm社区版)的使用技巧、Git版本控制的初步介绍,甚至还稍微碰了一下打包发布的皮毛。这些内容在其他纯粹讲语法的书里是很难找到的。阿志哥的观点很明确:学Python的目标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需要全套工具。这种“软技能”的融入,极大地缩短了从“会写代码”到“能工作”之间的距离。此外,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虽然亲切,但涉及到的专业术语(如装饰器、生成器等)却一点都不含糊,解释得精准到位,保证你在阅读其他技术文档时,不会因为看不懂行话而受阻。对我而言,这本书不只是一本技术参考书,更像是一张通往专业Python开发领域的“入场券”,它不仅教你如何入门,更指明了未来进阶的方向。

评分

说实话,我本来对“X哥教你学XX”这类书都有点保留意见,总觉得可能营销大于实质内容。但这本《跟阿志哥學Python》完全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它的专业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一个“资深业余爱好者”的预期。我特别关注了它在进阶主题上的处理方式,比如它对面向对象编程(OOP)的讲解,不是简单地罗列类(Class)和对象(Object),而是深入探讨了封装、继承和多态在解决复杂业务逻辑中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提到了设计模式的影子。对于我这种需要用Python来做一些系统自动化管理的人来说,理解这些深层结构非常重要,能让我的代码更具可维护性。而且,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示设计也做得非常用心,不会让人觉得枯燥。很多复杂的流程图,比那些只靠文字描述的效果好上百倍。范例光碟的组织结构也很清晰,代码文件命名规范,注释详尽,你可以很方便地找到某个特定章节对应的实现文件,拿来参考或者Debug都非常方便,这体现了作者对读者学习体验的尊重。

评分

这本书,说实话,我从第一版就开始关注了,一路追到现在第六版,感觉就像看着一个老朋友不断成长、进步。当年刚接触编程那会儿,Python对我来说就是个深不可测的大海,各种语法、框架看得人眼花缭乱。但阿志哥的这本书,最让我欣赏的就是它的“人情味”。他不像那些写得超级学术、冷冰冰的教科书,读起来像在啃石头。阿志哥的叙述方式特别接地气,很多例子都是从我们日常生活、或者说台湾这边比较常见的应用场景里找灵感,让你觉得“哎哟,原来编程可以这么实用,这么贴近生活”。比如讲到数据处理,他可能会用我们去7-11买东西的收据当例子,而不是那些抽象的A、B、C。而且,第六版相较于前几版,在处理现代Python的特性上做了很多优化,特别是异步编程(asyncio)和一些新的库的介绍,都讲得非常透彻,没有那种“为了赶时髦”而硬塞进去的感觉,而是真正结合了这些新工具能如何帮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对于新手来说,这本书的上手难度控制得非常好,既不会让你因为太简单而觉得浪费时间,也不会因为太深奥而直接劝退。它就像一个耐心十足的师傅,手把手地带你入门,然后慢慢引导你走向更专业的领域。光是光碟里的范例代码,我都觉得价值不菲,光是自己敲一遍,就能把书上的概念吃得死死的。

评分

坦白讲,市面上的Python教材多到爆炸,很多都是从国外翻译过来的,那语言习惯、那文化背景,读起来总觉得隔了一层纱。这本书最棒的地方,就是它完全是“台湾在地化”的教学风格。作者的用词遣字,那种带着点幽默感又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非常符合我们这边的阅读习惯。我记得我当初想用Python做个简单的爬虫,试了好几本教材,最后还是靠着这本第六版才真正搞懂了Requests库和BeautifulSoup的组合拳是怎么打的。阿志哥在讲解过程中,非常注重“为什么”要这么写,而不是“怎么”写,这一点极其关键。编程思维的建立,比记住一堆函数名要重要得多。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体现了这一点,它不是一开始就丢一堆复杂的面向对象给你,而是循序渐进,先让你看到成果(比如写个小工具跑起来),再回过头来解释背后的原理,这种“先体验,后理论”的教学法,对建立学习信心太有帮助了。我身边的几个朋友,之前对编程完全是抗拒的,后来我推荐他们看这本,现在都有模有样地在写脚本处理工作上的琐事了,成就感爆棚。范例光碟里的项目质量也很高,很多都不是那种“Hello World”级别的玩具代码,而是能拿来稍微修改后直接应用到工作流中的实用脚本。

评分

当我拿到这本厚厚的第六版时,第一感觉是“扎实”。这年头,很多技术书追求快,一周可能就更新一个版本,但内容深度却很浅。这本《跟阿志哥學Python》给我的感觉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沉淀和打磨。它不只是简单地把Python 3.10或3.11的新语法加进去,而是真正重新审视了整个教学流程,针对现代开发环境的变化做了适配。举例来说,现在大家都在用虚拟环境(venv或conda),书里对此的介绍详尽且实操性强,确保读者从一开始就能建立起一个干净、可复用的开发环境,避免了“我电脑能跑,你电脑跑不了”的尴尬。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错误处理的重视。阿志哥花了不少篇幅教我们如何写出健壮的代码,如何使用`try-except-finally`结构,甚至提到了日志记录(logging)的重要性。这在很多入门书中是被一带而过的,但实际上,写代码好写,代码不出错才难。这本书从一开始就培养了我们“工程师思维”,而不是“脚本小子”的心态,这种底层观念的培养,才是决定一个人编程生涯能走多远的关键。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